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25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在表扬中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上进心;要关爱和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面向全体,善于鼓励成功,提高他们施展能力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活每个人的潜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赏识教育 体会
  
  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罗森塔尔效应”。在这个实验里,教师受“权威性谎言”的暗示,因此对罗森塔尔随便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这是一个成功的赏识教学范例。它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渗透赏识教育。下面我结合初中化学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面向全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初三开始学习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备课时,首先考虑从人性的“渴望成为好人”出发,思考怎样在第一节课上唤起学生的上进心。一般我都会给学生戴上“高帽子”,开场白基本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对我来讲,都是陌生的面孔。你们在初二成绩的好坏,我不清楚。不管以前你的其他学科的成绩是怎样的,也不管你在其他老师的眼中是怎样的,但是,在我的眼中你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好学生。化学是新开设的一门学科,没有基础可言,你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根本没有什么好与坏之分,只要想学,都是能学好的。同时,我确信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好学生,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争取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每次一开学,当和他们讲这样话的时候,我都会感觉到他们非常高兴,这从他们脸上我是能看出来的。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去追究他们的过去的表现,让学生感觉在初三化学的课堂上,大家是平等的。“平等”恰恰是赏识教育的原则之一。虽然看似在课堂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是这是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教育投入的必要一环,也是减少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一种手段,是顺利进行化学教学的良好开端,可以说花这样的时间是必须的。
  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不急于去给学生讲什么是化学,而是给学生准备了几个化学魔术,比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等内容。同学们被吸引住了,都在专心地看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有的学生竟叫了起来,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我能从他们的目光中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崇拜,对化学课堂充满了好奇。这时候,我立刻趁热打铁地说:“同学们,这些现象如何来解释呢?这就是化学来解决的问题,要是大家学会了化学知识,不仅可以设计出很多趣味实验,而且可以自己搞些小发明小创造。我相信,你们大家都有这个潜力,我们一起来努力吧!”
  经过这样的口头赞赏和趣味实验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古人说:“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通过这样的开头,学生对化学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会积极主动地来学习化学。
  二、尊重和信任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工作十年来,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成功的关键。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认为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去挖掘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加以赏识与鼓励,让其身上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学优生常能受到老师的赏识,因为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受到赏识理所当然。而后进生却很难得到赏识。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化学这门学科的优势,去关爱这些后进生。
  有一位叫张浩的学生,人长得帅,脑筋也不错,很精神的一个男孩子。但是由于家庭离异等原因,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下游。在第一节课上,我看出他对化学有极大的兴趣。上课时很兴奋,也爱举手回答问题,下了课还跑到讲台前对着一堆仪器药品东看看西摸摸。我看他确实对化学有着不同其它学科的热情,就叫他帮忙收拾仪器送到办公室。在办公室里,我留住了他。
  我问:“张浩,你是不是很喜欢化学啊?”
  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是。”
  “我想让你做我的课代表,你愿意吗?”
  “啊?不是有课代表吗?”他反应比较快,急忙说道。
  “你以后专门负责仪器药品实验这一块,他专门负责收交作业这一块。你看行吗?”
  他也很爽快,说:“让我试试吧!”
  我告诉他:“是我的课代表就是我的名片、我的脸面,我既然选了你看好你,你就得好好表现!学出个成绩,让所有人都看着咱能行!”
  从这以后,张浩比以前更加积极了,仪器、药品的整理、洗涤根本不用我操心,有空的时候还跟我到实验室去拿仪器、药品,上课的时候也很踊跃。他本来就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所以学得很不错。转眼就迎来了期中考试,张浩的化学成绩竟然是89分,他高兴地就要手舞足蹈了。我赶紧趁热打铁:“很不错!其实你很聪明。我看好的课代表还应该能更好!你如果也多花点精力在其它学科上,其它学科的成绩也一定会很好的!”他听了我的话,既没肯定,又没否定。
  但是之后在各科的表现确实积极了很多,成绩稳步上升。老师们都很惊讶他的改变。中考的时候,化学竟考出96分的高分,后来考上了我们当地很不错的一个中专学校。张浩同学的变化只是众多赏识教育中的一个例子。赏识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我们要尊重差异,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敢于放手,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学习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搞“一刀切”。为了使不同的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以采用分层教学。
  1.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
  为了避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自己的心里将学生进行分层。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学生分为A、B、C三个组,A组为优等生,B组为中等生,C组为学困生。这些分层不在学生中公开,并且根据化学学习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氛围。
  2.教学目标的隐性分层
  在对学生分好层次之后,接下来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主要是训练内容的分层。A层学生要求完成基础题、加深题和拓展题;B组学生能力比A组要差一些,但大部分学生都属于这个层次,因此,须要求他们完成基础题和加深题,并把他们不理解的问题作为重点来抓,详细地去讲解;对于C组学生只要求完成基础题就可以了,比如化学方程式的默写,等等。关于训练内容的分层,印象最深的是江苏南京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它的最后版块是课后思考,此版块是考虑到学生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普遍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而设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首先在此版块设计了几道题目,主要是给A组学生安排的,目的是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有所巩固,并向外延续,促使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其次,在这一块也开辟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可以向老师提出要求。这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超越自我。
  3.小组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谈到东庐中学,不得不提到教化学的史正红主任。他的课幽默风趣,通常是小组合作教学,小组成员水平不一,分工各异,有的负责实验,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发言。在交流时,史正红主任谈到学校有一些条件优越的“公子哥”,不爱学习,跟他们讲“读书改变命运”的老话是行不通的。对这样的孩子,为了防止他们上课捣乱,就给他们安排小组发言人这个角色。如此一来,他们上课不仅不走神,而且总结、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注意到史主任上课时,喜欢喊学生的昵称,比如兵兵、倩倩等,课上氛围很轻松、很融洽,同学们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学习就更有劲头了。
  总之,要让每一位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就是要变着花样去表扬他们,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如果学生总是经历失败,从未尝试成功的喜悦,他们就有可能丧失信心,永远得不到成功。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成功乃成功之母”的说法,毕竟初中生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受挫的能力肯定较差,不妨在教学中用成功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继续走向成功。这种教育理念尤其适用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赏识,但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无原则地赏识,而应在他们做事过程中给予赏识,鼓励他们坚持下去。让其有信心坚持下去,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一直有取得成功的动力。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自己想要的桃子,这样优等生会更优,中等生会更自信,学困生也会有进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朝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迈进。
其他文献
建构一些好的物理开放问题是实现研究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以教材为依托,联系生活实际,弱化问题条件,巧用信息编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为基础,改变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学生设计课题研究,以探究实验为核心的多种优化组合,激发参与探索物理现象,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实现创新思维。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
摘 要: 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教学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  关键词: 化学教学反思 教师 学生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许多新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式、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生一起探讨多元化的学习途径。最重要的是要求每个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不断地反思自己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国家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也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民办教育教学不但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而且影响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为此教育部门应对民办教育给予一定程度的关注,为搞好民办教育献计献策。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校教学只注重了教的方面,而忽视了学的方面,尤其是民办学校,问
摘 要: 化学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及绿色化工原理,利用绿色化学习题,实施绿色化学渗透式教学,作者对此作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绿色化学理念 渗透式教学 渗透    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将是研究和创建绿色化原理与技术的科学,就化学的外延而言,与生命、材料、环境等领域的交叉也将受到高度关注。毫无疑问,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等概念的提出会更大地促进绿色化学在中国的发展。绿色化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弄清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1.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