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喜欢跟教师“对着干”的学生。反复强调的学习任务,他们可能敷衍了事,而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却能投入很大的热情;一些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能坚持不了多久,而一些坏毛病,却是越纠正越容易犯;一些明显的错误,明明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但就是不愿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或者用沉默表示抗议,或者为自己的错误找各种借口……这些“不听话”的学生,之所以会和教师“对着干”,完全是他们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一、 逆反心理的特征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应接受的外部指示、道理出现与平常条件下相反的态度。这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青少年学生随着身体快速成长,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性格,对外部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因而不愿再被动地、完全地接受权威的教导,从这方面来说,他们的逆反心理是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毕竟不是一种成熟的心理状态,青少年基于这种心理而产生的对权威的抵抗,经常是非理性的。如果他们的逆反心理过多过强,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也肯定会产生消极作用。
二、 逆反心理出现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来说,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了表扬,任何批评都会使他们感觉受“委屈”,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学生,由于习惯了“我行我素”,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教师的一些要求也就必然不适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就可能发展为对学校制度的漠视甚至对抗。客观方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家长、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有直接关系。家长的过分呵护、过多的约束与干涉,教师的过分严厉,过多的强调纪律和学习,都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恶情绪,并进而对家长、教师的安排进行反抗。
三、 逆反心理的德育过程
(1)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处理好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首先必须有一个正确态度,充分尊重学生,这是重中之重。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总习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对学生的异议缺乏耐心,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将学生的不同意见上升到“不尊重教师”的程度。这样处理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也许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或者其他原因,提出他们反对意见的方式并不合适,但他们的反对意见并不永远是错误的,在他们不愿完全按照我们教师的要求去做时,我们需要给他们机会陈述自己的理由,而不是一味地压制。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给学生说“不”的权利,通过倾听他们的想法,去了解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进而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可以说,如果教师不改变“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固有观念,总是对学生的异议抱有“逆反心理”,那么,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就无从谈起。
(2)做好角色换位。不可否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教师的错误理解。我们的谆谆教诲,可能在他们听来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陈词滥调”,我们的语重心长,可能他们体会到的只是“唠叨”。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心理抵触,首先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深刻的了解。经常进行“角色互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时,也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采取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可能需要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指出他们的错误;有的学生思想活跃,有主见,如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犯错误时,切忌不能根据学生错误的程度来决定教师批评的严厉程度。我们必须谨记,批评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教师对他们错误的重视程度,我们的目的,在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缺点,取得进步。所以,严重的错误也许不必采用最严厉的方式处理,而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有时也许有必要“小题大做”。
(3)进行感情交融。任何教育都是伴随着感情进行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投入足够的感情,一切教学活动都“公事公办”,严肃有余、温和不足,往往会招致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产生逆反心理。相反,教师如果能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除了关心他们的日常学习情况,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感到你是他们的“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教育效果就会倍增。这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求教师注意多与学生沟通。以作者的经验,不定期地找学生单独谈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谈话内容不一定限定在学习和学校生活,大到个人理想,人生目标,小到家庭情况,对同学的看法等等。通过谈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由于这种谈话气氛比较轻松,学生可能更容易向教师倾吐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指正时,也更乐意接受。同时,在一次次的谈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也肯定得到加深,从而为正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学会适当的宽容。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宽容。宽容中有信任、期待,有时比惩罚效果更好。如果师生之间关系过于紧张,总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是不利于教育的。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并不是存心要干坏事,而是出于无知、幼稚,这时我们就需要给予他们理解和宽容。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很害怕,等着挨批,可如果我们并不这么做,而是表示理解,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这样一来,最终可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次在课堂上,作者发现一位一贯表现很好的学生竟然偷偷地在听MP3,在我们成年人(当然包括教师)看来,这绝对是严重的错误:任何时候,学习都应该是最重要的啊。但通过课后的谈话我才知道,他的MP3是好不容易从别的同学处借来的,课后就要还给同学,所以只能在上课的时候偷偷“享受”了。我对他的“难处”表示了理解,并放弃了对他进行更严厉批评的初衷。很自然地,他很诚恳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并主动道歉,以后的课堂上,也再没有出现过任何个人纪律方面的问题。
(5)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很多时候,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表现出排斥,其实只是对教师过强的权威性的一种下意识反抗,并不一定是对正确做法的排斥。同样的问题,如果由教师直接提出要求,效果不一定非常好,而如果让学生经过讨论,自己安排,反而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迁安市马兰庄镇初级中学)
一、 逆反心理的特征
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应接受的外部指示、道理出现与平常条件下相反的态度。这种心理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青少年学生随着身体快速成长,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性格,对外部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因而不愿再被动地、完全地接受权威的教导,从这方面来说,他们的逆反心理是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毕竟不是一种成熟的心理状态,青少年基于这种心理而产生的对权威的抵抗,经常是非理性的。如果他们的逆反心理过多过强,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也肯定会产生消极作用。
二、 逆反心理出现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来说,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了表扬,任何批评都会使他们感觉受“委屈”,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学生,由于习惯了“我行我素”,对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教师的一些要求也就必然不适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就可能发展为对学校制度的漠视甚至对抗。客观方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家长、教师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有直接关系。家长的过分呵护、过多的约束与干涉,教师的过分严厉,过多的强调纪律和学习,都会剥夺学生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恶情绪,并进而对家长、教师的安排进行反抗。
三、 逆反心理的德育过程
(1)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师,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处理好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首先必须有一个正确态度,充分尊重学生,这是重中之重。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总习惯“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对学生的异议缺乏耐心,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将学生的不同意见上升到“不尊重教师”的程度。这样处理显然是有问题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也许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或者其他原因,提出他们反对意见的方式并不合适,但他们的反对意见并不永远是错误的,在他们不愿完全按照我们教师的要求去做时,我们需要给他们机会陈述自己的理由,而不是一味地压制。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给学生说“不”的权利,通过倾听他们的想法,去了解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进而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可以说,如果教师不改变“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的固有观念,总是对学生的异议抱有“逆反心理”,那么,正确处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就无从谈起。
(2)做好角色换位。不可否认,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教师的错误理解。我们的谆谆教诲,可能在他们听来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陈词滥调”,我们的语重心长,可能他们体会到的只是“唠叨”。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心理抵触,首先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深刻的了解。经常进行“角色互换”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时,也需要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发,采取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可能需要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指出他们的错误;有的学生思想活跃,有主见,如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犯错误时,切忌不能根据学生错误的程度来决定教师批评的严厉程度。我们必须谨记,批评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教师对他们错误的重视程度,我们的目的,在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缺点,取得进步。所以,严重的错误也许不必采用最严厉的方式处理,而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有时也许有必要“小题大做”。
(3)进行感情交融。任何教育都是伴随着感情进行的。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投入足够的感情,一切教学活动都“公事公办”,严肃有余、温和不足,往往会招致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产生逆反心理。相反,教师如果能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除了关心他们的日常学习情况,也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就会感到你是他们的“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教育效果就会倍增。这正如泰戈尔所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基于这样的考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求教师注意多与学生沟通。以作者的经验,不定期地找学生单独谈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谈话内容不一定限定在学习和学校生活,大到个人理想,人生目标,小到家庭情况,对同学的看法等等。通过谈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由于这种谈话气氛比较轻松,学生可能更容易向教师倾吐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指正时,也更乐意接受。同时,在一次次的谈话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也肯定得到加深,从而为正常的课堂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学会适当的宽容。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宽容。宽容中有信任、期待,有时比惩罚效果更好。如果师生之间关系过于紧张,总是“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是不利于教育的。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并不是存心要干坏事,而是出于无知、幼稚,这时我们就需要给予他们理解和宽容。有时学生犯了错误很害怕,等着挨批,可如果我们并不这么做,而是表示理解,等待学生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这样一来,最终可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次在课堂上,作者发现一位一贯表现很好的学生竟然偷偷地在听MP3,在我们成年人(当然包括教师)看来,这绝对是严重的错误:任何时候,学习都应该是最重要的啊。但通过课后的谈话我才知道,他的MP3是好不容易从别的同学处借来的,课后就要还给同学,所以只能在上课的时候偷偷“享受”了。我对他的“难处”表示了理解,并放弃了对他进行更严厉批评的初衷。很自然地,他很诚恳地接受了我的批评并主动道歉,以后的课堂上,也再没有出现过任何个人纪律方面的问题。
(5)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很多时候,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表现出排斥,其实只是对教师过强的权威性的一种下意识反抗,并不一定是对正确做法的排斥。同样的问题,如果由教师直接提出要求,效果不一定非常好,而如果让学生经过讨论,自己安排,反而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迁安市马兰庄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