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古地磁及相关生物环境协同演化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研究员领导的中芬合作团队完成了关于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古地磁及相关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关系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乌兰塔塔尔地区红层是一段跨越始新世—渐新世界线的较长且连续的沉积序列(35Ma-27Ma),乌兰塔塔尔剖面广泛分布的风尘沉积表明亚洲干旱化的起始时间早于E-O界线,新的克克阿木动物群时代(34.8Ma)表明“蒙古重建”这一新生代重大的动物群转换事件也早于E-O界线,进一步表明动物群转换与始新世—渐新世转折(E-O转折)并不同步,动物群的变化是逐步而非突然的。
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联合研究团队开展了有关寒武纪至三叠纪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该研究利用古生物大数据、超级计算、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等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化石记录重现了生命演化历史,改变了当前对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认知。此项研究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手段,部分解决了深时(Deep-time,通常指人类出现之前的历史)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建立的难题,从而可以在接近现代长尺度生态研究的水平上验证或评估生物或古生物学的假说。
青藏高原夹竹桃科新化石揭示萝藦亚科在古近纪亚洲的早期分化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博士后Cédric Del Rio、研究员苏涛及其合作者系统研究了在青藏高原中部下始新统牛堡组地层若干种子的印痕化石。研究成果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此次报道的化石新种是萝藦亚科最早的化石记录,反映了夹竹桃科在亚洲的早期分化,也表明夹竹桃科自非洲传播到青藏高原的时间不晚于早始新世。该研究进一步发现了古近纪欧亚大陆与非洲之间的区系联系。也进一步佐证了早始新世青藏高原中部可能存在一个温暖湿润的低地环境,使包括本研究在内的萝藦亚科以及最近发表的臭椿、兔耳果等若干热带、亚热带植物类群得以生存。
亚洲沙尘暴两千年前主因已为人类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团队揭示,两千年前,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亚洲沙尘暴的主要因素。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团队揭示了两千年来亚洲沙尘暴的变化规律——东亚夏季风增强时,降雨增加,生态趋好,战乱减少,王朝兴盛(如汉、唐、北宋、明朝等),人口迅速增加,农业发展,开垦草原和荒漠草原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进而粉尘源区扩展,最终导致沙尘暴活动快速上升;相反,东亚夏季风减弱时,降雨减少,气候恶化,国家动乱纷争(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等),人口迅速减少,游牧民族南侵,农牧界线南移,沙尘源区植被恢复,生态环境转好,沙尘暴活动减少。
白垩纪轮藻化石研究揭示现代轮藻植物群起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启飞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等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张翼翼教授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MartínC l o s a s教授等合作,研究了松辽盆地“松科1井”(南孔)的轮藻植物群,为揭示现代轮藻植物群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论文发表于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棒轮藻科在土伦期至圣通期已失去其在早白垩世的主导地位,轮藻科开始占据优势,这比以前的认识向前推进了800万年。该时期松辽盆地含轮藻的沉积相主要为大型浅水、永久性淡水湖泊和沼泽环境,与全球大多数地方的咸水沉积不同,这也解释了该时期轮藻植物群在松辽盆地繁盛的原因。
人类活动扰动长江流域火历史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研究员等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通过东海陆架钻探岩芯提取出的黑炭记录重建了过去7000年以来长江流域的火历史,发现自3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火活动的影响显著增强。研究成果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可以通过扰动陆地生态系统和改变大气组成对生物圈、大气圈产生重要影响。黑炭是古火重建的重要载体。该研究不仅表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火与自然气候之间的固有关系,而且揭示出火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在不同时间尺度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长鼻类化石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世骐研究员等报道了欧亚大陆的首批始轭齿象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Historical Biology。针对轭齿象类从非洲向欧亚大陆的扩散提出了两点假说,一种认为在早中新世,始轭齿象同较进步的轭齿象一样通过特提斯海第一次关闭形成的“嵌齿象路桥”到达欧亚,只不过始轭齿象的臼齿与轭齿象类没有很大区别,可能存在将始轭齿象臼齿鉴定为轭齿象的情况。另一种假说基于中新世东亚地区与西欧地区的象类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象类出现在南亚的时间较早,可以达到晚渐新世,由此推测始轭齿象通过一条“南线”,经由南亚,穿过青藏高原所在的地区,迁移到东亚。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对全新世气候响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耀明研究团队试图揭示何种植物的敏感性对区域植被动态(尤其是森林的进与退)的贡献,进而探讨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线性或非线性响应的成因。研究论文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从南向北森林的扩张呈现明显的延迟,这可能与北半球末次盛冰期形成的冻土在全新世逐渐向北消退有关;全新世早期受西风驱动增加的降水首先在亚洲中部干旱区高海拔區达到森林扩张的阈值,而低海拔区相对较晚;全新世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不同,如西伯利亚松属和欧洲赤松属对降水的变化响应敏感,而云杉属和蒿属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研究员领导的中芬合作团队完成了关于内蒙古乌兰塔塔尔古地磁及相关生物环境协同演化关系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乌兰塔塔尔地区红层是一段跨越始新世—渐新世界线的较长且连续的沉积序列(35Ma-27Ma),乌兰塔塔尔剖面广泛分布的风尘沉积表明亚洲干旱化的起始时间早于E-O界线,新的克克阿木动物群时代(34.8Ma)表明“蒙古重建”这一新生代重大的动物群转换事件也早于E-O界线,进一步表明动物群转换与始新世—渐新世转折(E-O转折)并不同步,动物群的变化是逐步而非突然的。
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联合研究团队开展了有关寒武纪至三叠纪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该研究利用古生物大数据、超级计算、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等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基于化石记录重现了生命演化历史,改变了当前对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认知。此项研究采用了全新的技术手段,部分解决了深时(Deep-time,通常指人类出现之前的历史)高分辨率时间标尺建立的难题,从而可以在接近现代长尺度生态研究的水平上验证或评估生物或古生物学的假说。
青藏高原夹竹桃科新化石揭示萝藦亚科在古近纪亚洲的早期分化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博士后Cédric Del Rio、研究员苏涛及其合作者系统研究了在青藏高原中部下始新统牛堡组地层若干种子的印痕化石。研究成果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此次报道的化石新种是萝藦亚科最早的化石记录,反映了夹竹桃科在亚洲的早期分化,也表明夹竹桃科自非洲传播到青藏高原的时间不晚于早始新世。该研究进一步发现了古近纪欧亚大陆与非洲之间的区系联系。也进一步佐证了早始新世青藏高原中部可能存在一个温暖湿润的低地环境,使包括本研究在内的萝藦亚科以及最近发表的臭椿、兔耳果等若干热带、亚热带植物类群得以生存。
亚洲沙尘暴两千年前主因已为人类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团队揭示,两千年前,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亚洲沙尘暴的主要因素。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团队揭示了两千年来亚洲沙尘暴的变化规律——东亚夏季风增强时,降雨增加,生态趋好,战乱减少,王朝兴盛(如汉、唐、北宋、明朝等),人口迅速增加,农业发展,开垦草原和荒漠草原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进而粉尘源区扩展,最终导致沙尘暴活动快速上升;相反,东亚夏季风减弱时,降雨减少,气候恶化,国家动乱纷争(如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等),人口迅速减少,游牧民族南侵,农牧界线南移,沙尘源区植被恢复,生态环境转好,沙尘暴活动减少。
白垩纪轮藻化石研究揭示现代轮藻植物群起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启飞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等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张翼翼教授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MartínC l o s a s教授等合作,研究了松辽盆地“松科1井”(南孔)的轮藻植物群,为揭示现代轮藻植物群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论文发表于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棒轮藻科在土伦期至圣通期已失去其在早白垩世的主导地位,轮藻科开始占据优势,这比以前的认识向前推进了800万年。该时期松辽盆地含轮藻的沉积相主要为大型浅水、永久性淡水湖泊和沼泽环境,与全球大多数地方的咸水沉积不同,这也解释了该时期轮藻植物群在松辽盆地繁盛的原因。
人类活动扰动长江流域火历史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研究员等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通过东海陆架钻探岩芯提取出的黑炭记录重建了过去7000年以来长江流域的火历史,发现自3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火活动的影响显著增强。研究成果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因子,可以通过扰动陆地生态系统和改变大气组成对生物圈、大气圈产生重要影响。黑炭是古火重建的重要载体。该研究不仅表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火与自然气候之间的固有关系,而且揭示出火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在不同时间尺度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长鼻类化石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世骐研究员等报道了欧亚大陆的首批始轭齿象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Historical Biology。针对轭齿象类从非洲向欧亚大陆的扩散提出了两点假说,一种认为在早中新世,始轭齿象同较进步的轭齿象一样通过特提斯海第一次关闭形成的“嵌齿象路桥”到达欧亚,只不过始轭齿象的臼齿与轭齿象类没有很大区别,可能存在将始轭齿象臼齿鉴定为轭齿象的情况。另一种假说基于中新世东亚地区与西欧地区的象类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象类出现在南亚的时间较早,可以达到晚渐新世,由此推测始轭齿象通过一条“南线”,经由南亚,穿过青藏高原所在的地区,迁移到东亚。
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对全新世气候响应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李耀明研究团队试图揭示何种植物的敏感性对区域植被动态(尤其是森林的进与退)的贡献,进而探讨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线性或非线性响应的成因。研究论文发表于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从南向北森林的扩张呈现明显的延迟,这可能与北半球末次盛冰期形成的冻土在全新世逐渐向北消退有关;全新世早期受西风驱动增加的降水首先在亚洲中部干旱区高海拔區达到森林扩张的阈值,而低海拔区相对较晚;全新世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不同,如西伯利亚松属和欧洲赤松属对降水的变化响应敏感,而云杉属和蒿属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