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庸离开我们时,九月茶花满路开。
如今雪里风前,茶花依旧,真红耐久。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是茶花,也是金庸。
金庸堪称当代文豪,被誉为湘江第一才子,然而他创作的小说数量却不是很多,但是金庸小说的影响力却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究其原因,是因为金庸小说构建的虽然是一个看似脱离凡尘的武侠世界,但其中的情感和道理确是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找到的。而且在金庸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缩影。金庸还将《水浒传》式的英雄好汉、《红楼梦》中的儿女情长、《西游记》里的天马行空、《三国演义》有的权计谋略融为一炉,汲取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精粹。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以他的武侠小说及其影视改编作品让一代又一代读者观众无法忘怀。而金庸先生的一生也如他的小说那般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身为富家子弟的他有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战争的铁蹄踏碎了和平宁静的美好光景,当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题,金庸,或说查良镛,也和那个年代无数的青年一样,前赴后继地投入到爱国运动中。少年时代的他因讽刺投降主义而被学校开除,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残酷世界的抵抗,后来称为记者,用纸笔和油墨继续着他永不停息的战斗。命运作弄,时移世易,中年辗转香港,与大陆远隔,却又兴办《明报》,时时关注祖国信息。也就在这个香港读者逐渐知道,《明报》上正在连载最好看的小说,很快,台湾、大陆、甚至日韩东南亚,各种盗版金庸小说风靡一时。有趣的事台湾当局以“射雕英雄”容易被人联想为由禁止了《射雕英雄传》在台的发型,但热爱他的读者想到了别的办法,将书名改为《大漠英雄传》。甚至后来《大漠英雄传》也被禁,各种非法出版物仍在台湾民间流行,金庸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金庸其人有着极其敏感的商业嗅觉,是个成功的商人,无论是少时他和同学写《献给投考初中者》,还是后来的《明报》王国,表明他善于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和商业头脑,因此金庸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在1996年6月由金庸出资1400余万元的云松书舍竣工,最后因其过为奢华,他选择捐给了政府。包括后来三联书店的版权到期,金庸要求提高版税的举止,都表明了他的商人属性。金庸在感情问题上做的很不好,他坦言自己一生只爱一个人,做不到,因此他离过两次婚,有着三任妻子。金庸自称从小就对范蠡、张良一类高人十分钦仰,羡慕他们功成身退。金庸一生都在读书学习和四处奔走参加各种活动,他担任过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几年后结束啦这个“尴尬的闹剧”,他在获授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后不久申请到该校攻读博士学位,而当时他已经80多岁,却坚持要去获得一个博士学位。有记者在杭州问他:“以你已有的成就,可以做完全的隐士。为什么现在还是愿意频繁出席各种活动?”他回答:“一个人退隐的话,很寂寞的。我就只是在家里,一个人看看书。”“我不是隐士,也没有忘记外面的世界”。他笔下的人物,像陈家洛、杨过、张无忌等等几乎都悄然归隐,而对于金庸本人,入世才是最真实的。
金庸的小说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武侠小说的崛起和壮大也是一个时代的映写。在金庸去世后,《明报》的副总编辑马家辉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说就算金庸没去世,那个时代也早就结束了。过了90年代,到了21世纪的资本的密集运作、媒体运作,时代就变了。的确如此,任何伟大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在现代社会不可能再现,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变化,作家的作品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相互影响的,而观众只影响着作品的销量、传播和收益。有时候看历史类电视剧和电影,一直感叹于没有真正的历史正剧出现,仔细想了想,编剧等制作方是一方面,观众的素质也是一个问题,换句话说绝大多数观众的水平也不够,这就是所处时代的问题了。金庸的主要读者几乎都是如今00后的爸爸妈妈辈及其以上,而如今年轻人、少年爱看的小说中更多是网络小说和青春文学。武侠小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爸爸妈妈口中的回憶和电视上重复播放的“老套”电视剧和电影。而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文学断档的问题。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其作者很可能多数不读几本书就直接创作,为了千字十五、千字二十可以日更万字,几年如一日,而这无法称之为文学创造。
愿武侠世界“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编辑/徐 展
如今雪里风前,茶花依旧,真红耐久。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是茶花,也是金庸。
金庸堪称当代文豪,被誉为湘江第一才子,然而他创作的小说数量却不是很多,但是金庸小说的影响力却是其他作家望尘莫及的。究其原因,是因为金庸小说构建的虽然是一个看似脱离凡尘的武侠世界,但其中的情感和道理确是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找到的。而且在金庸的小说中,你可以看到现实世界中每个人的缩影。金庸还将《水浒传》式的英雄好汉、《红楼梦》中的儿女情长、《西游记》里的天马行空、《三国演义》有的权计谋略融为一炉,汲取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精粹。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以他的武侠小说及其影视改编作品让一代又一代读者观众无法忘怀。而金庸先生的一生也如他的小说那般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身为富家子弟的他有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战争的铁蹄踏碎了和平宁静的美好光景,当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题,金庸,或说查良镛,也和那个年代无数的青年一样,前赴后继地投入到爱国运动中。少年时代的他因讽刺投降主义而被学校开除,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对残酷世界的抵抗,后来称为记者,用纸笔和油墨继续着他永不停息的战斗。命运作弄,时移世易,中年辗转香港,与大陆远隔,却又兴办《明报》,时时关注祖国信息。也就在这个香港读者逐渐知道,《明报》上正在连载最好看的小说,很快,台湾、大陆、甚至日韩东南亚,各种盗版金庸小说风靡一时。有趣的事台湾当局以“射雕英雄”容易被人联想为由禁止了《射雕英雄传》在台的发型,但热爱他的读者想到了别的办法,将书名改为《大漠英雄传》。甚至后来《大漠英雄传》也被禁,各种非法出版物仍在台湾民间流行,金庸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金庸其人有着极其敏感的商业嗅觉,是个成功的商人,无论是少时他和同学写《献给投考初中者》,还是后来的《明报》王国,表明他善于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和商业头脑,因此金庸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在1996年6月由金庸出资1400余万元的云松书舍竣工,最后因其过为奢华,他选择捐给了政府。包括后来三联书店的版权到期,金庸要求提高版税的举止,都表明了他的商人属性。金庸在感情问题上做的很不好,他坦言自己一生只爱一个人,做不到,因此他离过两次婚,有着三任妻子。金庸自称从小就对范蠡、张良一类高人十分钦仰,羡慕他们功成身退。金庸一生都在读书学习和四处奔走参加各种活动,他担任过浙江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几年后结束啦这个“尴尬的闹剧”,他在获授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后不久申请到该校攻读博士学位,而当时他已经80多岁,却坚持要去获得一个博士学位。有记者在杭州问他:“以你已有的成就,可以做完全的隐士。为什么现在还是愿意频繁出席各种活动?”他回答:“一个人退隐的话,很寂寞的。我就只是在家里,一个人看看书。”“我不是隐士,也没有忘记外面的世界”。他笔下的人物,像陈家洛、杨过、张无忌等等几乎都悄然归隐,而对于金庸本人,入世才是最真实的。
金庸的小说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武侠小说的崛起和壮大也是一个时代的映写。在金庸去世后,《明报》的副总编辑马家辉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说就算金庸没去世,那个时代也早就结束了。过了90年代,到了21世纪的资本的密集运作、媒体运作,时代就变了。的确如此,任何伟大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时代,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在现代社会不可能再现,究其原因是时代的变化,作家的作品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相互影响的,而观众只影响着作品的销量、传播和收益。有时候看历史类电视剧和电影,一直感叹于没有真正的历史正剧出现,仔细想了想,编剧等制作方是一方面,观众的素质也是一个问题,换句话说绝大多数观众的水平也不够,这就是所处时代的问题了。金庸的主要读者几乎都是如今00后的爸爸妈妈辈及其以上,而如今年轻人、少年爱看的小说中更多是网络小说和青春文学。武侠小说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爸爸妈妈口中的回憶和电视上重复播放的“老套”电视剧和电影。而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文学断档的问题。动辄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的网络小说终究难登大雅之堂,其作者很可能多数不读几本书就直接创作,为了千字十五、千字二十可以日更万字,几年如一日,而这无法称之为文学创造。
愿武侠世界“岁寒无后凋,亦自当春风”。
编辑/徐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