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塞尚油画中色彩的秩序感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绘画史上,塞尚是一位绕不开的艺术家,我们都非常明确塞尚油画中强烈的结构性、建筑性,但是往往忽略了他为达到这种特性所采取的方式。尽管有很多艺术理论家探讨过塞尚油画中的色彩,但对于塞尚油画中所呈现的这种色彩背后的逻辑及其鲜明的秩序特征却未做深入的分析。从形式主义及图像学的角度出发,论述塞尚油画中色彩所呈现出的秩序性特点及其美学意义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塞尚;色彩;秩序感;美学启示
  色彩作为基本的绘画造型元素,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艺术大师们对于色彩的探究接连不断,形成了很多色彩理论。19世纪末被推崇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在绘画中对于色彩的探究突破了以往古典主义的“棕褐色的调子”,也打破了印象派只表现光照耀下物体的瞬间印象的描绘方式,建立了一种与自然平行的描绘物体的方法,即以自然的秩序来深度观察并不厌其烦地剖析物体的结构,用色彩来塑造形体直到形成一种永恒的画面感。
  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对塞尚的作品进行了五个分期,分别是青年时期、印象派时期、成熟时期、晚年时期、最后时期。青年时期他的作品是一种内心视像,他把饱满的热情倾注于绘画,但却由于缺乏真情实感与绘画技巧,无论在造型和色彩的运用方面都显得稚拙与狂躁,所以他油画作品中的色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秩序感,这种色彩秩序感是随着他绘画观念的发展变化、技法的成熟而逐渐形成的。
  一、何谓色彩的秩序感
  秩序的原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是“无序”的相对面。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色彩是指光对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的秩序感即色彩在画面中呈现出一种有序的规律,如色调冷暖均衡、对比充满节奏和韵律等。这种规律不但呈现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上,而且它和形体相铺相成,融合统一,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罗杰·弗莱曾指出:“在我们的感觉中,我们所要求的性质首先是秩序,没有秩序我们的感觉会混乱不堪和茫然无措,其次是变化。”可见秩序感在艺术审美价值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赫伯特·里德曾经说过:“塞尚的意图是创造一种艺术的秩序来呼应自然的秩序,并独立于他个人的混杂感觉。”塞尚利用色彩的秩序建立起了他感知事物的方式,即把色彩按照序列组合的方式排列于画面,进而建构他笔下的物体。仔细端详塞尚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画中的苹果上、圣維克多山上,以及他绘制的夫人、朋友、佣人等肖像作品中,这种有序的色彩安排几乎无处不在。
  二、塞尚油画中色彩秩序感的体现
  塞尚油画中色彩的秩序感主要是通过划分图层、色彩对比、渐变调和所体现的。塞尚认定,创作一幅风景画就像创作一首交响乐曲一样,通过色彩的“调音”和运用对照法创作“和声”,而不是单纯教条地使用明暗对照法。他利用色彩划分图层建立画面关系,运用色彩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运用渐变调和使得画面和谐统一,通过三者结合,让秩序感贯穿始终。
  (一)划分图层形成秩序
  我们不难发现,塞尚笔下描绘的物体形象相对比较简单且易于区别,这除了因为他的选材之外还与他对于画面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在造型时塞尚常常将物体简化为几何形状来进行描绘,在赋彩时他通过划分图层来整合物象建立画面空间关系。通过将物象划分为不同的图层,使每一个图层都有其确定的颜色,再进一步确立起某些清晰分节的色面,最后运用色彩的对比、互补、大气和光线变化,把各个图层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统一于同一个画面。例如,在作品《塞尚夫人》中就有明显的图层划分的效果:背景统一为墨绿色(图层1),沙发为大红色(图层2),人物的上衣为蓝绿色(图层3),裙子为黄绿色(图层4),人物的肤色统一为黄、绿、红相间色(图层5),头发为深棕色(图层6)等。在这些基础的色调之上,再进一步去处理所划分的这些图层之间的色彩关系以及各图层中的色彩的细微变化。
  通过这种划分图层的方式,把原本令人眼花撩乱的丰富多彩和错综复杂的物象归纳为几个清晰的图层,着重大而化之图层与图层的整体关系,摒弃了单纯的自然印象,省去了物体细部的描绘,画面色彩清晰明了,物体的主次对比、空间关系也因图层的划分更加明确,从而使作品产生一种和谐统一、主次分明的色彩秩序感。
  (二)色彩对比形成秩序
  色彩的对比包括冷暖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等。塞尚经常使用色彩的冷暖来表现立体感,例如在作品《穿红背心的少年》中画面背景的冷绿、冷紫与男孩脸部的黄色和大红色的背心形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而固有色为白色的衬衫被处理为暗部泛一点冷绿、冷紫,与亮面的淡黄形成了冷暖对比,促使手臂的明暗关系更加凸显。在这幅画中也不乏色相对比,如衬衫暗部的紫色与人脸上的黄色为互补色,红色的背心与整个泛绿的背景为互补色,裤子的蓝色与腿上盖的毯子的橙色为互补色,等等。这种互补色在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张力的同时,又形成了明显的色彩秩序。此外,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灰绿色调,而大红色的背心明亮醒目,与灰绿色调形成强烈的明度对比。在纯度对比上也有明显的安排,例如画面的中心人物身上衣服的色彩纯度明显比背景的色彩纯度高,从而将观众的视觉一下子聚焦到了人物的身上,形成鲜明的主次对比关系。
  这种通过色彩对比来塑造形体、建立画面秩序的方式不同于以往单纯利用黑白灰的素描结构关系塑造形体的方式,而塞尚在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上往往是综合考虑,而不是孤立地处理。他的意图是表现物体坚实的体积和画面稳定和谐的结构,依据色彩的对比秩序使得色彩与空间、色彩与形体,完美融合于一个既有古典主义的静谧又有印象派的热烈的画面。
  (三)渐变调和形成秩序
  渐变调和是形成秩序感的一种典型方式,当色相、明度、纯度按级差进行递增或递减时,必然产生一定的秩序和有规律的变化。它像是一座沟通色彩之间微妙关系的桥梁,让各个或协调或冲突的颜色逐渐过渡,交融为一体,从而避免冲突。通过渐变与调和不但可以在相对呆板的单色上增添变化,还可以让纷繁复杂的配色形成秩序。   在塞尚的1877年绘制的自画像作品中,脸部的色调呈现出由浅到深的暖色调色彩渐变关系,如人脸最亮的部分为浅肉色,逐渐渐变为淡黄色、土黄色、赭石色、深褐色等,而衣服上的色彩渐变更加明显,从浅绿色逐渐渐变为黄绿色、橄榄绿色、墨绿色,同样也呈现出了色调由浅到深的层次变化。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塞尚是依据物象结构而使色调按级差进行递增或递减,并且各色调与色层之间是相互融合的,这种通过色彩微妙变化的逻辑延伸,实际上是塞尚知性观察和不断修正调和的结果,在实际的自然生活中或许物体的固有色并不呈现出这种有序递增或递减的秩序,而在描绘物体时,塞尚的这种处理方式明显是使用一种自我的视看来建构他眼中的风景的。
  三、塞尚油画中色彩秩序感的美学启示
  塞尚从他工作的媒介中获得灵感,利用色彩的有序排列使得物体的坚实性和建筑性得以显现,而这背后是基于塞尚独特的艺术理念:客观地观看世界以及志在追求回到物体本身。塞尚油画中的色彩并不是付诸绘画表面的形式,而是造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每一个色彩笔触都是建立在塑造坚实的形体和表现结构上的,所以说他的色彩和结构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这就是塞尚色彩秩序感背后的逻辑,即依据物象的结构赋色,不掺杂任何臆想和夸张的成分。
  塞尚在引导绘画走向变革之际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而是不断实验,使他的绘画实现今昔统一。他不但吸收了普桑、洛兰、委罗内塞等古代艺术大师遗留的精华,而且还学习借鉴了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描绘外光的色彩理论,但与印象派并不完全一致。塞尚独特的色彩理论融合了他自己多年在大自然中对景写生的色彩体悟,他摒弃传统透视法,按照画面组织关系来对物象进行赋色,运用冷暖色调营造出前进感和后退感来建立画面空间关系,他不但在物象形体上进行了简化和概括,同样在物象色彩上也进行了概括与简化。塞尚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再现与表现的互为补充,还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生动与稚拙并不矛盾。
  四、结语
  塞尚作品中色彩的秩序感是把自然界的色彩作为参考对象,而不是完全照抄,秩序感的形成是塞尚智性思考的结果。塞尚的出现改变了描绘自然的方式,他一笔一笔地刻画物体,就像一个不断攀岩的人每一个脚印都坚实地踩在土地上。塞尚曾说,要画成一幅静物画必须工作100次,而要画成一幅肖像画则要对人物的姿态改动150次。那些完美和谐的色彩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塞尚几乎一生都在用色彩来实践他的艺术理念,最终历史证明他用那艰苦卓越的意志力敲开了现代艺术的大门。他绘画中色彩的秩序感,启发后来的画家重新去審视色彩在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影响了立体主义画家,同时又为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沈语冰,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7.
  [2]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洪潇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4]伯纳贝.几何之美:塞尚作品赏析[M].安雨帆,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
  [5]梅洛-庞蒂.眼与心[M].刘韵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2  (1. 湖南大学 廉政研究中心,湖南 长沙 410082;2. 湖南大学 法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摘 要:重视公众信心的获取与维持,是香港廉政公署成立的主要原因,也是香港反腐败机构改革的基本价值。公众对于反腐败机构历次信心危机,是香港反腐败机构改革的动因与契机。对反腐败机构的公众信心主要涵括其公正履职、反腐效能、反腐特权不被滥用三个方面,并由此决定了反腐败机构改革的基本逻辑,
摘要:绘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运用范围广泛。绘画作为平面造型艺术,在二维平面里运用点、线、面、色、明暗、透视等,表现取材于社会和自然中可以看得到的事物以及一些想象出来的事物。绘画的形式语言把画家的情感、构思转化为具体表达出来的视觉效果。工笔画作为古老的繪画艺术形式也逐渐走向繁荣,工笔绘画的进步是多元文化不断进步融合的结果。在研究工笔绘画时不可避免要探究工笔绘画的
摘要:明代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绘画上重视师古,同时也师法造化,既是一位集古之大成、博学多才的文人,也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画家。为此,对临摹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简述沈周的绘画艺术,以《庐山高图》为例,阐述了该作品的情感表达和传统技法,以及在临摹学习中受到的启示。  关键词:沈周;《庐山高图》;临摹;中国画  一、临摹的重要性  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一条必经之路,是我们
摘要:符号学,顾名思义是对符号进行解读获得知识的学科,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符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随着对符号的使用,也逐渐出现了以分析符号为手段解读社会文化的研究,近百年符号学这门学科有着长足的发展。徐悲鸿作为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位重量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和爱国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艺术从业者,他将中西方的绘画理论相融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从符号学的视角,运用皮尔斯的理论来解读徐
摘要:高校美术教育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不同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地域文化在美术教学当中的空白现象。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美术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能够让学生对中国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从地域文化对高校美术教育创
摘要:齐白石作为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中国书画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了众多书画收藏者的追捧,也是无数人心中的偶像。齐白石擅长画花鸟鱼虫与山水景色,一生创作的作品无数,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昂贵的作品当属与“虾”有关的画作。这些作品栩栩如生,带给了后辈关于绘画的众多启示,具有较强的艺术鉴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从分析齐白石的一幅重要画作《六虾图》的创作背景与概况出发,运用梁漱溟在“人心”说的框架下构建起来的
摘要:作为美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现代主义绘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讲授现代主义绘画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到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特色,增加对现代主义绘画的认识与了解。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具有一定抽象性,学生对现代主义绘画的理解较为困难,教师从色彩、笔触、画面布局等方面分析现代主义绘画对传统绘画的创新,可以加深学生对现代主义绘画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促进现代主义绘画教学的
摘要:约翰·辛格·萨金特是20世纪水彩画坛重要的代表画家之一,其绘画由早期油画创作到后期水彩画写生,作品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其水彩画作品风格及原因进行探究,多角度分析其作品中的光、色以及画面呈现的效果特点,对当代水彩画的表现语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约翰·辛格·萨金特;水彩画;光;对比;笔触  约翰·辛格·萨金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肖像油画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水彩画大师。他的父亲
摘要:艺术随着时代的更新不断向前发展。西方超现实主义思想的传入,为我国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方向。由于受到超现实主义绘画空间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工笔画家开始关注工笔画空间的表现形式,力求在空间表现方面寻求更多的机会,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基于超现实主义绘画空间观念对当代工笔画空间表现的影响展开探究,找到一种既符合当下时代的审美需求,又能区别于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空间表现方式,以丰富当代工笔画空
摘要:以后印象派典型静物油画作品为例,通过分析静物油画的产生以及装饰性色彩在静物油画中的发展,進一步研究装饰性色彩在后印象派静物油画中的具体表现,论述装饰性色彩对现当代静物油画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后印象派;静物油画;装饰性色彩  装饰性色彩是对自然色彩的提炼与夸张后形成的色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装饰性色彩带有理想化倾向,具有主观性、象征性,其合理的色彩布局使画面具有均衡性。它不依赖于对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