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y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观察力是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对事物进行系统的,周密的,精确的观察,获得有意义的材料,才能探索出事物的规律。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的观察往往总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每一位学生观察的角度、方向各不相同,所获得的结论也就不相同。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培养 观察力
  对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那么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往往总是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每一位学生观察的角度、方向各不相同,所获得的结论也就不相同。因而在观察过后,不能急于给学生下结论,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不同方面来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知道观察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使他们在下一次进行观察,能有效地提高观察效率,获得成功。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以为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发掘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而新课改下的新教材更多提供展现数学之美的平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有趣的七巧板”一节中,学生在老师展示的丰富多彩的七巧板图案中,观察到这些图形是由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然后进一步通过观察和测量,发现七巧板中的许多奥妙。
  2 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我国中医学中,有“望、闻、问、切”的就诊方式,其中“望”放在首位,可见观察之重要。观察不是仅用眼“看”,它更要求学生用脑"看",它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持久的知觉活动,是人从现实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是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门户,是思维的触觉,是理解的前提。而观察力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更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及位置特点,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题目的结构特点及图形的特征,获取数学信息,联系数学知识,构造数学模型,进而认识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细致的观察,往往可以抓住主要的信息,简化题型结构,从而找出简便、快捷、实效的解决数学问题或沟通题目思想的方法,进而高质高效的解决问题。而要达到观察的目的,必须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提高观察的效率,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他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3 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
  3.1 培养观察的目的性。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时,要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达到什么目的,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以抓住其本质特征。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点,有目的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锻炼。反之如果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对事物熟视无睹,你的观察力就得不到锻炼。
  3.2 培养观察的广度。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补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
  3.3 培养观察的深刻性。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3.4 培养观察的精确性。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快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物理教学中渗透着丰富人文精神,而探析现代物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现代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将物理教育与人文精神有地机融合,将人文精神的教育、渗透于物理教育之中。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初中物理教学 培养  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英语教材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教材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气息,题材更新颖,编排的结构也更合理、灵活。那么,如何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巧妙地运用教材,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来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来谈谈。  1 设计导语,引人入胜  教师可根据课中主要语言点,进行设计导入,把枯燥的语言点变成有趣的导入,
期刊
【摘 要】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 培养交际 强化 实施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无不是用来进行彼此间相互交流的,英语也不例外。而作为英语教学,交际也便成为其核心实质。  1 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1.1 我们进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
期刊
【摘 要】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创新思维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思想 方法 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的教学,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
期刊
【摘 要】 过去,我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接受学习,它注重的是已有人类文化的复制,但是,个体要在复杂的社会中获得终身发展,已不能单凭接受社会文化这一种学习方式。虽然我们教师也在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即意义地接受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构建情景、提供资源、使用和约、利用社区、探究训练、自我评价等环节,但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不仅是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还应为多元的立体结构模
期刊
群众通常在5人以上集体到同一机关或单位反映共同意见和要求的群体上访行为,简称为群体访。当没有及时发觉或处理好群体访问题及矛盾,而引发群体“闹事”事件称为群体访事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群体性矛盾日趋增多,群体访的表现日趋突出,呈现情绪急、规模大、频率高的趋势及特点。这很容易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煽动和利用,形成群体访“闹事”事件。不但干扰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分散领导干部的工作精力,而且已成为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摆正教师的位置,完成教师的角色转换。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灵活机智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会、提高感受课文所蕴含的人性美、艺术审美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1 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基础教育,担负着全面育人的重任。新一轮课改,目标即在于实
期刊
【摘 要】 英语课中老师尽可能多用英语讲课,渲染出一种讲英语的积极氛围,在这种氛围中积极地把学生带进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用英语讲话。在课后也要求学生尽可能用所学过的英语与同学交流,同时利用英语角进一步提高大家讲英语的机率,养成讲英语的好习惯。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说英语 习惯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
期刊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只有这样,才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跨世纪新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培养 创造力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
期刊
【摘 要】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物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主,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作相应的调整。在新课程实施中,一旦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时常常无从下手,乱用公式,缺乏对问题的有效分析,更谈不上在物理课堂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