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花叶见世界半片讽语话人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马裤先生》《小公务员之死》群文阅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lh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rn“讽刺语言是一种高端的语言艺术,相对于平淡的语言,它具有更强的力度,能够表达更强烈的感觉,更容易刺激读者产生情感共鸣.”[1]“讽刺的运用常常能够仅以寥寥数笔就使一个角色在平面的文字间立体呈现出来,甚至较其他长篇大论的描绘更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2]讽刺语言具有正话反说、高度概括、多元性等文化底蕴,讽刺性语言的目的是你不开心我开心了.
其他文献
凌宗伟:郑老师好,久仰!我知道您是因为参与《十位名师教》一书的编写.在那堂课上我看到了您十分重视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理解作者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也就是说您是十分看重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是否可以具体谈谈您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理解?
期刊
现代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很强的艺术性,不论对于哪一学段的语文教师而言,选择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都是比较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最关键的恐怕还是对现代诗歌的品析鉴赏能力层次不高.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穆旦《我看》为例,从语言、意象、音韵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文本解读,由“这一篇”到“这一类”,为现代诗歌的阅读与教学提供抓手.
期刊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非常著名的议论性散文,在统编新教材必修上作为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章出现.第六单元所有文章都紧紧围绕“学习”展开,《师说》涉及到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从师学习”,在话题上与第六单元吻合.而《师说》作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性散文,在高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也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故此,本文试对《师说》的逻辑进行解读和释疑,以期对高中阶段议论文教学有所帮助.
期刊
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时,需要关注使学习情境源于(贴近)生活、使所学知识真实使用、使单元任务大小相联、使课堂活动面向全体、使学习评价多元共生、使单元目标形成序列等方面.本文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用“大单元教学”的方式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成果和教学评价等进行了重构.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能力递升的学习任务、多元共生的评价体系,让学生从贴近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学习实用的演讲技能,并能将其运用至真实的语文生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