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处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信息化教育理念广受关注,相较于其他教学手段而言其具有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力强等优势。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初中生的精神建设、人格品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近几年受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也是对学生展开有效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为了能够有效保障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策略优化与创新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109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也开始变得越发深入,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所影响,教师教学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学生的文化成绩,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和背诵考试要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在课堂上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法治意识也十分淡薄。而“互联网+”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则能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就如何有效做好这项工作展开如下分析:
一、适度使用信息技术
“互联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想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况进行有效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出现本末倒置、课堂沦为信息技术展示课堂的情况,让不同学生均能够在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1]。为此,教师在为学生制作课件的时候,一定要基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来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道德知识与相关法律条文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而且一定要确保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发挥其对初中生教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另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有效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教学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得到有效凸显,从而有效优化教育教学。传统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较为无趣,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听讲,教学成效自然也不理想,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则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和技术来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灵活使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得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也能得到保障。例如,教师在进行“生命的思考”教学的时候,即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在自主搜集、探索中思考一下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不是永恒的?要如何敬畏生命?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学习与搜集信息;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即可基于学生所得来的信息展开教学优化,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网络案例引入课堂促进学生理解,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中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2]。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之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大的条件及环境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地对学生展开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点也十分狭窄,教学内容并不灵活,学生无法形成有效认知和记忆;再加上道德与法治内容本身由理论、文字构成,对于初中生而言十分抽象,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无趣,那么学生不仅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还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视频、图片、音乐、幻灯片等多种呈现方式来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使本来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变得具体且形象,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最大程度优化教育实效。例如,教师在进行“珍视生命”教学的時候,即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与汶川大地震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来刺激学生的视觉以及情感,真正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可贵,从而有效让学生在视频情境中获得情感共鸣,真正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感知。
四、灵活应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相关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活跃教学课堂。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传播,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3]。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自信”教学的时候,即可在教学实践期间借助微课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然后再借助微信、QQ等交沟通平台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学生问题,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道德与法治教育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基于“互联网+”背景来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来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感知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深意,发挥其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木春.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5).
[2]罗永浩.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8,612(11).
[3]刘宠日.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家长,2019,000(029).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109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也开始变得越发深入,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所影响,教师教学的重点大多集中在学生的文化成绩,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学生只是单纯地记忆和背诵考试要考查的知识点,没有在课堂上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法治意识也十分淡薄。而“互联网+”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则能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就如何有效做好这项工作展开如下分析:
一、适度使用信息技术
“互联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要想顺利实施,需要教师对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况进行有效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度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出现本末倒置、课堂沦为信息技术展示课堂的情况,让不同学生均能够在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1]。为此,教师在为学生制作课件的时候,一定要基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来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道德知识与相关法律条文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而且一定要确保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发挥其对初中生教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另外,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应用,这样才能有效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教学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况,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得到有效凸显,从而有效优化教育教学。传统模式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较为无趣,学生很难集中精神听讲,教学成效自然也不理想,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则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和技术来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灵活使用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课堂,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得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也能得到保障。例如,教师在进行“生命的思考”教学的时候,即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在自主搜集、探索中思考一下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不是永恒的?要如何敬畏生命?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学习与搜集信息;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即可基于学生所得来的信息展开教学优化,将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网络案例引入课堂促进学生理解,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中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2]。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之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大的条件及环境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地对学生展开教学,学生获得的知识点也十分狭窄,教学内容并不灵活,学生无法形成有效认知和记忆;再加上道德与法治内容本身由理论、文字构成,对于初中生而言十分抽象,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无趣,那么学生不仅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还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视频、图片、音乐、幻灯片等多种呈现方式来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使本来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变得具体且形象,同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最大程度优化教育实效。例如,教师在进行“珍视生命”教学的時候,即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与汶川大地震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来刺激学生的视觉以及情感,真正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可贵,从而有效让学生在视频情境中获得情感共鸣,真正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感知。
四、灵活应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相关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活跃教学课堂。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借助互联网技术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识传播,从而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3]。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自信”教学的时候,即可在教学实践期间借助微课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然后再借助微信、QQ等交沟通平台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学生问题,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道德与法治教育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基于“互联网+”背景来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来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感知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深意,发挥其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木春.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9(5).
[2]罗永浩.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18,612(11).
[3]刘宠日.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家长,2019,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