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南京玄武区富贵山4号大院里,透过富贵山小区的铁门就能看到“金陵竹刻”的黑底金字牌匾,而博物馆外立面都是用竹子包裹的,十分切题。整个博物馆的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四百多平方米的空间被隔成几块区域,分门别类地展示着或古朴或雅致的竹刻藏品。
藏于深巷小而全
金陵竹刻艺术馆2009年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江苏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是国内第一家以金陵竹刻为主题的民营性质的艺术博物馆,现已被列入江苏省金陵竹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2016年,还被评为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走进富贵山公交车站东侧的一条小巷,穿过红色大门,沿着古朴的扶梯走上四楼,就是文艺气息浓郁的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的“会客厅”——金陵竹刻作品展示馆。参观者在这里不但可以欣赏到明清时代的竹刻艺术品,还能看到很多当代金陵派竹刻艺术精品。
该馆藏品共有数百件,而光展示馆的竹刻藏品就有一百多件,分外耀眼。目前,博物馆已有竹扇、竹雕、竹工等艺术产品进入市场,还将开发具有南京独特文化元素的绿色低碳环保竹刻系列产品,通过艺术创意,将金陵竹刻艺术真正融于生活。
文人风骨竹中韵
苏轼曾在《於潜僧绿筠轩》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历代文人雅士对竹的热爱与推崇,正因如此,用竹子制作日常用品尤其是文房用具也受到了文人的追捧。雕刻着花纹和书法的笔筒、臂搁、扇骨、竹联等点缀在书房中,显得格外清雅别致。
金陵竹刻是中国竹刻艺坛两大流派之一,有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清代嘉庆年间嘉定人金元钰所著的《竹人录》:“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
金陵派竹刻的创始人李耀和濮仲谦,均为金陵人。其中濮仲谦的作品,寓意深远,境界高雅,为金陵竹刻艺术奠定了牢固的流派基础。到了清代中前期,这一流派的领军人物为潘西凤等人,他们将金陵竹刻艺术发扬光大,并且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元素与认知。
金陵竹刻之所以成为一大流派,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其特有的社会人文和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才得以形成。金陵与嘉定相距不远,但两派竹刻风格却大相径庭。嘉定竹刻名家以制作精雕深镂的笔筒为主,而金陵竹刻名家以“袖中雅物”——折扇的扇骨为主。笔筒竹材近根部粗壮厚实,自然可高、深浮雕甚至透雕;而扇骨厚不过数毫米,只能浅刻,这就是两派风格迥异的根源。此外,金陵作为历史古都,深厚的文化渊源使许多艺术品讲究神似,追求意境,也渗透到竹刻艺术创作中,以浅刻、简约、雅洁的艺术风格切准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
据史料记载,折扇约在宋代由日本经朝鲜传入我国,明初在江南流行,逐渐成为官僚和文人雅士的时尚之物。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留有六部等一套机构,官宦云集,文人薈萃,折扇业便迅速在当地发展起来,盛况空前,至清代最盛时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早先一直没有形成气候的竹刻工艺找到了“沃土”,很快进入到金陵扇骨制作中。及至后来,一柄雕刻精美的竹制扇骨,价值甚至要高于用象牙、紫檀等名贵材料所制的扇骨。
清末,南京竹刻业仍很兴旺,城南从事扇骨雕刻与售卖的作坊和店家很多。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竹刻艺人尚有五六十人之多,店家、作坊多集中于门东的半边营、木匠营和马道街,以及江宁的三庄等地。
简工意深刻江南
清代中期以前的金陵竹刻大多以简洁、浅刻为特色,讲究因材制宜、就形取势、随形施刻,雕琢时不做过多人工修饰,浅浅几凿而自然成器,寥寥数刀却意境深远,格调古朴而淡雅。清末至现代的金陵竹刻中,多数作品的风格仍是如此。
留青是清末至今金陵竹刻的主要技艺特色之一,留青,顾名思义,就是保留竹子表面的青筠做画面图纹,铲去花纹以外的青皮,露出下面的竹肌做底,形成“阳文”,故也称“留青阳刻”。这一技法明代以前已有,至明末张希黄时更臻完善。清代末年,留青已成为金陵竹刻主流,同时这也是长三角一些地区竹刻的共同审美趋势。但虽同为留青,金陵竹刻与他地却有很大不同。目前有些留青竹刻过多使用较平的刮磨技法,图纹可渐进修饰改动,既缺少层次变化,又无传统的刀法笔锋。而金陵留青竹刻,从清末至当代的赵德桢、赵荣、倪小舟等传人,均一脉传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作风,以刀代笔,讲究笔锋。阴刻“勾勒”叶筋、翎毛、衣纹、发髻等,一刀下去,一气呵成,犹如白描运线,或圆润流畅,或抑扬顿挫,刀刀精致;浅刻阳文,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用刀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依画面需要,也用刮刀法,但刮刀讲究层次,分出深浅,形成色泽自然退晕的效果,其功力之深、遗风之浓,他处少见。
现在,金陵竹刻这一珍贵的传统艺术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南京多次举办以金陵竹刻为主题的展览及学术活动,金陵竹刻的艺术价值,正日益受到社会和收藏界的重视。
藏于深巷小而全
金陵竹刻艺术馆2009年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江苏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是国内第一家以金陵竹刻为主题的民营性质的艺术博物馆,现已被列入江苏省金陵竹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2016年,还被评为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走进富贵山公交车站东侧的一条小巷,穿过红色大门,沿着古朴的扶梯走上四楼,就是文艺气息浓郁的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的“会客厅”——金陵竹刻作品展示馆。参观者在这里不但可以欣赏到明清时代的竹刻艺术品,还能看到很多当代金陵派竹刻艺术精品。
该馆藏品共有数百件,而光展示馆的竹刻藏品就有一百多件,分外耀眼。目前,博物馆已有竹扇、竹雕、竹工等艺术产品进入市场,还将开发具有南京独特文化元素的绿色低碳环保竹刻系列产品,通过艺术创意,将金陵竹刻艺术真正融于生活。
文人风骨竹中韵
苏轼曾在《於潜僧绿筠轩》中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历代文人雅士对竹的热爱与推崇,正因如此,用竹子制作日常用品尤其是文房用具也受到了文人的追捧。雕刻着花纹和书法的笔筒、臂搁、扇骨、竹联等点缀在书房中,显得格外清雅别致。
金陵竹刻是中国竹刻艺坛两大流派之一,有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清代嘉庆年间嘉定人金元钰所著的《竹人录》:“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谦,一始于吾邑朱松邻。”
金陵派竹刻的创始人李耀和濮仲谦,均为金陵人。其中濮仲谦的作品,寓意深远,境界高雅,为金陵竹刻艺术奠定了牢固的流派基础。到了清代中前期,这一流派的领军人物为潘西凤等人,他们将金陵竹刻艺术发扬光大,并且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元素与认知。
金陵竹刻之所以成为一大流派,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其特有的社会人文和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才得以形成。金陵与嘉定相距不远,但两派竹刻风格却大相径庭。嘉定竹刻名家以制作精雕深镂的笔筒为主,而金陵竹刻名家以“袖中雅物”——折扇的扇骨为主。笔筒竹材近根部粗壮厚实,自然可高、深浮雕甚至透雕;而扇骨厚不过数毫米,只能浅刻,这就是两派风格迥异的根源。此外,金陵作为历史古都,深厚的文化渊源使许多艺术品讲究神似,追求意境,也渗透到竹刻艺术创作中,以浅刻、简约、雅洁的艺术风格切准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和艺术审美。
据史料记载,折扇约在宋代由日本经朝鲜传入我国,明初在江南流行,逐渐成为官僚和文人雅士的时尚之物。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留有六部等一套机构,官宦云集,文人薈萃,折扇业便迅速在当地发展起来,盛况空前,至清代最盛时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早先一直没有形成气候的竹刻工艺找到了“沃土”,很快进入到金陵扇骨制作中。及至后来,一柄雕刻精美的竹制扇骨,价值甚至要高于用象牙、紫檀等名贵材料所制的扇骨。
清末,南京竹刻业仍很兴旺,城南从事扇骨雕刻与售卖的作坊和店家很多。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竹刻艺人尚有五六十人之多,店家、作坊多集中于门东的半边营、木匠营和马道街,以及江宁的三庄等地。
简工意深刻江南
清代中期以前的金陵竹刻大多以简洁、浅刻为特色,讲究因材制宜、就形取势、随形施刻,雕琢时不做过多人工修饰,浅浅几凿而自然成器,寥寥数刀却意境深远,格调古朴而淡雅。清末至现代的金陵竹刻中,多数作品的风格仍是如此。
留青是清末至今金陵竹刻的主要技艺特色之一,留青,顾名思义,就是保留竹子表面的青筠做画面图纹,铲去花纹以外的青皮,露出下面的竹肌做底,形成“阳文”,故也称“留青阳刻”。这一技法明代以前已有,至明末张希黄时更臻完善。清代末年,留青已成为金陵竹刻主流,同时这也是长三角一些地区竹刻的共同审美趋势。但虽同为留青,金陵竹刻与他地却有很大不同。目前有些留青竹刻过多使用较平的刮磨技法,图纹可渐进修饰改动,既缺少层次变化,又无传统的刀法笔锋。而金陵留青竹刻,从清末至当代的赵德桢、赵荣、倪小舟等传人,均一脉传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作风,以刀代笔,讲究笔锋。阴刻“勾勒”叶筋、翎毛、衣纹、发髻等,一刀下去,一气呵成,犹如白描运线,或圆润流畅,或抑扬顿挫,刀刀精致;浅刻阳文,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用刀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依画面需要,也用刮刀法,但刮刀讲究层次,分出深浅,形成色泽自然退晕的效果,其功力之深、遗风之浓,他处少见。
现在,金陵竹刻这一珍贵的传统艺术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南京多次举办以金陵竹刻为主题的展览及学术活动,金陵竹刻的艺术价值,正日益受到社会和收藏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