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里,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热映,大有延续数年前“微博打拐”舆论热潮之势,再次引发民间对“打拐”、“寻找失踪儿童”等社会议题的关注。
电影人与影迷们或许更乐于讨论公益行动中的感人故事,但在学术界、公益界等业内人士看来,一个个鲜活的公益行动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情怀。在关注打拐行动的同时,他们也关注这现代公益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尤其在当下,风云变幻,众说纷纭,现代公益的走向并不明晰。
10月19日,在广东一家NGO(天祥关爱)的成立典礼上,本刊记者见到了数年前因发起微博“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而为人所熟知的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聊起了他的观影感受、公益初心以及他对国家宏观政策、公益发展趋势的看法。
给《亲爱的》挑刺,买卖应该同罪
中国财富:以拐卖儿童为主题的电影《亲爱的》最近很受欢迎,你看了吗?感觉如何?
于建嵘:我专门去看了这部电影,感觉还可以。它把人性激发了出来,使人们关心这个问题。原来中国从来没有把拐卖失踪儿童当回事,当它变成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通过回忆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这很好,而这个片子的意义在于再一次唤醒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中国财富:在你看来,电影里关于寻找拐卖儿童的呈现是否写实?与你在打拐中遇到的情况一样吗?
于建嵘:还是比较写实的,真实情况基本就是这样。电影里说到被拐卖儿童的家长自发组成了一个团队,互相帮助去找小孩,在现实中,我们的志愿者也帮助了很多家长成立了这种组织,比如我们的“寻子之家”。
中国财富:如让你给这部电影挑刺的话,你有什么看法?
于建嵘:关于打拐,我们一直倡导“买卖同罪”。我们强调的是法律的一面,强调没有买就没有卖,如果同意买、同情买的话,我觉得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但这个片子恰恰反映了人性的一面,它同情买孩子的家长。作为艺术表现来说,我觉得是挺好的,但在现实倡导中,我觉得还是不能同情买家。
中国财富:从政策倡导层面,你认为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打拐?
于建嵘:首先,要建立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丢了孩子马上去救,一发生问题就要马上迅速采取行动。这一点现在做得不够,社会的联合快速配合行动欠缺。中国有最严格的户口管制制度,但也有很大的漏洞,所以有那么多失踪儿童。美国曾经因为三个儿童的失踪案例而修改整个政策,目前就把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一旦出事,所有的部门都会马上行动起来,高速公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会立即介入,而我们国家还没有太重视这个问题。
其次,要建立儿童的数据库,不是建立丢了的孩子的数据库,而是建立所有孩子的数据库,出生之后就要建立数据库。但是这个有争议,有人认为它侵犯了隐私。如果公安控制不好的话,也可能会变成一种商业利益。但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买家进行严打是没有争议的。
这个社会需要公益
中国财富:近几年你本人越来越多地关注、参与公益活动,身体力行,对你而言,又是如何理解“公益”的?
于建嵘:我认为公益对中国社会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个社会需要一个社会文化活动,而所谓的公益活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社会文化的不足,这是我理解的公益。我这几年一直在关心社会公益,不是因为我本人有多大的财力或者多大的爱心,我更多的是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去理解公益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中共执政前三十年搞阶级斗争,激发了人性斗的一面;后三十年以钱为纲,肯定了人性贪的一面。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发展,更需要有平等竞争、守规包容的精神文化。这在西方国家,靠新教伦理。而在我们这个普遍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靠什么?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需要一种关于人性呼声的活动,越来越需要对讲究包容、讲究平等的公益活动的理解,我们需要这种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什么地方?我们今天就看到了这股力量,我认为,杨斌的天祥关爱体现了这个理念。她觉得在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敌人,当今天她的被告人犯法了,我们不应该把他作为人性的一面抛开,这种对人性的关爱,就是公益。
我特别高兴参加天祥这个活动,杨斌邀请我担任顾问的时候,我说,做好事的人很多,但能够从社会基本理念理解公益的人不多。对公益要有更高的认识,这个认识对中国社会未来的转型、对公民社会的建立是有意义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支持她,我当然要支持她。
中国财富:有学者认为,公益领域相对离政治远一些,不那么敏感;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于建嵘: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信心,法治是大势所趋。我对公民社会的前景是看好的。不用怕,该做的还是做,该说的还是说。
判断政治,要从执政者的核心利益出发。解释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即“凭什么执政”,有四种方法,一是打天下坐天下;二是权力来源于上天,皇权;三是家国天下,血缘;四是所谓民主。理解了这个问题,你就能理解中国向什么方向发展。新一届政府必须大力推进改革,特别需要民意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方向可能有点模糊,但大的方向不会变。
电影人与影迷们或许更乐于讨论公益行动中的感人故事,但在学术界、公益界等业内人士看来,一个个鲜活的公益行动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情怀。在关注打拐行动的同时,他们也关注这现代公益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尤其在当下,风云变幻,众说纷纭,现代公益的走向并不明晰。
10月19日,在广东一家NGO(天祥关爱)的成立典礼上,本刊记者见到了数年前因发起微博“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活动而为人所熟知的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他饶有兴致地向记者聊起了他的观影感受、公益初心以及他对国家宏观政策、公益发展趋势的看法。
给《亲爱的》挑刺,买卖应该同罪
中国财富:以拐卖儿童为主题的电影《亲爱的》最近很受欢迎,你看了吗?感觉如何?
于建嵘:我专门去看了这部电影,感觉还可以。它把人性激发了出来,使人们关心这个问题。原来中国从来没有把拐卖失踪儿童当回事,当它变成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目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通过回忆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这很好,而这个片子的意义在于再一次唤醒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中国财富:在你看来,电影里关于寻找拐卖儿童的呈现是否写实?与你在打拐中遇到的情况一样吗?
于建嵘:还是比较写实的,真实情况基本就是这样。电影里说到被拐卖儿童的家长自发组成了一个团队,互相帮助去找小孩,在现实中,我们的志愿者也帮助了很多家长成立了这种组织,比如我们的“寻子之家”。
中国财富:如让你给这部电影挑刺的话,你有什么看法?
于建嵘:关于打拐,我们一直倡导“买卖同罪”。我们强调的是法律的一面,强调没有买就没有卖,如果同意买、同情买的话,我觉得会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但这个片子恰恰反映了人性的一面,它同情买孩子的家长。作为艺术表现来说,我觉得是挺好的,但在现实倡导中,我觉得还是不能同情买家。
中国财富:从政策倡导层面,你认为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打拐?
于建嵘:首先,要建立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丢了孩子马上去救,一发生问题就要马上迅速采取行动。这一点现在做得不够,社会的联合快速配合行动欠缺。中国有最严格的户口管制制度,但也有很大的漏洞,所以有那么多失踪儿童。美国曾经因为三个儿童的失踪案例而修改整个政策,目前就把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一旦出事,所有的部门都会马上行动起来,高速公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会立即介入,而我们国家还没有太重视这个问题。
其次,要建立儿童的数据库,不是建立丢了的孩子的数据库,而是建立所有孩子的数据库,出生之后就要建立数据库。但是这个有争议,有人认为它侵犯了隐私。如果公安控制不好的话,也可能会变成一种商业利益。但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买家进行严打是没有争议的。
这个社会需要公益
中国财富:近几年你本人越来越多地关注、参与公益活动,身体力行,对你而言,又是如何理解“公益”的?
于建嵘:我认为公益对中国社会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个社会需要一个社会文化活动,而所谓的公益活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们社会文化的不足,这是我理解的公益。我这几年一直在关心社会公益,不是因为我本人有多大的财力或者多大的爱心,我更多的是从社会科学研究的角度,去理解公益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中共执政前三十年搞阶级斗争,激发了人性斗的一面;后三十年以钱为纲,肯定了人性贪的一面。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发展,更需要有平等竞争、守规包容的精神文化。这在西方国家,靠新教伦理。而在我们这个普遍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靠什么?我越来越感觉到我们需要一种关于人性呼声的活动,越来越需要对讲究包容、讲究平等的公益活动的理解,我们需要这种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什么地方?我们今天就看到了这股力量,我认为,杨斌的天祥关爱体现了这个理念。她觉得在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敌人,当今天她的被告人犯法了,我们不应该把他作为人性的一面抛开,这种对人性的关爱,就是公益。
我特别高兴参加天祥这个活动,杨斌邀请我担任顾问的时候,我说,做好事的人很多,但能够从社会基本理念理解公益的人不多。对公益要有更高的认识,这个认识对中国社会未来的转型、对公民社会的建立是有意义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支持她,我当然要支持她。
中国财富:有学者认为,公益领域相对离政治远一些,不那么敏感;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于建嵘:我对这个国家充满了信心,法治是大势所趋。我对公民社会的前景是看好的。不用怕,该做的还是做,该说的还是说。
判断政治,要从执政者的核心利益出发。解释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即“凭什么执政”,有四种方法,一是打天下坐天下;二是权力来源于上天,皇权;三是家国天下,血缘;四是所谓民主。理解了这个问题,你就能理解中国向什么方向发展。新一届政府必须大力推进改革,特别需要民意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方向可能有点模糊,但大的方向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