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无语,观瞻随心,但逢知遇之人,它就会与你交流,并且通过你的嘴或者手中的笔说话,给人以美,启人以慧,觉人以悟,这就是玩石的无穷魅力所在。”
在北京当代艺术圈中,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位于798艺术区内的“罐子书屋”主人刘太乃。他自己的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常常就挂在书屋的墙上,显得很高调。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刘太乃还是一位低调的古董藏家,尤其喜爱收藏文人供石。
坐落在长安街沿线上的一处公寓内,刘太乃还有一个“书房”,里面精心布置着他的古董收藏品,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块明至清的黑色灵璧石。碰到喜欢此石的朋友,刘太乃常常会拿出一枚硬币,轻轻地叩击几下灵璧石,于是,清脆悦耳、余音袅袅的磬音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
中国的赏石文化,深受老庄哲学和道禅思想影响。供石鉴赏以“本自天然,不假雕琢”为上品,与道家美学观念相近,如《老子》上所言:“大巧若拙”。
刘太乃说:石头属于内敛的美学思想范畴,它的价值观也是内敛的。石头虽然是古的东西,要看现代人用什么眼光去欣赏它,玩出什么品位。其实,最古典的东西就是最现代的。
将种子撒进泥土,等它慢慢发芽
还在台湾念“大二”的时候,对艺术有着特别偏爱的刘太乃就开始购买于右任的书法作品了,如今在拍卖场上基准价位已达5万元上下的于右任作品,那时候仅仅卖500元人民币。靠节省出来的饭钱和零用钱买回来的书画作品,被刘太乃挂在了他们六人一间的狭窄的大学宿舍里,望着墙上的心爱之物,刘太乃内心的直觉告诉他:艺术品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
四年的新闻专业毕业后,刘太乃进入台北的一家报社工作,逐渐转入到了收藏领域的专业报道和写作中,一干就是八年。那期间,刘太乃狂热地投入到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工作领域中,并且经常自费到香港等地参加拍卖会和艺术展览,开阔视野,磨练眼力。
1997年7月1日,刘太乃和朋友又创办了自己的第一本杂志,专门报道艺术品收藏。当时他们的创业本钱仅仅能够维持三期杂志的出版费用,不料随后又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暴,基本上已经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最惨的时候整本杂志只有刘太乃和朋友两个人撰写文章,换了无数个笔名。刘太乃说,他一贯的行事方式是“先将一粒种子撒进泥土里,等着它慢慢发芽,三四年后,就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12年后,当初刘太乃创办的那本艺术杂志几乎已经是亚洲华人艺术圈无人不知了。
最拙的是石头,最灵的也是石头
伴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刘太乃个人的收藏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除了20世纪华人经典油画大家林风眠、朱德群、陈抱一等,还包括关良、李山、赵春翔、侯俊明、洪东禄、洪磊等知名当代艺术家。但是,最让刘太乃着迷的还是中国古代文人供石的收藏。刘太乃说,他收藏了很多精彩的石头,但收藏故事反而平淡,每一次遇见都是缘分。
在刘太乃眼中,世界上最拙的东西是石头,最灵的东西也是石头。中国的许多典故成语和俗语谚语都与石头有关,一部《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就是由石头幻化而来,石文化或者说赏石文化的渊源由此可知。
中国历史上从宋朝开始,就正式有了“赏石”收藏的概念。当时文人们将一些形状凸凹、造型奇特、表面纹理秀美的石头,与文房四宝等物品一起摆在书房案头上,并给这些石头配上硬木底座,甚至在上面题诗铭款。后经过历朝历代文人们的挖掘、把玩、鉴赏与品评,一块块天然的石头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也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文人情怀。
然而到了现代文明的今天,赏石却被中国人遗忘般地沉默了很多年。直到2000年2月,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仿苏州古典园林布局的中国馆“明轩”,举办的一个主题为“文人赏石:庭园、书斋与绘画”的专题收藏展上,一位名叫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 Rosenblum)的美国收藏家,推出了自己30多方中国古典赏石,惊艳四座。至今,那次展览仍可称为是赏石收藏史上的一座丰碑。
赏石可谓杂项中的冷门,识石者之少与赏石的传世量之稀少,为了解并进入这个市场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懂得鉴赏赏石,能够享受藏石乐趣的人本身需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底蕴。赏石多富有文气,自古是文人雅士的座上宾。曾有米芾拜石作“硏山铭”,李后主不恋江山恋美石,赵孟頫藏石悟画石的佳话。
对话
《风尚周报》:古代文人为什么要把石头摆到桌案上,他们最初的想法是什么?
刘太乃:古人和今人一样都喜欢游山玩水,但古人没有照相机,只好把类似真山模样的石头搬回家。真正的好石头,上面还有很多历代传程者们的铭文——就像在真山上写“到此一游”一样。
《风尚周报》:究竟什么样的石头为佳品呢?
刘太乃:石的鉴别不仅需要人对复杂多样的石种有深刻认识和对奇石有审美能力,而且要对石的不同年代的开凿方式,不同时期对石的处理工艺,石面的包浆乃至石座的设计有深层次的研究。
《风尚周报》:历史上有“四大名石”之说,它们都应该是上品吧?
刘太乃:从灵璧石、英石、太湖石和昆石的石形审美观上说,大体上以“瘦、皱、透、漏”为上品,而其中不同的石种又有不同的评判依据。如灵璧石还要从“声”来考究,上等灵璧石一定叩之有声。
《风尚周报》:对于赏石的收藏,门槛应该很高吧?
刘太乃:作为普通的爱好者,可以尝试从单一石种下手研究,了解它的特殊性和与其他石种的共同性,循序渐进。赏石的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鉴赏知识的普及率比瓷器等其他项目低很多,还属于冷门。但这同时又是一个机会市场,是为有心人准备的财富之门;而且赏石的收藏、鉴赏过程,又同时创造了凌驾于物质财富之外的精神财富。
在北京当代艺术圈中,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位于798艺术区内的“罐子书屋”主人刘太乃。他自己的当代艺术收藏作品常常就挂在书屋的墙上,显得很高调。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刘太乃还是一位低调的古董藏家,尤其喜爱收藏文人供石。
坐落在长安街沿线上的一处公寓内,刘太乃还有一个“书房”,里面精心布置着他的古董收藏品,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一块明至清的黑色灵璧石。碰到喜欢此石的朋友,刘太乃常常会拿出一枚硬币,轻轻地叩击几下灵璧石,于是,清脆悦耳、余音袅袅的磬音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
中国的赏石文化,深受老庄哲学和道禅思想影响。供石鉴赏以“本自天然,不假雕琢”为上品,与道家美学观念相近,如《老子》上所言:“大巧若拙”。
刘太乃说:石头属于内敛的美学思想范畴,它的价值观也是内敛的。石头虽然是古的东西,要看现代人用什么眼光去欣赏它,玩出什么品位。其实,最古典的东西就是最现代的。
将种子撒进泥土,等它慢慢发芽
还在台湾念“大二”的时候,对艺术有着特别偏爱的刘太乃就开始购买于右任的书法作品了,如今在拍卖场上基准价位已达5万元上下的于右任作品,那时候仅仅卖500元人民币。靠节省出来的饭钱和零用钱买回来的书画作品,被刘太乃挂在了他们六人一间的狭窄的大学宿舍里,望着墙上的心爱之物,刘太乃内心的直觉告诉他:艺术品能够给自己带来财富。
四年的新闻专业毕业后,刘太乃进入台北的一家报社工作,逐渐转入到了收藏领域的专业报道和写作中,一干就是八年。那期间,刘太乃狂热地投入到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工作领域中,并且经常自费到香港等地参加拍卖会和艺术展览,开阔视野,磨练眼力。
1997年7月1日,刘太乃和朋友又创办了自己的第一本杂志,专门报道艺术品收藏。当时他们的创业本钱仅仅能够维持三期杂志的出版费用,不料随后又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暴,基本上已经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最惨的时候整本杂志只有刘太乃和朋友两个人撰写文章,换了无数个笔名。刘太乃说,他一贯的行事方式是“先将一粒种子撒进泥土里,等着它慢慢发芽,三四年后,就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12年后,当初刘太乃创办的那本艺术杂志几乎已经是亚洲华人艺术圈无人不知了。
最拙的是石头,最灵的也是石头
伴随着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刘太乃个人的收藏规模也在不断壮大:除了20世纪华人经典油画大家林风眠、朱德群、陈抱一等,还包括关良、李山、赵春翔、侯俊明、洪东禄、洪磊等知名当代艺术家。但是,最让刘太乃着迷的还是中国古代文人供石的收藏。刘太乃说,他收藏了很多精彩的石头,但收藏故事反而平淡,每一次遇见都是缘分。
在刘太乃眼中,世界上最拙的东西是石头,最灵的东西也是石头。中国的许多典故成语和俗语谚语都与石头有关,一部《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就是由石头幻化而来,石文化或者说赏石文化的渊源由此可知。
中国历史上从宋朝开始,就正式有了“赏石”收藏的概念。当时文人们将一些形状凸凹、造型奇特、表面纹理秀美的石头,与文房四宝等物品一起摆在书房案头上,并给这些石头配上硬木底座,甚至在上面题诗铭款。后经过历朝历代文人们的挖掘、把玩、鉴赏与品评,一块块天然的石头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也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文人情怀。
然而到了现代文明的今天,赏石却被中国人遗忘般地沉默了很多年。直到2000年2月,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仿苏州古典园林布局的中国馆“明轩”,举办的一个主题为“文人赏石:庭园、书斋与绘画”的专题收藏展上,一位名叫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 Rosenblum)的美国收藏家,推出了自己30多方中国古典赏石,惊艳四座。至今,那次展览仍可称为是赏石收藏史上的一座丰碑。
赏石可谓杂项中的冷门,识石者之少与赏石的传世量之稀少,为了解并进入这个市场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懂得鉴赏赏石,能够享受藏石乐趣的人本身需要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与文化底蕴。赏石多富有文气,自古是文人雅士的座上宾。曾有米芾拜石作“硏山铭”,李后主不恋江山恋美石,赵孟頫藏石悟画石的佳话。
对话
《风尚周报》:古代文人为什么要把石头摆到桌案上,他们最初的想法是什么?
刘太乃:古人和今人一样都喜欢游山玩水,但古人没有照相机,只好把类似真山模样的石头搬回家。真正的好石头,上面还有很多历代传程者们的铭文——就像在真山上写“到此一游”一样。
《风尚周报》:究竟什么样的石头为佳品呢?
刘太乃:石的鉴别不仅需要人对复杂多样的石种有深刻认识和对奇石有审美能力,而且要对石的不同年代的开凿方式,不同时期对石的处理工艺,石面的包浆乃至石座的设计有深层次的研究。
《风尚周报》:历史上有“四大名石”之说,它们都应该是上品吧?
刘太乃:从灵璧石、英石、太湖石和昆石的石形审美观上说,大体上以“瘦、皱、透、漏”为上品,而其中不同的石种又有不同的评判依据。如灵璧石还要从“声”来考究,上等灵璧石一定叩之有声。
《风尚周报》:对于赏石的收藏,门槛应该很高吧?
刘太乃:作为普通的爱好者,可以尝试从单一石种下手研究,了解它的特殊性和与其他石种的共同性,循序渐进。赏石的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鉴赏知识的普及率比瓷器等其他项目低很多,还属于冷门。但这同时又是一个机会市场,是为有心人准备的财富之门;而且赏石的收藏、鉴赏过程,又同时创造了凌驾于物质财富之外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