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学生爱上音乐,兴趣是起点,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兴趣,师生关系和洽时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乐之学”;认识音乐课对孩子的重要性,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在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韵律教学;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创新教学,而创新教学更是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音乐课堂在时间、地域、空间上得到一个突破,将游戏贯穿于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更加活跃。
关键词:师生情;音乐重要性;兴趣培养
大部分人知道,我们农村孩子一直以来被大人们所灌输的思想就是:只要学好语文数学两门课就算学习好;这样的思想灌输就直接影响了我们孩子对艺术不感兴趣,对“音乐”一物不知。其实不然,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怎能不学习艺术?怎能不学习“音乐”?当然,要让孩子学习,兴趣是起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牛顿、毕加索、比尔·盖茨这些成功人物生动的例子,就教会了我们如何发展和培养兴趣,进而使我们有所收获;那在我们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建立师生情
师生情乃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知识传播的催化剂;师生关系和洽时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乐之学”;学生乐学,老师要乐教,学生的学科感情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爱,我们要时时刻刻关心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记得我第一次的音乐课堂中,我没有教孩子们学习音乐中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教他们音乐中的节奏练习,而是放着舒缓的纯音乐与孩子们认识彼此,相知相识;这无形中就拉近了我们师生关系。在音乐课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所以我们音乐老师就要抓住这些特征,及时的给他(她)们搭建平台,挖掘他(她)们的潜力,从而激发音乐兴趣。
二、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重要性
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我们走过的任何一个足迹都应有音乐相伴,音乐相伴的日子,每天都是一首歌;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是渴望有音乐给他们编织出绚丽多彩的梦。记得有一次排练艺术节节目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哭着跟我说:老师,我奶奶不让我学音乐,不让我参加排练了,说我的学习成绩就是因为学习音乐而导致下滑了。这位学生是一个相当有音乐天赋的人,对音乐课也非常的感兴趣,为了不让她放弃学习音乐,让她的家人真正认识到音乐课对孩子的重要性,我当时给这位学生以及家人开导了很久,给他们说了很多关于音乐给孩子带来哪些益处的例子,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只让她学习语文和数学。
三、韵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韵律教学,律动是我们音乐课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可以让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告别“沉闷”,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音乐,学习并掌握音乐知识。为了使律动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设计就需环环相扣,设计新颖,这就不让我们的课堂显的“杂乱”,当然,教学方法更是至关重要,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不突出,我们的学生更是没有兴趣,所以,教学方法要有效的进行,比如歌曲《打花巴掌》这首歌,我们就要以歌曲情节来设计律动动作,有的两人相互拍,有的四人相互拍.....等,在打花巴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其他的动作(如: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根据这些简单的动作,就让学生觉得音乐课上不枯燥,把学到的音乐知识用律动表现出来,这才让我们的音乐课显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现代信息化技术与音乐课堂相融合
顺应时代发展,我们不得不跟上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脚步,如果一味的像传统教学那样,学生很快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要进行创新教学,而创新教学更是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音乐课堂在时间、地域、空间上得到一个突破,能让学生看到生动的画面以及感受到优美的配音,这就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的兴趣以及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探究者;比如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这是一首描绘了山、水、森林、湖泊美丽景色的歌曲,利用现代化媒体教学,把这一个美丽的地方伴着音乐节奏在学生心中描绘出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增加他们的兴趣。
五、游戏教学贯穿于音乐课堂
将游戏贯穿于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更加活跃,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教学可以把歌曲的主题、情节和内容展示给学生,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歌曲《丢手绢》,这首歌曲就能培养学生参与游戏中,享受合作游戏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其实我们每一堂音乐课都是可以设计与歌曲有关的小游戏,这样一来,学生每次上音乐课都会有所期待,时间长了,我们就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游戏(与课堂有关),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韩旭.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J]. 北方音乐,2016,36(1):140-141.
[2] 周霞. 谈谈培养农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J]. 课程教育研究,2016(9):222-223.
关键词:师生情;音乐重要性;兴趣培养
大部分人知道,我们农村孩子一直以来被大人们所灌输的思想就是:只要学好语文数学两门课就算学习好;这样的思想灌输就直接影响了我们孩子对艺术不感兴趣,对“音乐”一物不知。其实不然,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怎能不学习艺术?怎能不学习“音乐”?当然,要让孩子学习,兴趣是起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牛顿、毕加索、比尔·盖茨这些成功人物生动的例子,就教会了我们如何发展和培养兴趣,进而使我们有所收获;那在我们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一、建立师生情
师生情乃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知识传播的催化剂;师生关系和洽时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乐之学”;学生乐学,老师要乐教,学生的学科感情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爱,我们要时时刻刻关心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记得我第一次的音乐课堂中,我没有教孩子们学习音乐中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教他们音乐中的节奏练习,而是放着舒缓的纯音乐与孩子们认识彼此,相知相识;这无形中就拉近了我们师生关系。在音乐课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所以我们音乐老师就要抓住这些特征,及时的给他(她)们搭建平台,挖掘他(她)们的潜力,从而激发音乐兴趣。
二、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重要性
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我们走过的任何一个足迹都应有音乐相伴,音乐相伴的日子,每天都是一首歌;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是渴望有音乐给他们编织出绚丽多彩的梦。记得有一次排练艺术节节目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哭着跟我说:老师,我奶奶不让我学音乐,不让我参加排练了,说我的学习成绩就是因为学习音乐而导致下滑了。这位学生是一个相当有音乐天赋的人,对音乐课也非常的感兴趣,为了不让她放弃学习音乐,让她的家人真正认识到音乐课对孩子的重要性,我当时给这位学生以及家人开导了很久,给他们说了很多关于音乐给孩子带来哪些益处的例子,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的只让她学习语文和数学。
三、韵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韵律教学,律动是我们音乐课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这可以让我们在音乐课堂上告别“沉闷”,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享受音乐,学习并掌握音乐知识。为了使律动更加有效,我们的课堂设计就需环环相扣,设计新颖,这就不让我们的课堂显的“杂乱”,当然,教学方法更是至关重要,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不突出,我们的学生更是没有兴趣,所以,教学方法要有效的进行,比如歌曲《打花巴掌》这首歌,我们就要以歌曲情节来设计律动动作,有的两人相互拍,有的四人相互拍.....等,在打花巴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其他的动作(如: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根据这些简单的动作,就让学生觉得音乐课上不枯燥,把学到的音乐知识用律动表现出来,这才让我们的音乐课显得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现代信息化技术与音乐课堂相融合
顺应时代发展,我们不得不跟上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脚步,如果一味的像传统教学那样,学生很快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要进行创新教学,而创新教学更是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让音乐课堂在时间、地域、空间上得到一个突破,能让学生看到生动的画面以及感受到优美的配音,这就能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的兴趣以及强烈的好奇心,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探究者;比如歌曲《白桦林好地方》这是一首描绘了山、水、森林、湖泊美丽景色的歌曲,利用现代化媒体教学,把这一个美丽的地方伴着音乐节奏在学生心中描绘出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从而增加他们的兴趣。
五、游戏教学贯穿于音乐课堂
将游戏贯穿于音乐课堂,让音乐课堂更加活跃,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游戏教学可以把歌曲的主题、情节和内容展示给学生,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歌曲《丢手绢》,这首歌曲就能培养学生参与游戏中,享受合作游戏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其实我们每一堂音乐课都是可以设计与歌曲有关的小游戏,这样一来,学生每次上音乐课都会有所期待,时间长了,我们就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游戏(与课堂有关),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韩旭.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J]. 北方音乐,2016,36(1):140-141.
[2] 周霞. 谈谈培养农村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J]. 课程教育研究,2016(9):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