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存在的诸如“证出多门”、证书含金量较低等问题,并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建议
我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也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规确定了我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以下几种:
(此为笔者在国家职业技能考试网站上找到的职业技能行业分类(旅游大类职业信息)中与酒店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种类)
除此之外,还有酒店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证、餐厅服务员证、前厅服务员证、客房服务员证、营养配餐员证、茶艺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虽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很多,但从证书的应用上来看,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主管部门较多,且各自为政
职业资格证书除了由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外,还有人事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饭店行业协会及各种培训机构等。职业资格鉴定领域缺乏统一的发证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类似的、重复的资格鉴定,不同发证部门互不承认对方的培训成果,造成培训内容重叠,教育资源浪费。“证出多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酒店入门门槛低,职业资格证书与工资又不挂钩,证书不能发挥作用
目前,酒店行业人才缺口较大,导致酒店在招聘时用人标准较低,缺乏职业、就业准入制度。酒店企业往往只看重学历证书(有的甚至不要求应聘者有学历证明),根本不看是否具有专业素质,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只要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就能上岗就业。酒店的入门门槛过低,使得很多没有学历证书、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都能就业,所以高职在校学生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不高。
另外,即使有一小部分学生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但酒店并没有将其与工资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也不能按证书等级来确定工资等级,使得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在发挥任何作用,挫败了学生们考取证书的积极性。
(三)证书获取率过高,含金量低,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没有信心
以酒店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证为例,其考试内容比较简单、考试形式比较松散,学生的证书获取率基本为100%。证书获取率过高,影响了该证书的权威性,也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得学生对该证书的作用产生疑义,对其推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四)酒店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不畅,不能实行双证融通
“双证融通”要求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可以相互强化,为毕业和就业“零距离”打下基础。但从学校所开设的酒店专业课来看,仍然是先理论课,再专业基础课,最后是专业技能课,没有摆脱普通的“理论为先”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主要是在学校正常的理论教育和技能学习之外,另行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还没有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
另外,尽管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都非常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学生获得某些酒店从业资格证书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前提条件,但这也只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简单叠加,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沟通与互认。
三、国外成功案例借鉴
在国外,学校把学历教育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内容直接相互融合, 把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要求引入到教学中,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全面嵌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學历证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把学校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合二为一。例如,法国的高等专业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学生在学习结束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后,便被授予工程师证书文凭和其他专业文凭,其既可以以工程师或其他专家身份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短期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学生可以获得高级技术员证书,持此证书可以直接就业。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机构是TAFE学院。其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都是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具体内容和安排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与教育科学和培训部门联合制订,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
韩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按职业群分析法、职务分析法及专业特性开发。课程开发要求融入产业现状的高新技术内容。在经“职业能力开发院”评估审定的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院修完规定教育课程取得学习成绩的学生,可不参加考试,直接授予相关领域的技术资格证书。
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日后走向的几点建议
(一)国家多部委联合出台政策,统一标准及证书种类
针对目前酒店管理专业“证出多门”的现状,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第一,设置相应的宏观调控部门,统一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教育部、旅游行政部门及其它有关的行业部门,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规范职业资格鉴定中的各种管理。第二,制订统一的酒店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能真正反映酒店企业需求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在酒店行业中推行“持证上岗”准入制度,规范酒店企业用工行为
第一,酒店在用工制度上必须坚持持证上岗,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相互衔接。这样既可以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使其在酒店企业就业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又可以提升酒店的服務水平。第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酒店员工工资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员工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真正体现不同技能水平的工作差别。这样,必将大大地激励高职院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
(三)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完善考务制度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有关要求,对鉴定机构贯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执行国家职业标准、考务管理以及证书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鉴定机构应据酒店专业技能鉴定的特点及要求制订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准备各种培训资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从考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到证书发放,整个过程都要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在考试形式上,既要重视专业理论方面的考核,又要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考试过程中,要严肃考场纪律,严格按照酒店职业标准评判;在成绩管理上,要控制合理的通过比例,杜绝出现100%通过率的现象。这样才可以增加考核的权威性,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四)酒店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要积极为“双证融通”搭建平台
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中,逐渐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双师”教师,调整课程体系,将学校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理论与技能训练,逐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
1.提升师资队伍是落实“双证融通”的关键。要致力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一是学校可以从酒店聘请管理人员来校任兼职教师;二是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定期轮换到酒店挂职锻练或考察实习。
2.编写适合的教材是实行“双证融通”的保障。教师要按照学历教育的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的行业标准来编写教材,将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鉴定融合起来。新编的教材既要体现学历教育理论够用的原则,又要体现行业实践性强的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教材中去。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了足够的理论,又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3.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是实施“双证融通”的载体。“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或“校园酒店”等校内实训场所使学生不进酒店就能实际了解服务程序和规范,通过实际动手完成对酒店服务的实际操作培训。另外,建立一批相对稳定、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既有利于学生尽早体验酒店真实工作环境,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铁,赵本谦,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推进“双证书”制度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2]阮莲菊,深入推进高职“双证融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张苗荧,高职“双证”融通模式及实施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08.1.
[4]钱丹珠,李桂芝,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双证融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5.
[5]俞亚珍,高职院校“双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科教文汇,2009.3.
注: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旅游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GG0547)成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建议
我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也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规确定了我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
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以下几种:
(此为笔者在国家职业技能考试网站上找到的职业技能行业分类(旅游大类职业信息)中与酒店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种类)
除此之外,还有酒店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证、餐厅服务员证、前厅服务员证、客房服务员证、营养配餐员证、茶艺师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虽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很多,但从证书的应用上来看,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主管部门较多,且各自为政
职业资格证书除了由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外,还有人事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饭店行业协会及各种培训机构等。职业资格鉴定领域缺乏统一的发证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类似的、重复的资格鉴定,不同发证部门互不承认对方的培训成果,造成培训内容重叠,教育资源浪费。“证出多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酒店入门门槛低,职业资格证书与工资又不挂钩,证书不能发挥作用
目前,酒店行业人才缺口较大,导致酒店在招聘时用人标准较低,缺乏职业、就业准入制度。酒店企业往往只看重学历证书(有的甚至不要求应聘者有学历证明),根本不看是否具有专业素质,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只要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人就能上岗就业。酒店的入门门槛过低,使得很多没有学历证书、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都能就业,所以高职在校学生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不高。
另外,即使有一小部分学生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但酒店并没有将其与工资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也不能按证书等级来确定工资等级,使得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在发挥任何作用,挫败了学生们考取证书的积极性。
(三)证书获取率过高,含金量低,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没有信心
以酒店部门经理岗位资格证为例,其考试内容比较简单、考试形式比较松散,学生的证书获取率基本为100%。证书获取率过高,影响了该证书的权威性,也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得学生对该证书的作用产生疑义,对其推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四)酒店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不畅,不能实行双证融通
“双证融通”要求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可以相互强化,为毕业和就业“零距离”打下基础。但从学校所开设的酒店专业课来看,仍然是先理论课,再专业基础课,最后是专业技能课,没有摆脱普通的“理论为先”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主要是在学校正常的理论教育和技能学习之外,另行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还没有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
另外,尽管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都非常重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学生获得某些酒店从业资格证书作为获得毕业文凭的前提条件,但这也只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简单叠加,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沟通与互认。
三、国外成功案例借鉴
在国外,学校把学历教育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内容直接相互融合, 把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要求引入到教学中,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全面嵌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學历证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把学校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合二为一。例如,法国的高等专业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学生在学习结束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后,便被授予工程师证书文凭和其他专业文凭,其既可以以工程师或其他专家身份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短期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为高级技术员,学生可以获得高级技术员证书,持此证书可以直接就业。
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机构是TAFE学院。其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都是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为依据,具体内容和安排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与教育科学和培训部门联合制订,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
韩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按职业群分析法、职务分析法及专业特性开发。课程开发要求融入产业现状的高新技术内容。在经“职业能力开发院”评估审定的高等学校和职业培训院修完规定教育课程取得学习成绩的学生,可不参加考试,直接授予相关领域的技术资格证书。
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日后走向的几点建议
(一)国家多部委联合出台政策,统一标准及证书种类
针对目前酒店管理专业“证出多门”的现状,政府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第一,设置相应的宏观调控部门,统一协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教育部、旅游行政部门及其它有关的行业部门,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规范职业资格鉴定中的各种管理。第二,制订统一的酒店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能真正反映酒店企业需求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在酒店行业中推行“持证上岗”准入制度,规范酒店企业用工行为
第一,酒店在用工制度上必须坚持持证上岗,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相互衔接。这样既可以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认可度,使其在酒店企业就业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又可以提升酒店的服務水平。第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与酒店员工工资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员工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真正体现不同技能水平的工作差别。这样,必将大大地激励高职院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
(三)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完善考务制度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有关要求,对鉴定机构贯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执行国家职业标准、考务管理以及证书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鉴定机构应据酒店专业技能鉴定的特点及要求制订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准备各种培训资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从考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到证书发放,整个过程都要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在考试形式上,既要重视专业理论方面的考核,又要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环境下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考试过程中,要严肃考场纪律,严格按照酒店职业标准评判;在成绩管理上,要控制合理的通过比例,杜绝出现100%通过率的现象。这样才可以增加考核的权威性,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四)酒店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要积极为“双证融通”搭建平台
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改革和建设中,逐渐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双师”教师,调整课程体系,将学校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理论与技能训练,逐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
1.提升师资队伍是落实“双证融通”的关键。要致力于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一是学校可以从酒店聘请管理人员来校任兼职教师;二是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定期轮换到酒店挂职锻练或考察实习。
2.编写适合的教材是实行“双证融通”的保障。教师要按照学历教育的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的行业标准来编写教材,将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鉴定融合起来。新编的教材既要体现学历教育理论够用的原则,又要体现行业实践性强的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教材中去。这样既保证学生学到了足够的理论,又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3.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是实施“双证融通”的载体。“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或“校园酒店”等校内实训场所使学生不进酒店就能实际了解服务程序和规范,通过实际动手完成对酒店服务的实际操作培训。另外,建立一批相对稳定、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既有利于学生尽早体验酒店真实工作环境,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铁,赵本谦,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推进“双证书”制度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
[2]阮莲菊,深入推进高职“双证融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张苗荧,高职“双证”融通模式及实施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08.1.
[4]钱丹珠,李桂芝,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双证融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5.
[5]俞亚珍,高职院校“双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科教文汇,2009.3.
注:
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旅游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GG054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