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大爱,撼动心灵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2018年12月3日,青海省海北州都兰县海拔4200米的沟里,肉保女儿仁青拉毛喂食救助的藏原羚
②肉保夫人得措吉与女儿冬日化雪取水度日

  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用影像的力量唤起公众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是我坚持生态摄影的初心和动力,特别是去青藏高原拍摄野生动物更是我多年的夙愿。
  2018年7月12日,为了观察和拍摄这一区域的野生动物,我从山东烟台乘飞机经西安中转到了西宁,然后与朋友驱车530多公里到达都兰县沟里乡。单程3000多公里的路途劳顿和最高5000多米的高海拔,丝毫没有减弱我去拍摄向往已久的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风光和珍稀野生动物的激情,而在这高原之上,在艰难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物让我感到震撼,更触动我心灵的则是藏民肉保一家扎根高原救助野生动物的感人事迹,这种荒野大爱,在高原上深深地温暖着我的心。
  在都兰县一个叫沟里的地方,有一所野生动物救助站——都兰县沟里合支龙野生动物救助站。都兰县所在的这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山河谷、草原灌木丛、湖泊湿地、高山草甸等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料。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不少野生动物时常需要救助,只有保护、救助这些受伤的动物,才能更好地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③肉保夫人得措吉把救助的藏原羚似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

  在这个野生动物救助站扎根驻守的是一对藏族夫妇,他们救助野生动物的故事被多次传扬,给人们带来了感动。这个感人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是藏民肉保,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他的夫人得措吉美丽善良,一直参与野生动物的救助,女儿仁青拉毛得空时也会来帮父母的忙,为这些小动物带来生机。从2010年开始,为了救助野生动物,肉保辞去了干了十多年的村委主任一职,带领家人从都兰县城搬到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住的也是自己搭建的简易板房。这里的交通极为不便,几乎没有绿叶蔬菜,在冬天甚至只能取雪化水度日。在和他们同吃住10多天的日子里,我了解到,为了筹措资金救助野生动物,肉保家从2015年到2016年把自己养殖的100多头羊、40多头牛全部卖掉,又通过先后联系朋友等各种方式共投入资金70多万元。经他们一家人先后救助的野生动物有鹅喉羚、马鹿、白唇鹿、岩羊、藏原羚等共18只,仅2018年救助的就有2只马鹿、2只藏原羚。
④肉保和小外甥在家门外草地上用牦牛奶喂小藏原羚
⑤肉保夫人在卧室里给小藏原羚喂奶

  我去时,正巧遇到他们救助的一只刚出生不久的藏原羚。对这只小藏原羚这一家人似乎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肉保白天带我们去野外观察和记录野生动物,他的夫人在每天傍晚都会挤牦牛奶,夫妻俩一天之中多次在火炉上为小藏原羚温奶。为了避免烫伤小藏原羚,肉保夫人还要亲自用嘴吹一吹正在冒气的牦牛奶,有时甚至会亲自尝一尝感受牦牛奶的温度。他们夫妇和小外甥在家门外的草地上用牦牛奶喂小藏原羚的场景让我很是感动,他们专注的神情中透露出一种慈悲,在冬日里诉说着人与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大爱。甚至晚上小藏原羚就睡在他们夫妻的卧室里,我多次抓拍到了肉保夫妇在卧室里给藏原羚喂奶的场景,那种和谐、温暖的氛围让人不忍打破。
⑥两只藏原羚孩子般地跟随着肉保妻子
⑦藏原羚在自“家”的餐桌上取食

  夏日之行结束回山东之后,肉保一家救助野生动物的感人场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一直想用影像的力量把这种保护生态和野生动物的正能量传递出去。通过又一次联系肉保,得知冬季该地区下了漫天大雪,而且他们一家又救助了另一只野生藏原羚,为了深度发掘记录这对藏族夫妇在雪域高原的恶劣天气下救助野生动物的事迹,同年11月底,我又从山东威海往返6000多公里去拍摄。
  上山前购买了方便面、土豆、鸡蛋、白菜等食物,冒着大雪封山的风险,艰难行车,最终抵达了救助站,在海拔4200多米的肉保夫妇搭建的木板房中度过了5个昼夜。那几天里,高山上几乎每天都在下雪,晚上零下20多度,冒着这样的严寒,我又一次拍摄到他们夫妇救助藏原羚的事迹。尽管大雪封山,高原上生活条件极度艰苦,但肉保他们并没有放弃救助野生动物,没有将这些小家伙弃之不顾,他们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照顾藏原羚。
  在冬日,由于积雪覆盖草原,牦牛的食物短缺,肉保一家便把牦牛送到山下亲戚家寄养,而后花钱购买优质奶加上豆面温热后喂食救助野生动物。为调养腹泻的野生动物,他们特意买来“乳酸菌素”兑到食物里。一家人几乎每天都在卧室及餐厅里喂食这些被救助的野生动物,动物也和他们建立了感情,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有几次,我甚至拍攝记录到被救助的动物到餐桌上取食的画面。肉保告诉我,当这些被救助的野生动物经他们精心扶养恢复健康,具备野外生存能力时,就会将它们放归自然。其中2018年夏天我去拍摄到的被救助的野生马鹿,目前已经被大群同伴接走,回到了野外的家园。
⑧除了救助藏原羚,肉保夫妇还救助了野生马鹿,救助被的野生马鹿等已经被大群“同伴”接走,回到野外家园

  我在拍摄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肉保一家人的爱心、善良和执着,也深切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能够把他们一家感人的行为真实记录下来,是我作为生态摄影人的荣幸。他们夫妇变卖牛羊,住在山里,义务救助野生动物的善举,为野生动植物普查、观测、科研教学等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他们的事迹也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而能够为他们拍摄组照,也让我感到了自豪。我愿透过相机,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让这高原上的荒野大爱撼动每一位心存善意的人。
其他文献
引言  2019年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共建人文湾区,支持香港、澳门、广州、佛山(顺德)弘扬特色饮食文化,共建世界美食之都。粤港澳三地共享同源同根的美食文化,对粤菜美食文化的认同感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情感纽带,美食产业文化也将更好地发挥“粤菜天然文化语言”的集群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大粤菜”为名片的饮食产业,将抓住大湾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传承和创新传统
期刊
过赵州石桥  宋·许及之  桥梁显刻认中朝,仙迹遗风不可招。  唤作沃州人不识,今朝只过赵州桥。赵州石桥  宋·范成大  石色如霜铁色新,洨河南北尚通津。  不因再度皇华使,谁洗奚车塞马尘。水龙吟 萧公弼生朝  金·李庭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  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  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谁知别有
期刊
我们在巴德岗住的民宿就在杜巴广场附近。尼泊尔之行的食宿安排非常让人满意,条件优越,位置极佳,可以充分利用早晚的时间自由活动,绝对加分。这家民宿单看大门就知道它有多么的古香古色了,而且按照中国人的口味准备的餐点十分合口,那烧茄片做得太好吃了,国内都没吃到过。我们来到陶马迪广场时,正好脱坯的瓶瓶罐罐正在晾晒。这里既是人们生活的地方,也是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他们手工制作、晾晒、烧窑的整个过程。①小店里售賣
期刊
得知这样的活动一般在正月里举行,我和儿子早早便来到了这里,打听着今年会有哪些村子有这样的活动。当地的影友很是热情,早早等在镇子的路口迎接我们。简短的寒暄后,我们便向小路走去,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来到一个有上千人规模的村庄。当地影友介绍了今年的纠首相识,没有太多的客气,我们在几支香烟的媒介中很快熟络起来。  按照习惯,我问的是活动的起源及意义,纠首回答的也大致如此。可能是看到我在几个人中寻觅的眼神,
期刊
摄影:德治卜算子 不舍  ——题德治老师摄影作品荷叶礼赞  題诗:何经文  黄蕊郁芳香,粉瓣娇羞俏。  绿叶烘托傲雅魂,秀丽芙蕖貌。  同脉更同根。相辅无求报。  宛若桃园结义情,洒落仍相抱。书法:刘洪昆
期刊
邓拓在《燕山夜话》中有《青山不改》一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是读过中国旧式侠义小说,如《水浒传》等古代英雄故事的人,大概都会记得那些‘绿林好汉’常用的语言。除了一部分‘江湖黑话’以外,它们往往反映出人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的一些最普通的现象。从它们所反映的现象中,如果加以分析,有时也能够发现很重要的道理。比方,当着好汉们挥手分别的时候,常常异口同声地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这样的豪
期刊
听朋友讲羲和绢蝶,我仿佛在听一个神话故事,羲和绢蝶是蝶中“仙子”,不仅藏在深山难寻觅,还备受新疆的一种巨毒蛇——中介蝮的呵护。每年三四月份,当羲和绢蝶的寄主植物合景天处于根茎成长期时,羲和绢蝶的幼虫就从藏匿的土缝里爬了出来,快吃快长,它要与时间赛跑,因为合景天是一种“短命花”,盛旺期只有两个多月,慢了就会让羲和绢蝶断绝“口粮”。羲和绢蝶与寄主植物“短命花”合景天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生存关系,当初春合景
期刊
①在松树上成家族群体活动觅食  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護区的原始森林里,生活一群群长着“朝天鼻子”、身披金色皮毛的野生动物——川金丝猴。它是中国特有的、与“国宝”大熊猫同属国家级Ⅰ重点保护动物的濒危野生动物,也是卧龙原始森林动物中的颜值担当。2019年是川金丝猴所在的仰鼻猴属被人类科学发现150周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野生动物摄影师的镜头深入四川卧龙的高山原始森林,一起去认识这种神奇的野生动物。灵长
期刊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2018年初,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准把握需求侧,优化调整供给侧,决定建设综合型数字服务管理平台——“幸福开发区”工程。“幸福开发区”工程就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开发个人APP端、企业web端、政府管理端和线下服务端,打通个人、法人、公务人员之间的数据互联。通过平台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让职能部门服务效率越来越高,让企业发展越来
期刊
“候鸟”人人皆知,可“候蝶”却鲜为人知。也许有人知道每年秋季数以百万计的帝王蝶,从加拿大向南飞行5000公里,历时两个月抵达墨西哥中部的米却肯州的丛林过冬,使这一方土地成为人们观蝶、赏蝶的圣地。可你知道黑脉金斑蝶的同属虎斑蝶、青斑蝶、幻紫斑蝶、异形紫斑蝶等,在中国也有迁徙越冬的现象吗?“漠漠寒花欹晚照”夕阳把蓝色的小花和虎斑蝶映耀得分外妖娆,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大寒,在三家寨小村却可与蝶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