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树一帜 稳健运行
截至2009年3月份,全球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累计亏损高达12552亿美元。我国银行业虽不能独善其身,但却做到独树一帜,保持稳健运行。
2008年我国银行业在利润额、利润增长率、全行业资本回报率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截至2008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681.8亿元,比2007年末下降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2.45%。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达到5834亿元,增幅达30.6%。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110%和169.6%,同比分别上升76.4个百分点和55.1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6%。全行业的拨备覆盖率有望达到150%。另外,在2009年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的排名中,中国入围银行数量达到52家,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在全球税前利润25强的银行榜单上,中国占据了5席,成为金融危机中赢利暗淡的银行业中的一大亮点。
面对银行业取得的这一成绩,刘明康说道:“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一贯坚持审慎而持续的监管,坚持对市场、产品、机构全方位的监管,而且采取的措施彻底、到位,毫不犹豫。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和选择了一些基本的风险监管理念和最佳实践,并认真结合和运用于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才赢得了今天银行业难得的稳健运行的局面。”
“坚持把保护广大存款人及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的最高目标”、“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审慎监管理念、“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信用风险监管理念、“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金融创新监管理念。正是由于坚守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中国银行业才能在危机中独树一帜。
阅历丰富 催生现代金融理念
1979年,33岁的刘明康成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分行前身)的一名职员。由于自身的努力,1984年选拔到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伦敦给年轻的刘明康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1984年7月至1987年4月,他先后担任中行伦敦分行贸易清算部副经理、业务发展部经理。1987年回国后,刘明被任命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信托公司总经理,此后又任中国银行福州分行(福建省分行前身)副行长、行长。1993年,刘明康任福建省副省长,主管经济金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年8月,刘明康又兼任福建省政府秘书长。1994年3月,刘明康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98年4月,刘明康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副书记兼货币政策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一名金融监管者。1999年7月,出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2000年2月18日,刘明康回到中国银行,任董事长兼行长。
可以说,从1979年步入中国银行开始,刘明康便与中国银行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先后在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性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政策性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担任过高层领导,对中国银行业的方方面面都可谓了如指掌,看问题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中间还担任过福建省政府的副省长兼秘书长,对如何协调企业和政府关系轻车熟路,是一位深谙中国国情并务实稳健的领导。
国外同行称赞说:“刘明康是中国阅历最丰富、最国际化和最精明强干的银行家之一。他拥有超群的业务经验和实践能力,不仅实际经验丰富,作风务实,而且具有远见卓识。”对于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这位敢于直言的银行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在于分支行长权力太大,组织架构层级过多,缺乏效率。“在国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一个银行有几千个行长。”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刘明康此语极具洞察力。
掌舵银监会 尽显铁腕政策
2003年4月29日,银监会的成立无疑在中国金融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刘明康正式任命为银监会主席,开始了由一位职业银行家向监管者的转变。
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良好的监管者?在银监会成立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刘明康表示:“我们根据国际经验,设立了六条标准。第一,我们的工作要能够促进金融的稳定,同时又促进金融的创新;第二,努力提升我们国家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能力,作为中国的银监会要响亮地提出这个口号;第三,对各类监管设限做到科学合理,监管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四,一个良好的监管者要致力于金融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并且为维护这种有序竞争,反对无序竞争,做出自己的有效努力;第五,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要实施严格、明确的问责制;第六,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得为民所谋。”
在这一番监管宣言里,人们透过“促进金融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问责制”等字眼,隐约地感觉到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新理念。
初到银监会短短的第一年中,刘明康就马不停蹄地到各银行进行专门调研。一系列的监管方案也渐渐地浮出水面:一年间,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关于印发<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各类草案、办法、意见稿等16个;开展了对部分行业贷款情况专项检查、部署全面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等4次专项大检查;加强了对银行票据业务的监管、开展了对信托业的数次检查等等。
在2004年打击银行业内部违法违规过程中,刘明康给人们留下了“铁腕”监管者的印象。仅2004年银监会就查出违规金额5840亿元,比2003年增加4072亿元。同时,在银监会建议下,各类银行机构实际处分违规人员4294人,依法取消任职资格的各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244人。同时,全系统共派出检查组1.67万次,对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邮政储汇
局等进行了全方位检查。以通报、警告和罚款等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
引入战投,完善公司治理
如果将2005年的中国银行业绘成一幅画卷,其着墨最重的一笔,必然是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这一年,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盛集团等声名赫赫的国际大机构相继入股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则在香港成功上市。
身为监管者,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同时也承受着喝彩与质疑。银监会一方面进行监管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夯实资本,准确分类,增提拨备,推行风险资本监管;另一方面,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他们也在逐步摸索,并承受着成败考验和舆论的压力。
在刘明康看来,我国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最根本的并不是一些具体指标的高低,而是科学的发展理念缺失和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具体来说,一是资本约束机制较弱。忽视资本金的充实和积累,导致经营规模盲目扩张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下。二是“规模偏好”和“速度情结”严重。我国银行普遍奉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路子,乃至在考核中以速度、规模论英雄。三是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控机制存在明显缺陷。银行产权结构不合理,委托—代理关系不明晰,缺乏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银行业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借鉴国际大银行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金融创新和管理能力,加快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促进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因此,建立和强化资本约束,学习国际先进银行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现代管理经验、方法和技术,是商业银行摆脱盲目发展行为的重要措施,是我国银行业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稳健性的重要保证。而合格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无疑可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促进商业银行营运的基础条件发生根本变化,并通过合作,迅速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加强监管 防范风险
要实现银行业稳健发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必不可少。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专业性和权威性大大提高,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监管体制改革效果逐步显现。刘明康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监管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银行业监管能力和水平。要始终坚持把保护广大存款人及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的最高目标,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树立和落实‘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并继续完善监管法规,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
正是由于其严格的风险管控理念,当几乎所有人在2006年至2007年沉浸在创新和大量流动性兴奋之中时,刘明康领导下的银监会便意识到西方金融体系的弊端并认为危机的爆发为时不远。他们认为西方金融体系的弊端主要为:一是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防火墙被所谓“金融创新”拆除,造成巨大泡沫和风险蔓延。二是西方监管当局过度迷信创新的推动力与市场的自我调节力,对审慎监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三是杠杆率过高,已经到了过度的使用负债来投机经营的地步。四是忽略了对于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的监管问题。
因此银监会对国内银行界作出了及时的预警。要求业界及早防范由不当的金融创新,尤其是衍生产品所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同时采取了逆周期的调节监管对策,多次向中国银行业的金融机构提示风险,要求他们在经济不断上升的时期,采取严格防范措施。
保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的适当隔离。2007年初,根据当时资本市场的情况,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防范银证业务往来的相关风险,并多次对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进入股市的问题进行清查,并且处罚了一批违规银行,点名通报了二十几家大型企业。随后,又发布了有关规定,严禁银行为企业债券发行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提供担保。切断了金融风险从债市等其他市场向信贷市场转嫁的渠道。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大型银行的并表监管,加强跨业跨境风险的监管。
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中国银行业很早就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仅2007年9~12月,银监会就两次会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通知,加强商业性房地产市场监管,坚持采用审慎的最低首付比例要求和提高利率风险定价水平,同时开展房地产贷款的专项调查和检查,要求商业银行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保护了银行免受风险的肆虐。
通过规定和监管,引导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审慎地开展资产证券。严禁把房地产不良贷款打包进行证券化,防止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证券化被放大。
加强理财产品的监管。严格防范创新业务风险和误导性的销售,加大了银行业代客理财的监管业务,明确提出商业银行理财等业务必须遵循“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
正是由于银监会的监管“不放松”,使得在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还能一枝独秀。刘明康强调,对金融机构来讲,审慎的、有效的、持续的监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生命线,作为监管者,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他说,中国的银行监管者从银监会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本身所带来的缺陷和属性,那就是高杠杆率。他指出,对于高杠杆率带来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监管者心里必须永远记住这一点,任何时候头脑必须清醒。它的产品必须要监管,它的机构必须要监管,它的市场必须要监管,这个不可以靠自律。
提倡创新 严控风险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金融意识、风险意识也随之增强。传统的储蓄业务和简单的投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需要银行创造出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方式满足其投资、避险和保值增值的需求。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较弱,金融产品比较单一,营销手段比较简单,市场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品牌效应。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金融创新。通过不断创新,占领银行业创造利润的制高点,提高可持续盈利能力,巩固银行业改革成果。
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银监会持大力支持的态度,但在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密切关注业务创新风险和创新活动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并及时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和准入标准,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近两年来,中国银监会先后出台了金融衍生交易业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管理办法,规范银行业创新活动,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办法》。出台了“关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13条措施”,8次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督促商业银行落实治理措施,定期通报案件情况。刘明康表示,以后还将出台有关银行卡、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资产证券化、信托业务的管理办法和监管指引,全方位地加强创新监管制度建设。
刘明康说:“对于金融创新,总体原则是规范与发展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以防范风险为前提,积极支持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体制、机制和流程再造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推动创新型行业建设,不断提高银行业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全面增强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扶持“中小” 服务“三农”
从2005年开始,银监会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而且把它作为长期战略性的任务来加以推进,并明确提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解决小企业商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提出建立六项机制。
最近几年银监会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放松了对中小银行下设分支机构的审批环节,鼓励其在地、县提供更接近、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也不断推进,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让基层的金融组织更好地为基层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为了不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成为一句空口号,银监会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从银行方面,银监会和所有银行的董事长、行长、管信贷的副行长谈心、交流。让他们从思想上对中小企业融资予以重视。第二,所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要条件允许,都要成立小企业融资部门。这个小企业融资部门,有自己独特的战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培训,有自己专门的资源,有自己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第三,请在支持小企业贷款方面有经验的金融机构介绍经验。第四,不要求小企业有担保,而主要是看“三品”。一是看小企业一把手的人品,二是看小企业的产品,三是看小企业的抵押品。
从2009年开始,银监会尝试做一个革新和发明,允许知识产权做质押,帮助小企业取得融资,替代担保和抵押品的不足。同时,银监会还对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提出了新的创新意见。银监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建立联系,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作为银监会小企业贷款授信委员会专门聘请的委员。
这一系列的举动无不表明银监会对中小企业的惓惓之心。
对于“支农”,刘明康表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改善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品种,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银行。及时启动邮政储蓄机构改革,建立健全邮储资金有偿返回农村、支持农业的新机制。不仅是农村信用社,而且所有具备条件的银行都要很好地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项目,不能因其小而不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拓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户联保贷款。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要大力支持农户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帮助广大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为此,他对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进行重构,三年内设立1000余家村镇银行、1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和近200家资金互助社以保障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
纵观2009年,我国银行业的天量贷款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因此刘明康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风险、票据融资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
可以说,2009年,业内人士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刘明康在几乎每一个场合都强调“风控”。毋庸质疑,2009年的中国银行业释放了过多的流动性,可以预期,来年或稍后几年里,中国银行业的政策调控和监管肯定无法回避这一挑战。
笔者引用刘明康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我是一个做过运动员的裁判员,因此我非常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他们的愿望。”刘明康说,“我会保护他们参加职业赛的那种渴望和追求,我也会时时提醒他们,你虽然是职业球员,但是你也必须上运动课和日常训练。由此来保护他们在职业赛时不会受伤,不会违规,也不会屡战屡败。”
截至2009年3月份,全球金融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累计亏损高达12552亿美元。我国银行业虽不能独善其身,但却做到独树一帜,保持稳健运行。
2008年我国银行业在利润额、利润增长率、全行业资本回报率三方面名列世界前茅。截至2008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681.8亿元,比2007年末下降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2.45%。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净利润达到5834亿元,增幅达30.6%。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110%和169.6%,同比分别上升76.4个百分点和55.1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04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6%。全行业的拨备覆盖率有望达到150%。另外,在2009年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的排名中,中国入围银行数量达到52家,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在全球税前利润25强的银行榜单上,中国占据了5席,成为金融危机中赢利暗淡的银行业中的一大亮点。
面对银行业取得的这一成绩,刘明康说道:“这主要得益于我国一贯坚持审慎而持续的监管,坚持对市场、产品、机构全方位的监管,而且采取的措施彻底、到位,毫不犹豫。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和选择了一些基本的风险监管理念和最佳实践,并认真结合和运用于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才赢得了今天银行业难得的稳健运行的局面。”
“坚持把保护广大存款人及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的最高目标”、“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审慎监管理念、“准确分类,充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信用风险监管理念、“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的金融创新监管理念。正是由于坚守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原则,中国银行业才能在危机中独树一帜。
阅历丰富 催生现代金融理念
1979年,33岁的刘明康成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分行前身)的一名职员。由于自身的努力,1984年选拔到中国银行伦敦分行。作为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伦敦给年轻的刘明康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1984年7月至1987年4月,他先后担任中行伦敦分行贸易清算部副经理、业务发展部经理。1987年回国后,刘明被任命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信托公司总经理,此后又任中国银行福州分行(福建省分行前身)副行长、行长。1993年,刘明康任福建省副省长,主管经济金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年8月,刘明康又兼任福建省政府秘书长。1994年3月,刘明康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党组成员。1998年4月,刘明康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副书记兼货币政策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一名金融监管者。1999年7月,出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2000年2月18日,刘明康回到中国银行,任董事长兼行长。
可以说,从1979年步入中国银行开始,刘明康便与中国银行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先后在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性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政策性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担任过高层领导,对中国银行业的方方面面都可谓了如指掌,看问题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中间还担任过福建省政府的副省长兼秘书长,对如何协调企业和政府关系轻车熟路,是一位深谙中国国情并务实稳健的领导。
国外同行称赞说:“刘明康是中国阅历最丰富、最国际化和最精明强干的银行家之一。他拥有超群的业务经验和实践能力,不仅实际经验丰富,作风务实,而且具有远见卓识。”对于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这位敢于直言的银行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银行业的问题在于分支行长权力太大,组织架构层级过多,缺乏效率。“在国外,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一个银行有几千个行长。”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刘明康此语极具洞察力。
掌舵银监会 尽显铁腕政策
2003年4月29日,银监会的成立无疑在中国金融史上书写了重要的一笔。刘明康正式任命为银监会主席,开始了由一位职业银行家向监管者的转变。
怎样做才算是一个良好的监管者?在银监会成立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刘明康表示:“我们根据国际经验,设立了六条标准。第一,我们的工作要能够促进金融的稳定,同时又促进金融的创新;第二,努力提升我们国家银行业在国际金融服务中的竞争能力,作为中国的银监会要响亮地提出这个口号;第三,对各类监管设限做到科学合理,监管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四,一个良好的监管者要致力于金融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并且为维护这种有序竞争,反对无序竞争,做出自己的有效努力;第五,对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要实施严格、明确的问责制;第六,高效节约地使用一切监管资源,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得为民所谋。”
在这一番监管宣言里,人们透过“促进金融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问责制”等字眼,隐约地感觉到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新理念。
初到银监会短短的第一年中,刘明康就马不停蹄地到各银行进行专门调研。一系列的监管方案也渐渐地浮出水面:一年间,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商业银行与内部人和股东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关于印发<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各类草案、办法、意见稿等16个;开展了对部分行业贷款情况专项检查、部署全面清理在建和拟建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等4次专项大检查;加强了对银行票据业务的监管、开展了对信托业的数次检查等等。
在2004年打击银行业内部违法违规过程中,刘明康给人们留下了“铁腕”监管者的印象。仅2004年银监会就查出违规金额5840亿元,比2003年增加4072亿元。同时,在银监会建议下,各类银行机构实际处分违规人员4294人,依法取消任职资格的各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244人。同时,全系统共派出检查组1.67万次,对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乡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邮政储汇
局等进行了全方位检查。以通报、警告和罚款等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处理。
引入战投,完善公司治理
如果将2005年的中国银行业绘成一幅画卷,其着墨最重的一笔,必然是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这一年,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盛集团等声名赫赫的国际大机构相继入股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则在香港成功上市。
身为监管者,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同时也承受着喝彩与质疑。银监会一方面进行监管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夯实资本,准确分类,增提拨备,推行风险资本监管;另一方面,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他们也在逐步摸索,并承受着成败考验和舆论的压力。
在刘明康看来,我国银行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最根本的并不是一些具体指标的高低,而是科学的发展理念缺失和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具体来说,一是资本约束机制较弱。忽视资本金的充实和积累,导致经营规模盲目扩张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下。二是“规模偏好”和“速度情结”严重。我国银行普遍奉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路子,乃至在考核中以速度、规模论英雄。三是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控机制存在明显缺陷。银行产权结构不合理,委托—代理关系不明晰,缺乏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银行业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借鉴国际大银行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金融创新和管理能力,加快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市场竞争主体,促进并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因此,建立和强化资本约束,学习国际先进银行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现代管理经验、方法和技术,是商业银行摆脱盲目发展行为的重要措施,是我国银行业谋求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稳健性的重要保证。而合格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无疑可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促进商业银行营运的基础条件发生根本变化,并通过合作,迅速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
加强监管 防范风险
要实现银行业稳健发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必不可少。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专业性和权威性大大提高,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监管体制改革效果逐步显现。刘明康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监管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银行业监管能力和水平。要始终坚持把保护广大存款人及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监管的最高目标,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和方式,树立和落实‘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并继续完善监管法规,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
正是由于其严格的风险管控理念,当几乎所有人在2006年至2007年沉浸在创新和大量流动性兴奋之中时,刘明康领导下的银监会便意识到西方金融体系的弊端并认为危机的爆发为时不远。他们认为西方金融体系的弊端主要为:一是银行与资本市场之间防火墙被所谓“金融创新”拆除,造成巨大泡沫和风险蔓延。二是西方监管当局过度迷信创新的推动力与市场的自我调节力,对审慎监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三是杠杆率过高,已经到了过度的使用负债来投机经营的地步。四是忽略了对于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的监管问题。
因此银监会对国内银行界作出了及时的预警。要求业界及早防范由不当的金融创新,尤其是衍生产品所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同时采取了逆周期的调节监管对策,多次向中国银行业的金融机构提示风险,要求他们在经济不断上升的时期,采取严格防范措施。
保持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的适当隔离。2007年初,根据当时资本市场的情况,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防范银证业务往来的相关风险,并多次对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进入股市的问题进行清查,并且处罚了一批违规银行,点名通报了二十几家大型企业。随后,又发布了有关规定,严禁银行为企业债券发行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提供担保。切断了金融风险从债市等其他市场向信贷市场转嫁的渠道。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大型银行的并表监管,加强跨业跨境风险的监管。
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中国银行业很早就严格执行“二套房”标准,严格按规定执行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仅2007年9~12月,银监会就两次会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通知,加强商业性房地产市场监管,坚持采用审慎的最低首付比例要求和提高利率风险定价水平,同时开展房地产贷款的专项调查和检查,要求商业银行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保护了银行免受风险的肆虐。
通过规定和监管,引导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审慎地开展资产证券。严禁把房地产不良贷款打包进行证券化,防止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证券化被放大。
加强理财产品的监管。严格防范创新业务风险和误导性的销售,加大了银行业代客理财的监管业务,明确提出商业银行理财等业务必须遵循“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
正是由于银监会的监管“不放松”,使得在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我国银行业还能一枝独秀。刘明康强调,对金融机构来讲,审慎的、有效的、持续的监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生命线,作为监管者,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他说,中国的银行监管者从银监会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本身所带来的缺陷和属性,那就是高杠杆率。他指出,对于高杠杆率带来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监管者心里必须永远记住这一点,任何时候头脑必须清醒。它的产品必须要监管,它的机构必须要监管,它的市场必须要监管,这个不可以靠自律。
提倡创新 严控风险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金融意识、风险意识也随之增强。传统的储蓄业务和简单的投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是需要银行创造出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投资方式满足其投资、避险和保值增值的需求。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较弱,金融产品比较单一,营销手段比较简单,市场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品牌效应。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金融创新。通过不断创新,占领银行业创造利润的制高点,提高可持续盈利能力,巩固银行业改革成果。
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银监会持大力支持的态度,但在大力支持的同时,也密切关注业务创新风险和创新活动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并及时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和准入标准,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近两年来,中国银监会先后出台了金融衍生交易业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管理办法,规范银行业创新活动,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办法》。出台了“关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13条措施”,8次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督促商业银行落实治理措施,定期通报案件情况。刘明康表示,以后还将出台有关银行卡、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资产证券化、信托业务的管理办法和监管指引,全方位地加强创新监管制度建设。
刘明康说:“对于金融创新,总体原则是规范与发展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以防范风险为前提,积极支持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体制、机制和流程再造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推动创新型行业建设,不断提高银行业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水平,全面增强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
扶持“中小” 服务“三农”
从2005年开始,银监会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而且把它作为长期战略性的任务来加以推进,并明确提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解决小企业商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提出建立六项机制。
最近几年银监会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放松了对中小银行下设分支机构的审批环节,鼓励其在地、县提供更接近、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也不断推进,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让基层的金融组织更好地为基层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为了不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成为一句空口号,银监会主要从以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从银行方面,银监会和所有银行的董事长、行长、管信贷的副行长谈心、交流。让他们从思想上对中小企业融资予以重视。第二,所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要条件允许,都要成立小企业融资部门。这个小企业融资部门,有自己独特的战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培训,有自己专门的资源,有自己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第三,请在支持小企业贷款方面有经验的金融机构介绍经验。第四,不要求小企业有担保,而主要是看“三品”。一是看小企业一把手的人品,二是看小企业的产品,三是看小企业的抵押品。
从2009年开始,银监会尝试做一个革新和发明,允许知识产权做质押,帮助小企业取得融资,替代担保和抵押品的不足。同时,银监会还对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提出了新的创新意见。银监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建立联系,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作为银监会小企业贷款授信委员会专门聘请的委员。
这一系列的举动无不表明银监会对中小企业的惓惓之心。
对于“支农”,刘明康表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改善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品种,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社区银行。及时启动邮政储蓄机构改革,建立健全邮储资金有偿返回农村、支持农业的新机制。不仅是农村信用社,而且所有具备条件的银行都要很好地支持各种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项目,不能因其小而不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拓展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户联保贷款。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要大力支持农户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帮助广大农民早日脱贫致富。为此,他对农村金融支持体系进行重构,三年内设立1000余家村镇银行、1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和近200家资金互助社以保障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
纵观2009年,我国银行业的天量贷款对推动经济企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贷款高速投放积聚的风险隐患也在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不审慎行为、冲动放贷、粗放经营的倾向有所抬头。因此刘明康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要特别防范项目资本金不实或不足风险、票据融资风险、贷款集中度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新的风险点。
可以说,2009年,业内人士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刘明康在几乎每一个场合都强调“风控”。毋庸质疑,2009年的中国银行业释放了过多的流动性,可以预期,来年或稍后几年里,中国银行业的政策调控和监管肯定无法回避这一挑战。
笔者引用刘明康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我是一个做过运动员的裁判员,因此我非常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他们的愿望。”刘明康说,“我会保护他们参加职业赛的那种渴望和追求,我也会时时提醒他们,你虽然是职业球员,但是你也必须上运动课和日常训练。由此来保护他们在职业赛时不会受伤,不会违规,也不会屡战屡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