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轻吟李白,垂钓河边,看明月银辉泻地,我仿佛正和吴刚畅饮桂花美酒,和嫦娥仙子品尝珍馐月饼。
可能你不信,我上初中以前,没品尝过月饼的味道。
但这确是事实,四十多年前,不知道月饼为何物的农村孩子不止我一个。
读初中一年级时,一日午后的末节课,生活委员走上讲台,宣布一个好消息:今天每人发两个月饼,提前祝老师和同学们中秋节快乐!
第一次听说月饼,我很惊奇,问同桌黄惠茹:“这馍馍怎么叫月饼?”
同桌微笑着不答,掰开一块月饼,递给我一半,说:“尝尝味道怎样,中秋快乐!”
第一次品尝月饼,觉得月饼的味道格外甜美。我当下决定把这两个用黄油纸包着的月饼带回家跟家人分享。
放学路上,我一次次将月饼从书包里拿出来看,放到嘴边嗅,最后忍不住将“伍仁”月饼上的“伍”字下面的一横抠下来享用了,一会儿又将另一块月饼上“仁”字的一横抠下来解决了。可是,抠这一丁点东西不够填牙缝,舌头便不住地卷上翻下。
回到家,我告诉母亲学校发月饼的事,然后把两个月饼交给母亲。
母亲接过月饼,仅高兴片刻又愁眉不展。“唉……”她轻叹着说,“你和姐姐吃一个,我和你爸、你哥他们吃一个。”
姐姐高兴地拿起那个“伍”字下缺一横的月饼,迫不及待地一分为二,给我一半。
我正张大口欲将月饼吞掉,见姐姐又将她的那半块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半递向母亲。
我心里咯噔一下,脸上霎时火辣辣的。然后,我也将我的那半块一分为二。
母亲没有接我和姐姐分出的月饼,她说她不爱吃甜食,明天她要去八角场看望外婆。
我也想外婆了。外婆家院子里的酸酸李子熟了吧,门口的羊马河里面的鱼也肥了吧,羊马河里有很多鱼,我就是在那里学会钓鱼的。外婆家还养了几箱蜜蜂,对了,母亲最爱喝蜂蜜水,她刚才怎么说不喜欢甜食呢?
第二天,我放学回家。母亲已从外婆家归来,告诉我明天外婆要来我们家。我高兴极了,虽然我不能到外婆家,但照样能看到外婆——明天是星期天,正好不上学。
星期天,我早早起床,匆匆吃过早饭,拿上自制的鱼竿到院子门口的清凉河钓鱼,我要在那里迎接外婆。外婆每次到我家都要带点零食,今天说不定会带点我喜欢吃的酸酸李子。
扬竿垂钓,浮标很快就往水里钻,不久我就钓了几条鲫鱼和沙沟子鱼。公社广播站高音喇叭9时整停播,大约10点左右,我远远望见外婆和小舅舅的身影出现在凹凸不平的村路上。我将鱼竿用力插在河边,一路小跑着来到外婆面前。
外婆见了我很高兴,果然从小舅舅提着的竹篼里摸出一把酸酸李子。
我接过酸酸李子,用手掌心随意揩擦几下,迫不及待送进嘴里。
路上,外婆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的东西给我。我打开一看,竟是月饼,再细一看,居然是我先前给母亲的那块——“仁”字下边的一横被我抠下吃掉了。
我心中五味杂陈,这是一个会走路的月饼啊,它从生活委员的手里起步,先走到我的手里,再走到母亲的手里,又走到外婆的手里,最后又重新回到我的手里。
回到家,我将月饼交给母亲,说是外婆买的。
中午,一家人围在饭桌前。母亲高兴地将外婆“买”来的月饼一分为八,整齐地摆到盘中,端上饭桌,正好一人一份。桌上还有一大碗油炸小鱼,一大钵酸菜魚,自家的泡鸭蛋,自酿的糯米洒,自家种植的茄子、海椒等蔬菜。
月饼虽然只有一块,但它斟满了思念,镶嵌着牵挂,镌刻着亲情,记载着欢乐,象征着团圆。每人品尝其中的八分之一,人人甜到心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外婆让小舅舅朗诵一首望月怀思的古诗。
接着,我也诵上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以鱼下酒,一家人举碗共饮,齐声说:“中秋快乐,年年有余!”
那一年,1978年。岁月悠长,那块黄油纸包着的月饼,历久弥香,愈发浓烈,回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