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孤鸿缥缈,宁静多彩写心境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6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在孤独中,伟大的艺术家才能沉浸于自己的心灵世界,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林风眠就是这样一位画坛大师,他在孤独的一生中坚韧无愧于自己的事业,对中西艺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和创作面貌。
  林风眠(1900年-1991年),广东省梅县人。享有国际声望的画家之一,现当代美术的宗师,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00年,他出生在广东梅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本名林凤鸣。爷爷是石匠,这是他家族赖以为生的职业,林风眠青年时期也曾做过石匠。
  读书改变了命运,在中学时,林风眠已经显示了出色的绘画天赋。1919年,林风眠赴法国留学,先在弟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学习素描、油画。1923年赴德国游学。在欧洲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作品,计有《柏林咖啡室》、《渔村暴风雨之后》、《古舞》、《罗朗》、《金字塔》、《战栗于恶魔之前》等,许多作品充满了对古代和神话世界的向往,歌咏神奇的爱情和英雄主义,激荡着青年画家的诗情和幻想,既有淡淡的哀愁,还具有别致的浪漫情调,一些作品曾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1925年冬,林风眠回国,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奉系军阀占领北京,林风眠倡导的艺术运动被扼杀,愤而辞职。1928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西湖之畔建校,林风眠任院长。不久,艺术院改国立杭州艺专,林风眠改任校长至1938年。
  林风眠在13年中先后主持了当时仅有的两所国立艺专,把主要心血用在艺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上。在教学和教务之余,他仍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兼作水墨画,并写了20余万字的论文、译文,力图从教育、理论、创作三方面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能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情感的,是油画《民间》、《人道》、《痛苦》、《悲哀》等作品。在作品名称可以看出,林风眠一改留学欧洲时的热情浪漫情调,对处于战乱中的现实社会表现出了急切关心。
  抗战爆发后,国立杭州艺专被迫向内地迁移,林风眠率艺专师生向江西、湖南转移。他的油画作品无法带走,俱毁于敌人手中。因与教育部及有关官员的意见不一致,林风眠痛而辞职,经上海,转贵州、河内、云南抵重庆。在重庆,他避开文艺集中的北培,独居长江南岸大佛殿的一间旧房,专心于绘画探索。他也创作抗战宣传画,但仍认为绘画是自己服务于人类的特殊方式和途径,所以坚持在孤独中创作。
  林风眠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对变化着的环境缺乏灵活的应变力,只对艺术教育充满热情。当在教育事业上难以发挥热力,林风眠就毅然且安然地专心于创作。融合东西方艺术,是他早在巴黎求学时期就已确定的奋斗方向,寂寞耕耘也正中下怀。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林风眠在远离文化中心的重庆南岸土屋,一住就是六年多。
  艰苦的物质条件没有让林风眠退缩,相反,苦行僧般的清净生活,使林风眠得以集中全部精力创作,他每天都埋头作画,醉心着水墨和油彩的交合与新生,融合中西的“风眠体”就在重庆江边仓库横空出世。“风眠体”的一大特色是方纸布阵。内容上不画传统的峰峦山谷等宏大景色,而取近景特写。他使用生宣、毛笔、水墨、水彩等中国传统材料,但技法汲取西方画的精微光色,林风眠自嘲是个好“色”之徒,打破了“水墨为上”的古训,运用浓重艳丽的色彩描绘仕女、花鸟、秋林、泊船。“风眠体”的线条则来源于汉画砖、唐壁画,充满动感和灵性。鲜艳的色彩,简洁灵动的线条,美好的意象,构成了“风眠体”的符号体系,也充分表达了林风眠的赤子之心。
  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历经各种运动的磨难,林风眠依然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埋头创作。在一段段“凄风苦雨”的岁月里,林风眠那瘦小、孤单的身影,多少次悠悠地在马路边踟蹰徘徊……有一次,他甚至无奈感叹:“今后,我的画恐怕只好挂在自己家里孤芳自赏了!”言语中是无尽的失落、悲哀与无奈。特别是文革最紧张的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林风眠无奈之中,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晚年的林风眠移居香港,过起了隐居般的生活。那时,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从1938年至1977年,整整40年的漫长光阴,林风眠始终在寂寞中进行艺术探索。这期间包括了重庆时期、杭州时期、上海时期。三个时期略有变化,但内在的精神追求是一贯的,就是在寂寞中坚守心灵的宁静。就题材而言,这几个时期主要是风景、仕女、禽鸟、花卉、静物和舞台人物。与早年比较,作品的色调明朗,情绪转为平和,对现实人世的感受,重新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情境的描绘;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油画渐少甚至不见了。
  林风眠早期的水墨画具有灵动飘逸的特色,后来渐渐转向沉静与孤寂,无论是热烈浓艳的秋色,抑或明媚和煦的春光,都带有此种特色。激越的呐喊和沉重的悲哀,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丰富多彩的抒写。林风眠画意的孤独感并不是空虚感,不同于佛家说的空茫境界,更没有现代西方画家如契里柯、达利作品中那种荒诞式空漠,它只是一种寂寞,一种独自欣赏世界的自足的寂寞。
  林风眠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他特别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互通的艺术语言。这种风格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
  林风眠的静物画大多画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盘、水果等。在这一些静物作品中,他探索构图、色彩、线描与色光的结合,东方神韵与西方形式的统一。在形式求索背后,是他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穷追求。观赏这些静物,犹如面对一处宁静而灿烂的“桃源”,一片充满情和爱的光焰,一个变化着感觉、心境和情绪的内在世界。如他的作品《荷塘》,用油画所有的透视法、光影法来表现荷叶的阴晴向背、荷花的浓淡新老。他甚至把荷花安排成一个一个的点,并不遵循一定之规或一定之法,而颜色也因为透视或光线的关系而变化。与黄绿、嫩绿、深绿的荷叶相映衬的是纯白色的荷花,松松散散地分布于画幅的各个角落,但似乎每个花瓣都有光影的变化。
  作为杰出的艺术教育家,林风眠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画家:吴冠中、李可染、赵无极等等。他鼓励学生释放天性,口头禅是“画不出来,就不要画,出去玩玩。”“放松一点,随便些,乱画嘛。”后来成为美学家的洪毅然在艺专上学时绘画拘谨,林风眠劝他作画前先喝酒,这样就会狂热起来。学生赵无极平时只喜欢西画,国画考试不到十分钟,在纸上涂了一个大大的墨团,题上“赵无极画石”,就收起画具扬长而去。老师潘天寿愤怒至极,认为是“目无师长,戏弄国画”,向校方提出开除赵无极。林风眠欣赏赵无极的才情,遂劝说潘天寿:“赵无极上课逃课,考试不认真,是要严肃处理,但念其年幼无知,如果能认错,我看这次就不必开除了。潘先生你看行吗?”这番话息事宁人,保护了值得培养的学生。林风眠爱惜赵无极的天赋,坚决把他保了下来,在他毕业后还让他留校当助教,后来赵无极赴法国留学并定居,终成著名大师。
  宁静致远,寂寞独守。林风眠以独立特行的美术天赋,勇猛精进的求索精神,西为中用,万法归一,开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画风,成为融汇中西、凸显民族精神的杰出美术家,无论世人的审美有何差异,而林风眠是公认的20世纪不可或缺的美术大师。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林风眠精彩绝伦的绘画如一坛好酒,一坛尘封百年的佳酿;如一卷好书,一卷世纪性的艺术百科全书,时刻吸引着我们去品味、阅读。
  责任编辑 王海珍
其他文献
“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60年前,数以万计的军垦战士响应祖国号召“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弘扬战争年代的“南泥湾精神”,给戈壁荒滩披上青山绿水的外衣,创建了一座座美丽的塞外花园。这样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在祖国西部边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是祖国优秀的战士,是祖国优秀的军垦儿女!陈治权,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名优秀成员。  还没见到陈
期刊
应向阳很少在微博上晒生活,因为工作太忙了。忙着跟知名风险投资谈判,引入投资和资源。忙着成立子公司,进行产品升级。忙着对产品的生产基地进行布局。“一入江湖万火牛”,这个25岁的小伙子,暂时还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他目前最大的享受是创业的激情燃烧。  应向阳,1989年出生,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福州友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从小痴迷科技,喜欢动手实验,佩服马云、周鸿祎这样连续创业、敢于颠覆传统模式的企业家
期刊
向往已久的延安  在一 二·九运动中,许德珩、劳君展夫妇与在北平组织文化界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共党员徐冰、张晓梅夫妇之间的关系逐渐密切,并且彼此信任。1936年10月初,徐冰、张晓梅夫妇到许家做客。他们说,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封锁,延安的物资十分匮乏。干部指挥作战时没有表,冬天来了,大家脚上穿的还是草鞋,生活状况十分困难。许德珩、劳君展闻听当即表示他们要买一些物品送给毛润之。徐冰说,最近有一辆卡车要去延安
期刊
编者按:  2014年8月22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中国和世界政治舞台杰出政治家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15年前,在邓小平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小平同志的小女儿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的作者,写下长篇连载,从一个特殊角度记述了小平同志在十年浩劫中起伏跌宕的政治历程与家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并以《我的感情流水账——父亲邓小平在动乱岁月》为题,在《中华儿女》杂志上连载9期,反响强烈,不仅
期刊
数字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媒业的走势,改变了广大读者、观众、手机用户的生活习惯,悄然间让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时代。当今的中国有超过6.32亿的网民,有超过5.27亿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有超过1.66亿的数字电视用户,全新的媒体环境几乎影响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中国人的生活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节奏滚滚向前。这种空前的改变,背后有政府的推动,有企业的创造,更有高校的孕育与前导。  大学始终是新时代
期刊
开栏的话:  2015年10月10日,中国致公党将迎来90周年华诞。近90年来,中国致公党高举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大旗,逐步坚定政治信仰、不断提升参政自信,致力为公、侨海报国,充分行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为构筑和谐政党关系、推进协商民主、共建政治文明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回顾中国致公党近90年的历程,是中国致公党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成长的发展史;是中国致公党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
期刊
在圆梦园一期工程的中轴线上,除了“中国梦碑”与“和碑”,还有一座“圆和梦碑”——一个足有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半圆形双面石墙。墙上刻着日月星辰、古代先贤的各种雕像及王殿明本人的一首以“和”为主题的诗:“天和日月星,地和有五行。人间求和道,无处不光明。”  与前两座铜碑的明亮与大气相比,这座石碑显得更加庄严与厚重。碑身周围除了两棵柏树,还环绕着几株白杨树。其中一棵因距离石碑太近,竟将碑身遮去了一大片。  
期刊
春归人未归,凭海临风惊杜宇。醒盼梦还盼,同心携手祭炎黄。一湾浅浅的海峡,是两岸同胞诉不完、道不尽的乡愁。幸而,13年前“两马”航线通航,打破了两岸交流的坚冰,乡愁终于不再仅仅寄于那枚小小的邮票。  在这条见证两岸亲情的航线上,返乡台胞见到的第一位祖国亲人,就是福建边防总队福州边检站的检查员。正是他们在三尺验证台上的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以真诚微笑连接两岸割不断的骨肉亲情,用贴心服务表达着对旅客们的殷
期刊
赵子忠的办公桌前,一幅巨大的“硅谷”彩喷画占据了一整面墙壁。每天开始办公前,他总要抬头瞧瞧这个被誉为“全球做新媒体心脏”的地方,望望全球著名风投云集的“sands road”,看看宁静的斯坦福大学。“我办公桌的位置是苹果、谷歌、思科公司所在,旁边就太平洋,而我的座位在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这幅图就在眼前,逼着我思考怎么可以把全球最好的经验、优势、思想用于中国。”  坐在巨幅“硅谷”前,中国传媒大学
期刊
2014年金秋时节,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他刚参加完9月的第十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媒体融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研讨会,又出席10月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第十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等跨洲、跨界、跨海的文化交流活动,忙碌充实,异彩纷呈。  走下诸多大会的演讲台,埋身于自己办公室一摞摞整齐的文献资料之后,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