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四个“重”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合理布置作业——抓住重点,合理有度
  做作業是重要的语文实践,但是要把握一个“度”。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信口开河”,而要有预设。不仅要从教学任务出发,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来考虑;不要求多而要精,让学生学会以课内带动课外,善于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归类,努力实现一练一得。这样,天长日久,得得相连,就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班中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最好能分层合理布置作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让后进生“吃得下”,中等生“吃得饱”,优秀生“吃得好”。总体上,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二重:关注练习过程——静心认真、高效有法
  对于在校的练习,我们教师能时刻关注,给予一定的督促和必要的指导,故一般学生能按时完成,质量也往往高于回家作业。而家庭作业,往往效率低、作业质量差,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多拖拉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孩子回家(或在父母工作场所)做作业,多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如机器的轰鸣声、大人谈话声、食物的香味、电视的诱惑等。即使有自己的房间,较多孩子也会“弄这弄那”“搔头摸耳”“心不在焉”,效率极其低下。
  所以,老师要严格督促学生,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要教育学生做作业时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应亲自做一遍,即便不做,也得仔细看一遍,然后给予指导或删减。如“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时,要让学生按题号顺序答题,避免漏题;有的题目规定要“概括地说”,就要让学生简洁答题;答主观性题目时要点力求全面,既要联系短文语境,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再如布置学生写日记,可帮助学生挖掘一天中的习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不会为没有什么可写而感到烦恼,写出来的日记才可能细腻真实。
  同时,要让学生家长也成为孩子的“老师”,他们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发挥作用。要告诉家长,习惯决定一切。家长要发挥监督作用,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严格控制学生闲玩、看电视、上网等的时间。要引导孩子静心、认真、自觉地练习,特别要勇于思考,努力提高作业质量。
  三重:精心批改作业——一丝不苟,认真有效
  教师批阅作业,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来说是举足轻重的。较多教师,在批阅时一勾了事。表面上,学生作业正确率高,而其中必有或多或少的错误和不当之处未被发现,长此以往,学生在作业中的种种错误和缺陷就不会被发现,不会改正。
  所以,我们要一丝不苟地批阅每一次、每一本作业。对于原则性的错误,我们必须给予指出,帮助学生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做作业时就会“咬文嚼字”,不敢乱写一个字,一个符号。错别字、错标点、错拼音等,就会大大减少,这当然需要教师的耐心和恒心。
  批阅学生的作业,除了批答案内容外,还要关注书写质量。除了批上“优”“良”类等第外,还可以简单写上鼓励表扬、希望改进之类的话。
  四重:重视作后订正——独立思考,辅导有升
  教师在批改完作业以后,要及时让学生订正。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有共性的错误,教师要作必要的指导。这指导,不是单纯地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让学生变成听写、抄写的机器,而是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台阶,帮助学生解题。虽然会多花一点时间,但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让学生订正尽量要在教师的监督下,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借助语文课本、工具书等,但不可向他人一抄了事。如作业中的错别字,学生不会订正,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词典。只要我们的课上得扎实有效,学生认真做好笔记,练习题目一般是能找到答案的。对于一些基础性、积累性的题目,错误的可以适当巩固。对于习作,认真批改后要认真评讲,尽可能让学生根据老师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否则不能很好地提高习作能力。如此订正,学生不断修正,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 让课堂彰显生命的和谐  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课堂,是轻松愉悦的,是民主平等的,是合作探究的。例如,有位教师执教《荷花》一课,让学生在文章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好词佳句,并写下个人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他将学习的主动权放心地交给学生,充分地信任他们。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回答让人惊叹,“冒”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挨挨挤挤”表示茂密、枝数多,像亲密的朋友挤在一起照相……我似乎看到许多文字如精灵般从
期刊
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蓬勃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得以优化。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自主学习方式释放出最大能量、发挥最高的效益呢?  一、 以“趣”叩开自主学习的智慧之门  语文教师应充分运用一切科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乐于主动探究。  1. 巧抓兴趣点。课前,充分研究教材,吃透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期刊
一、 从文章标题入手:学会审题  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题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蕴含着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的则直接揭示了中心。抓住了文题,也就常常找到了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例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心词是什么?——“轮椅上的”。比照课文内容就可以悟到作者的构思和选材:是为了更多地表现霍金作为一位强者,不屈服于命运的挫折和打击而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强的人格力量,而并非是单纯为了表现他在学
期刊
古时的教育十分强调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称其为“童子功”。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朝的《家塾课程》里写道:“大约以看、读、写、作四字为提纲……四者具而学生之基业始立……”前人的论述已经指出,语文基本功的培养符合母语学习的规律,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意义非凡。那么,在二十一世
期刊
一、本学期,我们学不少生字新词,你会写会用吗?读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12分)  二、时代在发展,词语也在增多。处处留心,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按要求答题。(8分)  三、成语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多记善用,能增加文章表达效果。你能活学活用吗?(8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现状一】是自主学习,还是放任自流?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课例:《东方之珠》教学片段  师: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美呢?你想读哪儿就读哪儿,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少数几个学生独立地读起来,多数同学开始“拉郎配”,嘻嘻哈
期刊
面对低中年级学生年龄特征及合作能力、合作意识的现状,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我们逐步摸索到一些有效的操作策略。  一、 渗透合作概念,营造合作氛围  一年级的学生对“小组”的概念意识不强,因此,首先从形式入手,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了解这种学习的方式,逐步形成“小组”的归属感。其次,把学生的座位由传统的“插秧式”改成“围桌式”,四至六人一组,各小组通过共同讨论,取一个小组成员都喜欢的名字,如:“草莓
期刊
现象一:研读缺失———对话肤浅﹑生硬  【案例】《“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文中的母亲﹑父亲对“我”的这首诗分别是怎么评价的?  生: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  师:对同一首诗,父亲﹑母亲竟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母亲很疼爱“我”。  生: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格。  师:母亲赞扬“我”的目的是什么?父亲批评的目的呢?  生:母亲
期刊
一、 标点补白,激活文本  标点符号是文章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文中的许多省略号常常意蕴深刻,令人回味。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空白,巧妙填补,既训练了思维,又激活了文本。  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描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第4自然段中写道:“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读到这里时,学习们一定会产生共鸣,生活中观察的积累,使学生对于最后省略号
期刊
一、 字理识字,提升了识字教学的科学意义  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了“汉字学”的相关知识,才能真正做到识字教学科学化,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下面就以学生易识错、写错的字为例,从字理角度教学,让识字课堂更具科学性。  [案例一]苏教版一下《世界多美呀》一课中“美”字是难记字。两位教师对这个字的教学指导呈现了不同的方式:  师甲:这个字笔画多,比较难记。大家开动脑筋,编个儿歌帮助记住这个字,我们比一比,谁的儿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