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它主要表现在阅读速度和阅读的准确性两个方面,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增加语言输入的量。如果坚持每天阅读一定量的材料,既扩大和巩固了词汇量,又增加了语感、扩大了知识面。笔者结合学生的特点,就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尽快提高阅读能力,谈点肤浅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意群阅读的习惯。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往往逐词阅读,或用手指点读,这样只能是对单个句子的简单理解。逐词阅读会使学生偏离对文章内容的预测和理解,最终影响阅读的效率。学生要培养意群阅读的习惯,这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2.培养默读的习惯,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等方法。
3.培养“悟意”的阅读习惯。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或语言结构分析、猜测并确定生词词义,不要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只有这样才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的准确率,增强阅读技能。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技巧
1.阅读必须讲究速度。在生词少的阅读材料中,一般读速应每分钟60—80个单词。为达到快速阅读并提高能力的目的,必须注意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阅读。每课时抽出10分钟进行听力和快速阅读训练。选用150个词左右、难度适中的短文,再加5-10个理解检测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
2.认真选好读物。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读物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选择读物时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选读物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中心句,即主题句。有的文章每段的第一、二句就揭示了该段所讲的主要内容,其后的句子是围绕它展开的;而整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是这些中心句的组合。
4.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及句式特点。这样可免于过多地受生词的困扰,就可自悟其意,也可用下面的方法猜测词义:(1)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2)根据同位语、定语从句等说明性词语猜测词义。(3)利用上下文的相关信息猜测词义。(4)运用所学知识猜测词义。
5.明確代词的指代关系。英语代词有很多种,在句子中使用频繁,在阅读中要明确每个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弄清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6.注意认真分析文章体裁。在记叙性的文章中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在史地和科普文章中,应注意人名、地名、物名、大小、数目、年代、作用等。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意群阅读的习惯。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往往逐词阅读,或用手指点读,这样只能是对单个句子的简单理解。逐词阅读会使学生偏离对文章内容的预测和理解,最终影响阅读的效率。学生要培养意群阅读的习惯,这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而且有助于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2.培养默读的习惯,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等方法。
3.培养“悟意”的阅读习惯。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或语言结构分析、猜测并确定生词词义,不要遇到生词就查字典,只有这样才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的准确率,增强阅读技能。
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技巧
1.阅读必须讲究速度。在生词少的阅读材料中,一般读速应每分钟60—80个单词。为达到快速阅读并提高能力的目的,必须注意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进行有效的阅读。每课时抽出10分钟进行听力和快速阅读训练。选用150个词左右、难度适中的短文,再加5-10个理解检测题,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
2.认真选好读物。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读物选择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选择读物时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选读物内容广泛、新颖,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寓学习于消遣之中,所以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要善于抓住每段的中心句,即主题句。有的文章每段的第一、二句就揭示了该段所讲的主要内容,其后的句子是围绕它展开的;而整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是这些中心句的组合。
4.仔细分析句子结构及句式特点。这样可免于过多地受生词的困扰,就可自悟其意,也可用下面的方法猜测词义:(1)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2)根据同位语、定语从句等说明性词语猜测词义。(3)利用上下文的相关信息猜测词义。(4)运用所学知识猜测词义。
5.明確代词的指代关系。英语代词有很多种,在句子中使用频繁,在阅读中要明确每个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弄清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和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6.注意认真分析文章体裁。在记叙性的文章中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在史地和科普文章中,应注意人名、地名、物名、大小、数目、年代、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