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抗原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bestc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检测外周血中外泌体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PC-1)抗原对术前协助诊断胰腺癌(PDAC)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31例PDAC患者(实验组)和2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用超速离心机分离出外泌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外泌体GPC-1的阳性率,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糖类抗原19-9(CA19-9)含量。相关分析打用Person相关分析。

结果

GPC-1+外泌体在实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的表达率明显升高(27.52%比4.96%,Z=-5.1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19-9在实验组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76.40 mg/L比16.07 mg/L,Z=-3.34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PC-1+外泌体、CA19-9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771(t=19.4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泌体GPC-1阳性率的约登指数为0.812,其GPC-1阳性率为12.16%,敏感度为90.30%,特异度为90.90%,误诊率为9.10%,漏诊率为9.70%。将CA19-9与GPC-1+外泌体联合用于PDAC的早期诊断时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可信区间为0.848~0.997,与GPC-1+外泌体独立诊断PDAC比较(ROC曲线下面积为0.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4,P>0.05)。

结论

外周血GPC-1+外泌体测定对临床上协助诊断PDAC的参考价值优于CA19-9,且不劣于两指标联合的诊断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96如何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受体(IGF1R)调控七氟醚诱导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方法将大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大鼠吸入浓度为40%的O2,实验组小鼠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麻醉(购自上海雅培上海有限公司),包括1%七氟醚组,2%七氟醚组,4%七氟醚组,4%七氟醚+miR-96过表达组和4%七氟醚+miR-96抑制组。通过
目的比较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骨水泥与普通骨水泥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2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购自望都县彤辉养殖有限公司),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A组左后肢记为A1组,植入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骨水泥长方体试件,右后肢记为A2组,植入普通骨水泥长方体试件,B组左后肢记为B1组,植入最适配比的新型依诺肝素钠骨水泥圆柱体试件,右后肢记为B2组,植入普通骨水泥圆柱体试件,1 d后A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膜蛋白2(E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外科和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血管神经外科在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行神经胶质瘤手术治疗的118例神经胶质瘤患者作为实验组,及非神经胶质瘤病例40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MP2和VEGFA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关系。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行目标数
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爆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已在中国多个地区流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国家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病例,全球流行成为大概率事件。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样蛋白(CKAP2L),编码一个维持神经干/祖细胞(NSPCs)分化至关重要的蛋白,该蛋白位于NSPCs的径向纤维和有丝分裂纺锤体上,因此也被称为放射状纤维和有丝分裂纺锤体蛋白(Radmis)。研究证明CKAP2L在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和细胞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KAP2L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CKAP2L在相关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6在肝细胞肝癌生长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不同肝癌细胞株及人正常肝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中miR-16表达,应用Lipofectamine™3000将miR-16 mimics、miR-16 NC转染到肝癌细胞,分别记为miR-16 mimics组和miR-16 NC组,并测定miR-16表达
目的观察益生菌vs.L#3及布拉氏酵母菌对炎症相关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作用。方法选取购自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60只,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5只,各组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行后续实验。A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组均诱导炎症相关结直肠癌模型。B、C、D组分别给予饮用水、益生菌vs.L#3、布拉氏酵母菌灌胃。建模后12周处死小鼠,评估结肠大体成瘤情况,
嗜乳脂蛋白(BTN)基因是一组主要的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基因,嗜乳脂蛋白第三亚家族成员一(BTN3A1)是BTN家族7个成员之一,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调节T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抗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对BTN3A1与肿瘤的主要研究集中在血液系统疾病,但已有研究表明,其与部分实体肿瘤有一定联系。本文旨在总结BTN3A1在各种疾病中的作用,并作一综述。
钙非依赖性磷脂酶A2(iPLA2)是磷脂酶A2家族的一大亚族,在氧化应激、炎性反应与磷脂重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相关学者对iPLA2在氧化应激中的调控方式与结果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本文主要就iPLA2在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系统阐明两者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