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10日上午,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组织召开第二届“向世界介绍中国”研讨会,主题“寻找方大曾”。
方大曾其人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是中国新闻界的先驱,自幼爱好摄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热情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1936年爆发的绥远战争中,他作为战地记者到达前线,留下《绥远的军事地理》《绥东前线视察记》《从集宁到陶林》等多篇新闻摄影和文字通讯报道。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年仅25岁的方大曾带着相机奔赴战场。8月1日,一篇署名“小方”的7000字图文并茂的《卢沟桥抗战记》发表。这是第一篇以图文形式向世界介绍卢沟桥战地情况的通讯。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与其他三位记者打算从保定去长辛店前线采访,正值保定失守,他与人们失去了联系。同年9月30日,方大曾所写的最后一篇报道《平汉北段的变化》见诸于世,而他却再无音讯。
十八年的“寻找”
1999年的一个下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在办公室收到一封传真,里面提到了“方大曾”这个名字以及837张充满硝烟的底片。出自对一个家庭期盼的感动和迫切还原历史的渴望,他开启了寻找方大曾的十八年之旅。
一个消失在七十年前战场的人,寻找他如同大海捞针。20万字的工作笔记,40小时的资料素材,4000公里的行走,对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的访问,为期8个多月的拍摄和编辑,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终于在2000年11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些黑白视频闪耀着方大曾充满新闻理想、专业素养和爱国情怀的光芒。
多年之后在纽约,冯雪松讲起自己的探访经历,让听众们动容。他讲述与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老人的会面,“一个弱小的老太太坐在夕阳下,可能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但把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哥哥的照片一直举在胸前”。
因为这个家庭始终在等待方大曾的归来,方澄敏一直购买方大曾最后刊载报道的那份报纸,期望能在报纸上再次看到哥哥的消息;方大曾的母亲一直相信儿子会回家,并且坚持待在老家的老房子里直到去世;方大曾的家人一直保留着837张他留下的珍贵底片,不断寻求出版作品的机会。
2014年,冯雪松将自己这些年的寻访经历撰写成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关于方大曾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如方大曾纪念室的建立、“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的开展,中国记协还举办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方大曾的故事引发了越来越多人关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及对于他不懈追求精神的景仰,也使普通民众对于新闻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
“寻找”背后
方大曾除了是一名爱国战地记者外,他的摄影作品还包括了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展露着笑容的孩子、辛苦劳作的纤夫、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人。在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用相機纪录下了那时候的人间百态,从这些作品中观众能感受到他浓浓的对生活的乐观情绪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冯雪松说:“方大曾有家国情怀,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质,是一流的战地摄影师。二十世纪世界最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而小方一直都是离的最近的那个。”
“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他纯粹、热情、有才,越接近他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寻找方大曾”正是为了将方大曾的精神传播给每一个人,不论他作为战地记者的职业素养,还是他捐身赴国难的爱国情怀,抑或是对战火中的百姓的关怀与悲悯,都是打动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冯雪松表示他永远不会停止寻找方大曾的脚步。
让方大曾精神跨越国界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吕帆感谢冯雪松先生将“小方”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她说,小方关注民生、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的事迹触及我们的内心,震撼我们的灵魂。他是一位不受时代局限、超越国界的英雄。
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外方院长Guilherme Albieri说,冯雪松先生的长期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牺牲的人,并确保他们不被社会所遗忘。
孔子学院学生Jose Gonzalez在听完讲座后表示:“我对方大曾十分敬佩,因为他当时虽然跟我同龄,但对人类和世界的奉献超越了许多他同时代的长者。”
美国佛蒙特州林兰格瑞中学中文老师陈彤也是现场备受触动的听众之一。她说,“小方”背负起的是民族的责任,他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这一切的一切,是一个人高尚灵魂的体现。
真正的精神是跨越国界、跨越时间、跨越文化的,而方大曾的精神正具备这样的魅力,这是“小方”来到美国的第一次,也是“寻找方大曾”又一次新的开始。
方大曾其人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是中国新闻界的先驱,自幼爱好摄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热情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1936年爆发的绥远战争中,他作为战地记者到达前线,留下《绥远的军事地理》《绥东前线视察记》《从集宁到陶林》等多篇新闻摄影和文字通讯报道。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年仅25岁的方大曾带着相机奔赴战场。8月1日,一篇署名“小方”的7000字图文并茂的《卢沟桥抗战记》发表。这是第一篇以图文形式向世界介绍卢沟桥战地情况的通讯。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与其他三位记者打算从保定去长辛店前线采访,正值保定失守,他与人们失去了联系。同年9月30日,方大曾所写的最后一篇报道《平汉北段的变化》见诸于世,而他却再无音讯。
十八年的“寻找”
1999年的一个下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在办公室收到一封传真,里面提到了“方大曾”这个名字以及837张充满硝烟的底片。出自对一个家庭期盼的感动和迫切还原历史的渴望,他开启了寻找方大曾的十八年之旅。
一个消失在七十年前战场的人,寻找他如同大海捞针。20万字的工作笔记,40小时的资料素材,4000公里的行走,对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的访问,为期8个多月的拍摄和编辑,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终于在2000年11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些黑白视频闪耀着方大曾充满新闻理想、专业素养和爱国情怀的光芒。
多年之后在纽约,冯雪松讲起自己的探访经历,让听众们动容。他讲述与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老人的会面,“一个弱小的老太太坐在夕阳下,可能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但把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哥哥的照片一直举在胸前”。
因为这个家庭始终在等待方大曾的归来,方澄敏一直购买方大曾最后刊载报道的那份报纸,期望能在报纸上再次看到哥哥的消息;方大曾的母亲一直相信儿子会回家,并且坚持待在老家的老房子里直到去世;方大曾的家人一直保留着837张他留下的珍贵底片,不断寻求出版作品的机会。
2014年,冯雪松将自己这些年的寻访经历撰写成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关于方大曾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如方大曾纪念室的建立、“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的开展,中国记协还举办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方大曾的故事引发了越来越多人关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及对于他不懈追求精神的景仰,也使普通民众对于新闻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
“寻找”背后
方大曾除了是一名爱国战地记者外,他的摄影作品还包括了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展露着笑容的孩子、辛苦劳作的纤夫、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人。在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用相機纪录下了那时候的人间百态,从这些作品中观众能感受到他浓浓的对生活的乐观情绪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冯雪松说:“方大曾有家国情怀,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质,是一流的战地摄影师。二十世纪世界最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而小方一直都是离的最近的那个。”
“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他纯粹、热情、有才,越接近他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寻找方大曾”正是为了将方大曾的精神传播给每一个人,不论他作为战地记者的职业素养,还是他捐身赴国难的爱国情怀,抑或是对战火中的百姓的关怀与悲悯,都是打动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冯雪松表示他永远不会停止寻找方大曾的脚步。
让方大曾精神跨越国界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吕帆感谢冯雪松先生将“小方”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她说,小方关注民生、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的事迹触及我们的内心,震撼我们的灵魂。他是一位不受时代局限、超越国界的英雄。
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外方院长Guilherme Albieri说,冯雪松先生的长期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牺牲的人,并确保他们不被社会所遗忘。
孔子学院学生Jose Gonzalez在听完讲座后表示:“我对方大曾十分敬佩,因为他当时虽然跟我同龄,但对人类和世界的奉献超越了许多他同时代的长者。”
美国佛蒙特州林兰格瑞中学中文老师陈彤也是现场备受触动的听众之一。她说,“小方”背负起的是民族的责任,他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这一切的一切,是一个人高尚灵魂的体现。
真正的精神是跨越国界、跨越时间、跨越文化的,而方大曾的精神正具备这样的魅力,这是“小方”来到美国的第一次,也是“寻找方大曾”又一次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