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管理成为学术界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构建了关系影响员工知识共享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团队氛围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关系 知识共享 团队氛围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对知识共享的界定主要基于过程视角、结果视角和行为视角(金辉等,2017)。虽然在不同研究视角中知识共享的内涵略有差异,但学者们普遍认同: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就是知识源将其私有知识转化为可被他人理解、吸收和使用的知识的过程,共享的结果是知识源与接受方共同占有知识。
对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其中最受学者们关注的是主体间的关联因素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而本文所研究的“关系”从字面来看,表示个体间的关联、联结,也可能会对知识共享产生影响。
关于关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最常被引用的是Yang(1993)的观点,他认为,关系是指一种存在于物体、力量及人际之间的关系,且对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Park & Luo, 2001)。
Jehn & Shah以103位团队成员为对象的研究表明,成员间关系品质与知识共享意愿正相关。Chiu (2006)等学者在社会资本与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对虚拟网络中各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关系密切程度对知识共享的数量有正向影响。可以看出,人们以关系作为对自己和他人认识的依据或者线索并依此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界定和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杨国枢等,2008)。
1.关系与知识共享行为
史江涛(2007)将关系归结为义务性关系、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三个维度。其中,工具性关系是指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和他人建立的关系,主要为获得所期望的某些物质目标,属于“合则来,不合则去”的一次性关系,彼此的公平性交换必然是即时实现的。当下属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仅为获得某些物质目标,而缺少真诚的沟通与诚心合作时,知识共享便不能顺利在下属与领导之间进行。
而义务性关系反映出华人人际关系中重视规范与伦理的文化特色(沈毅,2006)。杨中芳(2000)指出义务性关系是伦理道德约束下的应然之情,是合乎“礼”的情感。周丽芳(2002)认为义务性关系应该是基于类似“忠”与“义”的道德观之上,强调角色义务与责任,发自内心地给予他人资源或协助。义务性关系界定为一种建立在社会伦理基础上,强调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关系。洪恩强等(2011)指出,这种关系是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在人格上平等,以合作为纽带,追求双方共同发展和成长的关系。下属对领导表现出忠诚,领导对下属提供帮助,二者关系的良性运作,也会促进下属与领导之间进行知识共享。
对于关系的第三个维度,黄光国 (1985)将情感性关系界定为一种主要为满足关爱、温情、安全感和归属感等情感方面需要的长久而稳定的关系。这一概念强调了情感性关系的长期导向,以及其所能提供的情感性支持功能。与义务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相比,情感性关系更加有利于双方达成合作性沟通(史江涛,2007),这种沟通方式能够促使双方直接表达其思想与情感,达到共贏的目的(Chen Liu et al,2005)。Chan(2009)的研究表明,成员之间的情感性关系越密切,信任感就越强。Davenport (1998)将信任看作是提高知识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认为个人知识的知识共享意愿取决于人际之间的信任关系。由此看出,领导与下属彼此信任,互相支持,会促使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假设1a:工具性关系负向影响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假设1b:义务性关系正向影响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假设1c:情感性关系正向影响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2.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关于团队氛围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企业科研团队中。Anderson(1996)认为团队氛围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心理感知,这种感知来自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协调。蔡翔等(2010)認为团队氛围产生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是指团队成员对结构制度、运作方式、内部关系等属性的整体感知。总的来说,团队氛围是指处在团队之中的成员对团队整体以及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认知。
Goh(2002)的研究显示,团队氛围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值得依赖、相对可靠的环境,一个相互信任、积极主动的氛围,对团队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Willem(2007) 认为人们只有在个人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才愿意共享知识,因而良好的团队氛围会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Davenpor et al,1998)。Zarraga(2003)的研究也表明, 高关怀的团队氛围对个体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有促进作用,成员间的鼓励、宽容的态度、相互信任及获得帮助三个维度都会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可以看出,好的团队氛围能够促进领导与下属相互信任、相互认同并且相互支持,双方通过沟通交流会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进而减弱工具性关系对于知识共享的负向影响,并增强义务性关系以及情感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
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2:团队氛围对工具性关系与知识共享起调节作用,团队氛围越好,工具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越弱。
假2b:团队氛围对工义务性关系与知识共享起调节作用,团队氛围越好,义务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越强。
假设2c:团队氛围对情感性关系与知识共享起调节作用,团队氛围越好,情感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越强。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构建了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分析框架,未来可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金辉, 王蓓. 人格特质、雇员关系与知识共享行为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1).
[2]NONAKA I, TAKEUCHI H,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关键词:关系 知识共享 团队氛围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目前对知识共享的界定主要基于过程视角、结果视角和行为视角(金辉等,2017)。虽然在不同研究视角中知识共享的内涵略有差异,但学者们普遍认同: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就是知识源将其私有知识转化为可被他人理解、吸收和使用的知识的过程,共享的结果是知识源与接受方共同占有知识。
对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其中最受学者们关注的是主体间的关联因素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而本文所研究的“关系”从字面来看,表示个体间的关联、联结,也可能会对知识共享产生影响。
关于关系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最常被引用的是Yang(1993)的观点,他认为,关系是指一种存在于物体、力量及人际之间的关系,且对人们的社会交往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Park & Luo, 2001)。
Jehn & Shah以103位团队成员为对象的研究表明,成员间关系品质与知识共享意愿正相关。Chiu (2006)等学者在社会资本与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对虚拟网络中各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关系密切程度对知识共享的数量有正向影响。可以看出,人们以关系作为对自己和他人认识的依据或者线索并依此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界定和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杨国枢等,2008)。
1.关系与知识共享行为
史江涛(2007)将关系归结为义务性关系、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三个维度。其中,工具性关系是指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和他人建立的关系,主要为获得所期望的某些物质目标,属于“合则来,不合则去”的一次性关系,彼此的公平性交换必然是即时实现的。当下属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仅为获得某些物质目标,而缺少真诚的沟通与诚心合作时,知识共享便不能顺利在下属与领导之间进行。
而义务性关系反映出华人人际关系中重视规范与伦理的文化特色(沈毅,2006)。杨中芳(2000)指出义务性关系是伦理道德约束下的应然之情,是合乎“礼”的情感。周丽芳(2002)认为义务性关系应该是基于类似“忠”与“义”的道德观之上,强调角色义务与责任,发自内心地给予他人资源或协助。义务性关系界定为一种建立在社会伦理基础上,强调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关系。洪恩强等(2011)指出,这种关系是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在人格上平等,以合作为纽带,追求双方共同发展和成长的关系。下属对领导表现出忠诚,领导对下属提供帮助,二者关系的良性运作,也会促进下属与领导之间进行知识共享。
对于关系的第三个维度,黄光国 (1985)将情感性关系界定为一种主要为满足关爱、温情、安全感和归属感等情感方面需要的长久而稳定的关系。这一概念强调了情感性关系的长期导向,以及其所能提供的情感性支持功能。与义务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相比,情感性关系更加有利于双方达成合作性沟通(史江涛,2007),这种沟通方式能够促使双方直接表达其思想与情感,达到共贏的目的(Chen Liu et al,2005)。Chan(2009)的研究表明,成员之间的情感性关系越密切,信任感就越强。Davenport (1998)将信任看作是提高知识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认为个人知识的知识共享意愿取决于人际之间的信任关系。由此看出,领导与下属彼此信任,互相支持,会促使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
假设1a:工具性关系负向影响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假设1b:义务性关系正向影响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假设1c:情感性关系正向影响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
2.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关于团队氛围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企业科研团队中。Anderson(1996)认为团队氛围是团队成员的共同心理感知,这种感知来自于其所处的工作环境,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相互协调。蔡翔等(2010)認为团队氛围产生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过程,是指团队成员对结构制度、运作方式、内部关系等属性的整体感知。总的来说,团队氛围是指处在团队之中的成员对团队整体以及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认知。
Goh(2002)的研究显示,团队氛围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值得依赖、相对可靠的环境,一个相互信任、积极主动的氛围,对团队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Willem(2007) 认为人们只有在个人感觉安全的情况下才愿意共享知识,因而良好的团队氛围会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促进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Davenpor et al,1998)。Zarraga(2003)的研究也表明, 高关怀的团队氛围对个体成员间的知识共享行为有促进作用,成员间的鼓励、宽容的态度、相互信任及获得帮助三个维度都会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可以看出,好的团队氛围能够促进领导与下属相互信任、相互认同并且相互支持,双方通过沟通交流会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动氛围,进而减弱工具性关系对于知识共享的负向影响,并增强义务性关系以及情感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正向影响。
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42:团队氛围对工具性关系与知识共享起调节作用,团队氛围越好,工具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越弱。
假2b:团队氛围对工义务性关系与知识共享起调节作用,团队氛围越好,义务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越强。
假设2c:团队氛围对情感性关系与知识共享起调节作用,团队氛围越好,情感性关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用越强。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构建了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分析框架,未来可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金辉, 王蓓. 人格特质、雇员关系与知识共享行为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1).
[2]NONAKA I, TAKEUCHI H,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