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不以学生为本,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来设计,那么再美好的设想,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出了那么多位高考“状元”。我们也夺得了那么多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但我们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多少在全世界叫得响的重大科学发明创造。这难道不值得中国教育界认真反思吗?中国教育不论怎么改革和规划,必须彻底摒弃封建主义把人培养成为听话、驯服的工具,也要避免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把人培养成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特长、同一个模式的标准化机器零部件等落后的教育思想,要坚定不移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应充分尊重学生年龄差异、智力差异、个性差异,在教育改革发展和长远规划中,对教育制度的设计,对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设计、考试评价制度的设计、学校软硬件设施的设计配置,必须重新回到教育的原点: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人的发展和社发展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兼顾统一性、多样性、选择性,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适龄青少年的教育需要,使中国教育真正能担负起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的重任。
二、学校要做到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术有专攻,学有所长”是中国的教育古训。目前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大一统的产物。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办学评价、考试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千校一面,重复雷同的突出问题: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职业教育普通化,中学教育大学化;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应试化”、“分数化”等等。不少学校虽然大量挤占和使用了国家的有限教育资源,却既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门人才,又不能培养出个性特长鲜明的人才。更不用说创新人才。纵观古今中外,凡是久负盛名,长盛不衰的学校,都是办学有特色,学生学业有特长的学校。特色就是活力,就是生命力、创造力,就是独特的校园文化。只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对接才会使学校长盛不衰。中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应尽量减少国家统一的必修课程,增加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给予各地各级学校更多选择权(当然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总量),同时,突出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应有的办学特色,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和专业优势,使中国教育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以目前全国各地小学、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大学都把英语课设置为必修课为例,一些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一句英语不会说,走向社会也用不着,这不是浪费吗?这就是大一统、一刀切造成的严重恶果。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界认真反思!
三、改革管理体制。使学校具有办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以人为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教育本应引领改革开放的浪潮,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但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严重滞后,在许多方面已完全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如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完全违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科学,学校之间、地区之间为追求升学率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完全不把学生当人看待,无限制地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以损害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学校的升学率和名声。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扩招带来师资、经费的严重不足,使教育质量不断下降,使大学生就业困难;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职业技术学校没有专业特色,不能吸引生源,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可以说,教育问题成堆。要改变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各种关系,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责任和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中央主要负责从宏观上制定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课程标准和国家级考试制度。地方负责落实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制度,提供相关的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监督检查学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情况。学校拥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利,包括经费使用、人事管理、招生、办学模式和选修课程设置等,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不得干涉学校办学;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应向全社会公开选聘,把最优秀的人才选到学校领导岗位上,这肯定比我们现在的任命制度好。我们国家那么大,各地千差万别,学校类别层次不同,统一管理、一刀切,或管得过多、过细,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四、基础教育主体应回归其基础性、普及性、大众性殛公民素质教育
目前,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基本上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以应试为教育目的,以分数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管学生的个性差异,不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脱离社会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使基础教育背离其基础性、普及性、大众性和公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这种状况早就激起了学生、家长、老师及专家学者的批评,但至今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固然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如固有的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惯性、惰性,不愿改革创新;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脱离实际,坐而论道式的制度设计、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考试设计等。我们希望借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之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从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文化知识(不要把大量文化知识下放给中小学生,因为知识一辈子也学不完)、生活技能、社会公德、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等,在此基础上去设计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使基础教育真正回归其基础性、普及性、大众性及公民素质教育上来。特别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法规的检查监督落实,确保义务教育的质量,确保公民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受侵害。要逐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以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当教师。名师出高徒,这是全社会都明白的道理。要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范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在保证国家支付工资的基础上,可否通过其他渠道筹 资。建立乡村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或乡村教育特岗补贴),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基础教育事关国家的根基和民族的未来,要确保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各项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长,使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五、建立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评价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学校、对人才的评价,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甚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中、小学学校的评价,主要看中考、高考升学率。升学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声誉、办学经费、办学条件、教师待遇、招生生源乃至学校领导的升迁。期中、期末考成绩,中考、高考成绩,则决定着一个教师的职称、待遇、荣誉、升迁。在这种评价模式之下,中、小学校“应试教育”的怪圈自然难以突破。而目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进一步加剧了“应试教育”的烈度。与此同时,社会上用人单位过度推崇文凭、学历,忽视德行、能力、历练等实际工作能力的用人价值取向,也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舞弊、假文凭、假学历等弄虚作假的现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建立起一系列对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的科学评价模式,重视发展性评价,重视评价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建立独立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评价机构,使评价尽量做到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只有建立起以学生为本、合乎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才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六、建立富有弹性、可多次选择的高考制度
现行高考制度对中国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过无与伦比的贡献。但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受扭曲的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评价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考制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严重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引起学生、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批评。问题是高考制度怎么改?我个人认为,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建立富有弹性、可多次选择、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高考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具体做法:一是二级考试,即全国考试和省(市)级考试。二是多次选择,报考全国一本高校的考生,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考试中心和一本高校招办负责组织考试和招生,每年春、夏、秋、冬各考一场,由考生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场或数场考试,高校取其最好的一场,每年的考试科目可固定,也可变化。报考全国二本及以下高校的考生,由省(市)考试中心或招办负责组织考试和招生,每年春、秋考两场,按考试分数录取。报考职业技术院校和专科学校的考生(有条件的省市也可以包括报考二本、三本高校的考生),可以免试直接向学校报名。一律取消各种加分,取消各种学科竞赛,参加学科国际奥赛由各省(市)轮流组队参赛。特长生自己向报考学校申请。降低或减免考生的考试报名费,由国家对相关招考部门给予财政补贴。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出了那么多位高考“状元”。我们也夺得了那么多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但我们却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多少在全世界叫得响的重大科学发明创造。这难道不值得中国教育界认真反思吗?中国教育不论怎么改革和规划,必须彻底摒弃封建主义把人培养成为听话、驯服的工具,也要避免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把人培养成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特长、同一个模式的标准化机器零部件等落后的教育思想,要坚定不移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应充分尊重学生年龄差异、智力差异、个性差异,在教育改革发展和长远规划中,对教育制度的设计,对课程的设置、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材的设计、考试评价制度的设计、学校软硬件设施的设计配置,必须重新回到教育的原点: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人的发展和社发展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兼顾统一性、多样性、选择性,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适龄青少年的教育需要,使中国教育真正能担负起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大国的重任。
二、学校要做到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术有专攻,学有所长”是中国的教育古训。目前中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大一统的产物。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办学评价、考试制度等方面,存在着千校一面,重复雷同的突出问题:如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职业教育普通化,中学教育大学化;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应试化”、“分数化”等等。不少学校虽然大量挤占和使用了国家的有限教育资源,却既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门人才,又不能培养出个性特长鲜明的人才。更不用说创新人才。纵观古今中外,凡是久负盛名,长盛不衰的学校,都是办学有特色,学生学业有特长的学校。特色就是活力,就是生命力、创造力,就是独特的校园文化。只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对接才会使学校长盛不衰。中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应尽量减少国家统一的必修课程,增加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给予各地各级学校更多选择权(当然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总量),同时,突出各级各类学校、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应有的办学特色,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和专业优势,使中国教育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以目前全国各地小学、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大学都把英语课设置为必修课为例,一些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一句英语不会说,走向社会也用不着,这不是浪费吗?这就是大一统、一刀切造成的严重恶果。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界认真反思!
三、改革管理体制。使学校具有办学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以人为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教育本应引领改革开放的浪潮,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但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严重滞后,在许多方面已完全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如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完全违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科学,学校之间、地区之间为追求升学率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完全不把学生当人看待,无限制地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业量,以损害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学校的升学率和名声。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普通高中、普通高校扩招带来师资、经费的严重不足,使教育质量不断下降,使大学生就业困难;学校行政化、官僚化倾向严重;职业技术学校没有专业特色,不能吸引生源,国家支持力度不够。可以说,教育问题成堆。要改变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各种关系,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责任和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中央主要负责从宏观上制定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课程标准和国家级考试制度。地方负责落实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制度,提供相关的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监督检查学校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情况。学校拥有独立自主的办学权利,包括经费使用、人事管理、招生、办学模式和选修课程设置等,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不得干涉学校办学;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应向全社会公开选聘,把最优秀的人才选到学校领导岗位上,这肯定比我们现在的任命制度好。我们国家那么大,各地千差万别,学校类别层次不同,统一管理、一刀切,或管得过多、过细,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四、基础教育主体应回归其基础性、普及性、大众性殛公民素质教育
目前,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基本上是以知识教育为中心,以应试为教育目的,以分数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不顾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管学生的个性差异,不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脱离社会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使基础教育背离其基础性、普及性、大众性和公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这种状况早就激起了学生、家长、老师及专家学者的批评,但至今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固然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如固有的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惯性、惰性,不愿改革创新;教育行政领导、教育专家脱离实际,坐而论道式的制度设计、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考试设计等。我们希望借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之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从中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生的文化知识(不要把大量文化知识下放给中小学生,因为知识一辈子也学不完)、生活技能、社会公德、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等,在此基础上去设计基础教育发展规划,使基础教育真正回归其基础性、普及性、大众性及公民素质教育上来。特别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法规的检查监督落实,确保义务教育的质量,确保公民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受侵害。要逐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以便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当教师。名师出高徒,这是全社会都明白的道理。要吸引更多的优秀师范毕业生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在保证国家支付工资的基础上,可否通过其他渠道筹 资。建立乡村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或乡村教育特岗补贴),较大幅度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基础教育事关国家的根基和民族的未来,要确保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各项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长,使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
五、建立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评价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学校、对人才的评价,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甚至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对中、小学学校的评价,主要看中考、高考升学率。升学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声誉、办学经费、办学条件、教师待遇、招生生源乃至学校领导的升迁。期中、期末考成绩,中考、高考成绩,则决定着一个教师的职称、待遇、荣誉、升迁。在这种评价模式之下,中、小学校“应试教育”的怪圈自然难以突破。而目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进一步加剧了“应试教育”的烈度。与此同时,社会上用人单位过度推崇文凭、学历,忽视德行、能力、历练等实际工作能力的用人价值取向,也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考试舞弊、假文凭、假学历等弄虚作假的现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建立起一系列对各级各类学校不同的科学评价模式,重视发展性评价,重视评价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建立独立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评价机构,使评价尽量做到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只有建立起以学生为本、合乎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才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六、建立富有弹性、可多次选择的高考制度
现行高考制度对中国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做出过无与伦比的贡献。但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受扭曲的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评价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考制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严重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引起学生、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批评。问题是高考制度怎么改?我个人认为,改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建立富有弹性、可多次选择、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高考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具体做法:一是二级考试,即全国考试和省(市)级考试。二是多次选择,报考全国一本高校的考生,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考试中心和一本高校招办负责组织考试和招生,每年春、夏、秋、冬各考一场,由考生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场或数场考试,高校取其最好的一场,每年的考试科目可固定,也可变化。报考全国二本及以下高校的考生,由省(市)考试中心或招办负责组织考试和招生,每年春、秋考两场,按考试分数录取。报考职业技术院校和专科学校的考生(有条件的省市也可以包括报考二本、三本高校的考生),可以免试直接向学校报名。一律取消各种加分,取消各种学科竞赛,参加学科国际奥赛由各省(市)轮流组队参赛。特长生自己向报考学校申请。降低或减免考生的考试报名费,由国家对相关招考部门给予财政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