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 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58-01
1.引言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导入期、探索期、起步期、推广期,现已进入了全面发展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不断改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展望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2.1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对事物懵懂的状态,他们会因为心里对事物的好奇而去冒险探索外面的世界,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叛逆心理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当今大学生刚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解放出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课程。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现状是已经实现温饱,并努力朝着小康目标前进,但仍有大学生有经济困难。对此我国政府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在经济方面的生活困难,但是心理创伤却并没有因此得到自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以及发展各项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引导大学生对贫困及处于贫困中的自我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
2.2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归纳为存在特定目的和特定实施过程的教育方式和通过某些不具有直接性目的,间接地让受教育的人自身受到熏陶,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加以改正。根据我国高校对心理教育实行方式来说,前者多于后者。学者华杰的主要观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等方面[1]。目的性强的方式具体实施起来,主要包括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通过这些课程和讲座,使大学生对心理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白有些不良情绪是自身心理变化引起的,在遇到相似情况时,尽量减少自身心理变化,减少不良情绪出现的频率。目的性相对来说较弱的方式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同学之间心理环境的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只有在大学形成良好的心理才可以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充满信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各有特色,不能截然分开,两者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
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学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11.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608的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2]。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存在一个长期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虽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了,但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一是认为只要开设了课程,就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不会出现问题,二是把学生能够自己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能力夸大化了,三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和紧迫性差,通常要为其他工作让路。这些认识误区使得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学校认为只要学生不出现生命安全以及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不成威胁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学生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就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我国当前最该反思的问题。没有足够多的专业心理学老师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生涯发展做出指导,于是只能通过上大课讲座,很难做到面对面的交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要求从事心理咨询的人本应该有一定的学历,并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才有资格对心理存在多多少少问题的人进行专业性咨询,引导他们,使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很少能达到这种要求,有的老师虽然有一定的学历,但是没有实践经验,对大学生进行咨询工作时,不能很快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根源,找不到根源,自然不能很快帮他们走出困境。甚至有的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是管理干部兼任,他们只是对前来咨询的大学生进行口头引导,这种不专业性的引导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2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相关研究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相关研究,韩进之等人是我国最先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的人。黄希庭教授又带着他的学生又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是针对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包括9个方面: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3]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展望
4.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内容的展望
就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些方面进行研究的,总而言之,现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我们应当增大研究对象,使心理健康渗入到每个学生内心。同时,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融合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去,广州医学院的魏兆瑜指出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校德育工作之中,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4]。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可以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同时心理健康也会有时代的痕迹,这些时代发展的内容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所缺失的,缺失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大学生恋爱观、大学生的网络方面教育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教育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生活、学习、职业生涯等各个方面。
4.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展望
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质的飞跃,高校对心理健康的方法应该实现个别辅导与群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以个别辅导为主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能够使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不会因为在场人多不好意思而拒绝心理咨询,而群体辅导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受益,同时也满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系统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出本土化、专业化的趋势,因此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国家、民族的心理特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华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0(4):120.
[2]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C].2006.
[3]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2007,30(2):487.
[4]魏兆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325
1.引言
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导入期、探索期、起步期、推广期,现已进入了全面发展期。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固定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不断改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展望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2.1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对事物懵懂的状态,他们会因为心里对事物的好奇而去冒险探索外面的世界,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叛逆心理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来说必不可少。当今大学生刚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下解放出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课程。教育内容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现状是已经实现温饱,并努力朝着小康目标前进,但仍有大学生有经济困难。对此我国政府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在经济方面的生活困难,但是心理创伤却并没有因此得到自然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以及发展各项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引导大学生对贫困及处于贫困中的自我树立起正确的认知观念。
2.2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归纳为存在特定目的和特定实施过程的教育方式和通过某些不具有直接性目的,间接地让受教育的人自身受到熏陶,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加以改正。根据我国高校对心理教育实行方式来说,前者多于后者。学者华杰的主要观点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等方面[1]。目的性强的方式具体实施起来,主要包括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通过这些课程和讲座,使大学生对心理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白有些不良情绪是自身心理变化引起的,在遇到相似情况时,尽量减少自身心理变化,减少不良情绪出现的频率。目的性相对来说较弱的方式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同学之间心理环境的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只有在大学形成良好的心理才可以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充满信心。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各有特色,不能截然分开,两者要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研究
有关单位对南京4所学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11.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608的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2]。这些数字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存在一个长期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大学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虽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了,但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一是认为只要开设了课程,就能保证学生的心理健不会出现问题,二是把学生能够自己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的能力夸大化了,三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和紧迫性差,通常要为其他工作让路。这些认识误区使得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学校认为只要学生不出现生命安全以及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不成威胁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学生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就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我国当前最该反思的问题。没有足够多的专业心理学老师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生涯发展做出指导,于是只能通过上大课讲座,很难做到面对面的交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要求从事心理咨询的人本应该有一定的学历,并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才有资格对心理存在多多少少问题的人进行专业性咨询,引导他们,使他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很少能达到这种要求,有的老师虽然有一定的学历,但是没有实践经验,对大学生进行咨询工作时,不能很快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的根源,找不到根源,自然不能很快帮他们走出困境。甚至有的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是管理干部兼任,他们只是对前来咨询的大学生进行口头引导,这种不专业性的引导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2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相关研究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相关研究,韩进之等人是我国最先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调查的人。黄希庭教授又带着他的学生又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是针对自我概念结构维度进行元素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维度主要包括9个方面: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3]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展望
4.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内容的展望
就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些方面进行研究的,总而言之,现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一的。我们应当增大研究对象,使心理健康渗入到每个学生内心。同时,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融合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去,广州医学院的魏兆瑜指出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高校德育工作之中,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4]。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可以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同时心理健康也会有时代的痕迹,这些时代发展的内容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所缺失的,缺失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大学生恋爱观、大学生的网络方面教育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教育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生活、学习、职业生涯等各个方面。
4.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展望
为了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质的飞跃,高校对心理健康的方法应该实现个别辅导与群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以个别辅导为主的大学生心理教育能够使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及时帮助,不会因为在场人多不好意思而拒绝心理咨询,而群体辅导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受益,同时也满足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系统的不断丰富和实践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出本土化、专业化的趋势,因此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国家、民族的心理特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华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0(4):120.
[2]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C].2006.
[3]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2007,30(2):487.
[4]魏兆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