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求学》有个约定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以为我只会是一个平庸的少年
  可是我没有
  我知道了什么是梦想
  我从此平庸,亦不会腐朽
  我以为我只是个囿于北国小城的孩子
  可是我没有
  我为了追逐你
  横跨了大半个中国去拥有你……
  从广西回来的第二天,我回味着熊芳芳老师解读的《可是你没有》,写下了上面的仿写。对我来说,三天的“求学杯”之旅,不仅仅是去参加一次作文大赛,更是去赶赴一场三年的心灵之约。
  与《求学》的相识始于那年的暮秋。在学校的书店里第一次看见温柔的它,我们便开启了彼此三年的相伴。在上学期的某一期《求学》中,我看到那张彩页比赛启事,我知道,我到了该赴约的时候了。
  很多人问过我:“跑这么远去参加一个作文大赛值得吗?”无论是支持我的人,还是反对我的人,我都只对他们说一个字:“值。”如果当初我没去南宁,没去参赛,那份遗憾将伴随我终身。
  古人认为在读了万卷书后,理应行万里路,我确实做到了。从辽宁飞到广西,从祖国的“鸡脖子”飞到“鸡腹”。为了这次远行,我特意提前四天出发,提前去感受南国的生活。对于一个自小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在二月份穿短袖果真是一种神奇的体验。(其实我在感受八桂大地二十几度的高温时,辽宁正在悄悄地下着大雪)。说来惭愧,广西大学是我第一次走进的大学校门,二月份的广西大学百花争妍,真的羡煞我这个在二月只见过雪花的人!
  比赛那几天,听名师授业,感受大师之大,可谓是“求学杯”的重头戏,也是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习惯了机械地听高考考点的我,在听了广西大学熊柱教授的讲座后,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那六十分的作文竟还有如此多的学问,原来文学创作中还有这么多流派,这些都是我之前闻所未闻的“非考点”,它们激起了我对文学的渴望,让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文学追求之路。高雅的熊芳芳老师、温婉的韦洋洋老师、干练的卢涛老师,她们独特的高考作文教学视角,也是我之前在校园显少见的。
  對我来说,这次广西行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含义,就是比赛的最后一天恰逢我十八岁的生日,组委会在十八号晚上悄悄地为我送上祝福——专属蛋糕!我很庆幸三年前认识了《求学》这位好友。当然,认识了那么多全国各地的志同道合的“考友”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在短短的三天里,大家因为《求学》而相遇,共话天南地北,真的让我收获满满。
  感谢《求学》这位老友,在它的帮助下我将更强大。希望我能像仿写《可是你没有》的结束语那样:
  我以为我会被吓得一蹶不振
  可是我没有
  我会努力爬上山外的高楼
  这一次
  高考制胜
  相信我会有
其他文献
1996年上中学时,有一次我发现《少男少女》杂志上刊登了一则“漫画教室”的培训班广告。当时这本杂志在中小学中非常畅销,我觉得杂志的排版设计很有趣,同学间也不时会相互传阅来看。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我十分高兴,心里想着总算有个地方可以学习画画了。  那时,我所在的小县城也开始流行起漫画风,几个租书摊档一大早开门,便是先把漫画杂志或书摆到门外的架子上。当然,《少男少女》《读者》《知音》等杂志、武侠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