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zhijian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揭示事物中数量与形体的本质关系与联系的科学,数学中的两大研究对象“数”与“形”的矛盾统一是数学发展的内在因素,“数形结合”贯穿于数学发展中的一条主线,使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远。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这句话体现了“数”与“形”两者不可偏废的唯物主义思想。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在解决初中数学问题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来研究。或者把数量关系问题转化成图形性质来研究,以便以“数”助“形”或以“形”助“数”,使问题简单化、具体化,促进“数”与“形”的相互渗透,这种转换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素质,所以“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所在。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地位和重要性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数”是指数与式,“形”是指图形与图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揭示数学本质的东西。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将代数和几何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为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对问题的解决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检测出他们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程度、理解知识的深度及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初中阶段训练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有助于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对锻炼相应的数学思维也有极大的帮助。
  二、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养成用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意识
  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图形知识,如绳子和绳子上的结、刻度尺与它上面的刻度,温度计与其上面的温度,我们每天走过的路线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教室里每个学生的坐位等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形与数相结合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如:直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实数包括正实数、零、负实数也有无数个,因为它们的这个共性所以用直线上无数个点来表示实数,这时就把一条直线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把这条直线就叫做数轴。建立了数与直线上的点的结合。即:数轴上的每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每个实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它的点,建立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由此让学生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建立数轴后及时引导学生利用数轴来进行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常规定右边为正方向时,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总大于左边的,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为下面进一步学习数形结合思想奠定基础。
  三、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相关知识点的体现
  在初中教材中,数的常见表现形式为:实数、代数式、函数和不等式等,而形的常见表现形式为:直线型、角、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抛物线、相似、勾股定理等。在直角坐标系下,一次函数对应二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对应一元二次方程,这些都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数形转化中,必须遵循等价转换原则和数形互补原则,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训练,不惜从点滴做起,坚持实践,学生思维素质便得到提高,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总结数形结合思想的特点,渗透数形结合意识,培养学生的直觉的思维,以提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我们中学教师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课件制作、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多媒体以其强劲、猛烈的势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异常的原因,就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止TV二次回路异常的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TV二次回路;两点接地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asons caused by abnormal for the secondary circuit voltage tran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如下叙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  语文素养的内涵包括:让学
期刊
我们这里探究的是求数列的有限的前n项之和。若为等差(比)数列,则直接用公式求和;若非等差(比)数列,则需寻找间接求和的方法。一般地,当数列的通项为分式时,常考虑用“裂项相消法”去求前n项和;当数列的通项恰好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相应项的积时,则必用“错位相减法”;当通项可分解成等差或等比数列相应项的代数和时,一般选用“分组求和法”。通过数列求和的教学,务必让学生把握求和的基本思维途径:抓通项—思变形
期刊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希望我的学生都喜欢学语文,于是,我留心观察、思考,发现在我的朋友中,那些热爱书写的人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珍爱生命中的每一寸暖阳,然后这份膨胀在胸口的情感自然地就写了下来,“这就是表达——因为有话要说就自然要表达!”所以我受到这样的启发:生活本来就是多彩的,只需要指给孩子看,如果帮助孩子发现了生活,热爱了生活,有了表达的欲望,那么孩子在写作的渴求上就会如同一块干透的海绵,所要传授的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孰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
期刊
新课程实施后,大家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但这种气息并没有强大到让教室里使用新教材的师生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他们依然在陈旧的教学模式中痛苦挣扎。如何挣脱樊篱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实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课堂呈现出互动、激情、高效的特点,就必须紧紧围绕“自主、合作、探究”三个原则大胆探索和实践。  一、确定探究目标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整个过程
期刊
语文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需要,不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去探究。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它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视野、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就应积极思考探索、激发兴
期刊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之一,识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它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另外,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将会促进孩子的思维,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我是从以下几点做起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愿望,使学生乐于识字  我在教汉字“手”时,学生认清字形后,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3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力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匆匆过客,缺乏有效性,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引入最优的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