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历史课堂学习插上兴趣的翅膀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MA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本文从教学初始要精心设计导入语引起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习兴趣,课堂结束延伸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来论述。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兴趣 中学历史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60-0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没有兴趣的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机械被动的接受,效果自然不会太好。有兴趣的学习在课堂上的感觉一定是轻松自如、劲头十足的,学习起来自然是高效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历史学习插上“翅膀”,从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初始:精心设计导入语, 引人入胜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犹如小说的“引子”,乐章的 “前奏”。起着集中注意、引起兴趣、切入主题等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带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如何让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教师导入语的设计上。导入语设计的巧妙,能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我在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时,我先问:“一提起状元,你们会想起什么”?“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学生齐声回答。我紧接问:“是的在我国封建社会时代考中状元是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可清光绪年间,有一个人花了26年时间考中状元,却不愿做官,而是回老家去办实业,他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通过这样创设悬念的导入,一开始就能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课就认真听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导入语的设计,没有固定方法,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就可以了。常用的导入有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悬念导入、乡土导入、名人名言导入等很多,要具体情况具体应用。
  二、教学过程:保持学习兴趣,体味历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语把学生注引进了课堂主体知识的学习,那么如何继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体味历史显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兴趣点,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才能的机会,给课堂教学增添光彩。教学过程中我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
  1. 寻找结合点,体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是过去了的事情,学历史却可服务于生活。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扼杀历史活力的隔离现象,就是把历史与当前社会生活的各种方式和事务分离开来。”很明显,他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历史教学必须要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相结合,进行生活化拓展。我认为要体现历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就要科学地寻找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至关重要,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
  例如我在上《社会生活的变化》这课,在讲到衣的变化时,问学生:知道毛泽东最爱穿什么服装吗?这种服装为何叫做中山装?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热情高涨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到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中。
  可以说这种紧扣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既能促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能让学生看得见、有话说、感受得到,强烈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怎能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2、抓住情感点,让学生与历史共鸣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创设历史教育的情感氛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至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如我在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岳心抗金这一知识点时,用自豪的的语气和表情讲述了岳家军抗金的动人事迹,使学生感受到对岳飞的崇敬,然后又以非常婉惜的语气指出就在岳飞抗金节节胜利的情况下朝廷却在一天之内下了十几道令牌令其班师回朝时,接着问:“如果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办?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这是为什么?”以此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此刻学生对此非常不满以至于愤怒了。当讲到后来刽子手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时,学生的情感已完全融进来了,有的学生恨得直篡权头痛。这样在教学中抓住情感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当然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了。
  此外要使历史课堂教学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间建立纯洁的情感关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了也要求教师抓住情感点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疑问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亚里士多得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这是思考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疑问点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讲《鸦片战争》前,我首先设疑: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共和国五十余年的光荣历史。碑上刻着八幅巨型浮雕,你知道其中第一幅浮雕的内容是什么吗?中国与英国相隔非常遥远,领土并无接壤,为什么双方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和内容吗?你知道香港和香港岛的区别吗?你想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吗?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4、善待差异点,培养间接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人经历过事物或活动中,曾获得成功的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即学生对学习成绩好的功课容易发生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功课一般是不感兴趣的。在未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中,在成功希望的容易引起兴趣。这说明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而学生是有差异的,一个班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有差异的个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理解程度的差异,有学习习惯的差异,有意志品质的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学生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激发其外在的学习热情。
  而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就要善待学生的差异点,慎重对待并精心设计好第一次历史考试,要把它当作培养学生间接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体验成功的有效手段。如果第一次考试就不理想,学生就有可能对历史学习不自信,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的热情就会下降,在后续的学习中就会破罐子破摔。所以在设计第一次历史考试题目时,为了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学生间接学习的兴趣,我从学生的差异点出发,把试卷的难度降低,使大部分的学生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会认为学历史的很轻松的,对以后的历史学习会更有信心,积极性会更高,兴趣会更浓,就会出现好的更上一层楼,差的迎头赶上。为以后的历史中考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结束:延伸学习兴趣,意犹未尽
  至今我还清楚记得小时候听刘兰芳老师说评书时那种心理期盼,究其原因除了他高超的技艺之外,还有一点特别重要,就是他特别善于在每一段评书结束时都给人留下一些悬念,总是说到关键时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每每让人牵肠挂肚,甚至连做梦都在猜想着下回故事的情节。可见刘老师对于听众心理的研究可谓透矣!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或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运用一些技巧,当讲到兴趣正浓时,会有意嘎然而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就会吊起学生的胃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时在某一历史知识教学结束时提出一个或几个供以后学习的问题,使学生在每节课结束时都有意犹未尽、回味不绝之感, 这样何愁学生不怀着浓厚的兴趣期待下节历史课的到来呢?如在学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后,让学生思考:
  1.我们该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呢?
  2.战争打完了双方的战争状态并未完全结束,而是从战场上转移到谈判桌上,那么如何处置战败国安排战后的世界?为此帝国主义国家如开哪两次会议确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亲手秩序?
  这样,一节课虽然结束了,但知识的空间并没有关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去延伸去发掘,带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为继续学习做准备。同时这也是我们在设计课堂结束环节时需要下功夫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良.激发学习兴趣 变被动为主动[J].中学教学参考,2011.
  [2]徐玉珍.持续发展与基础教育的革新[J].教育研究,1999.
  [3]王升.论教学中的主体参与[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
  [4]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刘海臣.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C版,2010.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4个不同倍性的黑麦草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抗逆性。比较了各品种的优缺点及推广利用价值。 In this paper, the growth, yield and stress resistance of 4 ryeg
现代物流业近几年在国内开始出现,而以规模集货、提供统一及时配送为特征的卷烟配送是其典型代表。加入WTO以后,在我国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烟草行业将直接面对国外诸多先进烟草
本文对孤立词说话人识别算法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文章对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介绍,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对孤立词说话人识别应用中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履行师德规范,要改革创新,要利用兴趣这把钥匙,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不但收获知识,还收获快乐。使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成才!  【关键词】履行 师德规范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自动目标识别(ATR)的性能需要在实验数据基础上比较评价,但是获取真实的实验数据需要大量的外场试验,因而是有限的。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仿真试验,如何有效地模拟实际可能出现
本文目的在于消除交流永磁电机系统中的转矩和速度脉动,特别是由正弦扰动所引起的转矩脉动。为了设计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控制器,我们对直流偏差和增益误差所引起的转矩脉动被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企业计算机应用已经由企业范围内信息集成发展到企业间的信息集成。分布式工作流技术作为计算机支持的群体协同工作技术
【摘要】生活,数学,于教师而言,不能是单独存在的概念,二者的完美融合才能助力学生发展。特别是在教育改革推进的今天,教师更应立足生活。从当前来看,小学数学课堂就缺乏一股“生活味”,从而让课堂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与精彩。本文拟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堂实例,以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实施“生活数学”教育途径。  【关键词】生活数学教育 自主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通过检测油井动液面深度,能准确了解油井的供液能力及井下供排关系,进而确定抽油泵的沉没深度,制定合理的采油工艺。同时,还可以推算出油层压力,采油指数和有效渗透率等参数,分析能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62-0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