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校体育的偏窄和危机,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样的问题:学校体育的本质和基本功能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分析视点,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校体育的真谛,才能探寻到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之路?
一、 文化视野中学校体育的功能
学校体育具有多种功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觉和层面来考察。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异同正是在对学校体育的哪种功能是最基本功能这点上有着不同的认识。从生理体质角度来说,认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和功能是提高学生体质;从健康角度来说,学校体育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一种手段。在新的课改中,学校体育课程被赋予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大领域学习目标,由此可以窥见课程目标设计者追求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全面化和学校体育功能最大化的本意。但在这5个目标中,并没有发掘出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虽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与体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能把它们当作体育的原生功能,更不能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体育能增强体质,但不一定就能促进身体健康,相反往往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如体育运动的肌肉、肌腱、骨骼损伤,拳击和散手运动对人体内脏器官具有非常大的损害。实际上,医疗也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体育运动中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心理健康往往更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医生来治疗。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往往要置身于各类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交往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活动的人际交往只是这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也有师生、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活动的。上述这些实质上是特定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学校体育上的反映。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不同理解。
分析视点的选择,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其主观性表现在:人们总是根据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念来选择或确立分析视点。人们一般选择“需要”作为分析基点,即以人的发展需要或社会发展作为分析学校体育基本功能的分析视点。从而分析得出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个体发展需要(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辨正统一。这种以“需要”作为视点来分析学校体育,得出的是学校体育(体育教育)的价值观,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因为“需要”属于价值领域的范畴。因此,以“需要”作为研究学校体育基本功能的分析视点,不可能得出对学校体育基本功能的科学认识。要认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就必须选择一个与学校体育关系最紧密的分析视点。只有在与之最紧密联系的分析视点中,才能最清楚地看到教育的原生功能,如果选择一个远离学校体育的分析视点来透视学校体育,往往得出的是学校体育的次生功能,是原生功能在诸多中介层中的投射或反映。教育历来都是传递文化、传授知识的人类实践活动,它在本质上是通过文化化人的作用,表现为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以“文化”作为分析视点来研究和考察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并有助于认识其原生功能和次生功能的关系。如果从“文化-教育-人”构成的基本框架来分析,教育在文化和人的矛盾与统一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因此,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或基本功能也就是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即通过选择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等而促进体育文化和人的发展。选择文化与人作为我们理解学校体育的本质和本体功能的视点,既是新世纪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变迁的现实要求,也为文化、体育、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联系所决定。
二、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
体育文化,是指体育运动在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与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与体育有关的物质表现形式影响的总和,可分为物质文化、关系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种形式。体育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体育运动在比赛场馆、运动装备、宣传标志等物质文化设施,以及商品、纪念品等方面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关系形态主要指人们在体育文化的创造、占有或享受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为维护这些关系而建成或制定的、充分体现这些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体育协会等。观念文化主要指体育对人的价值观、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奥林匹克精神和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等。在体育文化三种表现形式中,观念文化是凝聚于物质文化和关系文化上的,居于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因为观念文化是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的表现形式,它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文化的特性表现在它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影响人、制约人、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
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真正内容在于人本身的发展。体育精神是一种强力的冶炼,是一种征服和超越精神的培养,是一种运动习惯的形成。体育也是人类原始动力的文明表现,这种原始动力的特点表现为自发性、攻击性和的超越性。这种原始动力的自发性,实际上在潜意识深处经常决定和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体育活动就是一个最恰当的途径来释放这种自发性,它使得原始动力的自发性得到释放又不至于产生破坏性,如短跑、赛马等体育运动,都具有相当程度上原始的奔放、自由、无拘无束的特征。
西方人对于足球赛、冰球赛、曲棍球赛的痴狂,这是原始动力攻击性的表现。他们不仅体现了超乎常人的攻击性力量,而且满足了人类普遍的原始动力中的攻击性需要,这种攻击性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竞争。体育提供了相互攻击的对象,提供了最佳的培养途径。攻击并不是孤军奋战,攻击的力量越强大,就越需要有协作。现代动物社会学的研究生动地告诉我们,越是有战斗力的动物群体,越具有协调性和良好的分工。我们向来讲“和为贵”,不欣赏攻击。但事实上攻击的本性并不会因此而消失,结果这种攻击性就很有可能转变为隐蔽的攻击,背后的冷箭就是其最恶劣的表现。攻击性没有获得正面存在的合理性,攻击中的协作性也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国人在个体间非强力攻击性的比赛项目中,比如体操、乒乓球等,可以屡屡得胜,而到需要强攻击性又需要强协作性比如足球这种项目时,我们的缺陷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体育所以能成为全人类共同崇尚的东西,激发人们的崇拜和狂迷行为,其奇异的魅力,不仅仅表现于用来充斥余暇时间,还要体现于体育最直接、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能力量,体现于其超越价值——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征服自然,这就是原始动力的超越性。
体育新课标中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不能作为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它只是实现原生功能的手段和途径,因为只有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掌握才能谈得上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才能表现人类原始动力和体育精神。有了运动参与,掌握了运动技能并不能说就达成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因为具备了二者但并不一定就实现了体育对人的强力和超越精神的冶炼,不一定就达到体育文化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发展。体育课中,学生围绕操场慢跑几圈、学会了篮球运球和传接球、掌握了几套武术套路,或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等,这就算达成了体育教学目标了吗?这是体育改革中的虚无现象,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体育文化的内核,也没有把握学校体育原生功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当然,这也就很难通过选择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等来促进体育文化和人的发展。我国著名学校体育专家赖天德先生指出,学校体育应当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体育价值观的教育。
三、文化视野下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著名教育专家袁振国指出,“体育不是智育的延伸,更不是智育的翻版,体育有体育的本质和特点,体育不能按照智育的模式来进行,同样也不能以智育的方式来衡量和检查。非常遗憾的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学校体育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学校体育不等同于运动素质达标,若把达标与体育等同起来,等于取消体育,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几乎不需要参加体育训练就能达标。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走路上学或上班有运动,但这不是体育。现在我们的学校体育往往以安全为前提,温文尔雅,循规蹈矩,擦破一点皮,流一点血就不得了。有人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就是要让学生玩得快乐,只要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的课就是好课。还有人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并不是主要的,而重在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会知识的应用。其实,这种片面强调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而淡化对学生刻苦锻炼精神培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忽视了学校体育应当传承体育文化精神的本体作用。
如果仅仅将学校体育作为一种增强体质或健身的手段,我们将难以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健身热情,甚至随时可能被那些简单的、所谓科学的减肥器械和药品所俘虏。学校体育不应该仅仅作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应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目的自身,与人生幸福保持最贴近的距离。黑格尔说过,体育就是通过身体的联系,把其身体转变成精神的器官,从而显示出它的自由。卢梭提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乃是自由、独立的人格——“自然人”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身体是意志和精神陶冶的基础。裴斯泰洛齐强调,真正的身体训练应当被单纯地视为陶冶人类本质的一部分,也应当与人性各种力量的一般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是精神食量,体育精神可以提升学生体育信仰以及一个名族的体育精神。从这一意义说,学校体育,首先考虑的应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包括个人意志品质的锻炼、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追求。因此,提高对体育文化内涵的认识理解,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贯穿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体育课程如何把课程目标定位于国家总的课程理念中,应该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挖掘:
其一,谋求学生多元智能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人的体育智能既是属于多元智能七因素发展之一,同时体育也能促进其它六种智能的生存与发展。
其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第一必备条件就是个体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康是个体之本。
其三,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体育文化、精神。人的习惯行为源于信念,信念来源于文化,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个体信念的源泉;体育精神能支撑一个个体有超然自我的举措,精神能统领人所有,精神能激发人的所有潜能。
其四,寻求学生主体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建构。新课程确立的新的知识观、技能观,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过程,走向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建构。体育知识技能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体育能力必须要以运动技能为基础,离开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新课程不断推进和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发展的真谛在于:如何把体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世界,如何让体育引领学生回归自然的我;如何把体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内核融入到个体的心灵。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学生对体育文化内核的理解和体育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对体育中所蕴涵精神的追求。体育是一种文化,体育在体育课中,更在生活中。
一、 文化视野中学校体育的功能
学校体育具有多种功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觉和层面来考察。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异同正是在对学校体育的哪种功能是最基本功能这点上有着不同的认识。从生理体质角度来说,认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和功能是提高学生体质;从健康角度来说,学校体育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一种手段。在新的课改中,学校体育课程被赋予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大领域学习目标,由此可以窥见课程目标设计者追求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全面化和学校体育功能最大化的本意。但在这5个目标中,并没有发掘出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虽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与体育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不能把它们当作体育的原生功能,更不能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体育能增强体质,但不一定就能促进身体健康,相反往往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如体育运动的肌肉、肌腱、骨骼损伤,拳击和散手运动对人体内脏器官具有非常大的损害。实际上,医疗也是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体育运动中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但是心理健康往往更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理医生来治疗。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往往要置身于各类社会活动中,通过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交往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活动的人际交往只是这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也有师生、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活动的。上述这些实质上是特定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学校体育上的反映。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不同理解。
分析视点的选择,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其主观性表现在:人们总是根据各不相同的价值观念来选择或确立分析视点。人们一般选择“需要”作为分析基点,即以人的发展需要或社会发展作为分析学校体育基本功能的分析视点。从而分析得出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个体发展需要(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辨正统一。这种以“需要”作为视点来分析学校体育,得出的是学校体育(体育教育)的价值观,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因为“需要”属于价值领域的范畴。因此,以“需要”作为研究学校体育基本功能的分析视点,不可能得出对学校体育基本功能的科学认识。要认识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就必须选择一个与学校体育关系最紧密的分析视点。只有在与之最紧密联系的分析视点中,才能最清楚地看到教育的原生功能,如果选择一个远离学校体育的分析视点来透视学校体育,往往得出的是学校体育的次生功能,是原生功能在诸多中介层中的投射或反映。教育历来都是传递文化、传授知识的人类实践活动,它在本质上是通过文化化人的作用,表现为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以“文化”作为分析视点来研究和考察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并有助于认识其原生功能和次生功能的关系。如果从“文化-教育-人”构成的基本框架来分析,教育在文化和人的矛盾与统一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因此,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或基本功能也就是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即通过选择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等而促进体育文化和人的发展。选择文化与人作为我们理解学校体育的本质和本体功能的视点,既是新世纪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变迁的现实要求,也为文化、体育、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联系所决定。
二、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
体育文化,是指体育运动在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发展与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与体育有关的物质表现形式影响的总和,可分为物质文化、关系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种形式。体育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体育运动在比赛场馆、运动装备、宣传标志等物质文化设施,以及商品、纪念品等方面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关系形态主要指人们在体育文化的创造、占有或享受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为维护这些关系而建成或制定的、充分体现这些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如体育协会等。观念文化主要指体育对人的价值观、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奥林匹克精神和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等。在体育文化三种表现形式中,观念文化是凝聚于物质文化和关系文化上的,居于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次。因为观念文化是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的表现形式,它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文化的特性表现在它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影响人、制约人、左右人的行为方式的深层的、机理性的东西。
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真正内容在于人本身的发展。体育精神是一种强力的冶炼,是一种征服和超越精神的培养,是一种运动习惯的形成。体育也是人类原始动力的文明表现,这种原始动力的特点表现为自发性、攻击性和的超越性。这种原始动力的自发性,实际上在潜意识深处经常决定和改变着我们的行为,体育活动就是一个最恰当的途径来释放这种自发性,它使得原始动力的自发性得到释放又不至于产生破坏性,如短跑、赛马等体育运动,都具有相当程度上原始的奔放、自由、无拘无束的特征。
西方人对于足球赛、冰球赛、曲棍球赛的痴狂,这是原始动力攻击性的表现。他们不仅体现了超乎常人的攻击性力量,而且满足了人类普遍的原始动力中的攻击性需要,这种攻击性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竞争。体育提供了相互攻击的对象,提供了最佳的培养途径。攻击并不是孤军奋战,攻击的力量越强大,就越需要有协作。现代动物社会学的研究生动地告诉我们,越是有战斗力的动物群体,越具有协调性和良好的分工。我们向来讲“和为贵”,不欣赏攻击。但事实上攻击的本性并不会因此而消失,结果这种攻击性就很有可能转变为隐蔽的攻击,背后的冷箭就是其最恶劣的表现。攻击性没有获得正面存在的合理性,攻击中的协作性也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中国人在个体间非强力攻击性的比赛项目中,比如体操、乒乓球等,可以屡屡得胜,而到需要强攻击性又需要强协作性比如足球这种项目时,我们的缺陷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
体育所以能成为全人类共同崇尚的东西,激发人们的崇拜和狂迷行为,其奇异的魅力,不仅仅表现于用来充斥余暇时间,还要体现于体育最直接、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能力量,体现于其超越价值——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征服自然,这就是原始动力的超越性。
体育新课标中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不能作为学校体育的原生功能,它只是实现原生功能的手段和途径,因为只有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掌握才能谈得上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才能表现人类原始动力和体育精神。有了运动参与,掌握了运动技能并不能说就达成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因为具备了二者但并不一定就实现了体育对人的强力和超越精神的冶炼,不一定就达到体育文化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的发展。体育课中,学生围绕操场慢跑几圈、学会了篮球运球和传接球、掌握了几套武术套路,或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等,这就算达成了体育教学目标了吗?这是体育改革中的虚无现象,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体育文化的内核,也没有把握学校体育原生功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当然,这也就很难通过选择体育文化、传承体育文化、创造体育文化等来促进体育文化和人的发展。我国著名学校体育专家赖天德先生指出,学校体育应当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加强对学生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体育价值观的教育。
三、文化视野下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著名教育专家袁振国指出,“体育不是智育的延伸,更不是智育的翻版,体育有体育的本质和特点,体育不能按照智育的模式来进行,同样也不能以智育的方式来衡量和检查。非常遗憾的是,作为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学校体育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学校体育不等同于运动素质达标,若把达标与体育等同起来,等于取消体育,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几乎不需要参加体育训练就能达标。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走路上学或上班有运动,但这不是体育。现在我们的学校体育往往以安全为前提,温文尔雅,循规蹈矩,擦破一点皮,流一点血就不得了。有人片面地理解为体育课就是要让学生玩得快乐,只要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的课就是好课。还有人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否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并不是主要的,而重在体验学习过程和学会知识的应用。其实,这种片面强调学生快乐的情感体验而淡化对学生刻苦锻炼精神培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忽视了学校体育应当传承体育文化精神的本体作用。
如果仅仅将学校体育作为一种增强体质或健身的手段,我们将难以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健身热情,甚至随时可能被那些简单的、所谓科学的减肥器械和药品所俘虏。学校体育不应该仅仅作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应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目的自身,与人生幸福保持最贴近的距离。黑格尔说过,体育就是通过身体的联系,把其身体转变成精神的器官,从而显示出它的自由。卢梭提出,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乃是自由、独立的人格——“自然人”所不可缺少的素质,身体是意志和精神陶冶的基础。裴斯泰洛齐强调,真正的身体训练应当被单纯地视为陶冶人类本质的一部分,也应当与人性各种力量的一般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是精神食量,体育精神可以提升学生体育信仰以及一个名族的体育精神。从这一意义说,学校体育,首先考虑的应是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包括个人意志品质的锻炼、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追求。因此,提高对体育文化内涵的认识理解,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贯穿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体育课程如何把课程目标定位于国家总的课程理念中,应该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挖掘:
其一,谋求学生多元智能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人的体育智能既是属于多元智能七因素发展之一,同时体育也能促进其它六种智能的生存与发展。
其二,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第一必备条件就是个体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康是个体之本。
其三,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体育文化、精神。人的习惯行为源于信念,信念来源于文化,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个体信念的源泉;体育精神能支撑一个个体有超然自我的举措,精神能统领人所有,精神能激发人的所有潜能。
其四,寻求学生主体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建构。新课程确立的新的知识观、技能观,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过程,走向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建构。体育知识技能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体育能力必须要以运动技能为基础,离开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新课程不断推进和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发展的真谛在于:如何把体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世界,如何让体育引领学生回归自然的我;如何把体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内核融入到个体的心灵。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学生对体育文化内核的理解和体育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对体育中所蕴涵精神的追求。体育是一种文化,体育在体育课中,更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