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样的夏天,现在的小孩都不懂得了。
烤知了吃的时候,整个厨房都是香的。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邻居的两个男孩,把知了的翅膀拔掉,拿筷子或是什么夹着没有翅膀的知了,放在火上烤,空气变得又焦又香,他们两个吃得很起劲,我好奇而兴奋——自己到底吃过没有,竟忘记了。
那是70年代初的上海,夏天。没有空调也少见电风扇,所以家家的门窗都大开,知了的叫声无处不在。白天捉知了,晚上逮蟋蟀,这两件事情贯穿漫长的夏季。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是台湾歌曲《童年》的歌词。童年的夏天之于我,首先出现的总不是画面,而是知了的叫声,文绉绉一点,叫做蝉鸣。
似乎每一个白天的玩耍内容都围绕知了,当时门口有那么大的空地有那么多的树。现在的商店里有卖捉虫子的网,我们小时候可都是自己做,白纱布和长棍便解决了,凝神细听,静静守望,悄悄地接近,知了落网于白纱布套子里,于是雀跃,又看它是响的还是哑的。用一根线拴着绑在窗棂,它便扑腾来又扑腾去。如果捉得多了,并无甚用处,便有人烤知了吃了。
蟋蟀不怕多,多多益善。在我的家对面,是海军司令部,围墙外有一条小河,后来被填成了马路。在小河还有青青草的时候,入夜,一堆大大小小的孩子打几个手电筒去挖知了洞并捉蟋蟀。队列里有孩子王,领着我们这些非要跟着的跟屁虫。我混迹于男孩之中,对用双手巧妙地捕捉到蟋蟀的瞬间如痴如醉。
蟋蟀养在空罐头里,铺了泥土,让它们若在土地故乡生活。釆蟋蟀草,用来给蟋蟀挠痒,鼓励士气,去斗蟋蟀。这是夏天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几个蟋蟀罐搬出来,一群小脑袋围上去。也有大人陪我们斗,他们的蟋蟀罐是瓦的,古朴里透着那蟋蟀身份不同,是他们从乡野买来的利害角色。其实,只要一开罐,将蟋蟀放在一起,立见分晓,大人的蟋蟀油亮亮的虎视眈眈的,我们的草种,简直就是被它们拿去磨牙的。但是我不屈不挠地捉蟋蟀、养蟋蟀,喂饭粒和水果,精心伺候。
除了知了和蟋蟀,我还养过蚕,小小的蚕宝宝先是养在火柴盒里,渐渐要换大的盒子。春蚕到死丝方尽,我养成了雪白的茧,但蚕其后是否曾破茧而出,毫无记忆了。更奇怪的是,不知从何时起,我看到虫子就要逃,尤其是爬行的,那叫人毛骨悚然。可是,我曾爱惜地将蠕动的蚕宝宝放在掌心啊。
那样的夏天,现在的小孩都不懂得了,他们听故事,坐在空调房间里,不是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烤知了吃的时候,整个厨房都是香的。我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邻居的两个男孩,把知了的翅膀拔掉,拿筷子或是什么夹着没有翅膀的知了,放在火上烤,空气变得又焦又香,他们两个吃得很起劲,我好奇而兴奋——自己到底吃过没有,竟忘记了。
那是70年代初的上海,夏天。没有空调也少见电风扇,所以家家的门窗都大开,知了的叫声无处不在。白天捉知了,晚上逮蟋蟀,这两件事情贯穿漫长的夏季。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这是台湾歌曲《童年》的歌词。童年的夏天之于我,首先出现的总不是画面,而是知了的叫声,文绉绉一点,叫做蝉鸣。
似乎每一个白天的玩耍内容都围绕知了,当时门口有那么大的空地有那么多的树。现在的商店里有卖捉虫子的网,我们小时候可都是自己做,白纱布和长棍便解决了,凝神细听,静静守望,悄悄地接近,知了落网于白纱布套子里,于是雀跃,又看它是响的还是哑的。用一根线拴着绑在窗棂,它便扑腾来又扑腾去。如果捉得多了,并无甚用处,便有人烤知了吃了。
蟋蟀不怕多,多多益善。在我的家对面,是海军司令部,围墙外有一条小河,后来被填成了马路。在小河还有青青草的时候,入夜,一堆大大小小的孩子打几个手电筒去挖知了洞并捉蟋蟀。队列里有孩子王,领着我们这些非要跟着的跟屁虫。我混迹于男孩之中,对用双手巧妙地捕捉到蟋蟀的瞬间如痴如醉。
蟋蟀养在空罐头里,铺了泥土,让它们若在土地故乡生活。釆蟋蟀草,用来给蟋蟀挠痒,鼓励士气,去斗蟋蟀。这是夏天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几个蟋蟀罐搬出来,一群小脑袋围上去。也有大人陪我们斗,他们的蟋蟀罐是瓦的,古朴里透着那蟋蟀身份不同,是他们从乡野买来的利害角色。其实,只要一开罐,将蟋蟀放在一起,立见分晓,大人的蟋蟀油亮亮的虎视眈眈的,我们的草种,简直就是被它们拿去磨牙的。但是我不屈不挠地捉蟋蟀、养蟋蟀,喂饭粒和水果,精心伺候。
除了知了和蟋蟀,我还养过蚕,小小的蚕宝宝先是养在火柴盒里,渐渐要换大的盒子。春蚕到死丝方尽,我养成了雪白的茧,但蚕其后是否曾破茧而出,毫无记忆了。更奇怪的是,不知从何时起,我看到虫子就要逃,尤其是爬行的,那叫人毛骨悚然。可是,我曾爱惜地将蠕动的蚕宝宝放在掌心啊。
那样的夏天,现在的小孩都不懂得了,他们听故事,坐在空调房间里,不是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