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教材建构的策略与限度

来源 :课程.教材.教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2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多次提及“五育融合”,它回应了全面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及片面发展和五“育”割裂的教育现实。“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的进一步发展,“五育融合”旨在通过五“育”间的渗透、互动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五育融合”追求的应是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融合不能忽视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也不能忽视五“育”之间融合的差异性。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教材落实“五育融合”有利于深化德育课程的综合性,有利于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有利于实现德育的定向和纠偏。德育教材可以从目标、生活、活动和形式等方面落实“五育融合”。但德育教材融合五“育”有其限度,即融合不能抹杀德育的独特性任务,也不能将德育与其他四“育”同等融合,教材还应给教师留有融合的自主性。
其他文献
学位
联合教研是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决策管理,并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向高质量育人而提出的深度教研范式。教研主体的空间联动、教研形式的互联开放、教研内容的多元交融、教研力量的协同聚合,能够实现教研的最优化。联合教研从目标、方式、效果等方面提出的策略,被实践证明是有效和高效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成为义务教育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实践中,应基于核心素养发展制订化学教学目标,注重发挥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发展功能,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整体教学,重视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阅读与鉴赏”取代“阅读”,既在课程结构上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统一,也进一步增加了“欣赏”与“鉴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比重。回溯百年语文课程史,“欣赏”与“鉴赏”作为文学阅读的重要方法,其首倡与语体文成为教材主体密不可分,也随着语文课程性质的反复论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时进时退。新课标通过对核心素养的阐明和学习任务群的统筹设计,进一步丰富了“欣赏”与“鉴赏”的
抑制舰船动力设备的低频振动是一个热点问题。利用斜置式惯容结构获得非线性特性,并将其与经典ISD(inerter-spring-damper)隔振器相结合,构造一种复合式非线性低频隔振(CNI)系统。基于谐波平衡法对谐波激励下隔振系统的稳态响应及力传递率进行分析,研究惯质比和弹簧刚度对于隔振效果的影响,并与经典ISD隔振器及经典QZS(quasi-zero stiffness)隔振器进行对比。结果表
目的 观察“分消走泄法”对高尿酸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代谢综合征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及饮食干预,给予常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药物,口服盐酸吡格列酮胶囊30 mg, 1次/d,共治疗6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祛湿降浊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血尿酸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FBG)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张宁教授治疗高尿酸血症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张宁教授2016年01月01日—2020年12月3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病例,使用Microsoft Excel2019、SPSS Statistics25.0、SPSS Modeler18.0等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药物频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核心处方复杂网络绘制。结果:共纳入12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单级退火温度425、450、475、500℃(保温时间为15 h)对高纯铝箔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铝箔成品退火后立方织构含量、晶粒取向、晶粒尺寸及取向差分布规律。结果表明,4种退火工艺下,高纯铝箔的微观组织全部为立方取向晶粒,立方织构强度均达到98%以上,取向差方向均偏向低取向差角方向;铝箔的平均晶粒尺寸在70~95μm之间,并且晶粒度区间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对本课程所培育的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按照“国家育人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程序,凝练出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大核心素养。围绕五大核心素养,确立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课程总目标,按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制定了分学段课
建构科学、系统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是我国当前教科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运用德尔菲法,我们可以基于“四维度—四视角”教科书评价框架形成4个维度、10个子维度和39条评价指标的中学语文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有4个要点:内容选择维度着重对所选知识和选文的评价;学习设计维度强调围绕学习任务设置情境和支架;组织呈现维度强调做好单元内和单元间的组织和协调;表征编排维度强调关注多模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