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从文章标题入手:学会审题
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题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蕴含着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的则直接揭示了中心。抓住了文题,也就常常找到了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例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心词是什么?——“轮椅上的”。比照课文内容就可以悟到作者的构思和选材:是为了更多地表现霍金作为一位强者,不屈服于命运的挫折和打击而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强的人格力量,而并非是单纯为了表现他在学术和科学上的巨大贡献。
二、 从开头和结尾入手:上钩下联
写作结构上有“凤头猪肚豹尾”之妙诀。在阅读中去,寻找作者书写时独运的匠心所在,你会发现,有的开篇点题,起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正有“凤头”之美;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极具“豹尾”之力。教学生抓住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上钩下联,文章就一目了然了。《姥姥的剪紙》一文并非就讲姥姥的剪纸技艺之高超,而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结尾处的描写其实就揭示了作者写作的深层意图:剪纸里寄托着浓浓的祖孙情,是联系祖孙情感的纽带,表达对姥姥的无限思念之情,扣住这样的结尾就可以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思想了。
三、 从分析结构入手:瞻前顾后
有的文章中心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鞋匠的儿子》一课先写林肯就职演讲时的辩论,后写在南北战争中林肯解放了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课文前后两个内容看似完全不相干,进一步启发学生认识到:两次演讲一次围绕“做鞋”,一次围绕“救国”展开论说,其核心思想是——平等。因为平等,所以议员们抛弃了狭隘的等级观念,对凭尽心尽力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劳动者发出衷心的赞赏,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出身卑微的总统,感受到人格的伟大;因为平等,林肯在国家即将遭遇分裂的时刻,毅然挺身而出,与南方的奴隶主贵族不屈不挠地斗争。这一段演说,就是林肯内心平等思想的彰显。
四、 从分析文中议论句入手:画龙点睛
有的文中议论句就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抓住这些句子,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与问》一课:“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这样议论的句子出现在用作论据的例子前后,或当引路的导游,或作经典的总结,让学生在具体感官的事例感知之后,通过这样规范简练的归纳提炼,不仅得到正确的理解,还促进认识得到理性的提升,思维获得科学的发展。
五、 从分析人、事、物的特点入手:微言深意
1. 抓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主旨。如《理想的风筝》一课开头:“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景物描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生命力。
2. 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孔子游春》一课并非把“赏景”作为重点,而是用一个自然段以比喻、排比的手法简练地生动再现春景之后,集中大段笔墨写“论水”和“言志”,但三者之间又因为“泗水”紧密联系,要启发学生从作者详略的处理中领悟孔子的循循善诱以及师生情浓。
3. 抓人物的语言描写,理解文章的主旨。《钱学森》一文语言简洁,通过钱学森的两次语言表达,体现了人物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中,以一句“言为心声”的俗语引入学习方法——“抓住钱学森的语言去体会,找到通向他心灵的最佳路径”。课文中还有两句话——“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和“然而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动摇过”最能体现钱学森的归国决心和爱国热情,从这儿入手就能够启发学生读懂钱学森语言的内涵。
六、 从分析背景入手:溯源务本
学习课文,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比如,抓住《钱学森》一课中的第一次语言中“一切”设问,引导读文、联系资料体会到钱学森是如何为报效祖国“做准备”的:那么,他所做的“一切”有哪些呢?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
1. 课文中的:师从冯·卡门教授,成为“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可见其优秀。冯·卡门是何等人物?介绍资料:美国著名的“火箭之王”“航天之父”。钱学森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两个“最”,你看出了什么?他异常勤奋,出类拔萃;他深受器重。
可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情形?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优秀的背后,你还看出了什么?是钱学森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
2. 除了文中写的,对钱学森留美时的学习和工作你还有哪些了解?师生补充资料。
3. 再如引导学生感受钱学森不怕祖国贫穷时,教者精心提供了三种资料:建国初年人均收入69元;四五十年代中美两国国力、科学研究的环境;两国科技工作者的待遇对比。这样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钱学森归国决心之坚定,这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在感受回国艰难这一环节中,补充二战后美国人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以及钱学森所受的苦难,但他历经艰辛不挫其志,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唤起学生对钱学森的由衷敬佩。背景资料的整合运用,为课堂的言语实践活动“添砖加瓦”,为直达文章主旨的行程“推波助澜”。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题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蕴含着文章的主题思想;有的则直接揭示了中心。抓住了文题,也就常常找到了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例如《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中心词是什么?——“轮椅上的”。比照课文内容就可以悟到作者的构思和选材:是为了更多地表现霍金作为一位强者,不屈服于命运的挫折和打击而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强的人格力量,而并非是单纯为了表现他在学术和科学上的巨大贡献。
二、 从开头和结尾入手:上钩下联
写作结构上有“凤头猪肚豹尾”之妙诀。在阅读中去,寻找作者书写时独运的匠心所在,你会发现,有的开篇点题,起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正有“凤头”之美;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极具“豹尾”之力。教学生抓住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上钩下联,文章就一目了然了。《姥姥的剪紙》一文并非就讲姥姥的剪纸技艺之高超,而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结尾处的描写其实就揭示了作者写作的深层意图:剪纸里寄托着浓浓的祖孙情,是联系祖孙情感的纽带,表达对姥姥的无限思念之情,扣住这样的结尾就可以准确把握住文章的主题思想了。
三、 从分析结构入手:瞻前顾后
有的文章中心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作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因此,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鞋匠的儿子》一课先写林肯就职演讲时的辩论,后写在南北战争中林肯解放了奴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课文前后两个内容看似完全不相干,进一步启发学生认识到:两次演讲一次围绕“做鞋”,一次围绕“救国”展开论说,其核心思想是——平等。因为平等,所以议员们抛弃了狭隘的等级观念,对凭尽心尽力的努力改变现状的劳动者发出衷心的赞赏,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出身卑微的总统,感受到人格的伟大;因为平等,林肯在国家即将遭遇分裂的时刻,毅然挺身而出,与南方的奴隶主贵族不屈不挠地斗争。这一段演说,就是林肯内心平等思想的彰显。
四、 从分析文中议论句入手:画龙点睛
有的文中议论句就有画龙点睛之功效。抓住这些句子,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与问》一课:“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这样议论的句子出现在用作论据的例子前后,或当引路的导游,或作经典的总结,让学生在具体感官的事例感知之后,通过这样规范简练的归纳提炼,不仅得到正确的理解,还促进认识得到理性的提升,思维获得科学的发展。
五、 从分析人、事、物的特点入手:微言深意
1. 抓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主旨。如《理想的风筝》一课开头:“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景物描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暗示着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生命力。
2. 抓住详略处理,把握文章的主旨。《孔子游春》一课并非把“赏景”作为重点,而是用一个自然段以比喻、排比的手法简练地生动再现春景之后,集中大段笔墨写“论水”和“言志”,但三者之间又因为“泗水”紧密联系,要启发学生从作者详略的处理中领悟孔子的循循善诱以及师生情浓。
3. 抓人物的语言描写,理解文章的主旨。《钱学森》一文语言简洁,通过钱学森的两次语言表达,体现了人物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中,以一句“言为心声”的俗语引入学习方法——“抓住钱学森的语言去体会,找到通向他心灵的最佳路径”。课文中还有两句话——“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和“然而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动摇过”最能体现钱学森的归国决心和爱国热情,从这儿入手就能够启发学生读懂钱学森语言的内涵。
六、 从分析背景入手:溯源务本
学习课文,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时代背景,弄清文章内容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了解文中的事件和人物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活动的,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比如,抓住《钱学森》一课中的第一次语言中“一切”设问,引导读文、联系资料体会到钱学森是如何为报效祖国“做准备”的:那么,他所做的“一切”有哪些呢?认真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
1. 课文中的:师从冯·卡门教授,成为“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可见其优秀。冯·卡门是何等人物?介绍资料:美国著名的“火箭之王”“航天之父”。钱学森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两个“最”,你看出了什么?他异常勤奋,出类拔萃;他深受器重。
可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情形?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优秀的背后,你还看出了什么?是钱学森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
2. 除了文中写的,对钱学森留美时的学习和工作你还有哪些了解?师生补充资料。
3. 再如引导学生感受钱学森不怕祖国贫穷时,教者精心提供了三种资料:建国初年人均收入69元;四五十年代中美两国国力、科学研究的环境;两国科技工作者的待遇对比。这样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钱学森归国决心之坚定,这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在感受回国艰难这一环节中,补充二战后美国人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以及钱学森所受的苦难,但他历经艰辛不挫其志,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唤起学生对钱学森的由衷敬佩。背景资料的整合运用,为课堂的言语实践活动“添砖加瓦”,为直达文章主旨的行程“推波助澜”。
(作者单位:南京市琅琊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