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不仅是当前国高职专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工作重点之一,也是高校学生思想理论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集中体现。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所有的专业课程都完全具备教书育人的重要功能,专业课的科学教师们应该做到要充分研究挖掘本学科专业课程的中"思政元素",开展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能力的科学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实现讲师教书和教学育人相有机结合,从而为高职培养和培育涌现出全面健康成长的一批高职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1.学校要重视和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学校的各级领导及其组织干部作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方案的组织设计、实施总结以及学校整体规划的主要指导决策人员,是直接推动影响"课程思政"各项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大推手,唯有对学校领导干部组织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各项改革领导工作才有机会真正得到有效地深入开展与顺利推进。
1.1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全部融入到专业技术和管理中。
根据不同的专业,合理地引入"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企业课堂"等创新型人才培训模式。一方面高校为相关行业的企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实践性研究提供机会,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此外,还建议可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到职业素养的培训目标中,例如可以充分地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融入"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等,以期更加地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其培训目标的具体要求。
2.教师应该转变思维,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是促进国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是"课程思政"制度改革的核心力量,也是"课程思政"制度推进的基础。而且专业老师的人员占总数比例较高,专业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势。所以国高职专科院校在深入实施"课程思政"制度改革时,就需要高度注意对专业技术教师政治思维觉悟与其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2.1提高专业教师政治素养和觉悟。
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均被列为思政类老师的职责。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的知识和技巧进行传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堂的教学彻底割离,忽略专业老师"育人"的重大责任。课堂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专业老师也可以说是其育人的"主力军",专业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和做到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必须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要转变老观念,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裝,在顺利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发挥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功能,潜移默化地针对广大学生服务。实施思想政治文化宣传教育。
2.2提高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综合教育和学习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其综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具体包含有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思维工作能力、教学探索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几个层次。专业老师在切实地做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宣讲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地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专业老师们需要积极挖掘他们所教授的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把他们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在教学中,专业老师们一定要特别注重通过引导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自己的世界观,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于家国的情怀和工匠精神,强化本科课的品德教育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过程育人。
3.教师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3.1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高职专科院校应该要深入地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进一步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要求和元素,构建优质教学资源数据库,为广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理论实践和学习机会,将专业学科资源、技术人才资源、行业公司资源等都转化成为高等教育的课程资源。高职专科院校应当强化自己的专业性课程思政目标,将知识的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相有效地融合,推进其教书和育人功能的统一。
3.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思政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网络教室、移动教室等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搭建课堂,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将“课程”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知识,并证明并证明价值观的示范作用。专业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优化课程设计和规划,优化教学目标,协调教学活动、方法、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3.3挖掘学校本科专业课的整体思政教育要求教学元素,自然地将其融入学校本科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
在进行思政专业课程的当下思政德育教学目标设计时,专业课的数学教师们还不仅可以向当下思政课的数学教师进行介绍他们需要解当下高校思政课的德育教学设计目标、要求及一些重点教学元素,特别的就是向当下思政课数学教师可以请教当下一些被发达国家高校认为重点和最关心的德育内容,思政课的德育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包括需要重点研究考虑的一些内容与教学材料;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政专业课实際教学情况,找到一个属于思政性的靶点元素就是能够真正得以充分融合渗透的一个靶点,所谓的一个靶点元素即使是思政性的靶点元素也可以就是自己的思政专业课与自己的专业科目之间相互交叉结合的一个交叉点,唯有真正把握好它,双方才可以能够真正得到良好的相互结合,否则双方两张皮的尴尬现象更是难以避免。
结束语
所说的课程思政,是指各种人文和社会科学在高职中课程的通用性,特别是开放性,充分挖掘潜藏的阶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资源,使之充分融入学校的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平台,从而形成思想政治理论的目标观念,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江颉,罗显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84-87.
[2];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66-69.
[3]王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41):1-4.
[4]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2.
[5]莫俊峰.协同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2):55.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学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所有的专业课程都完全具备教书育人的重要功能,专业课的科学教师们应该做到要充分研究挖掘本学科专业课程的中"思政元素",开展一种具有较强渗透性能力的科学思想理论政治文化教育,实现讲师教书和教学育人相有机结合,从而为高职培养和培育涌现出全面健康成长的一批高职科学技术专业人才。
1.学校要重视和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
学校的各级领导及其组织干部作为"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方案的组织设计、实施总结以及学校整体规划的主要指导决策人员,是直接推动影响"课程思政"各项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最大推手,唯有对学校领导干部组织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各项改革领导工作才有机会真正得到有效地深入开展与顺利推进。
1.1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全部融入到专业技术和管理中。
根据不同的专业,合理地引入"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企业课堂"等创新型人才培训模式。一方面高校为相关行业的企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实践性研究提供机会,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此外,还建议可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到职业素养的培训目标中,例如可以充分地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融入"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等,以期更加地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其培训目标的具体要求。
2.教师应该转变思维,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是促进国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目标达成的关键性因素,是"课程思政"制度改革的核心力量,也是"课程思政"制度推进的基础。而且专业老师的人员占总数比例较高,专业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势。所以国高职专科院校在深入实施"课程思政"制度改革时,就需要高度注意对专业技术教师政治思维觉悟与其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2.1提高专业教师政治素养和觉悟。
目前的高等教育制度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均被列为思政类老师的职责。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的知识和技巧进行传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堂的教学彻底割离,忽略专业老师"育人"的重大责任。课堂本身就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专业老师也可以说是其育人的"主力军",专业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和做到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必须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要转变老观念,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裝,在顺利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发挥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功能,潜移默化地针对广大学生服务。实施思想政治文化宣传教育。
2.2提高专业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综合教育和学习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其综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具体包含有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思维工作能力、教学探索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几个层次。专业老师在切实地做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宣讲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地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专业老师们需要积极挖掘他们所教授的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把他们所传授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在教学中,专业老师们一定要特别注重通过引导学生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自己的世界观,并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于家国的情怀和工匠精神,强化本科课的品德教育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的全过程育人。
3.教师通过优化的教学设计,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3.1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
高职专科院校应该要深入地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研究,进一步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要求和元素,构建优质教学资源数据库,为广大学生创造更多的理论实践和学习机会,将专业学科资源、技术人才资源、行业公司资源等都转化成为高等教育的课程资源。高职专科院校应当强化自己的专业性课程思政目标,将知识的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相有效地融合,推进其教书和育人功能的统一。
3.2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思政效果”。
随着现代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网络教室、移动教室等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搭建课堂,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将“课程”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知识,并证明并证明价值观的示范作用。专业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优化课程设计和规划,优化教学目标,协调教学活动、方法、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
3.3挖掘学校本科专业课的整体思政教育要求教学元素,自然地将其融入学校本科课程的整体教学内容
在进行思政专业课程的当下思政德育教学目标设计时,专业课的数学教师们还不仅可以向当下思政课的数学教师进行介绍他们需要解当下高校思政课的德育教学设计目标、要求及一些重点教学元素,特别的就是向当下思政课数学教师可以请教当下一些被发达国家高校认为重点和最关心的德育内容,思政课的德育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包括需要重点研究考虑的一些内容与教学材料;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政专业课实際教学情况,找到一个属于思政性的靶点元素就是能够真正得以充分融合渗透的一个靶点,所谓的一个靶点元素即使是思政性的靶点元素也可以就是自己的思政专业课与自己的专业科目之间相互交叉结合的一个交叉点,唯有真正把握好它,双方才可以能够真正得到良好的相互结合,否则双方两张皮的尴尬现象更是难以避免。
结束语
所说的课程思政,是指各种人文和社会科学在高职中课程的通用性,特别是开放性,充分挖掘潜藏的阶级的思想政治理论资源,使之充分融入学校的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平台,从而形成思想政治理论的目标观念,共同作用。
参考文献
[1]江颉,罗显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84-87.
[2];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66-69.
[3]王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41):1-4.
[4]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2.
[5]莫俊峰.协同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