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齐拉西酮与喹硫平对血清催乳素和血糖影响对照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试验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及血糖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期间较齐拉西酮相比,更易引起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升高,需引起相关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以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齐拉西酮喹硫平血清催乳素血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256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62-02
抗精神病类药物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据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期间常可引起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水平出现异常,且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群体中[1]。现笔者针对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期间诱发的血糖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一系列研究,将其分别应用于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结果报告如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喹硫平(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42)治疗,治疗原则为: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每次100mg,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将剂量逐渐增加至每日1次,每次700mg,于1至2周内完成滴定。试验组给予齐拉西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42)治疗,治疗原则为: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每次20mg,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将剂量逐渐增加至160mg,完成滴定时间范围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式后血清催乳素及血糖的变化情况。
3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2],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均有诱发患者出现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变化的情况出现,而抗精神病类药物诱导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出现异常主要机制为:抗精神病类药物影响了多巴胺对中枢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同时刺激了催乳素的分泌,从双方面导致了患者糖耐量受损,导致了糖代谢的紊乱[3]。除此之外,抗精神病类药物作用于人体中可能对患者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产生了阻碍作用,使得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一步加重了空腹血糖异常增高的现象,但齐拉西酮的此种作用效果较不明显[4]。而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含量不断增多,可诱发其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此疾病可诱发患者糖尿病及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另外,若人体内血清催乳素的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可能对其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相关临床工作者的注意。在本次试验结果中显示,应用齐拉西酮较喹硫平相比诱发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增高的可能性较低,这与李雅忠[5]等人于2012年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证实了此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要求相关临床工作者在选择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对其所用药物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用药的安全性。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次试验中所抽取的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若需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应采取大样本双盲对照研究,以将其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New comer JW.M etabolic syndrome and mental illness[J].Am JM anag Care,2007,13(07):170-177
[2]Bamett AH.Mack in P.Chaudl I et al.Minisin metabolic and cardiovasaular risk in schizophrenia diabetas obseity and dyslipidaemia[J].J P sychopharm acol,2007,21(04):357-358
[3]彭江发,刘铁榜,王元彬,等.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催乳素、甲状腺素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3(11):259-260
[4]李昱,董太新,张应.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0-11
[5]李雅忠,李志猛,刘海军,杨杰.齐拉西酮和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9):1306-1307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试验组给予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及血糖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含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喹硫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期间较齐拉西酮相比,更易引起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升高,需引起相关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以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齐拉西酮喹硫平血清催乳素血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256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162-02
抗精神病类药物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据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应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期间常可引起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水平出现异常,且主要集中在中青年群体中[1]。现笔者针对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期间诱发的血糖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一系列研究,将其分别应用于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结果报告如下: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喹硫平(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42)治疗,治疗原则为: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每次100mg,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将剂量逐渐增加至每日1次,每次700mg,于1至2周内完成滴定。试验组给予齐拉西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42)治疗,治疗原则为:每日1次,起始剂量为每次20mg,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将剂量逐渐增加至160mg,完成滴定时间范围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式后血清催乳素及血糖的变化情况。
3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2],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均有诱发患者出现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变化的情况出现,而抗精神病类药物诱导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出现异常主要机制为:抗精神病类药物影响了多巴胺对中枢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同时刺激了催乳素的分泌,从双方面导致了患者糖耐量受损,导致了糖代谢的紊乱[3]。除此之外,抗精神病类药物作用于人体中可能对患者的胰岛β-细胞的功能产生了阻碍作用,使得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进一步加重了空腹血糖异常增高的现象,但齐拉西酮的此种作用效果较不明显[4]。而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的含量不断增多,可诱发其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此疾病可诱发患者糖尿病及多种心血管不良事件,且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另外,若人体内血清催乳素的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可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可能对其正常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相关临床工作者的注意。在本次试验结果中显示,应用齐拉西酮较喹硫平相比诱发血清催乳素及空腹血糖增高的可能性较低,这与李雅忠[5]等人于2012年的研究结果大致相符,证实了此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要求相关临床工作者在选择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对其所用药物进行风险评估,以加强用药的安全性。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次试验中所抽取的样本容量较小,可能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若需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应采取大样本双盲对照研究,以将其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New comer JW.M etabolic syndrome and mental illness[J].Am JM anag Care,2007,13(07):170-177
[2]Bamett AH.Mack in P.Chaudl I et al.Minisin metabolic and cardiovasaular risk in schizophrenia diabetas obseity and dyslipidaemia[J].J P sychopharm acol,2007,21(04):357-358
[3]彭江发,刘铁榜,王元彬,等.氯氮平和利培酮对催乳素、甲状腺素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3(11):259-260
[4]李昱,董太新,张应.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0-11
[5]李雅忠,李志猛,刘海军,杨杰.齐拉西酮和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9):1306-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