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缄默之爱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X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原本是无法走到一起的,但命运却无情地将他们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成就了一段永远的童话。
  他天生是个哑巴,孤苦伶仃的样子。她随着母亲一个人艰难地流落到了他的家乡,也算是机缘巧合吧,母亲在一个雪天病倒在他家门前。
  推开低矮的房门,他发现了她瘦弱的目光。当时,她已经冷饿交加,在死亡的边缘。他好心地让她和母亲进屋。然后,她和她母亲一住就是三四年的光景。母亲在这里养病,他呢,没有任何怨言,整日里奔走着请医生给她母亲看病。
  她业余里喜欢看书,他家有许多本旧时的小画书,她便有事没事时翻看着。渐渐地,她竟然能够明白画中的意思。她的母亲在一个大雪夜离开了她,临死前,母亲死死地抓住他的手,她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她明白,母亲是要他照顾她一辈子。他忍痛点头。
  他送她到附近的学校念书,他把她当成了亲妹子照料。他语言有障碍,但有的是力气,他比画着告诉她愿意照顾她上大学。当时,她的眼泪汹涌而下。
  他受许多人歧视,工作中自然受人欺负。那一天,她替他鸣不平,与一帮小子们舌战,他们没想到他居然有这么个口齿伶俐的妹妹,于是乎便动手动脚起来。看到她受了欺负,他内心深处的愤怒如洪水般澎湃而出,他高举着狼牙棒,打得那些小子们跪地求饶。夜晚,她就着灯光替他包扎伤口,她早已哭得梨花带雨。
  她考上了大学,他每月给她邮钱来,却从不到学校里看她。她知道他是在替自己维护尊严。班里的许多男生喜欢她,但她却置之不理,她的心中早有所属,她毕业后要回到他的身边,他需要女人的呵护和照料。
  他坚决不答应她的请求,他比画着告诉她,他是个哑巴,会给她带来一生的贫穷和抬不起头。她哭着说没关系,他还是没答应她。
  一周后,她却突然病倒了,送到医院时,医生告诉他,她嗓子里长了个瘤子,可能一辈子不能说话啦。
  他痛哭流涕,在她的面前比画着说都是自己害了她。她用眼神告诉他,我们同病相怜,我们结婚吧。
  就这样,他们从两小无猜过渡到了相敬如宾和举案齐眉。他们养育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并且相濡以沫着过了二十年的光景。
  他突然病倒了,严重的心脏病。他全身浮肿,双手无力抬起,只有用眼神与她交流。这一次,她坚强着没有哭,她娴熟地根据他的眼神照顾着他,她希望她的虔诚能够换来奇迹。
  但他还是去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这令她突然想起了那个大雪纷飞的雪夜,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而如今,却阴阳两隔。
  在为他操办丧事时,她却突然说道,他还是走了。接下来,她号啕大哭。
  是她为了報答他,编织了一个二十年不说话的谎言。二十年,足可以令一座城市毁灭甚至于重生,但她却做到了滴水不漏,这才是真正的爱呀。
  (田龙华摘自《另一只眼看爱情》 图/潆夏)
其他文献
1977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李·罗斯进行了一项实验。首先,他让志愿者做出一个选择:是否愿意挂上写着“来乔伊饭店吃饭”的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三十分钟。罗斯选取的志愿者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同意挂上广告牌,另一半则不同意。  然后,罗斯让同意的和不同意的志愿者分别猜测其他人是否会同意挂广告牌,同时会选择哪种方式;同时猜测那些与他们选择不一致的人的特征屬性。  结果,在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志愿者中,6
一天晚上,清夜无眠,书海泛舟。读了一阵《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以后,竟突然想起机关后面的那棵老榆树,那粗黑的身姿、那深深的皱折、那凝重的篷冠,使人产生一种苍凉感。我一支接一支地吸烟,不知为什么。  老榆树也又长一岁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走进这座城市的一栋红砖房,名曰广播站。砖房的西侧便有这棵榆树。不知道这棵树是野生的,还是谁栽的,反正那时候正壮实,生生不息,勃勃不已。但它很孤独,没人理它,没人
不得不说,科学谣言的攻击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我们对科学谣言进行了一次毁灭性的粉碎之后,它居然更善于伪装了,以更高明的手段混入了科学大本营中。  身边的科学是否真的是科学,或者它是乔装打扮的谣言,你分得清吗?这次你是不是又中招了?  当谣言像病毒一样在我们身边迅速传播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勇敢地与谣言对抗,将它们彻底粉碎。  谣言真可恶!它们伪装得相当真实,不仅仅骗了我们,还让我们误解了科学真相
常听老年朋友谈老。有人叹老,成天“老”字不离口,总说自己“不中用了”,自嘲“血管硬化、知识老化、思想僵化、等着火化”;有人不认老,怕说老,叫他一声“老人家”还很不情愿,常常面露愠色。看来,老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老,态度大相径庭。  人老,乃自然规律。对步入老年行列的每个人来说,首先要知老,感觉到老。年龄是一件最令人无奈的事情,似乎刚刚挥手告别牙牙学语的孩提时代,倏忽之间,鬓角就增添了白发,额头就刻上了
“时间从我的身体里流走,就像忘了关的自来水。”读《山居七年》,看到这一句,不由得顿住。  阳光从窗外探进来,爬上蓝色的墙面,又流水一般,一寸寸向下漾,瀑流如绢帛,有绵软柔滑的质感。玻璃瓶里的富贵竹,又添了几片黄叶子。玫瑰蔫了,向日葵蔫了,金钱草也染了锈色。只有那束干花,紫色的碎朵新鲜如昔。  一直想着拿出去扔掉,一直忘了,有时是无意,有时是有意。它们曾如此绚烂地带给我喜悦。再美的花,再美的人,枯萎
小时候,炊烟是村庄的魂。  我一直认为,炊烟升起的时候,那是一个村庄最温暖的季节。在乡野玩耍的孩子,在大杨树下扎堆的人们,在田里锄禾的父辈,下班的工人,他们踩着缕缕炊烟,唱着民间小曲,欣欣然地涌回村庄。此刻的村庄活在唐诗宋词的炊烟里,活在父亲的喇叭烟上,活在女人恬静的眸子中,檐瓦上的狗尾草和炊烟展开深情的交谈。  炊烟一年四季,袅袅在村庄上空,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炊烟。我们常常在时光的地平线上,
秋爽天气,最宜晚饭后出门散步。不知不觉中,天黑下来,身子也仿佛融入这浩荡浑圆的夜色。那是一种惬意。人生清福,莫过于此。  大半个微黄的月亮,出现在高楼顶上。等我走回小区,又发现它在小区的中心了,几栋高楼环绕着,把它合捧在手心里。天空是漠漠、深沉的黑色,只有月亮周围的一圈是亮的,那圈里还有几片旧棉絮般黄色的云。  晚上九点多,小区里散步的人渐渐散去。月色也静下来。在园林亭台的暗影间徘徊,心里清凉;举
淡荡,言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犹散淡,悠闲自在。  晨间读书,读到了这样一个多形容春光的词,总感觉有些天然情致。“荡”也作“宕”,字典中,宕的意思即放荡,不受拘束。  唐人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诗云:“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春日和风正舒缓荡漾,洁白露水已清凉晶莹。即便不看诗人此处抒怀之志,但赏风景,融合景情,也别有风味。  到了宋,女词人李清照吟道:“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今年的闲暇时间多了起来,在家侍弄花草,倒也悠然。  对于种花我是门外汉,但妻子却是“花痴”一个。有样学样,耳濡目染,我也会了一点皮毛:浇水、剪枝、换盆,有的喜阴,有的要晒太阳,还有的只要简单地除除杂草,让花儿干干净净地生长就可以。  如此这般,几番实战,阳台上的蕙兰、欧月、水仙、三角梅等,居然很听话地活着,嫩芽,新花,花儿们的日子过得倒挺滋润。  看来,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闷”在
时光,像一位行旅匆匆的游子,就在不经意的瞬间悄然逝去,如飞过的流星,陨落时只在空中划过凄美的轨迹。时光,在不停地走,人生也在悄悄地溜走,忘记了月儿圆了多少回,忘记了季节换了多少次,从幼稚走到成熟,从冲动历练到沉着。身后的影子多少次辗转,曾经澄澈的眼睛多少次回眸,可是,岁月早已沧桑了过往的光阴,也已苍老了青春的容颜,更是苍茫了昨日的曾经。  岁月的河床上曾弥漫过青春的感伤,曾存放过记忆的泪滴,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