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思想探析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y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清家训中的优秀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修身、齐家、处世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修身、齐家、处事”三个方面探讨明清时期的家训思想,并从中挖掘出符合中华民族自身特性和社会传统的优秀教育内容。
  关键词:明清家训;修身;齐家;处事
  关于修齐治平,《礼记·大学》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明清家训中的优秀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修身、齐家、处世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们主要从“修身、齐家、处事”三个方面探讨明清时期的家训思想。
  一、修身思想
  (一)以德为本
  在明清家训文化中,“德”是一个最为核心的概念。古训云:“德者,事业之基也。”道德被看作是人的本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标志。明代高攀龙在《高氏家训》中明确指出:“人立身天地间,只思量做得一个好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张履祥在《张杨园训子语》中说道:“处人伦事物之间,有顺有逆,即不能无德怨。自处之道,有树德,无树怨,固然也。人情则不可知,处之之道,我有德于人,无大小,不可不忘;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
  (二)明志自强
  魏晋思想家嵇康在《家诫》中曾云“人无志,非人也。”古人把立志作为修身成人的根本,这在明清时期大量的家训著作中也得以体现。明代杨继盛在《给子应尾、应箕书》中写道“人须要立志。初时立志为君子,后来多有变为小人的,若初时不先立下一个定志,则中无定向,便无所不为,便为天下之小人,众人皆贱恶你。你发奋立志要做个君子,则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清代曾国藩也在家训中提到“士人第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三)慎独自省
  慎独以安心是指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做事要问心无愧,使自己心安。曾国藩把“慎独”作为“日课四条”之首。明代杨继盛经常夜卧不眠,息心定志“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心头一念,则自思曰:‘这是好念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则思之以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若是合天理,便行。”
  二、齐家思想
  (一)孝悌之道
  “孝”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尊敬,“悌”是指对兄长的顺从,孝悌属于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在兄弟关系上,传统家训强调的是“兄友弟悌”。曾国藩曾在家训中对大弟说:“尔为下辈之长,须常常存个乐育诸弟之念。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况兄弟乎?”。
  (二)勤俭持家
  清代曾国藩特别强调勤俭治家,在勤劳方面,他认为“家之兴衰,人之穷通,皆于勤惰卜之”,“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穿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教导子弟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对奢侈浪费,懒散无业。
  (三)治生理财
  “治生”,意为经营家业,谋取生计,以期望获得和积累私人的财富。明清家训中要求要以正当的手段聚集财富,只从事那些理所当然、力所能及的事。正如庞尚鹏在家训中所说“田之财务,得之不以义,其子孙必不能享……惟择其理之所当为、力之所能为者,尽其在我……不以饥寒遗子孙,此身之外,皆为长物,何自苦为?”体现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朴素道理。
  三、处事思想
  (一)谦下诚信
  谦下诚信指待人接物要谦敬处世、诚信待人。 明代杨继盛在家训中曾表述了罗列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处事指南,“与人相处之道,第一要谦下诚实。同干事则勿避劳苦,同饮食则勿贪甘美,同行走则勿择好路,同睡寝则勿占床席……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我,则即时丢过……人之胜似你,则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则谦待之,不可有轻贱之意。”
  (二)明礼宽人
  所谓“明礼”不仅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礼仪和礼节,更重要是把这些礼仪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德,并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以礼待人。所谓“宽人”是指一种“宽以接下,恕以待人”的待人接物品质,能不计前嫌,不念旧恶,雅量容人。《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论人惟称其长,略其所短,切不可扬人之过”。
  (三)择友慎交
  古人强调择友慎交,与贤者为友。如明代高攀龙在《高氏家训》中说:“言语最要谨慎,交游最要审择。多说一句,不如少说一句;多识一人,不如少识一人。若是贤友,愈多愈好,只恐人才难得,知人实难耳。语云:‘要做好人,须寻好友。’……皆格言也。”在如何交友方面,《温氏母训》中写道“汝与朋友相与,只取其长,弗计其短,如遇刚惶之人,须耐他决气;遇俊逸人,须耐他周气;遇朴厚人,须耐他滞气;遇桃达人,须耐他浮气。不徒取益无方,亦是全交之法”。
  参考文献:
  [1]潜苗金.礼记.大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包东坡.中国历代名人家训精粹[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患者,男,10岁,因突发腹部绞痛2天于1999年7月1日收治入院.腹痛为突发性绞痛,始于脐周,持续痛,阵发加重,伴恶心、呕吐、腹胀,行胃肠减压等治疗不佳.查体:腹胀明显,可见肠型,腹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在广袤的世界中人类一直与大自然顽强斗争,以至于我们能都存活至今,并且以其非凡的创造力改变着世界。人类不满足于自然本能,找到的改变世界的本源——美。人类创造了美的世界,却又被美所困惑。美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美学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从古至今,从西到中,美学的秘密是一个永不间断的话题。  关键词:西方美学;审美判断;主观  一、美学端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是一个动人而又琢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2010年全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爆发力、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多年持续下滑,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以及增强体质,文章详细的描述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状况,并且针对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关键词:学生体质;设施;健康;运动  一、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状况  
摘要:东北大鼓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拥有包括奉调、东城调、西城调、江北调等多种分支。首先通过分析东北大鼓的发展渊源,了解其发展地理、人文背景。然后以西城派东北大鼓为切入点分析了西城派东北大鼓的艺术特征以及传承分支,进而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东北大鼓;西城派;传承;发展  东北大鼓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鼓曲艺术形式。因起源于东北三省,又称之为东北大鼓、奉派大鼓等,迄今历经超
期刊
0引言rn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
潜能生的转化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普遍问题,本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并结合教学实际,从改变育才观念,点燃学生内心之火,配合家庭教育等三方面探讨如何充分发挥
歧义是语言本身及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所表现出的不确定性,常常成为干涉外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羁绊.了解歧义的特征和一般规律,学会辨识歧义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学习
目的:研究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的肿块边缘征象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术前行钼靶X线检查表现为肿块、术后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43例,均常规行ER、PR免疫组化检测,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