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德育思想形成的重要场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慧眼,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地组织德育教学,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采用在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觉悟。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06
引言
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在课前教师要明白要想使二者结合,就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当作课上不能够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所体现,其次是要探索出好的实现路径,沿着这条道路进行知识的讲解,并随着年龄的升高不断加深和拓展。
1.把握小学生的个性,全面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往往在对待新鲜事物时总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小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然后再利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能很好地将德育教育传授给小学生的,但是切忌在授课时要避免“满堂灌”或者“填鸭式”这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对小学生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小学生带来有实践性的德育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在学习《神州谣》的过程中,这篇课文以三字经儿歌形式构成,表达了祖国各个民族的情深意浓。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或小组合作,或朗读竞赛的形式,全面开展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要加强德育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确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促使国家繁荣富强,国强家才稳。
2.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德育的阶段性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小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重视德育阶段性的教育性。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依据小学生的年龄跨度和认知水平进行选择的,德育教育一般被分为低、中、高这几个阶段。一般低年級的小学生语文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层层逐步渗入德育。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就是通过看图片认识了“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让低年学生宏观上认识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来到学校学习“天 地 人 你 我 他”,目的就是学习做个顶天立地的人,为祖国立功劳的。让他们初步感知德育教育。到第五单元的识字:升国旗。让小学生明白国旗代表着国家,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则是对国家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从认识到行为,层层深入,渐渐具体,直至品质形成。而对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爱国之情可以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理性教育激发出来,从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黄山奇石》《日月潭》等这样的课文,能够很好地体现了祖国的美丽景色与富饶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像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除了能在小学生所学教材里渗透德育教育外,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参加一些课外读物或者户外扩展活动等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如习作讲评、新闻时事等,让小学生对法律可以有个正确的认识。
3.增加德育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本里与德育有关的知识,用传统文化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古诗词让学生体会传统美德,让他们切实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并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学习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的过程中,学生能明白诗人对家人和家乡的思念,并激发出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习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诗《从军行》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为学生树立道德学习的榜样。前者教会学生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后者让学生体会到英勇无畏的爱国热情。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德育的渗透,帮学生增强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进而在阅读水平提高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也能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可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事迹,让他们以事迹当中的人物为榜样,用榜样的力量约束他们的行为。最后,教师可以把早读时间也运用起来,让学生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不仅增加了学生课外的阅读量,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树立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4.在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
对于汉字的认识,小学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低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认识16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会写的要有800个左右;第二个是中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会写的1600个左右;最后是高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认识30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的要有2500个左右。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切入点,在教导学生识字和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汉字的结构渗透德育,也可以将汉字字形与为人处世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对汉字进行具体分析,在讲解中加入育人教育,在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比如“憔悴”就是心焦了,心“快死”了;比如“慎”,就是如果有一颗认真的心就能够谨慎行事,同时,那颗心一旦放松、解放下来,导致不认真的态度就变成松懈的“懈”等。再如,在学习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几个成语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母爱的认识,教育他们心知感恩孝敬父母,教师特意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释义。
5.德育的课外延伸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发现低年学生可塑性强,学业不太重,对身边的事情充满激情。于是我就告诉孩子们:我们不但要勤学习,还要勤劳动。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先教育家长老祖宗的智慧总结“一生之计在于勤”,低年级主要形成孩子爱学习、勤劳动的好习惯;然后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们做家务活。我也要求孩子每天帮忙做家务活。定期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做家务情况,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科实施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徐泽.“心”实践“心”的成果——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的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2020(31):230.
[2]苏冠丽.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38.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06
引言
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在课前教师要明白要想使二者结合,就要把思想品德教育当作课上不能够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所体现,其次是要探索出好的实现路径,沿着这条道路进行知识的讲解,并随着年龄的升高不断加深和拓展。
1.把握小学生的个性,全面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往往在对待新鲜事物时总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小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然后再利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能很好地将德育教育传授给小学生的,但是切忌在授课时要避免“满堂灌”或者“填鸭式”这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对小学生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能力以及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小学生带来有实践性的德育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在学习《神州谣》的过程中,这篇课文以三字经儿歌形式构成,表达了祖国各个民族的情深意浓。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或小组合作,或朗读竞赛的形式,全面开展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要加强德育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确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促使国家繁荣富强,国强家才稳。
2.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德育的阶段性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小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重视德育阶段性的教育性。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依据小学生的年龄跨度和认知水平进行选择的,德育教育一般被分为低、中、高这几个阶段。一般低年級的小学生语文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层层逐步渗入德育。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就是通过看图片认识了“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让低年学生宏观上认识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来到学校学习“天 地 人 你 我 他”,目的就是学习做个顶天立地的人,为祖国立功劳的。让他们初步感知德育教育。到第五单元的识字:升国旗。让小学生明白国旗代表着国家,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则是对国家的尊重和对祖国的热爱。从认识到行为,层层深入,渐渐具体,直至品质形成。而对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爱国之情可以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理性教育激发出来,从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黄山奇石》《日月潭》等这样的课文,能够很好地体现了祖国的美丽景色与富饶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像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除了能在小学生所学教材里渗透德育教育外,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参加一些课外读物或者户外扩展活动等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如习作讲评、新闻时事等,让小学生对法律可以有个正确的认识。
3.增加德育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对于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比较弱,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本里与德育有关的知识,用传统文化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古诗词让学生体会传统美德,让他们切实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每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并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学习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静夜思》的过程中,学生能明白诗人对家人和家乡的思念,并激发出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习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诗《从军行》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为学生树立道德学习的榜样。前者教会学生奋发图强、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后者让学生体会到英勇无畏的爱国热情。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德育的渗透,帮学生增强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进而在阅读水平提高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也能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可向学生传播优秀的事迹,让他们以事迹当中的人物为榜样,用榜样的力量约束他们的行为。最后,教师可以把早读时间也运用起来,让学生读《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不仅增加了学生课外的阅读量,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树立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4.在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
对于汉字的认识,小学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低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认识16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会写的要有800个左右;第二个是中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会写的1600个左右;最后是高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要认识3000个左右的汉字,会写的要有2500个左右。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切入点,在教导学生识字和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汉字的结构渗透德育,也可以将汉字字形与为人处世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对汉字进行具体分析,在讲解中加入育人教育,在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比如“憔悴”就是心焦了,心“快死”了;比如“慎”,就是如果有一颗认真的心就能够谨慎行事,同时,那颗心一旦放松、解放下来,导致不认真的态度就变成松懈的“懈”等。再如,在学习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几个成语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母爱的认识,教育他们心知感恩孝敬父母,教师特意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释义。
5.德育的课外延伸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发现低年学生可塑性强,学业不太重,对身边的事情充满激情。于是我就告诉孩子们:我们不但要勤学习,还要勤劳动。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先教育家长老祖宗的智慧总结“一生之计在于勤”,低年级主要形成孩子爱学习、勤劳动的好习惯;然后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们做家务活。我也要求孩子每天帮忙做家务活。定期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做家务情况,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孩子。
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科实施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徐泽.“心”实践“心”的成果——小学语文立德树人的方法与途径[J].新课程,2020(31):230.
[2]苏冠丽.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