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符合学生认知建构,为学生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课程组基于《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建立了自学考试助学教学改革,通过网络自学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实践结果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网络考试;教学模式改革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s' recognition as well as designingpratical learning task for the students, the self-study teaching mode has been reformed by the teaching gruop based on the internet course《Principle and design of machinery 》.When giving an overall analysis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net self-study exams,it can be found out that the grades of the students have been improved. Therefore,the reform is effective and successful.
Keywords:Constructivism theory;The network examines;The teaching mode reforms
中图分类号码: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在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变得日趋重要,也促使网络考试助学活动迅速兴起和不断发展, 使网络自学考试成为一个教学辅助的手段,使网络助学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换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研究,鼓励和要求学生自我学习,“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的学得会”,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创造出一种“学生向自己负责”和“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学习过程。
二、设计真实的自学任务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 D. H.Jonassen(戴维 H. 乔纳森)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应该被应用于网络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它专注于知识建构而非简单复制,提供真实世界的案例学习环境,强调反思性实践,通过交流和沟通而非学习者的竞争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
三、《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课程的建立
机械原理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进行教学组织,机械设计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项目设计过程一般是: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任务→绘制装配图→制定设计计算说明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教师作引领,以学生提问为主要手段;在以项目驱动下,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机械设计能力的训练,提高机械制图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开展教学,不能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还能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验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网络自主学习规定自学的内容,把课程中内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如链条传动与带传动的知识内容比较类同,学生通过学习课件、各种网上教学资源、通过作业、自我测试完成自学,系统自动生成成绩。
四、课程网络自学考试的构建
《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一些问题,平时成绩的考核难以做到客观公平公证,期末考核形式单一等,平时成绩主要包括通过考勤、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及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态度,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技能运用水平、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等,这种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比较全面,但其缺点在于难以做到客观公平的评价;如课堂提问,每个问题不可能达到难度均衡,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都能有回答机会;对于课堂小组讨论,老师容易从讨论中只能发现表现比较突出的同学,但是对更多同学的评价却不能保证准确,对于作业,很难区分认真思考以后独立完成的作业与参考别人的成果而完成的,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考试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考试成绩和努力学习没有太大关系,学生自然将重点放在期末复习之上而忽略平时的学习,于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记笔记,甚至玩手机,睡觉现象严重;到考试前要复习资料,临时抱佛脚以求通过考试,这种学习方法目的性和功利性极强,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无法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甚至为了分数而考试作弊。为了缓解考核方式造成的上述问题,课程组基于网络课程开发了《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自学考试辅助教学系统帮助学生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首先,网络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而且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为学习者构建了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实现机械知识的建构。其次,推进和规范自学考试题库建设。网络自学考试以题库和试卷库为主,客观题实现系统自动评分,确保能够提供满足考试需要的试题储量和备用试卷,保证够用为度。
强化网络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注重学习过程,依托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和覆盖全体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形成比较完善的学习服务体系。
五、网络自学考试建设的成效和不足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课程对部分知识体系自学考试进行助学是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面授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
1.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时空限制。网络课程改革突破了时空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可多次听课,多次练习,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更加符合了建构主义的目标与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已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质量有保证。网络课程改革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容纳内容多等长处,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快捷便利的信息通道,使各种教学信息迅速地得到传播和反馈,给学生提供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3.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化学习的平台。网络自学考试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层次的教育内容;更有利于考生的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下载符合个人能力的课程内容,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4、网络自学考试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外,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通过考试,取得理想成绩的契机;通过《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自学考试课程学业平台,学生得到了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了考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调查了解到:同学们有25%~50%的上网时间用于网络学习,减少了玩游戏的时间,对课程资源的较大的兴趣,课件质量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激发了许多考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间测试、知识点测评与期末的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考后数据分析,不认真参加网络自学考试的考生在考试中表现平平,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不及格的15名学生中,有13人未进行网络考试或没能完成网络考试任务。
从整个网络考试助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从调查问卷分析学生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来看,网络自学学习时间过长,学生参与压力小,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有近七成的学生反映学习资源缺少趣味性,要多开发一些游戏类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加强题库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题库方式命题技术规范,提升自学考试题库建设水平。
六、结束语
通过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使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得到加强,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复习迎考,对促进自学、拓展知识面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加强,因此,可以认为网络考试助学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Jonassen,D. H. Transforming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Beyond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or Whoever Controls the Technology Createsthe Real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0,40( 2) : 21 - 25.
[2]赵占军,杜骁试论网络考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4(10):84,105
[3]毕小龙,陈爱萍,田永伟,孙荣岳.基于网络考试系统的热力发电厂考核方式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104(12):67~68.
作者简介:
陈光群(1965- )男,硕士,机自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和研究。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网络考试;教学模式改革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s' recognition as well as designingpratical learning task for the students, the self-study teaching mode has been reformed by the teaching gruop based on the internet course《Principle and design of machinery 》.When giving an overall analysis to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net self-study exams,it can be found out that the grades of the students have been improved. Therefore,the reform is effective and successful.
Keywords:Constructivism theory;The network examines;The teaching mode reforms
中图分类号码: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在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变得日趋重要,也促使网络考试助学活动迅速兴起和不断发展, 使网络自学考试成为一个教学辅助的手段,使网络助学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认知学习观主要在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换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研究,鼓励和要求学生自我学习,“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的学得会”,把老师的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创造出一种“学生向自己负责”和“学生自我管理学习”的学习过程。
二、设计真实的自学任务
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著名教授 D. H.Jonassen(戴维 H. 乔纳森)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应该被应用于网络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它专注于知识建构而非简单复制,提供真实世界的案例学习环境,强调反思性实践,通过交流和沟通而非学习者的竞争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这些接近生活真实的、复杂的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
三、《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课程的建立
机械原理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进行教学组织,机械设计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项目设计过程一般是: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任务→绘制装配图→制定设计计算说明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教师作引领,以学生提问为主要手段;在以项目驱动下,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机械设计能力的训练,提高机械制图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开展教学,不能仅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还能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验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网络自主学习规定自学的内容,把课程中内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如链条传动与带传动的知识内容比较类同,学生通过学习课件、各种网上教学资源、通过作业、自我测试完成自学,系统自动生成成绩。
四、课程网络自学考试的构建
《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现行的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一些问题,平时成绩的考核难以做到客观公平公证,期末考核形式单一等,平时成绩主要包括通过考勤、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及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态度,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技能运用水平、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等,这种平时成绩的评价方式比较全面,但其缺点在于难以做到客观公平的评价;如课堂提问,每个问题不可能达到难度均衡,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都能有回答机会;对于课堂小组讨论,老师容易从讨论中只能发现表现比较突出的同学,但是对更多同学的评价却不能保证准确,对于作业,很难区分认真思考以后独立完成的作业与参考别人的成果而完成的,这种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确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由于考试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考试成绩和努力学习没有太大关系,学生自然将重点放在期末复习之上而忽略平时的学习,于是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记笔记,甚至玩手机,睡觉现象严重;到考试前要复习资料,临时抱佛脚以求通过考试,这种学习方法目的性和功利性极强,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无法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甚至为了分数而考试作弊。为了缓解考核方式造成的上述问题,课程组基于网络课程开发了《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自学考试辅助教学系统帮助学生学习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首先,网络课程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功能,而且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为学习者构建了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实现机械知识的建构。其次,推进和规范自学考试题库建设。网络自学考试以题库和试卷库为主,客观题实现系统自动评分,确保能够提供满足考试需要的试题储量和备用试卷,保证够用为度。
强化网络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注重学习过程,依托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和覆盖全体学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形成比较完善的学习服务体系。
五、网络自学考试建设的成效和不足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课程对部分知识体系自学考试进行助学是时代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面授方式相比,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
1.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时空限制。网络课程改革突破了时空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可多次听课,多次练习,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更加符合了建构主义的目标与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掌握已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质量有保证。网络课程改革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容纳内容多等长处,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快捷便利的信息通道,使各种教学信息迅速地得到传播和反馈,给学生提供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3.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化学习的平台。网络自学考试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层次的教育内容;更有利于考生的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下载符合个人能力的课程内容,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4、网络自学考试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外,也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一个通过考试,取得理想成绩的契机;通过《机械原理与设计》网络自学考试课程学业平台,学生得到了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了考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调查了解到:同学们有25%~50%的上网时间用于网络学习,减少了玩游戏的时间,对课程资源的较大的兴趣,课件质量高,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激发了许多考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间测试、知识点测评与期末的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考后数据分析,不认真参加网络自学考试的考生在考试中表现平平,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不及格的15名学生中,有13人未进行网络考试或没能完成网络考试任务。
从整个网络考试助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从调查问卷分析学生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来看,网络自学学习时间过长,学生参与压力小,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有近七成的学生反映学习资源缺少趣味性,要多开发一些游戏类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加强题库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题库方式命题技术规范,提升自学考试题库建设水平。
六、结束语
通过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使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得到加强,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复习迎考,对促进自学、拓展知识面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加强,因此,可以认为网络考试助学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Jonassen,D. H. Transforming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Beyond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or Whoever Controls the Technology Createsthe Real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0,40( 2) : 21 - 25.
[2]赵占军,杜骁试论网络考试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4(10):84,105
[3]毕小龙,陈爱萍,田永伟,孙荣岳.基于网络考试系统的热力发电厂考核方式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104(12):67~68.
作者简介:
陈光群(1965- )男,硕士,机自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机械原理与设计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