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主要谈谈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的习惯和科学态度,促进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实践。
[关键词]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095-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促进了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重要认识工具和媒介,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主要源泉,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全面的实验能力应该是运用实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多维的心智和动作技能等结合体。学生实验对于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的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的最基本的实验能力应是实验的思维能力。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正确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现象,发现寻找规律的能力、总结实验结果、结论的能力以及处理常见实验突发事故的能力,都是实验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全面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教学的重点由实验操作的机械模仿训练,转移到形成思维技能、提高实验能力以及学会处理问题的过程来。
1.I实验的思维能力
实验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谓实验思维能力,是指用理论指导实验,从而使思维与实验紧密配合的能力。因此,认真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既勇于实践.又勤于思考,实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包括在头脑中对实验条件的扩展、补充和推测,借助理论思维来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作正确解析、发现科学规律,最终解决问题。
1.1 正确使用仪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在学生实验时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不重视正确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规程。为了防止这些错误操作的发生,让学生了解这些错误操作的危害和效果,可以有计划又目的有防范的进行一些错误操作来—个“案例重演”。例如: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往试管滴加溶液时滴管口插人试管口碰到试管内壁,这样很容易造成试剂不纯,影响实验效果。针对这一现象可演示给学生看:把滴管插人到试管内壁滴加Na0H溶液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往加有NaOH的试管里滴加酚酞,让学生注意观察吸有酚酞的滴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样再把滴管放回瓶巾会有什么后果;对于一些有危险性的错误实验,则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模拟实验。如: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人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吸收多余氯化氢时,导管直接插入水中,引起水倒吸人导管继而例吸人集气瓶的现象。通过模拟这些错误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实验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及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正误对比,学生充分认识了不按正确实验操作要求的后果,唤起了学生对实验操作方法的注意和重视。
1.2 培养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现象,发现寻找规律的能力
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对象、目的,在实验前让学生自觉地去感知有关的对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把观察实验变化的全过程,对错误的结论作认真分析,如实记录,不照本抄写。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才能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的体会是:让学生按这个顺序进行实验:实验一观察一思维一(分析、概括)结论(综合、归纳)—一般规律,效果甚佳。
1.3 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能力
学生实验不仅要求动手,而且要动脑,了解“怎么样”,懂得“为什么?”。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因此,要求学生要理解实验的原理。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实验结论。有的学生是盲目去做实验,有的是弄虚作假照书抄结论。有一次学生实验,我发现一名学生把多种试剂随意混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回答是“想有伟大的发明。”再问他:“你知道每一步的反应原理吗?”他就无言以对,原来他只是好奇,根本没有去想后果。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验过程的具体情况,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理,又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同时启发引导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概括、归纳、得出结论.这是学生探究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画龙点睛的重要一步。
2 教会学法.形成自觉,使学生会学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由学会到会学。使学生都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更高的层次的要求,学生将一辈子受益。
2.1 开放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验的能力
首先提出实验的课题、目的和要求等,然后让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原理、仪器的选择、实验步骤和记录表等。这样,从查找资料、提出实验方案、具体做实验到实验结果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让学生亲自参与全过程,学生感到获益匪浅,让他们真正成为实验的主角。
2.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发挥化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稟赋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让学生探究原电池实验原理和条件时,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实验用品如铜片、锌片、铁片、石墨、乙醇、蒸馏水、稀H2O溶液、导线、电流计、水果(如苹果、柑橘、柠檬)或蔬菜(白萝卜、西红柿)、小灯泡、发光二极管、干电池等等。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出探究方案,动手验证,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启发诱导—得出结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a有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电极(或一种非金属电极);
h电解质溶液;
0形成闭合回路;
d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通过开放实验室,鼓励探索,在实验教师管理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验的成功中体会“创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提高了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一集体讨论一教师点拨—再实验一再讨论的探究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成效。使学生在“发现”中获得乐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体现“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的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化学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益张化学素质教育与实践,2000,1,一
[2] 汪文翔化学教育,2000:7-8.
[关键词]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095-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促进了化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重要认识工具和媒介,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习化学兴趣的主要源泉,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全面的实验能力应该是运用实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个多维的心智和动作技能等结合体。学生实验对于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的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的最基本的实验能力应是实验的思维能力。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正确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现象,发现寻找规律的能力、总结实验结果、结论的能力以及处理常见实验突发事故的能力,都是实验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全面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把教学的重点由实验操作的机械模仿训练,转移到形成思维技能、提高实验能力以及学会处理问题的过程来。
1.I实验的思维能力
实验的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谓实验思维能力,是指用理论指导实验,从而使思维与实验紧密配合的能力。因此,认真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既勇于实践.又勤于思考,实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实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包括在头脑中对实验条件的扩展、补充和推测,借助理论思维来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作正确解析、发现科学规律,最终解决问题。
1.1 正确使用仪器,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在学生实验时常常会看到一些学生不重视正确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规程。为了防止这些错误操作的发生,让学生了解这些错误操作的危害和效果,可以有计划又目的有防范的进行一些错误操作来—个“案例重演”。例如: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在往试管滴加溶液时滴管口插人试管口碰到试管内壁,这样很容易造成试剂不纯,影响实验效果。针对这一现象可演示给学生看:把滴管插人到试管内壁滴加Na0H溶液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往加有NaOH的试管里滴加酚酞,让学生注意观察吸有酚酞的滴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样再把滴管放回瓶巾会有什么后果;对于一些有危险性的错误实验,则可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模拟实验。如: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人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吸收多余氯化氢时,导管直接插入水中,引起水倒吸人导管继而例吸人集气瓶的现象。通过模拟这些错误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实验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加深学生的印象以及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正误对比,学生充分认识了不按正确实验操作要求的后果,唤起了学生对实验操作方法的注意和重视。
1.2 培养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现象,发现寻找规律的能力
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对象、目的,在实验前让学生自觉地去感知有关的对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把观察实验变化的全过程,对错误的结论作认真分析,如实记录,不照本抄写。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逻辑思维方法,才能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的体会是:让学生按这个顺序进行实验:实验一观察一思维一(分析、概括)结论(综合、归纳)—一般规律,效果甚佳。
1.3 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能力
学生实验不仅要求动手,而且要动脑,了解“怎么样”,懂得“为什么?”。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实验成功的喜悦。因此,要求学生要理解实验的原理。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实验结论。有的学生是盲目去做实验,有的是弄虚作假照书抄结论。有一次学生实验,我发现一名学生把多种试剂随意混合,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回答是“想有伟大的发明。”再问他:“你知道每一步的反应原理吗?”他就无言以对,原来他只是好奇,根本没有去想后果。因此,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实验过程的具体情况,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理,又要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同时启发引导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概括、归纳、得出结论.这是学生探究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画龙点睛的重要一步。
2 教会学法.形成自觉,使学生会学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是由学会到会学。使学生都具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更高的层次的要求,学生将一辈子受益。
2.1 开放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验的能力
首先提出实验的课题、目的和要求等,然后让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设计的内容包括原理、仪器的选择、实验步骤和记录表等。这样,从查找资料、提出实验方案、具体做实验到实验结果分析,写出实验报告,让学生亲自参与全过程,学生感到获益匪浅,让他们真正成为实验的主角。
2.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里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发挥化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理念,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带着探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稟赋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让学生探究原电池实验原理和条件时,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实验用品如铜片、锌片、铁片、石墨、乙醇、蒸馏水、稀H2O溶液、导线、电流计、水果(如苹果、柑橘、柠檬)或蔬菜(白萝卜、西红柿)、小灯泡、发光二极管、干电池等等。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提出探究方案,动手验证,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启发诱导—得出结论,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a有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电极(或一种非金属电极);
h电解质溶液;
0形成闭合回路;
d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通过开放实验室,鼓励探索,在实验教师管理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验的成功中体会“创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提高了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一集体讨论一教师点拨—再实验一再讨论的探究学习方法。取得良好的成效。使学生在“发现”中获得乐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也体现“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的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化学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益张化学素质教育与实践,2000,1,一
[2] 汪文翔化学教育,20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