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在孤独中,伟大的艺术家才能沉浸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林风眠就是这样一位画坛大师,他在孤独的一生中坚韧无愧于自己的事业,对中西艺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和创作面貌。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省梅县人。享有国际声望的画家之一,现当代美术的宗师,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00年,他出生在广东梅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本名林凤鸣。爷爷是石匠,这是他家族赖以为生的职业,林风眠青年时期也曾做过石匠。
读书改变了命运,在中学时,林风眠已经显示了出色的绘画天赋。1919年,林风眠赴法国留学,先在弟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学习素描、油画。1923年赴德国游学。在欧洲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计有《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古舞》、《罗朗》、《金字塔》、《战栗于恶魔之前》等,许多作品充满了对古代和神话世界的向往,歌咏神奇的爱情和英雄主义,激荡着青年画家的诗情和幻想,既有淡淡的哀愁,还具有别致的浪漫情调,一些作品曾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1925年冬,林风眠回国,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奉系军阀占领北京,林风眠倡导的艺术运动被扼杀,愤而辞职。1928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西湖之畔建校,林风眠任院长。不久,艺术院改国立杭州艺专,林风眠改任校长至1938年。
林风眠在13年中先后主持了当时仅有的两所国立艺专,把主要心血用在艺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上。在教学和教务之余,他仍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兼作水墨画,并写了20余万字的论文、译文,力图从教育、理论、创作三方面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能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情感的,是油画《民间》、《人道》、《痛苦》、《悲哀》等作品。在作品名称可以看出,林风眠一改留学欧洲时的热情浪漫情调,对处于战乱中的现实社会表现出了急切关心。
抗战爆发后,国立杭州艺专被迫向内地迁移,林风眠率艺专师生向江西、湖南转移。他的油画作品无法带走,俱毁于敌人手中。因与教育部及有关官员的意见不一致,林风眠痛而辞职,经上海,转贵州、河内、云南抵重庆。在重庆,他避开文艺集中的北培,独居长江南岸大佛殿的一间旧房,专心于绘画探索。他也创作抗战宣传画,但仍认为绘画是自己服务于人类的特殊方式和途径,所以坚持在孤独中创作。
林风眠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对变化着的环境缺乏灵活的应变力,只对艺术教育充满热情。当在教育事业上难以发挥热力,林风眠就毅然且安然地专心于创作。融合东西方艺术,是他早在巴黎求学时期就已确定的奋斗方向,寂寞耕耘也正中下怀。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林风眠在远离文化中心的重庆南岸土屋,一住就是六年多。
艰苦的物质条件没有让林风眠退缩,相反,苦行僧般的清净生活,使林风眠得以集中全部精力创作,他每天都埋头作画,醉心着水墨和油彩的交合与新生,融合中西的“风眠体”就在重庆江边仓库横空出世。“风眠体”的一大特色是方纸布阵。内容上不画传统的峰峦山谷等宏大景色,而取近景特写。他使用生宣、毛笔、水墨、水彩等中国传统材料,但技法汲取西方画的精微光色,林风眠自嘲是个好“色”之徒,打破了“水墨为上”的古训,运用浓重艳丽的色彩描绘仕女、花鸟、秋林、泊船。“风眠体”的线条则来源于汉画砖、唐壁画,充满动感和灵性。鲜艳的色彩,简洁灵动的线条,美好的意象,构成了“风眠体”的符号体系,也充分表达了林风眠的赤子之心。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历经各种运动的磨难,林风眠依然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埋头创作。在一段段“凄风苦雨”的岁月里,林风眠那瘦小、孤单的身影,多少次悠悠地在马路边踟蹰徘徊……有一次,他甚至无奈感叹:“今后,我的画恐怕只好挂在自己家里孤芳自赏了!”言语中是无尽的失落、悲哀与无奈。特别是文革最紧张的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林风眠无奈之中,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晚年的林风眠移居香港,过起了隐居般的生活。那时,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从1938年至1977年,整整40年的漫长光阴,林风眠始终在寂寞中进行艺术探索。这期间包括了重庆时期、杭州时期、上海时期。三个时期略有变化,但内在的精神追求是一贯的,就是在寂寞中坚守心灵的宁静。就题材而言,这几个时期主要是风景、仕女、禽鸟、花卉、静物和舞台人物。与早年比较,作品的色调明朗,情绪转为平和,对现实人世的感受,重新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情境的描绘;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油画渐少甚至不见了。
林风眠早期的水墨画具有灵动飘逸的特色,后来渐渐转向沉静与孤寂,无论是热烈浓艳的秋色,抑或明媚和煦的春光,都带有此种特色。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丰富多彩的抒写。林风眠画意的孤独感并不是空虚感,不同于佛家说的空茫境界,更没有现代西方画家如契里柯、达利作品中那种荒诞式空漠,它只是一种寂寞,一种独自欣赏世界的自足的寂寞。
林风眠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他特别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互通的艺术语言。这种风格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林风眠的静物画大多画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在这一些静物作品中,他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的统一。在形式求索背后,是他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观赏这些静物,犹如面对一处宁静而灿烂的“桃源”,一片充满情和爱的光焰,一个变化着感觉、心境和情绪的内在世界。如他的作品《荷塘》,用油画所有的透视法、光影法来表现荷叶的阴晴向背、荷花的浓淡新老。他甚至把荷花安排成一个一个的点,并不遵循一定之规或一定之法,而颜色也因为透视或光线的关系而变化。与黄绿、嫩绿、深绿的荷叶相映衬的是纯白色的荷花,松松散散地分布于画幅的各个角落,但似乎每个花瓣都有光影的变化。
作为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林风眠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等等。他鼓励学生释放天性,口头禅是“画不出来,就不要画,出去玩玩。”“放松一点,随便些,乱画嘛。”后来成为美学家的洪毅然在艺专上学时绘画拘谨,林风眠劝他作画前先喝酒,这样就会狂热起来。学生赵无极平时只喜欢西画,国画考试不到十分钟,在纸上涂了一个大大的墨团,题上“赵无极画石”,就收起画具扬长而去。老师潘天寿愤怒至极,认为是“目无师长,戏弄国画”,向校方提出开除赵无极。林风眠欣赏赵无极的才情,遂劝说潘天寿:“赵无极上课逃课,考试不认真,是要严肃处理,但念其年幼无知,如果能认错,我看这次就不必开除了。潘先生你看行吗?”这番话息事宁人,保护了值得培养的学生。林风眠爱惜赵无极的天赋,坚决把他保了下来,在他毕业后还让他留校当助教,后来赵无极赴法国留学并定居,终成著名大师。
宁静致远,寂寞独守。林风眠以独立特行的美术天赋,勇猛精进的求索精神,西为中用,万法归一,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画风,成为融汇中西、凸显民族精神的杰出美术家,无论世人的审美有何差异,而林风眠是公认的20世纪不可或缺的美术大师。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林风眠精彩绝伦的绘画如一坛好酒,一坛尘封百年的佳酿;如一卷好书,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时刻吸引着我们去品味、阅读。
责任编辑 王海珍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省梅县人。享有国际声望的画家之一,现当代美术的宗师,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00年,他出生在广东梅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本名林凤鸣。爷爷是石匠,这是他家族赖以为生的职业,林风眠青年时期也曾做过石匠。
读书改变了命运,在中学时,林风眠已经显示了出色的绘画天赋。1919年,林风眠赴法国留学,先在弟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学习素描、油画。1923年赴德国游学。在欧洲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计有《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古舞》、《罗朗》、《金字塔》、《战栗于恶魔之前》等,许多作品充满了对古代和神话世界的向往,歌咏神奇的爱情和英雄主义,激荡着青年画家的诗情和幻想,既有淡淡的哀愁,还具有别致的浪漫情调,一些作品曾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1925年冬,林风眠回国,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奉系军阀占领北京,林风眠倡导的艺术运动被扼杀,愤而辞职。1928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西湖之畔建校,林风眠任院长。不久,艺术院改国立杭州艺专,林风眠改任校长至1938年。
林风眠在13年中先后主持了当时仅有的两所国立艺专,把主要心血用在艺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上。在教学和教务之余,他仍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兼作水墨画,并写了20余万字的论文、译文,力图从教育、理论、创作三方面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能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情感的,是油画《民间》、《人道》、《痛苦》、《悲哀》等作品。在作品名称可以看出,林风眠一改留学欧洲时的热情浪漫情调,对处于战乱中的现实社会表现出了急切关心。
抗战爆发后,国立杭州艺专被迫向内地迁移,林风眠率艺专师生向江西、湖南转移。他的油画作品无法带走,俱毁于敌人手中。因与教育部及有关官员的意见不一致,林风眠痛而辞职,经上海,转贵州、河内、云南抵重庆。在重庆,他避开文艺集中的北培,独居长江南岸大佛殿的一间旧房,专心于绘画探索。他也创作抗战宣传画,但仍认为绘画是自己服务于人类的特殊方式和途径,所以坚持在孤独中创作。
林风眠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对变化着的环境缺乏灵活的应变力,只对艺术教育充满热情。当在教育事业上难以发挥热力,林风眠就毅然且安然地专心于创作。融合东西方艺术,是他早在巴黎求学时期就已确定的奋斗方向,寂寞耕耘也正中下怀。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林风眠在远离文化中心的重庆南岸土屋,一住就是六年多。
艰苦的物质条件没有让林风眠退缩,相反,苦行僧般的清净生活,使林风眠得以集中全部精力创作,他每天都埋头作画,醉心着水墨和油彩的交合与新生,融合中西的“风眠体”就在重庆江边仓库横空出世。“风眠体”的一大特色是方纸布阵。内容上不画传统的峰峦山谷等宏大景色,而取近景特写。他使用生宣、毛笔、水墨、水彩等中国传统材料,但技法汲取西方画的精微光色,林风眠自嘲是个好“色”之徒,打破了“水墨为上”的古训,运用浓重艳丽的色彩描绘仕女、花鸟、秋林、泊船。“风眠体”的线条则来源于汉画砖、唐壁画,充满动感和灵性。鲜艳的色彩,简洁灵动的线条,美好的意象,构成了“风眠体”的符号体系,也充分表达了林风眠的赤子之心。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历经各种运动的磨难,林风眠依然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埋头创作。在一段段“凄风苦雨”的岁月里,林风眠那瘦小、孤单的身影,多少次悠悠地在马路边踟蹰徘徊……有一次,他甚至无奈感叹:“今后,我的画恐怕只好挂在自己家里孤芳自赏了!”言语中是无尽的失落、悲哀与无奈。特别是文革最紧张的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林风眠无奈之中,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晚年的林风眠移居香港,过起了隐居般的生活。那时,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从1938年至1977年,整整40年的漫长光阴,林风眠始终在寂寞中进行艺术探索。这期间包括了重庆时期、杭州时期、上海时期。三个时期略有变化,但内在的精神追求是一贯的,就是在寂寞中坚守心灵的宁静。就题材而言,这几个时期主要是风景、仕女、禽鸟、花卉、静物和舞台人物。与早年比较,作品的色调明朗,情绪转为平和,对现实人世的感受,重新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情境的描绘;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油画渐少甚至不见了。
林风眠早期的水墨画具有灵动飘逸的特色,后来渐渐转向沉静与孤寂,无论是热烈浓艳的秋色,抑或明媚和煦的春光,都带有此种特色。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丰富多彩的抒写。林风眠画意的孤独感并不是空虚感,不同于佛家说的空茫境界,更没有现代西方画家如契里柯、达利作品中那种荒诞式空漠,它只是一种寂寞,一种独自欣赏世界的自足的寂寞。
林风眠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他特别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互通的艺术语言。这种风格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林风眠的静物画大多画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在这一些静物作品中,他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的统一。在形式求索背后,是他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观赏这些静物,犹如面对一处宁静而灿烂的“桃源”,一片充满情和爱的光焰,一个变化着感觉、心境和情绪的内在世界。如他的作品《荷塘》,用油画所有的透视法、光影法来表现荷叶的阴晴向背、荷花的浓淡新老。他甚至把荷花安排成一个一个的点,并不遵循一定之规或一定之法,而颜色也因为透视或光线的关系而变化。与黄绿、嫩绿、深绿的荷叶相映衬的是纯白色的荷花,松松散散地分布于画幅的各个角落,但似乎每个花瓣都有光影的变化。
作为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林风眠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等等。他鼓励学生释放天性,口头禅是“画不出来,就不要画,出去玩玩。”“放松一点,随便些,乱画嘛。”后来成为美学家的洪毅然在艺专上学时绘画拘谨,林风眠劝他作画前先喝酒,这样就会狂热起来。学生赵无极平时只喜欢西画,国画考试不到十分钟,在纸上涂了一个大大的墨团,题上“赵无极画石”,就收起画具扬长而去。老师潘天寿愤怒至极,认为是“目无师长,戏弄国画”,向校方提出开除赵无极。林风眠欣赏赵无极的才情,遂劝说潘天寿:“赵无极上课逃课,考试不认真,是要严肃处理,但念其年幼无知,如果能认错,我看这次就不必开除了。潘先生你看行吗?”这番话息事宁人,保护了值得培养的学生。林风眠爱惜赵无极的天赋,坚决把他保了下来,在他毕业后还让他留校当助教,后来赵无极赴法国留学并定居,终成著名大师。
宁静致远,寂寞独守。林风眠以独立特行的美术天赋,勇猛精进的求索精神,西为中用,万法归一,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画风,成为融汇中西、凸显民族精神的杰出美术家,无论世人的审美有何差异,而林风眠是公认的20世纪不可或缺的美术大师。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林风眠精彩绝伦的绘画如一坛好酒,一坛尘封百年的佳酿;如一卷好书,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时刻吸引着我们去品味、阅读。
责任编辑 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