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和创新温州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对于在新时代条件下我院的立德树人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温州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立德树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7-0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是在2003年彭央华和项波写著写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但目前学术界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通过系统梳理各种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其内涵的界定还是有一定的共性,如在时间年代上特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创造的一系列资源。正如学者渠长根所说:“红色文化资源绝不是红色、文化、和资源这三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1]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习近平在两会上谈及新中国70年的历程,讲到“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而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一本接地气,生动且接地气的教科书,所以红色文化基因应当薪火相传,永远不能断层。温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载体,如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我院探求和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强化和巩固我院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院团委、学院党政部门,学院社科基础部思政教学团队的通力协作下,互通有无,强力配合,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从而实现思政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丰富多元化的课内外活动加强对我院学生红色文化主题的教育,并以校内思政课堂的理论教育为主渠道,使我院思政教学更接地气,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生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知,尤其是对文化自信的认同感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00后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但自律意识普遍不强,容易被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所左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佛系思想等等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产生不良影响,大学阶段他们的三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所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重拳出击,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是必要之举。
三、有利于师生学习革命道德楷模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通过在课堂内外挖掘、研究、学习和传播温州本地红色文化的基因,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比如利用课堂新闻播报和道德小品大赛,师生借助于这两个平台共享革命道德楷模的英勇事迹,从中挖掘红色文化基因,汲取寶贵的精神食粮。并通过学生的现场汇报和老师即兴点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四、有利于充分发挥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导向功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元,包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清正廉洁、胸襟宽阔等内容。温州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价值内涵,探求各种路径,利用红色资源净化社会风气,凝聚社会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红色文化基地,可以拓展和丰富思政实践课的实施方式,助力学院“准警务化”管理模式,打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丰富师生的内心世界。传统的思政课堂,大都在室内进行,户外的思政大课堂,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院思政课实施的方式还是以室内课堂为主,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和代入感,而户外的思政大课堂,比如带学生现场参观访问红色文化基地,这方面可以弥补传统理论授课的短板。
六、有利于助推动温州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新时代,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红色旅游悄然兴起。我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为先锋,组织师生深入红色基地,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与红色文化资源单位接洽合作,让学生在这些红色平台基地当讲解员,以此让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展安防学子风采,展温州的良好风貌,助推温州大力发展,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
总之,红色文化资源是一块历史的活化石,其价值和地位不可估量,不仅对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有着非凡的意义,也对净化社会风气和提高温州的红色旅游活力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渠长根,闻洁璐.《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2:35-4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3]慎海雄.《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70页.
作者简介:曹海峰(1983-),男,汉族,安徽人,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思政团队教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名称:《新时代背景下依托温州红色文化资源探求高校育人新路径》是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立德树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0-0067-01
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是在2003年彭央华和项波写著写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思考》一文中首先提出的。但目前学术界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通过系统梳理各种观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其内涵的界定还是有一定的共性,如在时间年代上特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创造的一系列资源。正如学者渠长根所说:“红色文化资源绝不是红色、文化、和资源这三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1]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习近平在两会上谈及新中国70年的历程,讲到“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而红色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一本接地气,生动且接地气的教科书,所以红色文化基因应当薪火相传,永远不能断层。温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载体,如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我院探求和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强化和巩固我院立德树人的质量和水平
我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学院团委、学院党政部门,学院社科基础部思政教学团队的通力协作下,互通有无,强力配合,打造“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从而实现思政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丰富多元化的课内外活动加强对我院学生红色文化主题的教育,并以校内思政课堂的理论教育为主渠道,使我院思政教学更接地气,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生对四个“自信”的理解和认知,尤其是对文化自信的认同感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00后是新时代的接班人,但自律意识普遍不强,容易被社会多元化的思想所左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佛系思想等等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产生不良影响,大学阶段他们的三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所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重拳出击,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是必要之举。
三、有利于师生学习革命道德楷模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通过在课堂内外挖掘、研究、学习和传播温州本地红色文化的基因,从中汲取精神食粮,比如利用课堂新闻播报和道德小品大赛,师生借助于这两个平台共享革命道德楷模的英勇事迹,从中挖掘红色文化基因,汲取寶贵的精神食粮。并通过学生的现场汇报和老师即兴点评,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四、有利于充分发挥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导向功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元,包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清正廉洁、胸襟宽阔等内容。温州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价值内涵,探求各种路径,利用红色资源净化社会风气,凝聚社会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红色文化基地,可以拓展和丰富思政实践课的实施方式,助力学院“准警务化”管理模式,打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丰富师生的内心世界。传统的思政课堂,大都在室内进行,户外的思政大课堂,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院思政课实施的方式还是以室内课堂为主,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和代入感,而户外的思政大课堂,比如带学生现场参观访问红色文化基地,这方面可以弥补传统理论授课的短板。
六、有利于助推动温州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新时代,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红色旅游悄然兴起。我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为先锋,组织师生深入红色基地,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与红色文化资源单位接洽合作,让学生在这些红色平台基地当讲解员,以此让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展安防学子风采,展温州的良好风貌,助推温州大力发展,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
总之,红色文化资源是一块历史的活化石,其价值和地位不可估量,不仅对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有着非凡的意义,也对净化社会风气和提高温州的红色旅游活力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渠长根,闻洁璐.《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综述》[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42:35-4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3]慎海雄.《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70页.
作者简介:曹海峰(1983-),男,汉族,安徽人,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础部思政团队教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名称:《新时代背景下依托温州红色文化资源探求高校育人新路径》是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