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方大曾 新闻精神的延续

来源 :孔子学院(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10日上午,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组织召开第二届“向世界介绍中国”研讨会,主题“寻找方大曾”。
  方大曾其人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是中国新闻界的先驱,自幼爱好摄影。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热情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1936年爆发的绥远战争中,他作为战地记者到达前线,留下《绥远的军事地理》《绥东前线视察记》《从集宁到陶林》等多篇新闻摄影和文字通讯报道。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年仅25岁的方大曾带着相机奔赴战场。8月1日,一篇署名“小方”的7000字图文并茂的《卢沟桥抗战记》发表。这是第一篇以图文形式向世界介绍卢沟桥战地情况的通讯。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与其他三位记者打算从保定去长辛店前线采访,正值保定失守,他与人们失去了联系。同年9月30日,方大曾所写的最后一篇报道《平汉北段的变化》见诸于世,而他却再无音讯。
  十八年的“寻找”
  1999年的一个下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在办公室收到一封传真,里面提到了“方大曾”这个名字以及837张充满硝烟的底片。出自对一个家庭期盼的感动和迫切还原历史的渴望,他开启了寻找方大曾的十八年之旅。
  一个消失在七十年前战场的人,寻找他如同大海捞针。20万字的工作笔记,40小时的资料素材,4000公里的行走,对百余位战争亲历者、专家学者的访问,为期8个多月的拍摄和编辑,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终于在2000年11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些黑白视频闪耀着方大曾充满新闻理想、专业素养和爱国情怀的光芒。
  多年之后在纽约,冯雪松讲起自己的探访经历,让听众们动容。他讲述与方大曾的妹妹方澄敏老人的会面,“一个弱小的老太太坐在夕阳下,可能连站起来的力量都没有,但把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哥哥的照片一直举在胸前”。
  因为这个家庭始终在等待方大曾的归来,方澄敏一直购买方大曾最后刊载报道的那份报纸,期望能在报纸上再次看到哥哥的消息;方大曾的母亲一直相信儿子会回家,并且坚持待在老家的老房子里直到去世;方大曾的家人一直保留着837张他留下的珍贵底片,不断寻求出版作品的机会。
  2014年,冯雪松将自己这些年的寻访经历撰写成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关于方大曾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如方大曾纪念室的建立、“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的开展,中国记协还举办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方大曾的故事引发了越来越多人关注那个特殊的年代,以及对于他不懈追求精神的景仰,也使普通民众对于新闻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
  “寻找”背后
  方大曾除了是一名爱国战地记者外,他的摄影作品还包括了很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展露着笑容的孩子、辛苦劳作的纤夫、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人。在战火纷飞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用相機纪录下了那时候的人间百态,从这些作品中观众能感受到他浓浓的对生活的乐观情绪和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冯雪松说:“方大曾有家国情怀,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质,是一流的战地摄影师。二十世纪世界最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一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而小方一直都是离的最近的那个。”
  “小方越来越像一面镜子,他纯粹、热情、有才,越接近他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从他身上收获源源不绝的动力。”“寻找方大曾”正是为了将方大曾的精神传播给每一个人,不论他作为战地记者的职业素养,还是他捐身赴国难的爱国情怀,抑或是对战火中的百姓的关怀与悲悯,都是打动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冯雪松表示他永远不会停止寻找方大曾的脚步。
  让方大曾精神跨越国界
  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吕帆感谢冯雪松先生将“小方”鲜活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她说,小方关注民生、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的事迹触及我们的内心,震撼我们的灵魂。他是一位不受时代局限、超越国界的英雄。
  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孔子学院外方院长Guilherme Albieri说,冯雪松先生的长期努力让我们看到了这些牺牲的人,并确保他们不被社会所遗忘。
  孔子学院学生Jose Gonzalez在听完讲座后表示:“我对方大曾十分敬佩,因为他当时虽然跟我同龄,但对人类和世界的奉献超越了许多他同时代的长者。”
  美国佛蒙特州林兰格瑞中学中文老师陈彤也是现场备受触动的听众之一。她说,“小方”背负起的是民族的责任,他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这一切的一切,是一个人高尚灵魂的体现。
  真正的精神是跨越国界、跨越时间、跨越文化的,而方大曾的精神正具备这样的魅力,这是“小方”来到美国的第一次,也是“寻找方大曾”又一次新的开始。
其他文献
书号:978-7-80770-045-6  开本:12开  定价:188.00  印张:15  版次:2015年10月第1版  2015年8月15日,“世界的孔子·国际漫画大赛”系列活动在贵阳孔学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参展;这是全世界第一次举办的以孔子形象作为漫画大赛主题的国际漫画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交流和碰撞,也是西方文化视角表现东方形象的一次有趣尝试;不仅让世界走近中国,也
期刊
摘要:国外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开始,相关研究成果明显增多,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哈里斯等对之前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批判反思,该领域研究持续兴盛并不断走向深入,相继形成了护教论、批判论、建构论、德性论、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研究方式。国内相关研究,台湾学界起步较早, 90年代中期相关研究已颇深入。大陆相关研究大体上开始于90年代末,2007年前后开始有学者对之前的相关研究进
期刊
2010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了《留学中国计划》。根据《计划》,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要达到50万人次。目前《计划》实施过半,在推动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层次不断提高上己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0年,中国教育部颁布了《留学中国计划》。根据《计划》,到2020年来华留学生要达到50万人次。目前《计划》实施过半,在推动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层次不断提高上己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计划实施五年成效  
期刊
中國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很同意这个说法。我原来想象中的中国老师应该和我们国家差不多,拥有很高的权威和地位。而在中国学习的这两年,中国的师生关系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除了值得我们崇拜和尊敬之外的另一种感情——亦师亦友。  我的几位中国老师除了学识渊博以外,都喜欢运动。于是我们见面的地方除了教室以外,常常是羽毛球场、乒乓球馆或者排球场。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学校组织教师比赛排球,我和几位巴基
期刊
跟汉语的第一次结缘是从我的名字开始的,我叫申用燮,这是爷爷用汉语起的。在韩国,只有很少的人用纯韩语来起名字,几乎所有韩国人的名字里都会有汉字,最起码姓氏是汉字。这名字不仅仅是为了“叫”,还是为了以姓氏来代表家族关系,每个辈分用固定的字来起名,就可以清楚地分清长幼。这个传统是从中国传来的,现在韩国仍然很受重视。比如.·我父辈的名字中间是“东”,我这一辈最后一个字是“燮”,我们的下一辈中间要用“载”。
期刊
去中国留学是我的梦想,于是我决定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去中国进修。但具体要去哪里呢?我向往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生活。经过认真考虑,我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  “仙”校园  西安交大是全国闻名的重点大学,这里的学生说“我们西安交大”,说快了就像“仙交大”,是有道理的。交大校园非常美,特别是春天,櫻花绽放,风景如画,吸引不少游客沉醉其中,甚至名列西安几处赏花胜地之一。对我这个来自意大利的留学生来说,“校园”
期刊
摘要:自“中国无哲学”这一谜题被抛向中国思想界之后,影响持久而震撼,并引诱出许多满载“质疑且气愤”的文字。虽然“中国无哲学”在中国学者海啸般的诅咒中不堪一击,但它仍然像个幽灵一样徘徊于中国学术界。那么,我们能否对此问题做个“釜底抽薪”的解决呢?也许,这个答案就存在于20世纪中国学者应用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等四大认知范式的实践中。因为依此四大认知范式实践,可以证明中
期刊
说实话,我真的挺惊讶的。  最早告诉我让我写一些评语,我头脑中想到的不外乎是语言表达流畅、文章层次清楚这一类评语,这是评价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通常视角。但是,当我真拿到文章看了,我发现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文章很能打动我,而且己经不再是语言表达水平的层面,而是上升到情感沟通的层面。  一门语言的使用,最粗浅的层次肯定是表意清楚,让人能明白。下一个层次是表达流畅,读起来舒服。而再上升一个层次才是传达情
期刊
摘要: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本廖平《辟刘篇》而成。但《辟刘篇》原本无存,其内容存于《古学考》。《古学考》存在行文明显不同的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只要合于《辟刘篇》的基本思想都可用于二者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肯定,康有为否定古文经学的主要观点都源于廖平,但二者也存在诸多不同。就经学素养而论,廖书高于康书,但就思想本质、时代意义说,康书是廖书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辟刘篇》 《新学伪经考》 比较  作者
期刊
如今,“留学”已经不是属于个别人的专利,它是人生很重要的抉择,更是一个家庭的大事。本期,就让我们去听听路人对于“留学”的看法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生选择。  蔡璟璇,35岁,  山东人,旅游从业者  我是一个职业的国际机票预订员,所以每年从我这里“送走”好多留学生。我和我老公都不是北京户口,山东分数太高,我给女儿落户在了她爸爸老家东北,但按照现在的政策她得回老家上中学。老家其实没人了,我们两口子又不能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