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语文学科本身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能力,使得学生具备更强的提取、分析、总结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不断思考和实践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以下从拓展阅读领域,传授阅读方法和组织阅读训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要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又要先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使得阅读成为学生接触更多知识,认识了解大千世界的重要渠道,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以及天然的好奇心。所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其实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有很多需要去注意的地方。教师不仅要像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那样向小学生传授阅读技巧,增加阅读训练,还要逐渐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
一、拓展阅读领域,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足够的阅读量,这也是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对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当然,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有太多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从阅读上分散开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相比过去更加困难。为此,教师一方面要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拓展阅读领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注意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选择空间,使得他们可以选到自己喜欢的阅读对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坚持去阅读大量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作为核心,逐渐延伸开去,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进行阅读,争取获得较好的阅读成果。比如《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文笔优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能够让人自然产生对时光的珍惜之情,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此类文章感兴趣的有利时机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提醒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与课文进行对比,尝试去进行深入的理解,并适时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激发出学生更加强烈的阅读热情。
二、传授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众所周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只追求更大的阅读量是不够的。当然,读得越多,学生的收獲越多,对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肯定有帮助。但是,不能及时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质量就不能快速有效的增强,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趣味和整体上的阅读体验。所以,为了让学生实现更加高效全面的成长,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加强课堂阅读教学及课后阅读指导的针对性,鼓励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够逐渐通过自己的力量体会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以上文提到的课外阅读分享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将这种活动分为几个环节。首先,是学生分享阅读体会,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比如觉得某本书非常有趣,大致介绍一些有趣的情节,然后大家进行评比,看看谁分享的比较好,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次,让在评选中得到较多认可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过程,平时是怎样阅读的,有没有什么注意的事项,或者给自己定下了什么样的阅读规则,随后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吸收经验教训。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提炼关键信息,传授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去进行实践应用。
三、组织阅读训练,培养阅读习惯
这里所说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指学生能够长期进行阅读活动,而且阅读的细节行为要正确,要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喜欢阅读,也了解了教师所讲的阅读方法,但是缺少耐心,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不能从开头的内容中就感受到特别强烈的趣味,会轻易放弃阅读,结果对很多优秀的课外书都只能浅尝辄止。这就是不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应该拓展关注点,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改掉各种“小毛病”,让他们的阅读质量能够持续提升下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家校沟通,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一份阅读计划。阅读对象以学生的意见为主,保证其内容的健康向上。具体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不能给学生带去太大的阅读压力。平时家长应尽量通过陪伴阅读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坚持下去,完成计划。如果因为学生的主观原因造成不能完成计划,家长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重新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学生和家长有合理建议的时候,教师应该虚心接受。通过多方面的有效协作,推动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整体能力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从学生角度去做好阅读教学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应该成为努力的重点。希望大家都能在该领域取得突出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海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试题与研究,2019(19).
[2]陈秀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J]. 新课程(上),2019(10).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阅读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要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又要先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使得阅读成为学生接触更多知识,认识了解大千世界的重要渠道,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以及天然的好奇心。所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其实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有很多需要去注意的地方。教师不仅要像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那样向小学生传授阅读技巧,增加阅读训练,还要逐渐树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
一、拓展阅读领域,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足够的阅读量,这也是为什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对小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当然,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有太多可以吸引学生兴趣的事物,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从阅读上分散开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相比过去更加困难。为此,教师一方面要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拓展阅读领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注意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选择空间,使得他们可以选到自己喜欢的阅读对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坚持去阅读大量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作为核心,逐渐延伸开去,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进行阅读,争取获得较好的阅读成果。比如《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散文,文笔优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能够让人自然产生对时光的珍惜之情,小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教师要利用学生对此类文章感兴趣的有利时机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提醒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与课文进行对比,尝试去进行深入的理解,并适时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激发出学生更加强烈的阅读热情。
二、传授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质量
众所周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只追求更大的阅读量是不够的。当然,读得越多,学生的收獲越多,对他们阅读能力的提升肯定有帮助。但是,不能及时掌握更好的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质量就不能快速有效的增强,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趣味和整体上的阅读体验。所以,为了让学生实现更加高效全面的成长,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加强课堂阅读教学及课后阅读指导的针对性,鼓励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够逐渐通过自己的力量体会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以上文提到的课外阅读分享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将这种活动分为几个环节。首先,是学生分享阅读体会,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比如觉得某本书非常有趣,大致介绍一些有趣的情节,然后大家进行评比,看看谁分享的比较好,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次,让在评选中得到较多认可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过程,平时是怎样阅读的,有没有什么注意的事项,或者给自己定下了什么样的阅读规则,随后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吸收经验教训。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提炼关键信息,传授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去进行实践应用。
三、组织阅读训练,培养阅读习惯
这里所说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指学生能够长期进行阅读活动,而且阅读的细节行为要正确,要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喜欢阅读,也了解了教师所讲的阅读方法,但是缺少耐心,读一本书的时候如果不能从开头的内容中就感受到特别强烈的趣味,会轻易放弃阅读,结果对很多优秀的课外书都只能浅尝辄止。这就是不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应该拓展关注点,积极与学生家长合作,共同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改掉各种“小毛病”,让他们的阅读质量能够持续提升下去。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家校沟通,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一份阅读计划。阅读对象以学生的意见为主,保证其内容的健康向上。具体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不能给学生带去太大的阅读压力。平时家长应尽量通过陪伴阅读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坚持下去,完成计划。如果因为学生的主观原因造成不能完成计划,家长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重新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学生和家长有合理建议的时候,教师应该虚心接受。通过多方面的有效协作,推动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及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对小学生的整体能力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从学生角度去做好阅读教学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应该成为努力的重点。希望大家都能在该领域取得突出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海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试题与研究,2019(19).
[2]陈秀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J]. 新课程(上),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