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班级团体活动;心理游戏;高中生
期中考试之前,为了帮助学生们缓解高强度复习的紧张情绪,我决定在心理课上让学生轻松一下,让高一学生做一个经典的纸牌游戏的团体活动。
新学期以来,我已经在高一上过好几节心理课,而且在每周的拓展课上也带领十几人的小团体做过多次团体活动,但是,在整个班级中带这种大型团体活动,我的经验还不多。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的心里有些许忐忑,对于游戏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和突发情况,并没有成竹在胸的感觉。我只好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带着纸牌来到了高一的任课班级,准备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
游戏的规则并不复杂:每位学生会得到一张纸牌,每个人需要根据这张牌的大小和花色,与其他学生自由组成5人小组;组合的原则是,小组中牌的组合要尽量好;好牌的标准从好到差依次是炸弹(4 1)、同花顺、同花、顺子、飞机(3 2)、对对(2 2 1)和杂牌。
由于是自由组合,因此游戏中出现的组合可能会有成百上千种。我已经想好在游戏之后能跟学生分享以下这些主题:自我“推销”的主动性,自身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团队合作以及沟通协作的重要性,等等。这些都是纸牌游戏中比较经典的分享主题,也是游戏过程中比较容易浮现的主题。在前几个高一班级中,这些主题都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浮现出来,我的总结和引导也比较顺利。
然而,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又会浮现哪些新的主题,我又该如何总结引导呢?我没有把握。
这天,跟往常一样,我带着牌来到高一某个班级上课。跟其他班级一样,学生们刚听到游戏规则时都很兴奋,一个个在座位上跃跃欲试。游戏开始之后,好多学生也开始东奔西走,大声疾呼,都试图寻找到“最佳组合”的同伴。随着游戏的进行,一些学生已经组成了“炸弹”或者“同花顺”等不错的纸牌组合,交到了我的手里。到最后,30个人的班级中,有四组已经组合成功,然而还有两组迟迟没有交上来,而所有学生都已经坐回原位了,似乎没有要再继续组合的迹象。
我感到很奇怪,于是问学生:“还有两组呢?”只听见一位男生手里拿着牌,轻声答道:“组起来也是杂牌了,还是算了吧……”再看其他几个还拿着牌的女生,也都一脸沮丧,闷声不响,游戏刚开始时的兴奋荡然无存。
这种情景在之前其他班都没有出现过,一开始我感到有些小小的不满,觉得这个班的学生太不堪一击,遇到困难这么快就放弃了。但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对他们做一些正面的引导呢?于是,我对这10位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真的没有更好的组合了吗?在他们否认的眼神中,我将这10张牌收集起来,贴到黑板上,请学生们跟我一起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组合。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已经被“判处死刑”的10张“杂牌”中发现了5张正好可以组成一组同花,而且在已有的组合中,这组牌排在炸弹和同花顺之后,能够拿到第三名!而这5位学生之前却没有再试着去寻找队友,就这样很可惜地放弃了。
面对学生有些惋惜和懊悔的眼光,我心中浮现了关于这个游戏的新主题:“如何应对挫折”或“何时言放弃”。我请没有组合成功的几位学生谈了谈刚才这么快就放弃的原因,以及看到最后这个结果的感受,请他们思考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任务是否会轻言放弃……
在与全班讨论了這个问题之后,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就算是杂牌也是组合的一种,也是完成了游戏任务,也许比没有组成组合要更好,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就像因为受伤而落后了的马拉松运动员仍然坚持跑到终点一样,他们的精神比他们的成绩更会让人记住。接着我也没有忘记其他主题,从这个主题继续延伸,将它与主动性、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等原先设想好的主题结合起来。结果在第二次玩这个游戏时,班上所有的学生都组成了组合,即使是“杂牌军”,也笑嘻嘻地把纸牌交了上来。在后来的班级中,我也利用了学生在游戏中自然浮现的现象,将这个游戏又挖掘出了寻求他人帮助、团队凝聚力、说服力等许多新的主题。
这次带班级团体活动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与其他学科每道题目都有标准答案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尤其是这样的团队活动课,课堂相对来说是更加开放的。心理教师事先需要对课堂材料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设定引导方向,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面对同样的素材、同样的活动,不同班级的学生会产生有差异甚至相反的反应。这些反应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中自然浮现的,因此引发的自然生成的主题往往比教师事先预设的主题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如果教师有快速的应变能力,能够通过直觉迅速地抓住上课过程中这些转瞬即逝的点,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辅导,将其引导成为课堂新的主题,这样的课对于学生来说效果更好、帮助更大。而课后对这些生成主题的反思和总结,则能够帮助教师在其他班级再次授课时,丰富课堂的内容,也能对课堂有更好的掌控力。
心理活动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因此教师教学应重在对学生自身体验的“引导”和“启发”,而非“灌输”和“说服”,能抓住课堂上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从事物中感悟和收获。而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失败”的经验,教师如果能秉承积极心理学“淡化问题,关注资源”的理念,引导学生从问题和失败中总结出积极和正面的感悟,那么课堂效果甚至会超越教师之前的预期。
要做到以上这些并非易事,除了多锻炼自身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之外,还需要教师多注重日常的积累,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建立一个更开放、更有活力的课堂环境。
(作者单位:上海市市西中学,上海,200040)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期中考试之前,为了帮助学生们缓解高强度复习的紧张情绪,我决定在心理课上让学生轻松一下,让高一学生做一个经典的纸牌游戏的团体活动。
新学期以来,我已经在高一上过好几节心理课,而且在每周的拓展课上也带领十几人的小团体做过多次团体活动,但是,在整个班级中带这种大型团体活动,我的经验还不多。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的心里有些许忐忑,对于游戏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和突发情况,并没有成竹在胸的感觉。我只好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带着纸牌来到了高一的任课班级,准备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
游戏的规则并不复杂:每位学生会得到一张纸牌,每个人需要根据这张牌的大小和花色,与其他学生自由组成5人小组;组合的原则是,小组中牌的组合要尽量好;好牌的标准从好到差依次是炸弹(4 1)、同花顺、同花、顺子、飞机(3 2)、对对(2 2 1)和杂牌。
由于是自由组合,因此游戏中出现的组合可能会有成百上千种。我已经想好在游戏之后能跟学生分享以下这些主题:自我“推销”的主动性,自身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团队合作以及沟通协作的重要性,等等。这些都是纸牌游戏中比较经典的分享主题,也是游戏过程中比较容易浮现的主题。在前几个高一班级中,这些主题都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玩游戏的过程中浮现出来,我的总结和引导也比较顺利。
然而,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又会浮现哪些新的主题,我又该如何总结引导呢?我没有把握。
这天,跟往常一样,我带着牌来到高一某个班级上课。跟其他班级一样,学生们刚听到游戏规则时都很兴奋,一个个在座位上跃跃欲试。游戏开始之后,好多学生也开始东奔西走,大声疾呼,都试图寻找到“最佳组合”的同伴。随着游戏的进行,一些学生已经组成了“炸弹”或者“同花顺”等不错的纸牌组合,交到了我的手里。到最后,30个人的班级中,有四组已经组合成功,然而还有两组迟迟没有交上来,而所有学生都已经坐回原位了,似乎没有要再继续组合的迹象。
我感到很奇怪,于是问学生:“还有两组呢?”只听见一位男生手里拿着牌,轻声答道:“组起来也是杂牌了,还是算了吧……”再看其他几个还拿着牌的女生,也都一脸沮丧,闷声不响,游戏刚开始时的兴奋荡然无存。
这种情景在之前其他班都没有出现过,一开始我感到有些小小的不满,觉得这个班的学生太不堪一击,遇到困难这么快就放弃了。但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对他们做一些正面的引导呢?于是,我对这10位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真的没有更好的组合了吗?在他们否认的眼神中,我将这10张牌收集起来,贴到黑板上,请学生们跟我一起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组合。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已经被“判处死刑”的10张“杂牌”中发现了5张正好可以组成一组同花,而且在已有的组合中,这组牌排在炸弹和同花顺之后,能够拿到第三名!而这5位学生之前却没有再试着去寻找队友,就这样很可惜地放弃了。
面对学生有些惋惜和懊悔的眼光,我心中浮现了关于这个游戏的新主题:“如何应对挫折”或“何时言放弃”。我请没有组合成功的几位学生谈了谈刚才这么快就放弃的原因,以及看到最后这个结果的感受,请他们思考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任务是否会轻言放弃……
在与全班讨论了這个问题之后,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就算是杂牌也是组合的一种,也是完成了游戏任务,也许比没有组成组合要更好,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就像因为受伤而落后了的马拉松运动员仍然坚持跑到终点一样,他们的精神比他们的成绩更会让人记住。接着我也没有忘记其他主题,从这个主题继续延伸,将它与主动性、资源利用的价值最大化等原先设想好的主题结合起来。结果在第二次玩这个游戏时,班上所有的学生都组成了组合,即使是“杂牌军”,也笑嘻嘻地把纸牌交了上来。在后来的班级中,我也利用了学生在游戏中自然浮现的现象,将这个游戏又挖掘出了寻求他人帮助、团队凝聚力、说服力等许多新的主题。
这次带班级团体活动的经历,给了我很大启发。与其他学科每道题目都有标准答案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尤其是这样的团队活动课,课堂相对来说是更加开放的。心理教师事先需要对课堂材料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设定引导方向,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面对同样的素材、同样的活动,不同班级的学生会产生有差异甚至相反的反应。这些反应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中自然浮现的,因此引发的自然生成的主题往往比教师事先预设的主题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如果教师有快速的应变能力,能够通过直觉迅速地抓住上课过程中这些转瞬即逝的点,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辅导,将其引导成为课堂新的主题,这样的课对于学生来说效果更好、帮助更大。而课后对这些生成主题的反思和总结,则能够帮助教师在其他班级再次授课时,丰富课堂的内容,也能对课堂有更好的掌控力。
心理活动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因此教师教学应重在对学生自身体验的“引导”和“启发”,而非“灌输”和“说服”,能抓住课堂上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从事物中感悟和收获。而对于学生在活动中“失败”的经验,教师如果能秉承积极心理学“淡化问题,关注资源”的理念,引导学生从问题和失败中总结出积极和正面的感悟,那么课堂效果甚至会超越教师之前的预期。
要做到以上这些并非易事,除了多锻炼自身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之外,还需要教师多注重日常的积累,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建立一个更开放、更有活力的课堂环境。
(作者单位:上海市市西中学,上海,200040)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