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顺娘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e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关内战乱不断,关外成了一方净土,很多人加入“闯关东”的队伍,柳顺娘便是其中之一。
  看外表,顺娘是典型的江南女子,虽然天气寒冷,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可露出来的脸和手细皮嫩肉,还是十分扎眼。

  這天,顺娘在青岛等到了船,在船尾找了个地方,准备歇歇。两个彪形大汉走来,脸上带着淫笑:“小妞,跟哥走,暖暖身子。”接着,他们竟动起了手脚。顺娘左右躲闪,正没奈何时,一个年轻后生跑来护在顺娘身前。两个大汉哪会把这拦路的猫放在眼里,一顿拳打脚踢。那后生死死护住顺娘,大汉怕闹出人命,只能停了手,骂骂咧咧地走了。
  一个月的海上航行,后生在顺娘的照顾下,伤渐渐好了。后生跟顺娘说,他叫杨大奎,山东人,几个老乡去年出了关,现在在通化,听说那里好讨生活,自己也去看看。大奎问顺娘去哪儿,顺娘说走着看。大奎说:“你一个姑娘家自己走不安全,跟我一块儿去通化吧,路上也有个照应。”顺娘想了想,点头同意了,大奎乐成了一朵花。
  两人下船后又走了近一个月,在大雪封山前到了通化。大奎找到老乡,老乡对他们说:“玉皇山上正在建玉皇阁,需要人手。山上有个空房子,什么家什都有。吃的也不用愁,下雪的晚上点个火把在山上抓野鸡,它们见着光亮就把脑袋往雪壳子里钻,顾头不顾腚,一晚上抓五六只轻轻松松。你要是野鸡吃腻了,就下山去江里舀鱼,砸个冰窟窿,直接舀。”说着,老乡递来一个瓢,接着说,“这个冬天先这么干着,挣点工钱,等开春了买块地。”
  大奎眼里闪着光,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房子内只有一铺土炕,大奎让顺娘睡炕头,自己贴着炕梢和衣而眠。顺娘想帮他砍柴烧炕,他憨憨地说:“这是老爷们的活。”就这样,两人在玉皇山上过了整个冬天。眼看着要开春了,大奎说:“过几天冰完全化开,怕不好抓鱼了。趁现在去,多抓点养在桶里。”两人下了山,大奎砸出冰窟窿,鱼儿都挤过来透气,顺娘把雪倒进冰窟窿,鱼在水和雪的混合物中游不了,任由人用瓢舀出来。大奎站在旁边痴痴地看着顺娘,他鼓足勇气,说:“顺娘,你……你愿意跟我过吗?”顺娘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马蹄声,他俩回头一看,一个反穿羊皮的大汉骑着马飞驰过来。大汉看到顺娘,勒住缰绳下了马,二话没说,伸出胳膊把顺娘一夹,然后踩蹬上马。等大奎反应过来,大汉已策马扬鞭走远了。
  几十里外有个青峰山,顺娘被大汉扛上山,只听人人叫那大汉“二当家的”,顺娘心里“咯噔”一下:这是进土匪窝了。山上一片广阔平地,几间大房子,正中是个大厅,一个络腮胡土匪焦急地来回踱步,看到二当家的,赶紧上前问道:“二弟,找着张娘娘没?”二当家的摇头道:“县老爷姨太太今天生孩子,一早把张娘娘接去了……”
  络腮胡听了,像孩子似的蹲下来哭了:“完了,两天了,都没生下来。我四十多岁才有这么一个种,老天是要绝我香火呀!”二当家的蹲下来凑到络腮胡耳边,说:“大哥,我带上来一个大姑娘,先预备着。”络腮胡收起眼泪,围着顺娘转了两圈,上上下下看了几遍,点了点头。
  二当家的赶紧给顺娘松绑,笑嘻嘻地说:“五姨太,小弟先向你赔罪。”顺娘没有理会二当家的,她问络腮胡:“产妇现在什么情况?带我去看看。”没等络腮胡说话,二当家的先说了:“你一个姑娘家懂什么?”顺娘镇定地说:“我会接生,万一能救活母子呢?”络腮胡想了想,说:“跟我来。”
  顺娘在产房里先看了看产妇的情况,然后用热水洗了手,从随身带的一个小盒里用手指抿了点白色膏体在手上抹匀,接着进了帷帐,把手从四姨太完全张开的骨缝中伸了进去,探探摘摘,腾挪翻转,过了一会儿,顺娘把手抽出来,对四姨太说:“用力,现在能生了。”四姨太拼尽全身力气,只听“哇”的一声,孩子生出来了,是个大胖小子。络腮胡高兴得哭了,跪在地上直磕头:“谢谢老天爷,我有后了。”
  过了几日,顺娘带着络腮胡给的一百块银元回了玉皇山。大奎心里着急,正准备去找顺娘,看到顺娘回来了,他放了心,正要再问,一个骑在马上的大汉说:“舅老爷,准备送妹子出门子吧。”大奎只顾着高兴了,没注意到顺娘身后跟着的四人抬花轿。大奎指着花轿问:“这怎么回事?”骑马大汉说:“多亏了你妹子,保住了我们青峰山的小少爷。大当家的要纳她当五姨太。”大奎不信,他问顺娘:“你怎么会接生?”顺娘说:“我爹在老家是有名的接生郎中,我有祖传手艺。”大奎劝道:“既然你是他们的恩人,你告诉他们,不做五姨太,他们不会逼你的。”顺娘笑着说:“我自愿的。哥,好好过日子。”顺娘把银元塞到大奎手里,然后从喜轿中拿出一块红盖头自己盖在头上,坐上了喜轿。一众人吹吹打打下了山,大奎哭着跟下山,目送迎亲队伍转过山梁,他把那些银元全扔进了佟佳江,回了山。
  一眨眼就过了三年,大奎靠自己的勤奋盖了房,娶了妻。这年秋天,妻子临盆,却难产了,产婆累得喘着粗气说:“这儿原来有个张娘娘,可惜去年她过世了。听说西郊有个刘大院,那儿有个刘娘娘更厉害,你赶紧去碰碰运气!”大奎骑上马,找到刘大院,可刘娘娘不在家。大奎绝望了!忽然,他想起了顺娘,她不是有接生手艺吗?
  大奎在青峰山山门被两个匪兵拦住了。大奎从兜里掏出两块银元塞到匪兵手里,求道:“兄弟,五姨太是我妹子,会接生,我媳妇难产,非她去救命不可。”小兵接了钱,语气缓和了一些:“可山上没有五姨太,只有一位大奶奶,原来是四姨太,生了小少爷后被扶了正。”另一个匪兵说:“我们哥俩去年才上山,听说大奶奶彪悍,只要当家的敢找女人,她就敢把那女人扔下山喂狼。”大奎一听,急火攻心,这么说顺娘多半已不在人世,妻儿恐怕也性命难保,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大奎一把夺过匪兵手中的刀,喊了一声:“还我妹子命来!”众匪兵一看,这还得了?他们一拥而上,不由分说把大奎砍倒在地。
  络腮胡得到信,赶紧来到山门,听了匪兵讲述,再看大奎的尸体,竟将众人大骂一顿。络腮胡命人抬着尸体跟他一起下山,火速去了刘大院。
  刘娘娘刚从省城接生回来,进屋就换了装,一袭长袍马褂打扮。络腮胡进门就哭:“顺子!我对不住你。”刘娘娘被他逗笑了:“大哥,怎么总是娘们唧唧地哭?”络腮胡一摆手,大奎的尸体被抬了进来,刘娘娘顿时惊得一个趔趄,摇着尸体呼唤:“大奎哥,你怎么了?”
  这刘娘娘,其实就是顺娘,他本是男儿身,原名叫柳顺。
  柳顺他爹是接生高手,给儿子起名为“顺”,意在希望每个产妇生产都顺顺当当。柳顺爹生前最后一个病人是个官太太,胎位不正。柳顺爹救下了母子俩,可那大官却因柳顺爹看到了太太的隐私耿耿于怀,找茬刺瞎了他的双眼。柳顺爹把一生绝学传授给了独生子柳顺,临死前告诫他,离开此地,去个谁都不认识的地方生活,若只能以此技糊口,定要男扮女装。
  杨大奎对柳顺表白,他有口难言。柳顺被掳上青峰山,给四姨太成功接生,络腮胡对他千恩万谢,说只要他开口,自己必倾力协助。于是,柳顺斗胆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络腮胡没有怪罪柳顺,答应帮他演了这出“上山当五姨太”的戏。
  后来,柳顺就在西郊住下,以“柳”的谐音“刘”为姓,化身“刘娘娘”。
  柳顺悔恨不已,如果当初告诉大奎真相,他怎会有这一劫?这时,络腮胡说:“顺子,大奎媳妇难产,我刚派人打听到他家住址,咱赶紧去救!”柳顺来不及换回女装,跟络腮胡同乘一匹马,飞驰而去。
  在柳顺的帮助下,大奎媳妇顺利生下一个儿子。柳顺把母子俩接回自己家,将刘大院更名为杨大院。
  时代更迭,大院几经易手,但名字始终没改……
  (发稿编辑:陶云韫)
  (题图:刘为民)
其他文献
鄂中地区把傻人叫“苕”,鄙夷某人傻,就说他“苕头苕脑”;把精明人叫“猴子”,夸奖某人精明,就说他“猴精猴精”。话说张郑湾有一对堂兄弟,人称苕伯、猴叔。这天,他俩约好一起去邹岗街卖米,一大早兄弟俩没吃早饭就出发了。猴叔年轻力壮,会骑自行车,就在后座绑了两袋米,骑车走大路。苕伯不会骑车,就挑着一担米走小路。大路远小路近,哥俩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后几乎同时到达街口。那时候刚放开粮食管控,除国营粮店收米外
卡罗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快要去见上帝了。他90岁了,虽然忍辱负重了一生,总算有始有终,能够寿终正寝,也算是一件幸事。此刻,卡罗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就在他准备闭上眼睛、安详地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突然闻到了最喜欢吃的茴香曲奇的味道。真是太香了!香味是从厨房里飘出来的,然后顺着楼梯弥漫进了卧室,最后钻入卡罗的鼻孔,逗弄着他迟钝的嗅觉。这是在做梦吗?卡罗鼓起最后一丝力气,哆嗦着想从床上爬起来。这当然不是件容
麻老汉这人,酒瘾大得很,每日一睁眼,先得“咕咚”两口醒醒神。他白天到哪儿都拎着个小酒壶,时不时地来两口;夜里上床还得咂口助眠酒,不然睡不着。  这日,麻老汉在镇上集市里瞎溜达,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巷子口有三个老头,他们一个胖子、一个瘦子,还有一个高个子,围着一张小石桌,正在饮酒。  只见他们每饮一口,胖子就舔舔手中的小铁钉,舌头一翻一卷,刮得铁钉差点冒出了火星子;瘦子摸出个小石子丢进嘴,吮得“嗞嗞”
小镇上有个“赌神”,他牌技高超,运气也好,几乎每次都赢钱。渐渐地,镇上茶馆里的人只要看见赌神来了,就起身让位,换到另一家继续玩。茶馆老板都很头疼,赌神一来,生意都没了。这天,镇上的茶馆老板齐聚全镇最大的茶馆:王仙儿茶馆,希望能商量出一个对策。王仙儿芳龄三十,不仅人长得漂亮,人脉关系也很广,和三教九流都说得上话。她想了片刻,说:“我去请几个高手来,会他一会。”这天,赌神四处溜达,想看看哪里能打牌,却
安迪·默尼汗Andy Moynihan(1961-2004),男,英国人,工程硕士,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首任技术总工。2001年6月至2003年9月期间,主导长安福特首款轿车“福特嘉年华”在中国重庆成功投产,并为长安福特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汽车制造技术人才。在“福特嘉年华”成功投产后,安迪被查出身患癌症,因病情恶化,半年后病逝于英国。遵照安迪遗愿,其家人将安迪骨灰带回中国,安葬在他寄予无限希望与热爱的
丈夫出轨美也子是一名家庭主妇,最近丈夫洋界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差了。这天早上,因为饭菜不合胃口,丈夫又把美也子狠狠训斥了一番。面对蛮横的丈夫,性格柔顺的美也子一直是逆来顺受,可最近,她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想,40岁的女人也不算太老,如果狠狠心离开丈夫,完全可以开始新的生活。洋界因为下午要去陪客户打高尔夫,就去楼上拿球杆了。美也子家的楼梯呈扇形,旋转着伸向二楼,中间很陡。这时,洋界的外甥,也就是司机贞敏
荷花的爹爱钓鱼。这天,他带回家几条大鱼,说是山里水潭的野鱼,抓了一上午,才抓到这么几条。荷花妈烧了一大钵鱼汤。荷花只喝了一口,就觉得美味得不行,但她把钵盖了起来,脸色甜蜜地一溜小跑,出了门。不久,她拉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回来,说:“阿青哥,你喝喝这鱼汤。”阿青和荷花是同村的,他瞟了一眼钵子,头摇得像拨浪鼓,说:“我这辈子最不喜欢吃鱼,我吃鱼不会吐刺……”阿青的话还没说完,荷花就喂了一勺汤在他嘴里
彝族民间故事包罗万象,尤以史诗《勒俄特衣》《雪族》为其集大成者。这些故事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的民族特色,具有宝贵的民族学、人类学价值。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在我们彝族居住的一个寨子里,有家贫穷的农民,一家三口,有个独生姑娘,长得非常漂亮,晃眼一看,好像我们山里的杜鹃花一样。姑娘成年后,上门求亲的人很多,既有穷人,也有财主。这叫爹妈很为难:许给财主,姑娘不喜欢;不许吧,得罪了财主,会招来祸端。老两口最后想
张军想买房子,可他跟老婆在各个房产中介转了两三天,也没找到满意的房子,不是价钱太贵,就是地段不合适。这天,张军和老婆刚从一家房产中介里出来,一个小伙走过来,怯生生地问:“叔叔,您想买房吗?我家里有一套,还是毛坯房,价格从优,要不要去看看?”张军看这小伙不超过二十岁,随口说了一句:“你一个小孩儿,能卖什么房子?”小伙见张军不当回事,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我已经二十岁了,我妈妈得了重病,爸爸在医院里陪她
民国年间,哈尔滨老道外有一家锁店,是一个名叫尼古拉的俄国人开的。锁店是一幢二层小楼,店旁边有一个木板棚子,斜搭在锁店的东山墙上。棚子是個修鞋铺,掌鞋的叫张老三。这张老三把棚子搭在锁店的墙上,尼古拉一点也没在意。尼古拉的想法是,有人来借光,说明自个儿有光可借,有光可借,说明自个儿有能耐呀,这是好事儿。尼古拉出了店门,一转头,就能看到张老三在修鞋铺里忙活,而张老三忙碌之余,一抬眼,也能看到尼古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