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面对全球生态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挑战,国际社会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而人才的德性培养与发展始终是世界各国强调的首要问题。江泽民深刻指出:教育的灵魂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新时期德育工作涌现出来的新思想、新问题却阻饶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育追求功利,出现重“智”轻“德”现象。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科技发展、竞争、商业化等主导性社会因素都在强烈地影响着教育的展开,促进教育的功利追求不断形成。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升学深造掌握专门知识来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潮流愈演愈烈。升学教育中,智育被抬到无限高的地位,德育则乏人问津。从某一角度来看,智育确实更大程度地表现出对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关注,更快捷、更有效地赋予学生现代生活的技能、技巧,强调人文和功利的统一,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德育在这些方面却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智富”才能“致富”,所以“先智后德”的观念在人心中自然形成。从另一方面来看,智育优劣决定的升学率也是社会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必将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智育上,德育地位相对降低。尽管这一做法意味着与教育完整性的背离,但从多方利益出发,这种现象似乎已约定俗成。“德育为首”成为一句喊得很响做得很虚的空话。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当之势对抗着“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从根本上提高。
二、经济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冲击着学校的单一价值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经济改革撼动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使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明显的改变,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在社会中,以社会主义为原则的主流价值观和各种与社会主义原则相悖的非主流价值观并存,在主观上动摇了人们原有单一的观念。各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中同时发展,造就和培养了各个利益集团和个体,在客观上加强了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过去,社会强调的是唯一的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以强制手段排除或压制与社会相悖的异质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与社会大环境处于同质状态。今天,学校仍在弘扬绝对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但社会环境已发生改变。在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里,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时而触合、时而冲突,“个人本位”、“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与“大公无私”的价值标准成为矛盾的特点。在冲突中,中学生陷入迷惘、无所适从的境地。
三、德育实践操作步伐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抛开外在因素,探求本质原因,中学德育工作出现种种弊端其根源在于自身。当前大多数中学在德育观念上与外界的合理交流、借鉴不足,甚至还处于闭塞状态,使德育观念更新、发展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观念的落后,意味着失去了与社会实际接轨的前提。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改革和快速更新的科技发展,学校德育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诠释现实、把握现实,学校所教和社会所需出现了断层,德育工作发展道德文化的使命已难以维系,渐渐与社会发展疏离。但学校仍固守阵地,没有将学校德育观重新定位、没有将新时期的德育要求重新整合,造成恶性循环,与社会难以全面接触、相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还有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标准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都未能及时地对这一点科学分析、科学对待,依然采用陈旧的教材和落伍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更难产生良好的效果。
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形势下,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体就是做好以下五点: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观念的更新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德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有效德育的前提。因此,要先组织广大教师加强德育理论学习,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广大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先导责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关。其次,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念,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出了问题大喊大叫”的做法,树立“德育无小事,德育无闲人”的思想,齐抓共管,确保各项德育工作的落实。
2、拓宽德育渠道,完善德育网络。传统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的最大原因是人为地将德育从完整的教育和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得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很大的差异。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德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要挖掘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学校应建立四个体系:⑴以党小组、工会、教师团支部、校团总支为一体系,主管师生政治学习,师德建设、学生品质、行为规范教育。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建立校园文化。⑵以校领导、德育处、学生干部为一体系,负责学生一日常规制度和校规校纪的贯彻落实。⑶以校领导、德育处、校外辅导员(或综治副校长)、班主任、家长委员会(或村委会)为一体系,负责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办好家长学校。根据“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不定期地请家长到校观摩上课情形,阶段性地召开家长会或村校座谈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实施家长接待日。⑷以校领导、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一体系,挖掘学科育人因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通过这样的分工与合作,必然形成一个合理的育人网络,使育人平台更上一层楼。
3、拓展德育内容,完善德育体系。中学德育工作内容在将原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生动化、生活化、删除空泛的道理后,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规范。德育内容在安排上,也要将原来的“倒置”状态理顺。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由行为教育推及到理论教育的方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正确、稳定的知——行结构。由具体到抽象是构建中学德育工作内容新体系的一个原则。因而,在中学德育工作之初,加入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爱的教育,并以此入手,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4、改进德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新的教育工作方法应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观念的开放性相吻合。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式,将包办代替式改为自治、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教师的启发诱导、耐心交流是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通过教师科学地安排各种活动,依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效地指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中学生思想单纯,但波动较大,教师可将德育方法心理学化,进行心理咨询,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生活的勇气。面对社会性的大系统,教师利用多元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训练、社会实践、多项思维,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将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方法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转变了,德育工作才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5、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学生在德育工作的主体作用。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过去做德育工作,主要是以事、以任务为本,缺乏针对性,难免地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工具”,因此德育工作成效不大。既然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那么,德育工作就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把“管、卡、压、罚”转变到“疏、导、育、帮”上来。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新的特点。我们面临的这一代学生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电视与网络使得他们变得“复杂”起来,使得情感的发育超过了他们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他们“知道”了许多本是这个年龄阶段不应该知道的事情。由于年龄与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仅仅是朦胧的、表面的、似懂非懂的。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如果不深入了解和研究,那么德育工作就无法对症下药,教育是难以奏效的。德育工作以人为本,也要求德育工作的方法要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还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即使是各方面、各途径德育实施后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出现最佳效果时,但从哲学的观点看,仍然是外因。要使学生在人生的坐标中找到正确的位置,重要的是他们在主观上具备辨别是非的和抵御腐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在于自己能转化自己的错误思想,自己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在实施自我教育时,首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实践自我教育。其次应设置情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去体验“自我教育”的喜悦。在实施时还可以给予适当的“管”,因为放任自由,容易导致失败。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加强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预测,并提出注意事项,告诉学生相应的处理办法。活动中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在关键时刻和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促使其取得成功。活动后,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诚挚、公正、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应该想法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愿望,并重视学生心理疏导,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
总之,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尽一份心力。
一、教育追求功利,出现重“智”轻“德”现象。在社会日益趋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不可避免地卷入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科技发展、竞争、商业化等主导性社会因素都在强烈地影响着教育的展开,促进教育的功利追求不断形成。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升学深造掌握专门知识来实现个人价值的社会潮流愈演愈烈。升学教育中,智育被抬到无限高的地位,德育则乏人问津。从某一角度来看,智育确实更大程度地表现出对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关注,更快捷、更有效地赋予学生现代生活的技能、技巧,强调人文和功利的统一,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德育在这些方面却没有明显的优势。因“智富”才能“致富”,所以“先智后德”的观念在人心中自然形成。从另一方面来看,智育优劣决定的升学率也是社会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必将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智育上,德育地位相对降低。尽管这一做法意味着与教育完整性的背离,但从多方利益出发,这种现象似乎已约定俗成。“德育为首”成为一句喊得很响做得很虚的空话。虽然今天素质教育以不可阻当之势对抗着“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德育地位仍难从根本上提高。
二、经济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冲击着学校的单一价值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经济改革撼动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使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明显的改变,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在社会中,以社会主义为原则的主流价值观和各种与社会主义原则相悖的非主流价值观并存,在主观上动摇了人们原有单一的观念。各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中同时发展,造就和培养了各个利益集团和个体,在客观上加强了社会价值观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过去,社会强调的是唯一的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以强制手段排除或压制与社会相悖的异质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校教育与社会大环境处于同质状态。今天,学校仍在弘扬绝对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但社会环境已发生改变。在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里,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时而触合、时而冲突,“个人本位”、“功利主义”的价值标准与“大公无私”的价值标准成为矛盾的特点。在冲突中,中学生陷入迷惘、无所适从的境地。
三、德育实践操作步伐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抛开外在因素,探求本质原因,中学德育工作出现种种弊端其根源在于自身。当前大多数中学在德育观念上与外界的合理交流、借鉴不足,甚至还处于闭塞状态,使德育观念更新、发展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观念的落后,意味着失去了与社会实际接轨的前提。随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改革和快速更新的科技发展,学校德育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诠释现实、把握现实,学校所教和社会所需出现了断层,德育工作发展道德文化的使命已难以维系,渐渐与社会发展疏离。但学校仍固守阵地,没有将学校德育观重新定位、没有将新时期的德育要求重新整合,造成恶性循环,与社会难以全面接触、相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还有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心理品质、价值标准与以往学生相比已大不相同,但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都未能及时地对这一点科学分析、科学对待,依然采用陈旧的教材和落伍的方法,使德育工作更难产生良好的效果。
面对新时期德育工作遇到的新情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件和法令,使学校德育工作从此有法可依,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特别是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学校德育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新形势下,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具体就是做好以下五点: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观念的更新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德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有效德育的前提。因此,要先组织广大教师加强德育理论学习,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广大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上来,以主动的姿态承担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先导责任,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关。其次,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念,改变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出了问题大喊大叫”的做法,树立“德育无小事,德育无闲人”的思想,齐抓共管,确保各项德育工作的落实。
2、拓宽德育渠道,完善德育网络。传统德育工作实效性差的最大原因是人为地将德育从完整的教育和生活中剥离出来,使得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存在很大的差异。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德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要挖掘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实施“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学校应建立四个体系:⑴以党小组、工会、教师团支部、校团总支为一体系,主管师生政治学习,师德建设、学生品质、行为规范教育。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建立校园文化。⑵以校领导、德育处、学生干部为一体系,负责学生一日常规制度和校规校纪的贯彻落实。⑶以校领导、德育处、校外辅导员(或综治副校长)、班主任、家长委员会(或村委会)为一体系,负责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的同时,办好家长学校。根据“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不定期地请家长到校观摩上课情形,阶段性地召开家长会或村校座谈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实施家长接待日。⑷以校领导、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一体系,挖掘学科育人因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通过这样的分工与合作,必然形成一个合理的育人网络,使育人平台更上一层楼。
3、拓展德育内容,完善德育体系。中学德育工作内容在将原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及传统道德教育生动化、生活化、删除空泛的道理后,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规范。德育内容在安排上,也要将原来的“倒置”状态理顺。采用由个人推及家庭、进而推及社会,由行为教育推及到理论教育的方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正确、稳定的知——行结构。由具体到抽象是构建中学德育工作内容新体系的一个原则。因而,在中学德育工作之初,加入基本的行为习惯教育和爱的教育,并以此入手,向深层次的心理品质教育延伸,向高层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扩展,将养成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成为道德品格完善的新人。
4、改进德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新的教育工作方法应与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德育观念的开放性相吻合。将传统的家长式、命令式改为朋友式,将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为双向交流式,将包办代替式改为自治、自理、自教式,以多样化、现代化的方法促进德育效果的达成。教师的启发诱导、耐心交流是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方法。通过教师科学地安排各种活动,依据学生生理、心理、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有效地指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结合,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中学生思想单纯,但波动较大,教师可将德育方法心理学化,进行心理咨询,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树立生活的勇气。面对社会性的大系统,教师利用多元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训练、社会实践、多项思维,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将德育效果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方法对于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也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转变了,德育工作才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生命力。
5、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学生在德育工作的主体作用。德育工作的经验教训表明,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过去做德育工作,主要是以事、以任务为本,缺乏针对性,难免地把学生当作德育工作的“工具”,因此德育工作成效不大。既然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的人,那么,德育工作就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作为活动准则,把“管、卡、压、罚”转变到“疏、导、育、帮”上来。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新的特点。我们面临的这一代学生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电视与网络使得他们变得“复杂”起来,使得情感的发育超过了他们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他们“知道”了许多本是这个年龄阶段不应该知道的事情。由于年龄与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仅仅是朦胧的、表面的、似懂非懂的。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如果不深入了解和研究,那么德育工作就无法对症下药,教育是难以奏效的。德育工作以人为本,也要求德育工作的方法要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德育工作以人为本还应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即使是各方面、各途径德育实施后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出现最佳效果时,但从哲学的观点看,仍然是外因。要使学生在人生的坐标中找到正确的位置,重要的是他们在主观上具备辨别是非的和抵御腐蚀的能力。这种能力就在于自己能转化自己的错误思想,自己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在实施自我教育时,首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实践自我教育。其次应设置情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去体验“自我教育”的喜悦。在实施时还可以给予适当的“管”,因为放任自由,容易导致失败。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还要加强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预测,并提出注意事项,告诉学生相应的处理办法。活动中密切关注事情的发展,在关键时刻和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促使其取得成功。活动后,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诚挚、公正、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应该想法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愿望,并重视学生心理疏导,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
总之,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尽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