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可合并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有效的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改善患者预后关键。本文观察卡维地洛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时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可合并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有效的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是改善患者预后关键。本文观察卡维地洛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时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酸利托君与硫酸镁在治疗先兆早产伴胎膜早破中疗效差异。方法:100例先兆早产伴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记录两组第一次宫缩被抑制的显效时间;记录两组24小时阴道出血停止例数及48小时内阴道出血停止例数;记录两组保胎成功例数;记录两组患者中妊娠延续到35周例数;记录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对新生儿出生后进行Apgar评分。结果:
【摘要】 目的:探讨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在心电监护和起搏脉冲引导下置入普通临时起搏电极或漂浮电极至右心室内膜夺获心室。结果:51例病例均起搏成功,1例失败后透视下起搏成功。操作时间4~18 min,起搏持续时间2~14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外周深静脉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方便、安全、快捷,成功
正常的胎儿脐带内含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若脐带中只有一条脐动脉时被称为单脐动脉。其形成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在胚胎阶段脐血管形成时其中一条脐血管发育不全或继发闭锁,原始胚芽体蒂内残存的尿囊动脉继发性萎缩。单脐动脉的文献报道发生率差异很大,双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国外报道发生率为0.55%-4.8%。一直以来临床医生们怀疑单脐动脉和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胎,先天畸形相关,一些研究发现单脐动脉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洛丁新联用美托洛尔对冠心病产生的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过程中的冠心病患者60例进行相应研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服用洛丁新,观察组要在此基础上加服美托洛尔,对双方的患者身体状况、冠心病治疗数据进行研究,找到两者的差异性,研究实验组病人的心率、血压等细节性事项的变化现状。结果:洛丁新联用美托洛尔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实验组内,病人的各项
近年来,受环境污染等多因素影响,直肠癌发病人数占有一定比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本病的扩散中,淋巴转移为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采取有效措施,对淋巴行科学合理的清扫,是对生存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1]。因扩大淋巴清扫范围有导致盆腔自主神经损伤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故对直肠癌手术方式进行研究,是确保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
【摘要】 目的:对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治疗过程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经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治疗效果及术后1年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满
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大多为长期饮食单一导致机体常量营养素缺乏而引发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严重影响儿童身体正常发育[1]。我院处于苗族地区,为更好了解苗族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情况,确定儿童保健工作重点,特对我院周围小学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拔牙后出血的原因,探讨相关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的拔牙后出血病例215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时间、牙位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相关预防策略和常用治疗效果。结果:拔牙后出血原因中局部因素占82.8%、全身因素占12.6%、患者未遵医嘱占4.6%,术后出血发生时间在12h内占67.9%,术后12-24h 占20.0%,术后24-48h 占11
【摘要】 目的:探讨对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腰椎管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根据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74例,良39例,可2例,差5例,优良率为94.17%。结论:对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根据其原因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在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肤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一个时期内的鼻咽癌病人按照在放射治疗期间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和不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皮肤反应出现的时间、程度,观察两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皮肤反应程度:0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1-4级:观察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