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合理布置作业——抓住重点,合理有度
做作業是重要的语文实践,但是要把握一个“度”。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信口开河”,而要有预设。不仅要从教学任务出发,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来考虑;不要求多而要精,让学生学会以课内带动课外,善于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归类,努力实现一练一得。这样,天长日久,得得相连,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班中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最好能分层合理布置作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让后进生“吃得下”,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总体上,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二重:关注练习过程——静心认真、高效有法
对于在校的练习,我们教师能时刻关注,给予一定的督促和必要的指导,故一般学生能按时完成,质量也往往高于回家作业。而家庭作业,往往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拖拉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孩子回家(或在父母工作场所)做作业,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如机器的轰鸣声、大人谈话声、食物的香味、电视的诱惑等。即使有自己的房间,较多孩子也会“弄这弄那”“搔头摸耳”“心不在焉”,效率极其低下。
所以,老师要严格督促学生,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要教育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应亲自做一遍,即便不做,也得仔细看一遍,然后给予指导或删减。如“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时,要让学生按题号顺序答题,避免漏题;有的题目规定要“概括地说”,就要让学生简洁答题;答主观性题目时要点力求全面,既要联系短文语境,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再如布置学生写日记,可帮助学生挖掘一天中的习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感到烦恼,写出来的日记才可能细腻真实。
同时,要让学生家长也成为孩子的“老师”,他们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发挥作用。要告诉家长,习惯决定一切。家长要发挥监督作用,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严格控制学生闲玩、看电视、上网等的时间。要引导孩子静心、认真、自觉地练习,特别要勇于思考,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三重:精心批改作业——一丝不苟,认真有效
教师批阅作业,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来说是举足轻重的。较多教师,在批阅时一勾了事。表面上,学生作业正确率高,而其中必有或多或少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未被发现,长此以往,学生在作业中的种种错误和缺陷就不会被发现,不会改正。
所以,我们要一丝不苟地批阅每一次、每一本作业。对于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必须给予指出,帮助学生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做作业时就会“咬文嚼字”,不敢乱写一个字,一个符号。错别字、错标点、错拼音等,就会大大减少,这当然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恒心。
批阅学生的作业,除了批答案内容外,还要关注书写质量。除了批上“优”“良”类等第外,还可以简单写上鼓励表扬、希望改进之类的话。
四重:重视作后订正——独立思考,辅导有升
教师在批改完作业以后,要及时让学生订正。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有共性的错误,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这指导,不是单纯地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变成听写、抄写的机器,而是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台阶,帮助学生解题。虽然会多花一点时间,但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让学生订正尽量要在教师的监督下,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借助语文课本、工具书等,但不可向他人一抄了事。如作业中的错别字,学生不会订正,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词典。只要我们的课上得扎实有效,学生认真做好笔记,练习题目一般是能找到答案的。对于一些基础性、积累性的题目,错误的可以适当巩固。对于习作,认真批改后要认真评讲,尽可能让学生根据老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否则不能很好地提高习作能力。如此订正,学生不断修正,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
做作業是重要的语文实践,但是要把握一个“度”。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信口开河”,而要有预设。不仅要从教学任务出发,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来考虑;不要求多而要精,让学生学会以课内带动课外,善于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归类,努力实现一练一得。这样,天长日久,得得相连,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班中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最好能分层合理布置作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让后进生“吃得下”,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总体上,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二重:关注练习过程——静心认真、高效有法
对于在校的练习,我们教师能时刻关注,给予一定的督促和必要的指导,故一般学生能按时完成,质量也往往高于回家作业。而家庭作业,往往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拖拉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孩子回家(或在父母工作场所)做作业,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如机器的轰鸣声、大人谈话声、食物的香味、电视的诱惑等。即使有自己的房间,较多孩子也会“弄这弄那”“搔头摸耳”“心不在焉”,效率极其低下。
所以,老师要严格督促学生,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要教育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应亲自做一遍,即便不做,也得仔细看一遍,然后给予指导或删减。如“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时,要让学生按题号顺序答题,避免漏题;有的题目规定要“概括地说”,就要让学生简洁答题;答主观性题目时要点力求全面,既要联系短文语境,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再如布置学生写日记,可帮助学生挖掘一天中的习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感到烦恼,写出来的日记才可能细腻真实。
同时,要让学生家长也成为孩子的“老师”,他们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发挥作用。要告诉家长,习惯决定一切。家长要发挥监督作用,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严格控制学生闲玩、看电视、上网等的时间。要引导孩子静心、认真、自觉地练习,特别要勇于思考,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三重:精心批改作业——一丝不苟,认真有效
教师批阅作业,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来说是举足轻重的。较多教师,在批阅时一勾了事。表面上,学生作业正确率高,而其中必有或多或少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未被发现,长此以往,学生在作业中的种种错误和缺陷就不会被发现,不会改正。
所以,我们要一丝不苟地批阅每一次、每一本作业。对于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必须给予指出,帮助学生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做作业时就会“咬文嚼字”,不敢乱写一个字,一个符号。错别字、错标点、错拼音等,就会大大减少,这当然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恒心。
批阅学生的作业,除了批答案内容外,还要关注书写质量。除了批上“优”“良”类等第外,还可以简单写上鼓励表扬、希望改进之类的话。
四重:重视作后订正——独立思考,辅导有升
教师在批改完作业以后,要及时让学生订正。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有共性的错误,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这指导,不是单纯地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变成听写、抄写的机器,而是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台阶,帮助学生解题。虽然会多花一点时间,但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让学生订正尽量要在教师的监督下,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借助语文课本、工具书等,但不可向他人一抄了事。如作业中的错别字,学生不会订正,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词典。只要我们的课上得扎实有效,学生认真做好笔记,练习题目一般是能找到答案的。对于一些基础性、积累性的题目,错误的可以适当巩固。对于习作,认真批改后要认真评讲,尽可能让学生根据老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否则不能很好地提高习作能力。如此订正,学生不断修正,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