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武汉期间,林语堂的文化活动是他置身于“公共事务”之内的“时代+个人生存体验”的结合。大起大落的时代激流“轰毁”了他的“思路”,因其先天气质与国民党的“清党行为” 的双重影响,此后,他不再相信政治。林语堂有失望,也有收获,他秉持公平参与、人道关怀的意识,评判历史和现实的异化性生活图景,完成了从“恨意”走向自由主义的转折。之后的林语堂,坚持要做一个与任何公權力都保持距离的独立思想者,必要时,选择委婉曲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关键词:林语堂;时事述译;心路历程;非典型政治人物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3-0089-05
1927年3月27日中午,林语堂应邀在上海华懋饭店演讲东西文化的沟通、中国人的源流与个性等。演讲结束后,他坐江轮溯流而上至武汉,担任当时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英文秘书,后又兼任《中央日报》英文副刊主编。8月28日,他在《民众论坛》发表英文文章《汉口,再见》告别武汉,前后在武汉生活不到半年。这一短暂的政府部门任职的经历,对林语堂而言,完成了对“时事的兴趣”到对“革命深感厌倦”的转折,也开启了由北京、厦门期间的“名士”到上海十年“隐士”的过渡,呈现出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林语堂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然而,对林语堂武汉时期文化活动的研究成果,似乎还不多见。本文重在梳理相关文化活动的史料,以文本为依据,探寻林语堂在武汉期间的心路历程。
一、文学活动
从现有的资料看,林语堂到武汉后所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应该是《闲话与谣言》,收入《剪拂集》,之前未见公开发表。此前,《京报副刊》第454号刊登了岂明(周作人)的《陈源口中的杨德群女士》、孟菊安的《“不下于开枪杀人者”的“闲话”》、董秋芳的《可怕与可杀》等文章,分别描述了杨德群女士遇难前后的情况,愤怒驳斥了陈源(陈西滢)的《闲话》。林语堂有感于那些谣言制造者们的无耻,提笔写作了《闲话与谣言》。在文章中林语堂将那些以“狗屁”“献给他们的大人……以求取得主人之欢心”的“走狗”们①,骂得狗血淋头,承续了他《语丝》时期的“骂人”风格。
林语堂在武汉期间,用中、英文撰写的主要文章如下:5月21日《天才乎——文人乎——互捧乎——自捧欤?》,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58号;5月28日《谈北京》,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65号;6月13日《萨天师语录》(一),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80号;7月1日《答小鹿论〈女士〉》,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97号;7月7日《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逻辑答小鹿》,载于《中央副刊》第103号;8月2日“After the Communist Secession”(《共产党分裂之后》);8月3日“Upton Close on Asia”(《厄普顿·克洛兹论亚洲》);8月4、5日“Marxism, Sun-Yatsenism and Communism in China”(《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8月6日“The Signs of the Times”(《时代的标志》);8月7日“The ‘Free City’ of Shanghai”(《上海的“自由城”》);8月9日“Bourbonism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国民革命时期的波旁主义》);8月10日“Russian Agrarian Laws”(《俄国的土地法》);8月11日“On Making History”(《论历史创造》);8月12日“Making China Safe the Kuomintang”(《使中国接受国民党政权》);8月13日“A Berlitz School for Chinese”(《为中国人开办的一所采用贝立兹教学法的学校》);8月14日“Anti-Sinoism: A Modern Disase”(《反汉族主义:一种现代病》);8月16日“The Kuomintang Organism”(《国民党的组织机构》);8月17日“The Call of the Siren”(《塞壬的诱惑》);8月18日“‘North China’s’Alarming Development”(《〈字林西报〉事件的惊人进展》);8月19日“V. K. Ting and Japan’s Latest Escapade”(《丁文江与日本的最新冒险行动》);8月20日“The Drama of a Broken Aeroplane Wing of Britain”(《一架英国飞机段翼的戏剧性事件》);8月21日“A Vanished Pleasure Garden”(《消失的乐园》);8月23日“Mr.Kung’s Scheme for Cheking Militarism”(《龚浩先生阻止军国主义的计划》);8月24日“More About the Shift-System of Military Organization”(《再论军事组织的变革体系》);8月25日“A Footnote on Romanization”(《小论罗马字拼音》);8月26日“Chinese Names”(《中国人的姓名》);8月27日“Prohibited”(《被禁》);8月28日“Farewell to Hankow”(《汉口,再见》)。②
刊登在《中央日报》副刊上用中文书写的文章,内容方面以文化批判为主。《萨天师语录》(一),是林语堂与“现代评论”派论争时,一组同题文章的续写,首发于《语丝》第55期(1925年11月30日出版)。后来收入《大荒集》时,这一组文章编在一起,《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6月13日发表的这一篇,改为《萨天师语录》(二)。
从8月2日开始,林语堂改为英文书写,这些文字先刊载于《民国论坛》(People’s Tribune),后来有的原文不动,有的略有删改,有的变换了题目,收入到《英文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内容多为社会批判与政治述评。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林语堂不再像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那样,谈汉字改革、谈拼音方案、谈学科建设。他的主要精力不再在学问上,除一篇“A Footnote on Romanization”(《小论罗马字拼音》)之外,再也没有探寻《平闽十八洞所载的古迹》的民俗调查、史料考证之类学术探讨文章,取而代之的是对时事动态、意识形态、国计民生等的关注。用“时事述译”定位界定他这一时期的书写,甚是恰当。 需要说明的是,林语堂所译《国民革命外纪》虽然是1929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但译者的“弁言”写于“一九二七、六、三十”。该书原著是英国作家、记者亚瑟·兰瑟姆,正文包括23章:英国对华政策;驻沪防军;上海头脑;中国革命的性质;长江途中;汉口;国民党;汉口政府中人物;陈友仁;俄国在华的目的;劳工与国民党;九江;刽子手;外人特权与中国内乱;几位中国武人;华人的怨恨不平;华人与外人;沿海北上;北京的信义;国民党的分裂;伍朝枢;中国之谜;国民党政纲。不辞辛苦地翻译,是因为这些正是身在武汉的林语堂或参与或感兴趣的 “时事”。
二、兴奋与困惑
林语堂到武汉的原因有四:一是刚刚辞去了厦大的教职,要一个栖身之所;二是时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陈友仁,力邀精通英文,且对军阀痛恨、行事果敢的林语堂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三是对武汉国民政府有所期望。那时北伐军气势正盛,攻无不克,北方的军阀势力已是穷途末路,这使林语堂欢欣鼓舞,陶醉于推翻军阀的幻想之中,“满以为中国的新日子已经曙光出现了”;四是还没有跳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利诱。
初到武汉,林语堂又恢复了在北京期间的那种激昂的斗争状态。他发表了《谈北京》,历数自己在北京经历的一切:痛悼“三一八”惨案、怒斥“闲话家”、成为“打狗运动”的急先锋、列入“通缉名单”、加入南下的行列。“天安门大会的历史地,是五四运动的起发点,是学生们与警察巷战的故址,是三一八惨杀的屠场,是打狗运动的故都!……”③ 这种革命的热情、斗争的激情、献身的豪情等,在如今的武汉,在革命军中又找到了。“在武汉的革命军里,不知道有多少是去年的北京学生,但是我们此刻及过去总还是认为学生。虽然各人的任务此刻不同,北京学生的头衔总是依然不舍的。诚然我们可以血气方刚,不安本分,不肯读书救国自负的。诚然我们是梁任公所称的‘傻小子’,是丁在君之罢课自杀者,是鸟总长之不孝不悌之‘狂猖之徒’”。他批驳胡适所说的张作霖赞同的“主义”是“中国之自由”的观点:“张作霖的‘主义’是‘最后的中国之自由’就是天才,也须做过英皇委员,游过英岛,才能替我们发见。即此一点,已可以证明‘适之先生’并未负此一行也。”④从精神上看,林语堂选择去武汉,是在追寻自己精神归属的那个群体——那些敢于冒雨赤足游行的人,那些敢于在执政府门前流血的人。
1926年7月14日,国民党公布《北伐出师宣言》,剑指造成中国人民苦难的总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克武汉后,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在武汉办公。3月,林语堂一下江轮,见到满街都是拥护三大政策的标语,武汉政府管辖的湘鄂赣的工农运动,还在继续高涨。这种新气象对他的鼓舞几乎是无法形容的。参加武汉国民政府,这与他之前的从思想舆论上所进行的批判方式完全不同,按时兴的说法,应该是“投入了革命的怀抱”。从他对“卷土重来”、返回北京、打倒军阀的兴奋的幻想来看,此时的林语堂应该更认同这种实际的武力的批判。他所认同的还是那个敢于走上街头向警察投石块的自我。这种行动性的批判更有效。
任职期间,以陈友仁为首的外交部不畏帝国主义的势力,约见英国公使,抗议英军刺伤我民众。陈友仁先后与英方进行了16次谈判,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最终收回了汉口、九江租界,维护了主权。这是中国人民通过革命运动和外交途径,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努力中,第一次取得的胜利。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林语堂全力协助。当时部长下面就是秘书,任外交部英文秘书的林语堂,其职权相当于后来的次长或副部长,而与英国人打交道他又有语言的优势。林语堂在武汉期间以具体行动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贡献。
当然,作为文化人的林语堂,他仍然还是将自己当成一个自由独立的批评者。从续写《萨天师语录》这组文章可以看出,他那种对东方文明的嘲讽,在沉郁中带着诙谐格调,很明显是想找回在北京的那种“信口批评”的感觉。
林语堂起初在武汉确实找到了在北京的那种斗争的感觉,但是,惯于站在道义层面上而不是利益层面上看问题的他,在武汉也遇到了很多困惑。
首先是那些昨天一起并肩战斗的北京学生,今天成为了革命军的革命者,不仅身份变了,而且“已经学会闭嘴,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文雅而态度自然。他在办公室,把时间都花在喝茶及看报纸上”⑤。4月12日,上海有成千上万人被屠杀,报纸上这样的消息,却不能引起坐在办公室喝茶的“革命者”的反应。
其次是不少“革命者”成为武汉国民政府“分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昨日是亲如一家的盟友、兄弟,今日成为被清理的“乱党”,斧钺相加。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限制共产分子的提案,次日,汪精卫向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团报告《容共政策之最近经过》,发出了“取缔共产党”的动员令,汪精卫集团在武汉的党、政、军部门进行大规模“清党”。7月29日,汉口全市戒嚴,湖北省总工会被解散,《工人日报》被勒令停刊。7月30日,何键在汉口逮捕共产党人,仅市党部被捕者就达百余人,重要人员都被枪杀。8月3日,武汉国民政府又发布命令,要国民政府领域之内的共产党员“务须洗心革面”,否则,一经拿获,即行明正典刑,“决不宽恕”。随着惨无人道的杀戮,国共两党的合作彻底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宁汉合流。林语堂也就辞去了外交部秘书和兼任的《中央日报》英文副刊主编的职务。为什么?“做了六个月之后,我那时对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腻烦。”⑥ 在武汉,林语堂亲身经历了官场上的弱肉强食、明争暗斗,深深感到所谓“革命场所”简直就是“拼杀的战场”。政治上显得幼稚的林语堂,写过“After the Communist Secession”(《共产党分裂之后》)、“Mar-xism, Sun-Yatsenism and Communism in China”(《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等文章进行过分析,认为不管政治主张如何,杀自己的同胞总是不对的。事实上大权在握的人其实也受制于人,同时也想尽办法制约别人。中国历史上,像那些皇子皇孙,哪一个不是亲兄弟,可这些人,一旦大权在握了,一旦到了财富面前,一下就变得六亲不认,于是同胞兄弟之间尔虞我诈,还有父亲杀儿子、儿子杀父亲的,这一出出诡计,一幕幕血腥的游戏,史书上记载多了,今天他又亲眼目睹了。林语堂不是天真的人,那些所谓理想、宗旨、血缘、派别,实在是靠不住的。还是墨子说得好,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势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诚。墨子是一个直爽人,说出了孔子和孟子都不敢说的话,可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墨子说,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要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要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可这句话,说了几千年了,还是一句空话。由此,林语堂才极端厌恶官僚政客,下决心永远脱离政治漩涡,喜爱革命,却不爱革命家的观念就此形成。 三、失望与收获
1926年10月中山大学由朱家骅出面发电报到厦门,请鲁迅、林语堂等去广州“指示一切”。林语堂却来到武汉,这说明他是有所选择、有所期待的。“汲水的村妇”应该是林语堂所渴望见到的文明之一:
她的两脚似小鹿一般飞跑;她的足趾还是
独立强健的。
她可与凉风为友,而不至于伤寒;她爱那
和暖的日光,而不至于中暑。
她在狂雨中飞奔,而不当天病死肺膜炎。
……
她有黛黑灵动的眼珠;赭赤的脸蛋。
她有挺直的高凸的胸膛,无愧的与野外山
水花木的曲线相辉映。
她有哈哈震耳的笑声,与远远地潺潺的河
水及林间的鸟语相和应。⑦
然而,武汉没有这样的健康与活力,他所供职的国民政府也造不出这样的文明。林语堂在武汉越来越感到失望,武汉也像萨天师所看见的东方大城的景象一样,到处都是“乞丐、穷民、醉汉、书生、奶奶、太太,佝偻的老妪,赤膊的小孩,汗流浃背的清道夫,吁吁喘气的拉车夫,号者似狂的卖报者,割舌吞剑的打拳者,沿途坐泣的流民,铁链系身的囚犯,荷枪木立的警察。”⑧ 一个自己最给予厚望的地方,反而成了自己心中最大的一个魅影。林语堂甚至由武汉而对湖北人印象都不好。后来,他在《吾国与吾民》中还特意强调湖北人是 “九头鸟”。这个“九头鸟”是贬义的,是刁蛮、好斗的代名词。
在武汉风云剧变的生活中,林语堂既不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也不愿用国民党的“清党”立场来解释,却别出心裁地从生物学层面,将人分为“吃植物的”和“肉食者”。“自己是个草食动物,而不是肉食动物,自己善于治己,而不善于治人”,只会管自己的事,不会指使别人做事。而这次武汉之行则是吃植物者误入一群肉食者中。虽然没有被同化,也没有被吃,却目睹了吃肉的血腥。后来,他总结自己的这段经历时得出一条人生经验:“只要他在一个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欢那群人;否则,他就离去。”⑨ 人是离去了,但这种时代激流的强劲冲击波,也“轰毁”了他的“思路”。翻云覆雨的政治动荡,使他看不懂,弄不清,终于“对革命厌倦了”,也由此不再像“语丝”时代那样“无所顾忌”地反抗“一切专断与卑劣”了。随之而来的是做一个“自由主义”的自由者,时不时用“幽默”的外壳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在武汉期间,林语堂认识的宋庆龄、谢冰莹这两位女性,对他后来女性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当武汉国民政府决定“分共”,准备向昔日盟友,尤其是湘鄂赣的工农群众下手时,那些党政要员及有影响的名人中,唯有宋庆龄女士敢于公开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坚决捍卫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原则。没有军政大权,个人安全也没有保障,但是,宋庆龄仍然以非凡的勇气和崇高的精神挺身而出,发出了不同于当权者的声音。所以林语堂这样评价宋庆龄:“她是我所奉为中国女界第一人,无论从她是革命者,亦或是受现代教育的妇女,抑是自然而生的女性,也不论从中国的或外国的标准来看。”五年后的1932年,早就宣布不介入政治的林语堂,居然成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起人之一,原因就是“同盟”是宋庆龄在上海组织的。
1926年12月16日,一个抗婚的女孩谢冰莹,经过许多曲折和艰苦来到武汉,投入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部,自觉地接受着严格的军事训练和革命熔炉的冶炼。1927年5月谢冰莹作为军校第六期女生大队学员随中央独立师西征,在途中为防所写的战地速写丢失,寄给当时在武汉的《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孙以《行军日记》为题刊发在24日的副刊上。其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个可嘉而又好笑的故事》(5月25日)、《行军日记三节》(6月1日)、《寄自嘉鱼》(6月6日)、《说不尽的话留待下次再写》(6月21日)、《从峰口至新堤》(6月22日)。狂风淫雨之虐,枪林弹雨之险,睡门板稻草之苦,谢冰莹都不在话下,反倒觉得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就像暖和的晴日、美丽的花。这些文章虽然“没有组织,没有结构”,“谈不上技巧”,但林语堂被她那“和男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献身革命”的热情所感动,随即将其译成英文在自己主编的《中央日报》副刊英文版上连载。
女性、战争与革命都是属于现实人生的范畴,对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些文学周边的因素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对象,林语堂也不例外。他不仅为其翻译转载,以后又鼓励她结集出版,并欣然提笔作序:“自然,这些《从军日记》里找不到‘起承转合’的文章体例,也没有吮笔濡墨,惨淡经营的痕迹;我读这些文章时,只看见一位青年女子,身穿军装,足著草鞋,在晨光熹微的沙场上,……戎马倥偬束装待发的情景。……或是听见洞庭湖上,笑声与河流相应,在远地军歌及近旁鼾睡声中,一位蓬头垢面的女子军,手不停笔,锋发韵流地写叙她的感触。”⑩ 纯粹的语言艺术并不能满足林语堂的阅读期待,只是其中洋溢的革命激情与武汉革命大本营的语境高度契合,才激动了他的心灵。谢冰莹从英姿飒爽的女兵转变为文墨传情的文坛新秀,林语堂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与其说是林语堂对谢冰莹的特别关注,不如说是他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人生现实的人道关怀。
林语堂原本是从改造这个社会的“恨意”出发,去武汉寻找新的中国前途。不料,这里也像北京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也像他授课学校的许多女性学生参加示威活动被杀一样,那些有不同政见的人也被杀,而且是成群地被杀。已是自由主义者的林语堂,主张社会事务要公平参与,与人交往要抱有同情心。早在1925年所写的《论语丝问题》中,他就明确提出“公平参与”的看法。“公平参与”也可视为人文主义的一个核心观念。林语堂“不忍”看到他人受苦。他也坚持认为不应该彻底毁灭对手。他主张就事论事,不要针对人。可以批评事件,但是不要对人采取(身体)攻击。一个国家要获得强大的力量,需要竞争,可是无论哪一种竞争,都必须遵守规则——无论是基督徒,亦或是自由主义者,皆秉持这种观念。夺权者也好,掌权者也罢,用仇恨作为掌控大众的工具,或是利用恨意来夺权或维护自己的权力,这会造成“愤怒的时代”。他为什么后来研究苏东坡,将苏东坡归类于心中无恨意的“民主人士”,就是要提供一个值得效法的模范,指引人生命努力的方向。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欠缺苏东坡伟大的特质:真与诚。缺乏这些,知识分子出于恐惧军权,便自我批判、自我检控、出卖道德灵魂或是随波逐流。苏东坡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对林语堂而言,就是站在人道的一面,他表示,一个作家不能轻易自毁名誉,他必须保持中立。这就是林语堂这个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思考。 先天气质与耳闻目睹,短短几个月武汉革命政府的任职经历,彻底让林语堂不再相信任何政治谎言,他只想做个好人,用一颗童心去辨别美丑善恶。昔日那些投笔从戎的文化人,国共分裂之后有的成了通缉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1927年下半年去了上海。由于“他们从血的地狱里闯出来,火气太旺,不但毒咒屠杀他们的人,并且恶骂一切旁观的人”{11}。离开武汉之后,林语堂便走上了与“他们”不同的方向,开启了独具语堂特色的闲适、幽默、性灵之旅。虽然同在上海,他高谈幽默,表现性灵闲适,只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已显然没有了那种直面惨淡的人生,把文学当作“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的斗士风格。后来,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其实,这种想法在对武汉的失望中已经产生。值得肯定的是,林语堂的武汉之旅,是自觉地把自身置身于“公共事务”之内,通过文字来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也不断地训练、发展、完善自己,在文学创作和文化活动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而真正的收获,是在这个潮流激荡又世事纷扰的时代,坚持做一个不太势利的文人。林语堂原本就不懂政治,后来更不愿参与政治,这与他武汉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也为之后去上海从事“大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 林语堂:《闲话与谣言》,《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3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② 参见郑锦怀:《林语堂学术年谱》,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1—86页。
③ 林语堂:《谈北京》,《中央副刊》1927年5月28日。
④ 林语堂:《天才乎——文人乎——互捧欤——自捧欤?》,《中央副刊》1927年5月21日。
⑤⑦⑧ 林语堂:《萨天师语录》(一),《中央副刊》1927年6月13日。
⑥⑨ 林语堂:《八十自叙》,《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9、299页。
⑩ 林语堂:《冰莹〈从军日记〉序》,《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3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11} 司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社1975年版,第246页。
作者简介:陈煜斓,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建漳州,363000;阮慧玲,闽南师范大学闽台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福建漳州,363000。
(责任编辑 刘保昌)
关键词:林语堂;时事述译;心路历程;非典型政治人物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20)03-0089-05
1927年3月27日中午,林语堂应邀在上海华懋饭店演讲东西文化的沟通、中国人的源流与个性等。演讲结束后,他坐江轮溯流而上至武汉,担任当时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英文秘书,后又兼任《中央日报》英文副刊主编。8月28日,他在《民众论坛》发表英文文章《汉口,再见》告别武汉,前后在武汉生活不到半年。这一短暂的政府部门任职的经历,对林语堂而言,完成了对“时事的兴趣”到对“革命深感厌倦”的转折,也开启了由北京、厦门期间的“名士”到上海十年“隐士”的过渡,呈现出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林语堂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然而,对林语堂武汉时期文化活动的研究成果,似乎还不多见。本文重在梳理相关文化活动的史料,以文本为依据,探寻林语堂在武汉期间的心路历程。
一、文学活动
从现有的资料看,林语堂到武汉后所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应该是《闲话与谣言》,收入《剪拂集》,之前未见公开发表。此前,《京报副刊》第454号刊登了岂明(周作人)的《陈源口中的杨德群女士》、孟菊安的《“不下于开枪杀人者”的“闲话”》、董秋芳的《可怕与可杀》等文章,分别描述了杨德群女士遇难前后的情况,愤怒驳斥了陈源(陈西滢)的《闲话》。林语堂有感于那些谣言制造者们的无耻,提笔写作了《闲话与谣言》。在文章中林语堂将那些以“狗屁”“献给他们的大人……以求取得主人之欢心”的“走狗”们①,骂得狗血淋头,承续了他《语丝》时期的“骂人”风格。
林语堂在武汉期间,用中、英文撰写的主要文章如下:5月21日《天才乎——文人乎——互捧乎——自捧欤?》,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58号;5月28日《谈北京》,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65号;6月13日《萨天师语录》(一),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80号;7月1日《答小鹿论〈女士〉》,载于《中央日报》副刊第97号;7月7日《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逻辑答小鹿》,载于《中央副刊》第103号;8月2日“After the Communist Secession”(《共产党分裂之后》);8月3日“Upton Close on Asia”(《厄普顿·克洛兹论亚洲》);8月4、5日“Marxism, Sun-Yatsenism and Communism in China”(《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8月6日“The Signs of the Times”(《时代的标志》);8月7日“The ‘Free City’ of Shanghai”(《上海的“自由城”》);8月9日“Bourbonism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国民革命时期的波旁主义》);8月10日“Russian Agrarian Laws”(《俄国的土地法》);8月11日“On Making History”(《论历史创造》);8月12日“Making China Safe the Kuomintang”(《使中国接受国民党政权》);8月13日“A Berlitz School for Chinese”(《为中国人开办的一所采用贝立兹教学法的学校》);8月14日“Anti-Sinoism: A Modern Disase”(《反汉族主义:一种现代病》);8月16日“The Kuomintang Organism”(《国民党的组织机构》);8月17日“The Call of the Siren”(《塞壬的诱惑》);8月18日“‘North China’s’Alarming Development”(《〈字林西报〉事件的惊人进展》);8月19日“V. K. Ting and Japan’s Latest Escapade”(《丁文江与日本的最新冒险行动》);8月20日“The Drama of a Broken Aeroplane Wing of Britain”(《一架英国飞机段翼的戏剧性事件》);8月21日“A Vanished Pleasure Garden”(《消失的乐园》);8月23日“Mr.Kung’s Scheme for Cheking Militarism”(《龚浩先生阻止军国主义的计划》);8月24日“More About the Shift-System of Military Organization”(《再论军事组织的变革体系》);8月25日“A Footnote on Romanization”(《小论罗马字拼音》);8月26日“Chinese Names”(《中国人的姓名》);8月27日“Prohibited”(《被禁》);8月28日“Farewell to Hankow”(《汉口,再见》)。②
刊登在《中央日报》副刊上用中文书写的文章,内容方面以文化批判为主。《萨天师语录》(一),是林语堂与“现代评论”派论争时,一组同题文章的续写,首发于《语丝》第55期(1925年11月30日出版)。后来收入《大荒集》时,这一组文章编在一起,《中央日报》副刊1927年6月13日发表的这一篇,改为《萨天师语录》(二)。
从8月2日开始,林语堂改为英文书写,这些文字先刊载于《民国论坛》(People’s Tribune),后来有的原文不动,有的略有删改,有的变换了题目,收入到《英文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内容多为社会批判与政治述评。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林语堂不再像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那样,谈汉字改革、谈拼音方案、谈学科建设。他的主要精力不再在学问上,除一篇“A Footnote on Romanization”(《小论罗马字拼音》)之外,再也没有探寻《平闽十八洞所载的古迹》的民俗调查、史料考证之类学术探讨文章,取而代之的是对时事动态、意识形态、国计民生等的关注。用“时事述译”定位界定他这一时期的书写,甚是恰当。 需要说明的是,林语堂所译《国民革命外纪》虽然是1929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但译者的“弁言”写于“一九二七、六、三十”。该书原著是英国作家、记者亚瑟·兰瑟姆,正文包括23章:英国对华政策;驻沪防军;上海头脑;中国革命的性质;长江途中;汉口;国民党;汉口政府中人物;陈友仁;俄国在华的目的;劳工与国民党;九江;刽子手;外人特权与中国内乱;几位中国武人;华人的怨恨不平;华人与外人;沿海北上;北京的信义;国民党的分裂;伍朝枢;中国之谜;国民党政纲。不辞辛苦地翻译,是因为这些正是身在武汉的林语堂或参与或感兴趣的 “时事”。
二、兴奋与困惑
林语堂到武汉的原因有四:一是刚刚辞去了厦大的教职,要一个栖身之所;二是时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陈友仁,力邀精通英文,且对军阀痛恨、行事果敢的林语堂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三是对武汉国民政府有所期望。那时北伐军气势正盛,攻无不克,北方的军阀势力已是穷途末路,这使林语堂欢欣鼓舞,陶醉于推翻军阀的幻想之中,“满以为中国的新日子已经曙光出现了”;四是还没有跳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利诱。
初到武汉,林语堂又恢复了在北京期间的那种激昂的斗争状态。他发表了《谈北京》,历数自己在北京经历的一切:痛悼“三一八”惨案、怒斥“闲话家”、成为“打狗运动”的急先锋、列入“通缉名单”、加入南下的行列。“天安门大会的历史地,是五四运动的起发点,是学生们与警察巷战的故址,是三一八惨杀的屠场,是打狗运动的故都!……”③ 这种革命的热情、斗争的激情、献身的豪情等,在如今的武汉,在革命军中又找到了。“在武汉的革命军里,不知道有多少是去年的北京学生,但是我们此刻及过去总还是认为学生。虽然各人的任务此刻不同,北京学生的头衔总是依然不舍的。诚然我们可以血气方刚,不安本分,不肯读书救国自负的。诚然我们是梁任公所称的‘傻小子’,是丁在君之罢课自杀者,是鸟总长之不孝不悌之‘狂猖之徒’”。他批驳胡适所说的张作霖赞同的“主义”是“中国之自由”的观点:“张作霖的‘主义’是‘最后的中国之自由’就是天才,也须做过英皇委员,游过英岛,才能替我们发见。即此一点,已可以证明‘适之先生’并未负此一行也。”④从精神上看,林语堂选择去武汉,是在追寻自己精神归属的那个群体——那些敢于冒雨赤足游行的人,那些敢于在执政府门前流血的人。
1926年7月14日,国民党公布《北伐出师宣言》,剑指造成中国人民苦难的总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北伐军势如破竹,攻克武汉后,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在武汉办公。3月,林语堂一下江轮,见到满街都是拥护三大政策的标语,武汉政府管辖的湘鄂赣的工农运动,还在继续高涨。这种新气象对他的鼓舞几乎是无法形容的。参加武汉国民政府,这与他之前的从思想舆论上所进行的批判方式完全不同,按时兴的说法,应该是“投入了革命的怀抱”。从他对“卷土重来”、返回北京、打倒军阀的兴奋的幻想来看,此时的林语堂应该更认同这种实际的武力的批判。他所认同的还是那个敢于走上街头向警察投石块的自我。这种行动性的批判更有效。
任职期间,以陈友仁为首的外交部不畏帝国主义的势力,约见英国公使,抗议英军刺伤我民众。陈友仁先后与英方进行了16次谈判,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最终收回了汉口、九江租界,维护了主权。这是中国人民通过革命运动和外交途径,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努力中,第一次取得的胜利。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林语堂全力协助。当时部长下面就是秘书,任外交部英文秘书的林语堂,其职权相当于后来的次长或副部长,而与英国人打交道他又有语言的优势。林语堂在武汉期间以具体行动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贡献。
当然,作为文化人的林语堂,他仍然还是将自己当成一个自由独立的批评者。从续写《萨天师语录》这组文章可以看出,他那种对东方文明的嘲讽,在沉郁中带着诙谐格调,很明显是想找回在北京的那种“信口批评”的感觉。
林语堂起初在武汉确实找到了在北京的那种斗争的感觉,但是,惯于站在道义层面上而不是利益层面上看问题的他,在武汉也遇到了很多困惑。
首先是那些昨天一起并肩战斗的北京学生,今天成为了革命军的革命者,不仅身份变了,而且“已经学会闭嘴,对任何人都彬彬有礼,文雅而态度自然。他在办公室,把时间都花在喝茶及看报纸上”⑤。4月12日,上海有成千上万人被屠杀,报纸上这样的消息,却不能引起坐在办公室喝茶的“革命者”的反应。
其次是不少“革命者”成为武汉国民政府“分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昨日是亲如一家的盟友、兄弟,今日成为被清理的“乱党”,斧钺相加。1927年7月15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限制共产分子的提案,次日,汪精卫向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团报告《容共政策之最近经过》,发出了“取缔共产党”的动员令,汪精卫集团在武汉的党、政、军部门进行大规模“清党”。7月29日,汉口全市戒嚴,湖北省总工会被解散,《工人日报》被勒令停刊。7月30日,何键在汉口逮捕共产党人,仅市党部被捕者就达百余人,重要人员都被枪杀。8月3日,武汉国民政府又发布命令,要国民政府领域之内的共产党员“务须洗心革面”,否则,一经拿获,即行明正典刑,“决不宽恕”。随着惨无人道的杀戮,国共两党的合作彻底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1927年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宁汉合流。林语堂也就辞去了外交部秘书和兼任的《中央日报》英文副刊主编的职务。为什么?“做了六个月之后,我那时对那些革命家也感到腻烦。”⑥ 在武汉,林语堂亲身经历了官场上的弱肉强食、明争暗斗,深深感到所谓“革命场所”简直就是“拼杀的战场”。政治上显得幼稚的林语堂,写过“After the Communist Secession”(《共产党分裂之后》)、“Mar-xism, Sun-Yatsenism and Communism in China”(《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等文章进行过分析,认为不管政治主张如何,杀自己的同胞总是不对的。事实上大权在握的人其实也受制于人,同时也想尽办法制约别人。中国历史上,像那些皇子皇孙,哪一个不是亲兄弟,可这些人,一旦大权在握了,一旦到了财富面前,一下就变得六亲不认,于是同胞兄弟之间尔虞我诈,还有父亲杀儿子、儿子杀父亲的,这一出出诡计,一幕幕血腥的游戏,史书上记载多了,今天他又亲眼目睹了。林语堂不是天真的人,那些所谓理想、宗旨、血缘、派别,实在是靠不住的。还是墨子说得好,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势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诚。墨子是一个直爽人,说出了孔子和孟子都不敢说的话,可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墨子说,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要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要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可这句话,说了几千年了,还是一句空话。由此,林语堂才极端厌恶官僚政客,下决心永远脱离政治漩涡,喜爱革命,却不爱革命家的观念就此形成。 三、失望与收获
1926年10月中山大学由朱家骅出面发电报到厦门,请鲁迅、林语堂等去广州“指示一切”。林语堂却来到武汉,这说明他是有所选择、有所期待的。“汲水的村妇”应该是林语堂所渴望见到的文明之一:
她的两脚似小鹿一般飞跑;她的足趾还是
独立强健的。
她可与凉风为友,而不至于伤寒;她爱那
和暖的日光,而不至于中暑。
她在狂雨中飞奔,而不当天病死肺膜炎。
……
她有黛黑灵动的眼珠;赭赤的脸蛋。
她有挺直的高凸的胸膛,无愧的与野外山
水花木的曲线相辉映。
她有哈哈震耳的笑声,与远远地潺潺的河
水及林间的鸟语相和应。⑦
然而,武汉没有这样的健康与活力,他所供职的国民政府也造不出这样的文明。林语堂在武汉越来越感到失望,武汉也像萨天师所看见的东方大城的景象一样,到处都是“乞丐、穷民、醉汉、书生、奶奶、太太,佝偻的老妪,赤膊的小孩,汗流浃背的清道夫,吁吁喘气的拉车夫,号者似狂的卖报者,割舌吞剑的打拳者,沿途坐泣的流民,铁链系身的囚犯,荷枪木立的警察。”⑧ 一个自己最给予厚望的地方,反而成了自己心中最大的一个魅影。林语堂甚至由武汉而对湖北人印象都不好。后来,他在《吾国与吾民》中还特意强调湖北人是 “九头鸟”。这个“九头鸟”是贬义的,是刁蛮、好斗的代名词。
在武汉风云剧变的生活中,林语堂既不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也不愿用国民党的“清党”立场来解释,却别出心裁地从生物学层面,将人分为“吃植物的”和“肉食者”。“自己是个草食动物,而不是肉食动物,自己善于治己,而不善于治人”,只会管自己的事,不会指使别人做事。而这次武汉之行则是吃植物者误入一群肉食者中。虽然没有被同化,也没有被吃,却目睹了吃肉的血腥。后来,他总结自己的这段经历时得出一条人生经验:“只要他在一个人群中间能轻松自如,他就喜欢那群人;否则,他就离去。”⑨ 人是离去了,但这种时代激流的强劲冲击波,也“轰毁”了他的“思路”。翻云覆雨的政治动荡,使他看不懂,弄不清,终于“对革命厌倦了”,也由此不再像“语丝”时代那样“无所顾忌”地反抗“一切专断与卑劣”了。随之而来的是做一个“自由主义”的自由者,时不时用“幽默”的外壳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在武汉期间,林语堂认识的宋庆龄、谢冰莹这两位女性,对他后来女性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当武汉国民政府决定“分共”,准备向昔日盟友,尤其是湘鄂赣的工农群众下手时,那些党政要员及有影响的名人中,唯有宋庆龄女士敢于公开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坚决捍卫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原则。没有军政大权,个人安全也没有保障,但是,宋庆龄仍然以非凡的勇气和崇高的精神挺身而出,发出了不同于当权者的声音。所以林语堂这样评价宋庆龄:“她是我所奉为中国女界第一人,无论从她是革命者,亦或是受现代教育的妇女,抑是自然而生的女性,也不论从中国的或外国的标准来看。”五年后的1932年,早就宣布不介入政治的林语堂,居然成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发起人之一,原因就是“同盟”是宋庆龄在上海组织的。
1926年12月16日,一个抗婚的女孩谢冰莹,经过许多曲折和艰苦来到武汉,投入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部,自觉地接受着严格的军事训练和革命熔炉的冶炼。1927年5月谢冰莹作为军校第六期女生大队学员随中央独立师西征,在途中为防所写的战地速写丢失,寄给当时在武汉的《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孙以《行军日记》为题刊发在24日的副刊上。其后,又陆续发表了《一个可嘉而又好笑的故事》(5月25日)、《行军日记三节》(6月1日)、《寄自嘉鱼》(6月6日)、《说不尽的话留待下次再写》(6月21日)、《从峰口至新堤》(6月22日)。狂风淫雨之虐,枪林弹雨之险,睡门板稻草之苦,谢冰莹都不在话下,反倒觉得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生活就像暖和的晴日、美丽的花。这些文章虽然“没有组织,没有结构”,“谈不上技巧”,但林语堂被她那“和男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献身革命”的热情所感动,随即将其译成英文在自己主编的《中央日报》副刊英文版上连载。
女性、战争与革命都是属于现实人生的范畴,对于大革命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这些文学周边的因素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对象,林语堂也不例外。他不仅为其翻译转载,以后又鼓励她结集出版,并欣然提笔作序:“自然,这些《从军日记》里找不到‘起承转合’的文章体例,也没有吮笔濡墨,惨淡经营的痕迹;我读这些文章时,只看见一位青年女子,身穿军装,足著草鞋,在晨光熹微的沙场上,……戎马倥偬束装待发的情景。……或是听见洞庭湖上,笑声与河流相应,在远地军歌及近旁鼾睡声中,一位蓬头垢面的女子军,手不停笔,锋发韵流地写叙她的感触。”⑩ 纯粹的语言艺术并不能满足林语堂的阅读期待,只是其中洋溢的革命激情与武汉革命大本营的语境高度契合,才激动了他的心灵。谢冰莹从英姿飒爽的女兵转变为文墨传情的文坛新秀,林语堂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与其说是林语堂对谢冰莹的特别关注,不如说是他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人生现实的人道关怀。
林语堂原本是从改造这个社会的“恨意”出发,去武汉寻找新的中国前途。不料,这里也像北京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也像他授课学校的许多女性学生参加示威活动被杀一样,那些有不同政见的人也被杀,而且是成群地被杀。已是自由主义者的林语堂,主张社会事务要公平参与,与人交往要抱有同情心。早在1925年所写的《论语丝问题》中,他就明确提出“公平参与”的看法。“公平参与”也可视为人文主义的一个核心观念。林语堂“不忍”看到他人受苦。他也坚持认为不应该彻底毁灭对手。他主张就事论事,不要针对人。可以批评事件,但是不要对人采取(身体)攻击。一个国家要获得强大的力量,需要竞争,可是无论哪一种竞争,都必须遵守规则——无论是基督徒,亦或是自由主义者,皆秉持这种观念。夺权者也好,掌权者也罢,用仇恨作为掌控大众的工具,或是利用恨意来夺权或维护自己的权力,这会造成“愤怒的时代”。他为什么后来研究苏东坡,将苏东坡归类于心中无恨意的“民主人士”,就是要提供一个值得效法的模范,指引人生命努力的方向。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欠缺苏东坡伟大的特质:真与诚。缺乏这些,知识分子出于恐惧军权,便自我批判、自我检控、出卖道德灵魂或是随波逐流。苏东坡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对林语堂而言,就是站在人道的一面,他表示,一个作家不能轻易自毁名誉,他必须保持中立。这就是林语堂这个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思考。 先天气质与耳闻目睹,短短几个月武汉革命政府的任职经历,彻底让林语堂不再相信任何政治谎言,他只想做个好人,用一颗童心去辨别美丑善恶。昔日那些投笔从戎的文化人,国共分裂之后有的成了通缉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1927年下半年去了上海。由于“他们从血的地狱里闯出来,火气太旺,不但毒咒屠杀他们的人,并且恶骂一切旁观的人”{11}。离开武汉之后,林语堂便走上了与“他们”不同的方向,开启了独具语堂特色的闲适、幽默、性灵之旅。虽然同在上海,他高谈幽默,表现性灵闲适,只是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已显然没有了那种直面惨淡的人生,把文学当作“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的斗士风格。后来,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其实,这种想法在对武汉的失望中已经产生。值得肯定的是,林语堂的武汉之旅,是自觉地把自身置身于“公共事务”之内,通过文字来反映社会现实,同时也不断地训练、发展、完善自己,在文学创作和文化活动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而真正的收获,是在这个潮流激荡又世事纷扰的时代,坚持做一个不太势利的文人。林语堂原本就不懂政治,后来更不愿参与政治,这与他武汉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也为之后去上海从事“大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 林语堂:《闲话与谣言》,《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3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
② 参见郑锦怀:《林语堂学术年谱》,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1—86页。
③ 林语堂:《谈北京》,《中央副刊》1927年5月28日。
④ 林语堂:《天才乎——文人乎——互捧欤——自捧欤?》,《中央副刊》1927年5月21日。
⑤⑦⑧ 林语堂:《萨天师语录》(一),《中央副刊》1927年6月13日。
⑥⑨ 林语堂:《八十自叙》,《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9、299页。
⑩ 林语堂:《冰莹〈从军日记〉序》,《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3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11} 司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社1975年版,第246页。
作者简介:陈煜斓,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福建漳州,363000;阮慧玲,闽南师范大学闽台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福建漳州,363000。
(责任编辑 刘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