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员 综合评价 积分制体系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活力的青年群体,其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身心素质决定着国家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成败。高校党建还负有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是否健全与完善,关系到高校党建是否能培养出国家所需人才。
一直以来,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紧抓学生党员发展入党的关口。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学生党员数量持续增长,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学生党员中有少数人出现了入党后与入党前言行不一、行为懈怠等问题,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综合评价考核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关注的现实情况。
(一)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群体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党员及普通学生,经过分析,认为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他们有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调查显示,16.4%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政治信念坚定性及政治立场正确性上表现一般,理想、信念趋于平淡,价值取向趋于实用。有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动机方面,存在入党动机“功利性”“盲从性”及“虚荣性”的倾向,呈现入党动机的多元化、复杂化,如为了将来谋得更好的工作。22.9%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对党史党章等理论素养知识熟练程度一般,16.9%被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自觉性还不够,对提高自身综合修养和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2.组织纪律性不足
部分大学生党员不注重自身素质及党性修养的提升,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定期参加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员的义务,经调查发现,12.4%被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参加组织生活时积极性一般,在履行党员义务方面表现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党员表现还不如普通同学,带头旷课、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等,在学生群体中不能起到示范作用。这些数据体现了少数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性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该履行的党员义务,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3.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
部分学生党员将自己的党员身份置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之外,只是在党内生活中才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学生党员,成为党员前后表现反差较大。调查中发现,10.5%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同学群体中认同度不高,少部分学生党员在班风学风建设、团结服务同学等方面表现一般。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没有意识到自身对普通学生群体的影响,忽视了作为一名党员应发挥的先锋带头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党员。当前高校在日常党员培养工作中,对大学生入党前的培养考察要求较为严格,但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量化考核综合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组织意识不强、履行党员义务较差的大学生党员没有明确的处理方式,致使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略有不足,没有很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此外,当前主要由党委部门的干部、二级学院党务工作者及学生辅导员构成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我校都由辅导员老师担任所有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党建工作的要求日渐提高,且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老师基本都是兼职,目前的基本工作现状就是人手少任务重。一方面,日常繁琐工作已占据大部分工作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学生党员入党后管理教育工作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兼任学生支部书记的辅导员老师基本为年轻教师,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同时缺乏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的系统培训,这都使得针对学生党员入党后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未达到应有效果。
结合调查结果,65.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学生党员设立相关评价考核体系,以提升学生党员整体素质,因此,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方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然要把推进完善大学生党员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党员群体的综合素养和政治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建设者。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如何去提升和保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综合评价是培养合格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方式,本课题认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加强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与外部监督,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党员意识和群体素质,树立其在学生群体中的示范性。
通过阅读文献、访谈、发放问卷,在收集数据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现状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党员特点和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份关于《学生党员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的试行方案,在标准设置上,一是既要尽可能立足于党员的各项义务,也要兼顾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二是在考核指标上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考虑学习成绩、所获荣誉等定量因素,也要顾及思想素质、组织纪律等定性因素;三是党内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党内考核主要目标是考察其是否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内纪律、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等,考核者应由学生党员的入党介绍人、支部正式党员担任,群众评价的测评者由学生党员的班级成员和宿舍成员担任,以便得出更为真实的数据。
本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以“政治素养、组织纪律、文化学习、个人行为、先锋模范作用”作为5个一级评价指标,同时下设具体的二级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具体考核采取平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每位学生党员进行综合考评。计划在每学期测评一次,一年测评平均考核积分将是预备党员可否按期转正和参评“优秀学生党员”的主要依据,也可作为学生党员参评专业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等荣誉评选的参考条件。
结合学院学生党员的实际,将在学院学生支部范围内进行学生党员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的试运行,并将对学生党员的评价落实到平常考核与集中考核两个方面。根据试行结果,计划对学生党员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最终形成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党员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推广,真正达到强化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高校学生党员评价是一种方法,对学生党员既有引导作用,也有约束作用。通过强化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和外部监督,提升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行为意识,可以提醒党员同学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党员自觉做到模范表率。
此外,学校应结合学生党员综合评价,加强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和教育,加强党员的政治学习,鼓励党员同学注重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素质和党性修养,倡导党员同学开展贴近学生需要的服务活动,提升普通学生群体对学生党员的认同感。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活力的青年群体,其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身心素质决定着国家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成败。高校党建还负有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大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是否健全与完善,关系到高校党建是否能培养出国家所需人才。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高校非常重视学生党建工作,紧抓学生党员发展入党的关口。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学生党员数量持续增长,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形势和新情况。学生党员中有少数人出现了入党后与入党前言行不一、行为懈怠等问题,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综合评价考核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者必须关注的现实情况。
(一)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群体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党员及普通学生,经过分析,认为当前大学生党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他们有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调查显示,16.4%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政治信念坚定性及政治立场正确性上表现一般,理想、信念趋于平淡,价值取向趋于实用。有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动机方面,存在入党动机“功利性”“盲从性”及“虚荣性”的倾向,呈现入党动机的多元化、复杂化,如为了将来谋得更好的工作。22.9%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对党史党章等理论素养知识熟练程度一般,16.9%被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自觉性还不够,对提高自身综合修养和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2.组织纪律性不足
部分大学生党员不注重自身素质及党性修养的提升,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定期参加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员的义务,经调查发现,12.4%被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参加组织生活时积极性一般,在履行党员义务方面表现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党员表现还不如普通同学,带头旷课、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等,在学生群体中不能起到示范作用。这些数据体现了少数学生党员组织纪律性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该履行的党员义务,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3.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
部分学生党员将自己的党员身份置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之外,只是在党内生活中才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学生党员,成为党员前后表现反差较大。调查中发现,10.5%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党员在同学群体中认同度不高,少部分学生党员在班风学风建设、团结服务同学等方面表现一般。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党员没有意识到自身对普通学生群体的影响,忽视了作为一名党员应发挥的先锋带头作用。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党员。当前高校在日常党员培养工作中,对大学生入党前的培养考察要求较为严格,但对学生党员入党后的量化考核综合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组织意识不强、履行党员义务较差的大学生党员没有明确的处理方式,致使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略有不足,没有很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此外,当前主要由党委部门的干部、二级学院党务工作者及学生辅导员构成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我校都由辅导员老师担任所有学生党支部书记。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党建工作的要求日渐提高,且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老师基本都是兼职,目前的基本工作现状就是人手少任务重。一方面,日常繁琐工作已占据大部分工作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务工作者在学生党员入党后管理教育工作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兼任学生支部书记的辅导员老师基本为年轻教师,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同时缺乏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的系统培训,这都使得针对学生党员入党后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未达到应有效果。
结合调查结果,65.7%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学生党员设立相关评价考核体系,以提升学生党员整体素质,因此,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方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然要把推进完善大学生党员综合评价考核体系,提升学生党员群体的综合素养和政治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建设者。
二、建立健全學生党员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的思路和主要做法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如何去提升和保证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综合评价是培养合格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方式,本课题认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加强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与外部监督,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党员意识和群体素质,树立其在学生群体中的示范性。
通过阅读文献、访谈、发放问卷,在收集数据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现状调研。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生党员特点和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份关于《学生党员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的试行方案,在标准设置上,一是既要尽可能立足于党员的各项义务,也要兼顾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二是在考核指标上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既要考虑学习成绩、所获荣誉等定量因素,也要顾及思想素质、组织纪律等定性因素;三是党内考核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党内考核主要目标是考察其是否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内纪律、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等,考核者应由学生党员的入党介绍人、支部正式党员担任,群众评价的测评者由学生党员的班级成员和宿舍成员担任,以便得出更为真实的数据。
本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以“政治素养、组织纪律、文化学习、个人行为、先锋模范作用”作为5个一级评价指标,同时下设具体的二级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具体考核采取平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每位学生党员进行综合考评。计划在每学期测评一次,一年测评平均考核积分将是预备党员可否按期转正和参评“优秀学生党员”的主要依据,也可作为学生党员参评专业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等荣誉评选的参考条件。
表一学生党员综合评价
三、结语
结合学院学生党员的实际,将在学院学生支部范围内进行学生党员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的试运行,并将对学生党员的评价落实到平常考核与集中考核两个方面。根据试行结果,计划对学生党员综合评价积分制体系进行改进与完善,最终形成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学生党员综合评价体系并进行推广,真正达到强化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开展高校学生党员评价是一种方法,对学生党员既有引导作用,也有约束作用。通过强化学生党员的自我管理和外部监督,提升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和行为意识,可以提醒党员同学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使学生党员自觉做到模范表率。
此外,学校应结合学生党员综合评价,加强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和教育,加强党员的政治学习,鼓励党员同学注重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党员素质和党性修养,倡导党员同学开展贴近学生需要的服务活动,提升普通学生群体对学生党员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