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合理的切入点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打造高效课堂。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原点和数学意识是数学教师应考虑的切入点。通过这些切入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关键词]有效切入;魅力;生活经验;思维原点;数学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84-01
切入点是教学的突破口,具有提纲挈领、优化课堂的作用,如何才能寻找有效、合理的切入点是广大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驗、思维原点、数学意识为切入点,打造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且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将学生分组(每4人为1组),要求各组的小组长准备8支铅笔并平均发放给组员,显然,每个组员分得2支笔。然后,教师再让小组长给每位组员分3支笔。组长为难了:“我分别给两位组员3支铅笔后,就只剩下2支铅笔了。怎么办?”这时,教师借机引出该课内容:“刚才你提出的问题就是咱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写为‘8÷3=2(人)……2(支)’。注意,这个式子里的两个2,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说:“对了,这两个2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面的2是商,它的单位是‘人’;后面的2是余数,它的单位是‘支’。因此,我们在数字后面填写单位时,一定要分清楚。”
在上述案例中,数学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解余数本身的含义,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借机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切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二、以学生的思维原点为切入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故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懂得以学生的思维原点为切入点,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教师可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然后问:“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两个图形,你们能直接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吗?”由于教师没给出相应的数据,所以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于是,教师趁机提出下一个问题:“你们刚开始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是如何求它们的周长的?”学生回答:“刚开始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是分别测量它们的每一条边,然后将所有边的长度加起来。”教师继续往下引导:“那现在你们能找到比较这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吗?”学生经过思考,有了不同想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在纸上剪下这两个图形,然后叠起来比一比。”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找一个比这两个图形小很多的图形,然后数数哪个图形所包含的小图形更多,这样就可以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了。”如此一来,教学水到渠成。
在上述案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以学生的思维原点为切入点,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以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切入点
在解题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在简单的数学问题上出错,这其实是学生潜在的数学意识在“作祟”。有时候,学生过分相信自己的学习经验,不加思考,一味地认为这道数学题本就应该这样算,导致出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教学完乘法运算律后,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利用相对简单的算法来计算“25×44”。有些学生喜欢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成“25×(40 4)”,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着重指出:“虽然我们之前学过乘法的分配律、结合律及交换律,但并不是全部的算式都一定要用这些方法来运算。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会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及做题习惯,最终找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25×4×11。
在上述案例中,为了防止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师以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切入点,引导与点拨学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有效、合理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
(责编 钟伟芳)
[关键词]有效切入;魅力;生活经验;思维原点;数学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84-01
切入点是教学的突破口,具有提纲挈领、优化课堂的作用,如何才能寻找有效、合理的切入点是广大教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驗、思维原点、数学意识为切入点,打造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
虽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但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且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将学生分组(每4人为1组),要求各组的小组长准备8支铅笔并平均发放给组员,显然,每个组员分得2支笔。然后,教师再让小组长给每位组员分3支笔。组长为难了:“我分别给两位组员3支铅笔后,就只剩下2支铅笔了。怎么办?”这时,教师借机引出该课内容:“刚才你提出的问题就是咱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写为‘8÷3=2(人)……2(支)’。注意,这个式子里的两个2,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说:“对了,这两个2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前面的2是商,它的单位是‘人’;后面的2是余数,它的单位是‘支’。因此,我们在数字后面填写单位时,一定要分清楚。”
在上述案例中,数学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解余数本身的含义,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借机引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切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二、以学生的思维原点为切入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故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懂得以学生的思维原点为切入点,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面积的基本概念和公式,教师可先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然后问:“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两个图形,你们能直接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吗?”由于教师没给出相应的数据,所以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于是,教师趁机提出下一个问题:“你们刚开始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是如何求它们的周长的?”学生回答:“刚开始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是分别测量它们的每一条边,然后将所有边的长度加起来。”教师继续往下引导:“那现在你们能找到比较这两个图形大小的方法吗?”学生经过思考,有了不同想法,有的学生说:“可以在纸上剪下这两个图形,然后叠起来比一比。”有的学生说:“可以先找一个比这两个图形小很多的图形,然后数数哪个图形所包含的小图形更多,这样就可以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了。”如此一来,教学水到渠成。
在上述案例中,为了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以学生的思维原点为切入点,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以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切入点
在解题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在简单的数学问题上出错,这其实是学生潜在的数学意识在“作祟”。有时候,学生过分相信自己的学习经验,不加思考,一味地认为这道数学题本就应该这样算,导致出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教学完乘法运算律后,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利用相对简单的算法来计算“25×44”。有些学生喜欢用乘法分配律将算式变成“25×(40 4)”,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需着重指出:“虽然我们之前学过乘法的分配律、结合律及交换律,但并不是全部的算式都一定要用这些方法来运算。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会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及做题习惯,最终找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25×4×11。
在上述案例中,为了防止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师以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切入点,引导与点拨学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有效、合理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彰显数学课堂的魅力。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