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n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从“课外知识——课本教学中延伸;加强视听效果——多维的教学手段;旁征博引——教学的杂家;变被动为主动——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培养学生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延伸 手段
  目前语文教学陷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怪圈。有的学生连封信也写不好,大多数学生的硬笔字也只是差强人意,毛笔字书法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上语文课也好似一种负担。如何让学生乐于接受语文课,使之成为受欢迎的学科,并以此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呢?我认为只有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来促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 课外延伸
  杂志报纸包罗万象,不乏一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俱佳的。如《读者》、《青年之友》、《军事天地》、《小小说》、《科学博览》、《纵横》等,信息含量大,文学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他们的思路,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况且有的栏目里的文章,可以说篇篇都是精品,或含意隽永或发人深思,可作为学生习作的极佳范文。可定期向学生介绍推荐本阶段社会上流行的文学动态、文学作品,必须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上来。
  大多数学生对祖国悠久的文化还是抱着不同程度的喜好。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可以精讲一些古代文学史,穿插介绍名人轶事、历史典故,深化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在思想上也能得到我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的启迪、教育。可介绍孔子幼年丧父的艰辛,但发奋读书,编订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从而确立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孝、忠、信,即孝敬父母、忠于君国、为人诚信。推而广之,就是孝敬父母、服从领导、诚实守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孔子确立了思想,不但引领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还引领着、指导着中华民族的再次复兴。通过对孔子生平思想的讲解,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懂得了孟子所谓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从而联系自身,举一反三,省悟自身,奋发读书,学习前贤。
  2 多维教学加强视听效果
  当今课堂教学,不可能仍沿袭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十年一贯的陈旧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怕麻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电化教育设备,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校园网络”共享外界资源。这些手段的应用,既可以节约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生动形象,直观性强,便于展开联想、加强记忆。言语、材料和视觉形象结合起来是储存大量信息的基础,视听结合,生动形象,能提高记忆效果。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实地考察,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均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旁征博引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可能再是以前那种“只读圣贤书”的老学究。语文作为信息的载体,日益广泛地深入渗透到一切科学领域、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作用,从而加强对其他各学科知识的研究和联系,成为杂家学者,这在现代化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外知识的串讲,使学生听着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学习的劲头油然而生。
  4 角色转换变被动为主动
  语文教学切忌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才能收到奇效。在中学,可以开展“一事一议”活动,让学生写一篇小小的短文,范围题材不限,每天让学生在上课前五分钟登台演讲,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课本剧”活动,形式新颖,学生也乐于参加,既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剪报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学生思维明显摆脱了语文教材的桎梏,说话写作素材鲜活,思辨锋芒也逐渐锐利,文化底蕴也逐步深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组材、选稿、编辑、编撰。有机会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周一评(对周围时事发表评论),提升学生的议论能力;有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或向报刊杂志投稿,让他们体会“文章变成铅字”的快乐。反过来,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愿意贴近生活,更加贴近文学,这也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学工作者所乐意见到的。
  兴趣是成功的沃土,只要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乐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相信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过去,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接受学习,它注重的是已有人类文化的复制,但是,个体要在复杂的社会中获得终身发展,已不能单凭接受社会文化这一种学习方式。虽然我们教师也在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即意义地接受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构建情景、提供资源、使用和约、利用社区、探究训练、自我评价等环节,但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不仅是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还应为多元的立体结构模
期刊
群众通常在5人以上集体到同一机关或单位反映共同意见和要求的群体上访行为,简称为群体访。当没有及时发觉或处理好群体访问题及矛盾,而引发群体“闹事”事件称为群体访事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群体性矛盾日趋增多,群体访的表现日趋突出,呈现情绪急、规模大、频率高的趋势及特点。这很容易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煽动和利用,形成群体访“闹事”事件。不但干扰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分散领导干部的工作精力,而且已成为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摆正教师的位置,完成教师的角色转换。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灵活机智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会、提高感受课文所蕴含的人性美、艺术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1 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基础教育,担负着全面育人的重任。新一轮课改,目标即在于实
期刊
【摘 要】 英语课中老师尽可能多用英语讲课,渲染出一种讲英语的积极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积极地把学生带进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用英语讲话。在课后也要求学生尽可能用所学过的英语与同学交流,同时利用英语角进一步提高大家讲英语的机率,养成讲英语的好习惯。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说英语 习惯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
期刊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跨世纪新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培养 创造力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
期刊
【摘 要】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物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作相应的调整。在新课程实施中,一旦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乱用公式,缺乏对问题的有效分析,更谈不上在物理课堂中
期刊
【摘 要】 对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观察力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精确的观察,获得有意义的材料,才能探索出事物的规律。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观察往往总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每一位学生观察的
期刊
【摘 要】 创新教育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一大重要课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育中,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前提,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也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利用课堂这個大舞台开展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個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做铺垫,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思考的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改要求下并结合生物学的特点,我认为增加生物教学的实验部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和创新能力,改变生物教学现状,努力提高学生兴趣和爱好是十分重要的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进而提高生物课教学质量。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建议中指,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引导学生主
期刊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在以下几方面有意识地开展了对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