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太多、知识容量过大,情境生活化,形成探究化,过程动态化、结构衔接较散、体材应用化、信息技术滞后、评价机制模糊、目标多维化、知识模块化,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教材力求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使静态的课本材料变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教学活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教师的启发式讲解己无法确保以上课程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最初的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转向课堂教学,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的最佳结合点是适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之优势的地方,整合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传统教学遇到的困局,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及之处,使学生更有利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要真正使新课程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必须形成高端性有机整合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研究背景
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李连宁强调,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技术实践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和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到学习之中实践。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从高中数学谈现代教育技术是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有机整合的必然结晶
1、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长期以来,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不断致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过去都是教师一支粉笔贯穿整堂课,整堂课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对学生的“学”很少关注,不存在师生互动,而且老师讲得很详细,学生没有问题可言,学生完全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学生的学习处于长期被动状态,学生要记的东西太多,只能靠题海战术来取得高分,他们渐渐地就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下面我列举两位老师的两堂数学公开课,请你评价一下:第一位:上课的老师针对一个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开了细致地深入分析。在这一节课的时间里,他一口气反复运用了7种方法进行解答。当他讲完后,问学生:大家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了。老师不放心地又问:这个问题的7种解法都记住了吗?答:记住了。老师这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学生作业也完成的较好。第二位:他讲的是“事件的概率”他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随机事件的例子,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判断是上述哪些事件,从而引入事件的定义,接着又提出生活中的彩票中奖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通过抛掷硬币的动手实践,把学生分成8组,每一组的抛掷次数分别为2、10、20、30、40、50、60、70,算出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完成后把各组数据放到课件上再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从而得出概率的定义,这期间学生也提出了很多问题,通过相互讨论都解决了。你认为谁更符合新课程的精神呢?第一位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当他滔滔不绝地讲完那7种解答方法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应有的想象空间基本上被剥夺了,所以,尽管他们作业情况较好,但他们所得到的却只不过是对老师所讲的几种解法的被动接受而已。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而第二位老师的课,则较为突出的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追求,真正体现了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同时,对该主题的探究,采取了信息技术的整合,更直观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采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有很多优点。新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教具就是一些实物、挂图之类的东西,有的教具不便于准备、携带和保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也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所以计算机的作用是传统的教学无法比拟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最初的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转向课堂教学,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的最佳结合点是适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之优势的地方,整合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传统教学遇到的困局,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及之处,使学生更有利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本质。因此要真正使新课程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必须形成高端性有机整合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研究背景
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在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区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上明确指出,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李连宁强调,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技术实践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和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到学习之中实践。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二、从高中数学谈现代教育技术是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有机整合的必然结晶
1、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长期以来,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问题,一直是教育界不断致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弊端,过去都是教师一支粉笔贯穿整堂课,整堂课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对学生的“学”很少关注,不存在师生互动,而且老师讲得很详细,学生没有问题可言,学生完全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学生的学习处于长期被动状态,学生要记的东西太多,只能靠题海战术来取得高分,他们渐渐地就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下面我列举两位老师的两堂数学公开课,请你评价一下:第一位:上课的老师针对一个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开了细致地深入分析。在这一节课的时间里,他一口气反复运用了7种方法进行解答。当他讲完后,问学生:大家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了。老师不放心地又问:这个问题的7种解法都记住了吗?答:记住了。老师这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学生作业也完成的较好。第二位:他讲的是“事件的概率”他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随机事件的例子,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判断是上述哪些事件,从而引入事件的定义,接着又提出生活中的彩票中奖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然后通过抛掷硬币的动手实践,把学生分成8组,每一组的抛掷次数分别为2、10、20、30、40、50、60、70,算出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完成后把各组数据放到课件上再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从而得出概率的定义,这期间学生也提出了很多问题,通过相互讨论都解决了。你认为谁更符合新课程的精神呢?第一位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当他滔滔不绝地讲完那7种解答方法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应有的想象空间基本上被剥夺了,所以,尽管他们作业情况较好,但他们所得到的却只不过是对老师所讲的几种解法的被动接受而已。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而第二位老师的课,则较为突出的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追求,真正体现了对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同时,对该主题的探究,采取了信息技术的整合,更直观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采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有很多优点。新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教具就是一些实物、挂图之类的东西,有的教具不便于准备、携带和保存,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也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所以计算机的作用是传统的教学无法比拟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