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审计资源配置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2122111121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审计资源配置也应是审计管理的核心问题。合理的审计资源配置可以保证各类审计按照理想的模式和需要来选择和安排审计资源,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审计资源配置可以作如下理解:在审计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或者方式根据审计资源的需求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保障审计资源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活动。审计资源配置不仅包括审计资源在不同主体、范围和重点之间的分配,更重要的而且也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已分配到不同方向的资源进行同审计资源需求方向与强度相适应的再分配和再调整,这是对同需求相比审计资源配置不协调的经常平衡。
  一、关于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
  审计资源配置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事情繁杂的工作,在审计工作中,审计资源配置工作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审计资源配置目标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性为核心,将审计资源配置到最恰当、最重要、效益性最好的地方,使其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以保障审计资源供给,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审计目标。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保障审计资源供给
  目标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它应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审计资源配置目标应直接反映社会需求对于审计职责的变化来满足这种要求,并以此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以求得审计自身的长远发展。可以说,审计资源配置目标是联结社会需求、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审计与外部环境的纽带。不断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内容与方式,是为了最终适应审计的社会需求,引发审计资源的再配置,最终推动审计实践的变革。
  以目前我国要大力开展的效益审计为例。在以往的审计实践中,由于受审计资源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因而要同时实现审计的真实、合法、效益三类审计目标是不现实的。审计机关一般根据审计法律法规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会法制环境状况和审计机关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源等具體情况,确定审计目标的侧重点,亦即明确审计资源配置目标的侧重点。在会计资料和经济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往往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把真实性的资源配置目标放在重要地位,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上下功夫,坚决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基础上,揭露和查处各种重大违法行为,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实审计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的变迁,使得审计机关在21世纪的第三个年头提出了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一半左右的长远规划,以实现效益性审计目标。这正是由于受社会需求(审计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不得不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目标,调整审计资源配置的内容与方式,为效益审计的落实与开展而努力。
  (二)以效益性为核心:提高审计资源利用效率
  对效益的追求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是资源合理配置追求的目标。因此,效益最大化不仅是审计资源配置追求的目标,并且是核心目标。效益性目标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
  效益即产出和投入之比,审计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目标是指审计资源配置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使有限的审计资源产出最大的收益;二是为取得预定的效益尽可能少地消耗审计资源。也就是说,不仅要求最有效地进行审计,同时也要求最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实现最有效的利用。
  审计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目标是资源配置中效益追求的最高层次,它包括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即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还包括经济方面的社会效益,如不同阶层、不同社会集团之间财富的是否公平分配,社会不公分配的调整,不同地区间的发展水平的协调,充分的劳动就业,社会在文化、卫生、体育、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社会安定感的维护、社会新风尚的树立等等,都可以视为审计资源配置的社会效益。
  (三)审计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实现审计目标
  审计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否则审计资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目标性也是审计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系统的根本之所在。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石爱中,2002),是评价经营者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对审计目的在不同的审计环境下的不同要求和不同理解而呈现出来的具体审计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本法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可以看出,我国审计法律法规确定的审计目标主要有三类:一是真实性,二是合法性,三是效益性。
  二、关于审计资源配置的方式
  审计资源作为社会经济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配置方式必然受到社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纵观我国现代审计发展的历史,经历了由单一国家审计向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并存的审计体系转换的过程。不同的发展过程,就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例如:
  1983年我国开始建立审计制度。虽然当时我国已经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但就整个国家总体而言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受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当时的审计资源配置须通过计划进行。在当时单纯计划配置审计资源的方式下,政府对原本属于市场自我调节的领域大量介入,国家审计资源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展,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审计资源难以覆盖所有领域,即使是重点审计领域,大量监督空白也明显存在,审计质量不高。于是,国家审计机关采取了发展内部审计的办法来解决普遍存在的审计覆盖面少的审计问题,自己负责重点单位的审计。
  1986年到1994年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审计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也开始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这些从不同侧面推动了社会审计的恢复与发展,而社会审计也以其能够强化企业财务信息、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管理等优势回应了这种推动。审计资源的配置开始向社会审计倾斜,国家审计逐步转移到宏观管理的监督上,直接对企业的审计逐渐减少,只是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专项资金等进行审计。
  此后,“两会”联合、“脱钩改制”、“清理整顿”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社会审计走向审计市场铺平了道路,国家审计逐步放弃对于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行政管理,只承担对其监督的职责。于是,由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组成的审计体系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逐渐形成对国家宏观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有效监督。
  三、结束语
  审计资源配置贯穿于审计工作发展的全过程,应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而改革和创新,审计理论界、审计机关领导、审计科研人员对此需做长期探讨。(作者单位为青岛市城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其他文献
人本管理思想是新时期工商企业管理的产物,工商企业管理中坚持人本管理思想,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企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工商企业中,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当下工商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企业管理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人本管理思想概述  人本管理十分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它将人看作
期刊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企业已经把资金作为了一项很重要的部分。应收账款这一会计科目是公司日常交易的重要部分,应收账款的好坏对于整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都起着重要意义。但仍然有一些企业没有注意到应收账款。在当前社会现状下,如何加强其风险管理,仍然是企业需要探讨的一个环节。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有比例都非常高,公司与公司之间相互欠款的现象较为常见,企业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的现象经常发生。尤其是有部分公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经费是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影响。故此,就需要重视对经费的管理,然而在许多中小学的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使得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先围绕中小学预算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前言  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良好发展有
期刊
在现代经济管理体系中,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创新优化宏观经济管理工作,是提升企业市场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实践中,由于理念与模式的问题,经济管理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优化提升,本文探索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以及理论研究与工作开展的探讨。  在企业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中,宏观经济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服务环节。在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进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改革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预算改革作为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随着地方财政预算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为各地区财政预算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工作重点。本文从地方财政预算改革现状入手,对目前地方财政面临的预算改革问题作出调整,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政改革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预算改
期刊
一、前言  国企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特别实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突出,为了使国企可以在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就必须使国企高层领导加大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绩效管理,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努力。因此,本文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此,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要对绩效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将绩效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切实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
期刊
会计这一职业,自产生一来便是管理岗位并且具备管理职能,管理会计这一理念也正是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这是一个管理领域的名词,主要是指为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一系列专业化管理手法去对企业整体财政贸易情况进行掌控与调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计人员必须要体现出管理意识,展现自身的业务权威性,掌控财政大局,以确保企业稳定发展。为此必须要针对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意见。  管理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所以在经济发展与建设中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学科的人才培养也要进入新的时代,尤其是以工商管理类的管理型人才培养要做好改革和创新,那么在整个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學方法方面也要做好反思,找出现阶段不利于培养适应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然后给出教学方法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工商管理相关人才。本文主要就是研究工商管理
期刊
在中学,对于财务管理来说,具有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非常明显的特征,管理区有严谨性以及较为规范性的特点,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促使中学财务活动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中学财务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学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途径的思考,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规划,深入剖析中学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途径的路径。在学校管理方面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在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时加强监督的力度,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企业对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会计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要在各种证据等都存在的情况下,合理估计无形资产在预计的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进而解决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问题。  无形资产是一项非物质性资产,在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中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受法律方面的保护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